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东套现
icon
搜索文档
普爱医疗港股IPO:业绩亏损与股权或存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5-28 23:58
上市背景与历史 - 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四年前曾冲刺深交所创业板但失败 [2] - 相比A股IPO时期 公司港股IPO时业绩持续亏损且营收下滑 [2] - 公司成立初期存在29名自然人股东 因人数分散采用6人代持 2009年才完成全部工商登记 [3] 股权结构与代持问题 - 2010年改制为中外合资公司时 董事长妻子通过境外代持方式间接持股 2013年才解除代持并免费获得股权 [4] - 2010-2011年员工持股计划中因中外合资企业限制再次出现代持 2020年才完成清理 [5] - 当前董事长刘金虎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公司52.5%表决权 涉及13个自然人和公司 [6] 股东减持与对赌协议 - 上市前共进行六轮融资 估值达20亿元 但多轮股东提前套现 包括华龙金城累计减持套现707万元 [7] - 华龙金城与董事长签订年化15%收益的对赌协议 约定1837万元保底回购金额 超额收益五五分成 [8] - 其他自然人股东如刘达铭、凌震生分别套现1300万元和450万元后退出 [8]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77亿、5.01亿、4.84亿元 2024年同比下滑3.47% [9] - 核心产品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和DR设备2024年销量分别减少10件和53件 收入同比下降3.72%和6.42% [9] - 客户数量减少117家至1281家 其中公立医院减少111家 [9] 亏损与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净利润累计亏损1.04亿元 而2018-2020年A股IPO期间累计盈利1.3亿元 [9] - 销售开支占比居高不下 三年分别为36.9%、33.4%、36.2% 其中员工福利占销售开支80% 三年共支出3.88亿元 [10] - 2024年销售人员达914人 占总员工70% 公司计划优化销售团队减少招聘 [10] 现金流与债务风险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2024年持续为负 分别为-3891万元和-2137万元 [12]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3585万元 无法覆盖5253万元即期债务 短债缺口达3146万元 [12] - 2025年3月末现金进一步降至1107万元 即期债务4254万元 [12] 行业地位与前景 - 2023年公司为中国第二大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供应商 市场份额7.6% [13] - 骨科影像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但当前面临盈利难题与市场挑战 [13]
Goheal:“割韭菜”与“股东套现”有什么不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揭秘
搜狐财经· 2025-04-27 17:40
资本的运作,在市场的热潮与风云变幻中,往往伴随着"割韭菜"和"股东套现"这两种令人深感不安的现象。而这两者虽然看似相似,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区 别。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深知,资本市场不仅是财富增值的战场,更是信息、策略与力量的博弈。无论是"割韭菜"式的快速操盘,还是"股东套 现"式的长线资本变现,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资本运作内幕,往往影响着众多投资者的财富命运。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那么,究竟"割韭菜"和"股东套现"分别意味着什么?它们有何区别?这些行为又如何影响市场的生态和投资者的决策?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深入探讨这两个 话题,并揭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背后的"隐形游戏"。 一、"割韭菜"与"股东套现"的基本定义 "割韭菜",作为资本市场中的一种俗称,指的是通过操纵股价、虚假信息或市场规则的漏洞,使得散户投资者在高位接盘,最终将资产套现的行为。它通常 是由庄家、游资或量化机构操控市场,通过短期炒作、量化收割、财务造假等手段迅速吸引散户进入,从中获利。对于这些操盘者来说,"割韭菜"是一场高 效的资本掠夺游戏,他们的目标就是让散户在股市的波动中沦为牺牲品,而他们则通过精准的出货时机,迅速获利。 在"割韭菜"的游 ...
“不差钱”却赴港二度上市,东鹏特饮的反常之处不止于此
凤凰网财经· 2025-03-29 22:11
以下文章来源于镁经 ,作者镁经小组 镁经 . 这是一个美丽又多金的公众号!新消费是我们的领地,擅长商业模式梳理,最爱发掘"美好生活新物种"。 如果您垂直细分、颜值高、易燃易爆炸,是冉冉 升起的网红品牌一枚,欢迎撩我!如果不行,我撩您。 (本公众号为"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账号。) 来源|镁经 作者|肖汝健 编辑|王大镁 作为A股功能性饮料龙头,东鹏特饮近两年经常因资本运作备受关注。 上市三年,其营收、净利润翻倍增长的同时,股东频繁套现与巨额分红也惹人关注。二股东靠减持累计套现超41亿元,创始人家族累计获得35亿元 分红。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家手握142亿现金类资产的企业,一边大额理财、一边向银行借钱,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如今,它赴港二次上市的计划浮出水面,市场质疑声浪再起:这究竟是其国际化布局的资本跳板,还是股东套现的"第二通道"? 01 一边是业绩狂飙,一边是频繁减持 对标红牛起家的东鹏特饮,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造富机器"。 2021年5月上市后,东鹏的市值不断攀升,目前已突破1200亿元。这一市值,让东鹏饮料创始人林木勤以超510亿身家稳坐汕尾首富宝座。 千亿市值背后,是超预期的业绩增长。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