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查一次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涉企执法改革 如何做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搜狐财经· 2025-09-06 00:57
综合执法改革 - 安徽推行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综合查一次"改革 将33个行政执法部门422项检查事项整合为76项联合检查事项 [3] - 建立三级司法联动机制 设立127个工作专班 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抓条块结合双落实的工作格局 [3] - 严格规范罚款实施 梳理全省4537项罚款事项 废止修改983件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规章政策 [3] 执法监督成效 - 全省累计抽查核查行政执法案件20048件 纠正违规执法案件1499件 [4] - 针对执法乱作为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6类重点问题 采取四个一批方式建立每日公示机制 [3] - 聚焦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等10个重点执法领域 扭住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地区拓展问题线索收集渠道 [3] 行政复议机制 - 推广在线复议实现指尖申请云端维权 省级在线复议比例达46% 容缺受理率达100% [5] - 开辟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 将服务点重心下移提供上门服务 [5] - 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955件 办结607件 纠正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不当行政行为44件 [6] 争议化解与监督 - 涉企行政争议化解率达41.02% 合肥市9个月内调解225件复议诉讼案件涉及金额180余万元 [6] - 对涉企执法共性问题制发意见书建议书7份 开展行政执法错案讲评100余场次 [6] - 印发纠错行政案件工作意见 明确责任主体错案认定标准责任追究范围等实现以案促改 [6] 政策兑现体系 - 推行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累计发布免申即享政策1.27万条即申即享政策3486条 [7][8] - 兑付财政资金185.5亿元 惠及企业4.1万家 [8] - 2021年以来梳理政府履约问题6171件 主动兑现5715件 兑现金额84.39亿元 [7] 履约监管创新 - 2025年梳理存量问题784件 兑现率82.9% 涉及资金7.82亿元 [7] - 搭建招商引资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应用系统 实行亮灯管理和双向可视化在线监管 [8] - 通过皖企通平台实现政策一网通查一键匹配一秒推送 企业可一个端口一键确认一网通办 [7][8]
连云港开发区探索工业领域AEO分级检查制度
新华日报· 2025-09-02 06:14
工业领域AEO分级检查制度 - 借鉴海关AEO制度经验 对工业企业信用状况和守法程度进行全面评估认定 以信用加承诺为核心支撑 创新推出免申即享加告知承诺服务模式 构建失信惩戒守信便利的新型监管格局 [1] - 精准锁定三类试点范围 包括市场监管人社住建社会事业公安等与生产经营紧密关联的行政检查领域 涵盖中低风险有计划行政检查事项 聚焦规模以上非化工类工业企业 [1] - 梳理形成24项试点领域中低风险事项情形 经联合评价确定47家达标企业纳入首批试点 [1] 差异化监管措施 - 将纳税信用A级和市场监管领域A级的双A级企业列为评价达标企业 享受差异化监管便利举措 [2] - 对低风险行政检查事项及情形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 原则上1年内免于有计划现场检查 [2] - 对中风险行政检查事项及情形降低现场检查比例和频次 原则上每年检查不超过1次 [2] 制度实施效果与规划 - 试点领域事项检查频次减少50%以上 [3] - 下一步将加大AEO制度宣传 拓展试点领域和试点对象范围 推动监管智慧升级 [3] -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联创区作用 助力园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3] 创新服务保障机制 - 实行免申即享服务模式 企业符合认定标准并签署承诺书即纳入AEO名单 无需繁琐申请流程 [2] - 政策衔接体现灵活性与包容性 已纳入连云港海关AEO名单的企业直接纳入评价对象 不受试点对象范围限制 [2] - 明确容错纠错机制 在相关行业事故调查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可被包容审慎对待 减轻或免于追究责任 [2]
姑苏区创新探索行政检查“委托查”
苏州日报· 2025-08-20 08:19
