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肖像权侵权
icon
搜索文档
遭刘嘉玲炮轰侵权的保健品ENCARE是谁:中国人在新西兰创办,以直销模式卖货
新浪财经· 2025-11-11 20:00
事件概述 - 演员刘嘉玲于11月10日在微博公开质疑电商平台商家侵权,晒出附带梁朝伟肖像的电商页面截图,并直接点名淘宝、天猫 [1] - 涉事店铺为“ENCARE海外旗舰店”,其商品页面首页图使用了梁朝伟的半身照片,店铺标识带有“天猫国际”字样 [3] - 该店铺客服回应称“我们是赞助了节目的,是有使用权的”,并表示正在与节目组沟通 [3] - 截至11月11日,涉事商品链接已下架,且在淘宝搜索未能直接找到该网店 [5] 涉事公司背景 - “ENCARE”为安发国际旗下品牌,安发国际于2023年10月申请“ENCARE”商标注册,并于2024年7月获得商标所有权 [3] - 安发国际是一家注册于新西兰的公司,在国内拥有控股子公司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发生物),持有其66.2%的股份 [13] - 安发生物拥有直销牌照,是国内少数具备直销资质的企业之一 [13] - 安发国际由高益槐于1998年在新西兰创立,高益槐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并担任多个研究机构职务 [15] -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报道,安发国际全球销售中,中国市场占比约60%,东南亚市场占20%,澳新与美加地区合计占20% [16] -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报道,自2010年以来,安发生物及其下属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突破数百亿元,为福建宁德贡献税收超10亿元 [16] 法律专家观点 - 律师林小明指出,商家的行为已构成侵权,未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于商业宣传侵犯了梁朝伟的肖像权 [16] - 该行为会让公众误以为梁朝伟为产品代言,构成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同时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市场竞争秩序 [16] - 店铺客服所称“节目赞助≠肖像授权”,即便有节目赞助资质,也不能将明星肖像单独用于商品营销,仍需取得相应授权 [17] - 关联公司获得的直销牌照仅规范其特定经营模式,与是否遵守肖像权法律规定无关联,无法豁免其侵权责任 [17] - 侵权行为地或侵权结果发生地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被侵权人可选择向淘宝总部所在地杭州的法院提起诉讼 [17]
刘嘉玲喊话淘宝、天猫:欺骗消费者
第一财经· 2025-11-10 19:45
事件概述 - 演员刘嘉玲在社交平台公开指控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一家名为"ENCARE海外旗舰店"的店铺存在严重侵权行为,该店铺在商品首页图中使用了梁朝伟的半身照片[2] - 涉事商品为一款名为"新西兰ENCARE耳牛免疫球蛋白"的保健品,售价为200多元一瓶,但商品详情及介绍页面均未提及梁朝伟是否为该产品代言人[4] 侵权行为分析 - 该网店在产品主图使用梁朝伟肖像的行为,易误导消费者认为梁朝伟与商品存在代言关系[4][7] - 类似案例显示,海口市一抖音店铺因擅自使用演员刘某照片进行宣传推广,被法院认定侵犯肖像权,判决赔礼道歉并赔偿20万元[6]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7] 行业相关法律风险 - 商家在日常经营中,对于授权使用的含有肖像的影视作品剧照,应向肖像权人核实授权真实性,以避免虚假授权和肖像侵权的法律风险[7] - 法院在类似案件中认定,网店未取得授权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用于商品宣传的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7]
刘嘉玲喊话淘宝、天猫:欺骗消费者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11-10 17:09
事件概述 - 演员刘嘉玲在社交平台公开指控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一家名为"ENCARE海外旗舰店"的店铺存在严重侵权行为和欺骗消费者行为 [2][3] - 该店铺在产品首页图中使用了演员梁朝伟的半身照片但详情及介绍页面均未提及梁朝伟是否为产品代言人 [6][8] 侵权商品详情 - 涉事商品为"新西兰 ENCARE耳牛免疫球蛋白"售价为200多元一瓶 [8] - 该店铺标识中含有"天猫国际"字样表明其位于天猫国际平台 [6] 相关法律案例 - 海南省海口市一抖音店铺因擅自在产品主图及详情页使用演员刘某照片进行宣传推广被法院认定侵犯肖像权 [12] - 法院判决该网店赔礼道歉并赔偿20万元 [12]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等方式使用或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12]
【世相百态】AI魔改经典老剧切莫触碰侵权雷区
证券时报· 2025-09-19 02:03
