Workflow
系统论
icon
搜索文档
雨季来临时,城市该如何守护水环境安全?
中国环境报· 2025-07-07 09:48
城市水体雨季污染问题 - 我国大部分城市内河水系属于平原河网水系,流量小、流速慢,水体循环不畅,抗污染冲击能力较弱 [1] - 雨季持续降雨可能导致城市排水与污染治理不足,使城市水体系统面临严峻考验 [1] - 雨季污染物入河是导致部分城市河湖雨季水体感官品质较差、水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1] 污染源与污染过程 - 城市水体雨季污染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问题,污染源呈现多源性和分散性 [1] - 降雨初期,雨滴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形成初次污染,地表径流将泥沙、油污、生活垃圾等卷入其中 [1] - 进入排水管网后,雨水冲刷管道内沉积污垢,污染总量大幅增加 [1] - 南方部分城市雨季时城市水体污染负荷可增加30%—50%,部分雨污合流制老城区甚至超过60% [2] 源头控制措施 - 合理布局城市产业结构,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远离水源地区域迁移 [2] - 加强对建筑工地、机动车尾气、城市垃圾等污染源的管控 [2] - 城市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是源头治理的核心,逐步改造合流制管网可有效减少雨季污水入河量 [2] 过程阻断措施 - 在河道沿线设置生态拦截带、人工湿地等生态设施,利用植物吸附和微生物分解作用过滤污染物 [3] - 在排水口布设截流井、格栅等物理拦截设备,降低进入河道的污染负荷 [3] - 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骨干系统,留足冗余空间以应对雨季污染冲击 [3] - 雨季前应对河道、管网进行清淤,减少沉积污染物因雨水冲刷而释放 [3] 末端治理措施 - 智慧排水系统建设为雨季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实时监测降雨量、管网水位、水质指标等关键数据 [4] - 结合大数据、AI模型对溢流风险进行精准预测,动态调度调蓄池、泵站等设施 [4] - 某东部城市引入智慧排水系统后,雨季污染控制效率提升30%以上 [4] 制度保障与公众参与 -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治理机制 [5] -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生态环境意识 [5] - 鼓励市民参与雨前、雨中、雨后的管理工作,如设施保护、民间河长巡逻等 [5]
《腾讯·悟空》出版:与程苓峰聊自媒体、数字游民和创作自觉
乱翻书· 2025-06-05 14:13
腾讯与自媒体发展 - 程苓峰认为腾讯的成功源于东方熟人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 微信成为5000年熟人社会的互联网载体[39] - 抖音的崛起利用了微信熟人社会压力带来的陌生人社交需求 形成互补生态[39] - 腾讯OMG部门用同一批门户团队连续尝试微博/信息流/短视频均失败 反映组织能力与业务形态错配[50][51] - 3Q大战后腾讯真正践行开放战略 但2018年后因环境变化需要寻找新叙事[53] 自媒体商业模式演进 - 2012年微信公众号开创个体自媒体先河 早期通过广告/打赏/私董会实现商业化[14] - 单篇股票分析文章曾获200人打赏 人均200元 单篇收入达4万元[14] - 私董会模式在O2O风口期吸引300人报名 筛选后150人参与 人均收费1万元[14] - 视频是自媒体未来方向 但文字创作者可能借AI工具重新获得内容杠杆[37] 代际创业特征 - 80后企业家概念存在媒体包装成分 过早标签化对创业者造成压力[26][27] - 代际差异真实存在 时势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戴志康提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迭代理论[31][32] - 00后属于"用灵的一代" 通过直觉接收信息 相比80后"用心用脑"是降维打击[33][34] - 丰裕时代创业更依赖天赋而非努力 年轻创业者因物质无忧更能释放创造力[38] 内容创作方法论 - 系统论是分析腾讯的核心世界观 认为企业与社会存在蝴蝶效应式关联[53][61] - 信息过载时代需要构建认知模型 通过底层逻辑整合碎片信息而非增加输入[58][60] - 创作灵感来自放松状态下的顿悟 而非刻意思考 这是优质内容的核心[33] - 媒体竞争力从早期简历竞争转向哲学竞争 反映认知层次的跃迁[22] 产品竞争观察 - 米聊失败源于产品理解偏差 微信坚持极简设计 不显示在线状态/消息回执等冗余信息[41][42][43] - 雷军被归为"被顺势而为耽误的大佬" 缺乏过窄门的耐心与定力[45] - QQ邮箱成功在于本土化改造 将Gmail功能与中国特色社交需求(如漂流瓶)结合[54] - 西方产品倾向功能分裂 东方产品追求大一统 反映文化底层差异[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