行政检查改革措施 - 姑苏区首次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地开展行政检查事项“委托查”[1] - 联合检查使原本需要4家行政执法部门、8名执法队员参与的检查缩减为3家部门、6名队员参与[1] - 为解决“扎堆检查、人多扰企”问题自去年5月开始探索执法部门互相概括委托、按场景分别委托等实施路径[1] 委托检查机制建设 - 姑苏区司法局全面梳理1910项具体检查事项形成470余项建议委托的简单检查事项并选取94项纳入《姑苏区行政检查可委托事项清单》[2] - 8个重点执法部门集中签订《姑苏区行政检查事项委托协议》允许将清单中的事项委托给其他签署单位[2] - 委托单位需对受托单位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及业务指导受托单位要如实记录检查结果并依法处理隐患问题[2] 改革成效与场景应用 - “综合查一次”改革发布三批次场景清单包含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商铺、无堂食网络外卖店餐饮等26个检查场景合并检查事项102个[3] - 2025年1至7月共实施涉企联合检查543次企业迎检频次压降35%[3]
行政检查“苏州模式”示范全国
苏州日报· 2025-08-01 06:38
改革制度框架 - 司法部首次明确将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检查确立为综合查一次制度规范界定[1] - 苏州市形成以四张清单为基础三跨联合检查为核心的改革路径 将精准确定检查对象等四维目标纳入制度设计[1] - 市政府印发《关于规范和改进行政检查行为的实施方案(试行)》提供系统性政策指引 各市级部门和县级市制定改革方案[2] - 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三方面16项工作举措并逐项列明责任单位[2] - 全国率先将三跨联合检查机制纳入地方立法 明确规定市县两级政府及镇街层面实行行政检查频次总量控制[2] 模式创新机制 - 四张清单包括事项清单场景清单白名单和免罚轻罚清单 作为规范执法和压减频次有力抓手[3] - 事项清单共编制形成行政检查事项清单12621项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3] - 场景清单聚焦常见执法场景 统筹编制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297项 明确主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3] - 白名单以信用管理为基础采取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 对近6000家入库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常规低频监管[3] - 免罚轻罚清单迭代升级至4.0版 发布免罚轻罚事项697项不予强制措施22项 累计办理案件18.06万件减少处罚金额41.39亿元[4][5] 三跨执行模式 - 跨领域聚焦部门内部资源整合 将分散在不同科室检查事项合并为一张清单形成一部门统查机制 市场监管部门降低检查频次34.19%[5] - 跨部门运用场景化思维建立1+N联合检查机制 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现安全生产等事项一场景联办 姑苏区建筑工地从3次分散检查减为1次联合检查[5] - 跨层级建立市县乡三级检查计划协同机制 统筹归集三级年度检查计划筛选同一检查对象形成一对象共检建议方案 吴中区推行计划备案归集机制推动三级并一级联合执法[6] 改革实施成效 - 全市共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3.1万余次 减少检查6.2万余次 频次压降30%[1][7] - 88.77%参评执法人员反馈联动执法协调高效 97.18%反馈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7] - 91.95%参评企业反馈改革富有成效 有效节约企业迎检所需人力时间投入及纸质台账成本[8] - 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包容审慎监管等措施营造宽松高效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8]
从“轮番轰炸”到“一次到位”,这种执法变革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中国环境报· 2025-05-23 11:07
执法模式创新 - 苏州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新模式 整合生态环境 交通运输 市容市政管理 水务等多部门联合检查 [1] - 改革将传统"轮番轰炸"式检查转变为"一站式"服务 某加油站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0%以上 [1] - 联合检查机制形成部门间互相监督 有效避免着装不规范 执法记录不全等问题 [1] 企业负担减轻 - 企业反映改革前年均接受各类检查达60余次 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苏州因地制宜推出创新举措 [1] - 新模式实现"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显著降低企业迎检时间成本 [1] 监管效能提升 - 多部门协同突破单部门执法局限 全面排查监管盲区和非重点领域问题 [2] - 联合检查搭建跨部门业务交流平台 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执法效能整体提升 [2] - 企业评价反馈制度倒逼各部门持续改进执法水平 [1] 营商环境优化 - 改革体现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比单纯政策优惠更能改善营商环境 [2] - 模式具有示范效应 可为其他地区规范执法检查提供参考路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