AI技术对影视内容创作的影响 - AI生成内容(AIGC)催生了多元化的艺术重构形式,包括影视二次创作、AI歌手翻唱和绘画风格模仿,拓宽了创作边界 [1] - AI技术使得对经典影视剧的魔改更加容易,修改画面和人物动作的变动更夸张,冲击感官认知 [1] - AI技术处理的短视频愈发逼真流畅、真伪难辨,且制作门槛越来越低 [2] AI内容创作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 - 使用AI技术对版权未过期的经典老剧进行再加工、再创作,若未获原创者许可,涉嫌侵犯著作权 [2] - 在恶搞型换脸视频中使用原影视剧人物形象和演员肖像,导致形象被严重歪曲,涉嫌侵犯肖像权 [2] - 任何影视二次创作都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AI爆改经典影视作品也不例外 [2] AI内容创作的合规要求与责任 - AI爆改视频应严守二次创作法律边界,创作者和发布平台需尊重原创者权益,积极寻求与版权方合作和授权 [2] - 创作者在二次创作过程中应严守创作底线,避免过度解构和曲解原作内容,防止对作品版权和表演者形象造成损害 [2] - 对于AI爆改侵权行为,视频发布者将承担赔偿责任,若短视频平台未尽审核义务,需承担连带责任 [3] AI内容创作对文化传承的潜在影响 - 对经典老剧的AI魔改可能改变原创者表达的内涵、内核和思想,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有亵渎经典之嫌 [1] - 经典老剧承载着文化记忆与艺术匠心,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充斥低俗恶搞内容的魔改超出改编允许限度 [1] - AI技术下的创新不能失去“守正”,没有边界的恶搞并非小事,应引导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3]
王一博起诉莆田鞋,将于下月开庭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09:17
法律诉讼事件 - 明星王一博因肖像权纠纷起诉莆田来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莆田来了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案件预计于2025年9月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4] - 案件案号为(2025)闽0304民初5168号,案由为肖像权纠纷,涉及被告包括多家个体工商户及公司实体 [4] - 2024年7月,被告品牌曾公开宣称与王一博存在合作关系,但王一博方明确回应“没有合作,绝对侵权” [4] 涉事公司信息 - 莆田来了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注册资本88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曾少君持股51%,郑伟持股49%,经营范围包括自有资金投资、企业总部管理等 [4][5] - 莆田来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林德清持股51%,陈容容持股49%,主营业务涵盖互联网销售、鞋帽零售等 [5][6] - 两家公司均注册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参保人数显示为0人 [5][6] 行业背景与法律依据 - 未经明星授权使用其肖像“蹭热度”或“引流量”构成侵权行为,属于行业常见纠纷类型 [7] - 《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 - 明星代言或推荐本是商家提升销量的有效手段,但需以合法授权为前提 [7]
王一博起诉莆田鞋,将于9月开庭
第一财经· 2025-08-14 20:49
事件概述 - 明星王一博与多家以“莆田来了”命名的公司及个体工商户的肖像权纠纷案件,预计于2025年9月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2] - 案件原告为王某某(王一博),被告包括莆田来了投资有限公司、莆田来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5] - 2024年7月,被告品牌曾号称与王一博有合作关系,但王一博方对此明确否认,表示“没有合作,绝对侵权”[5] 涉案公司信息 - 莆田来了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法定代表人曾少君,注册资本88万元人民币,由曾少君(持股51%)和郑伟(持股49%)控股,参保人数为0人[6] - 莆田来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法定代表人林德清,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由林德清(持股51%)和陈容容(持股49%)控股,参保人数为0人[7] - 两家公司注册地址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经营范围均涉及投资、管理咨询、鞋帽批发零售及互联网销售等[6][7] 法律背景 -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否则构成侵权[8] - 肖像作品权利人未经同意,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等方式使用或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