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南京普爱医疗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拟参与“全流通”的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权利瑕疵的情形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9:22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对7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包括南京普爱医疗 [1] - 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经营范围是否涉及2024年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领域 [1][2] - 需说明拟参与"全流通"股东股份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瑕疵情形 [1][2] - 需披露前期A股上市辅导终止原因及是否计划继续推进A股上市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产品组合从最初1款扩展至逾100款型号,核心技术包括X射线管组件、高压发生器及三维成像技术 [2] - 主要产品包括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数字化摄影X射线机(DR)、DRF数字化透视摄影X射线机 [2] - 2022年6月获批中国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加移动式三维C形臂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中国首家建立骨科诊断及治疗综合产品的制造商及供货商 [3] 生产布局与行业前景 - 拥有南京和珠海两座生产基地,130人生产团队 [3] - 南京基地生产DR、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及骨科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 [3] - 珠海基地生产DR和DRF数字化透视摄影X射线机 [3] - 灼识咨询预测2032年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市场规模将达207亿元人民币 [3]
普爱医疗港股IPO:业绩亏损与股权或存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5-28 23:58
上市背景与历史 - 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四年前曾冲刺深交所创业板但失败 [2] - 相比A股IPO时期 公司港股IPO时业绩持续亏损且营收下滑 [2] - 公司成立初期存在29名自然人股东 因人数分散采用6人代持 2009年才完成全部工商登记 [3] 股权结构与代持问题 - 2010年改制为中外合资公司时 董事长妻子通过境外代持方式间接持股 2013年才解除代持并免费获得股权 [4] - 2010-2011年员工持股计划中因中外合资企业限制再次出现代持 2020年才完成清理 [5] - 当前董事长刘金虎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公司52.5%表决权 涉及13个自然人和公司 [6] 股东减持与对赌协议 - 上市前共进行六轮融资 估值达20亿元 但多轮股东提前套现 包括华龙金城累计减持套现707万元 [7] - 华龙金城与董事长签订年化15%收益的对赌协议 约定1837万元保底回购金额 超额收益五五分成 [8] - 其他自然人股东如刘达铭、凌震生分别套现1300万元和450万元后退出 [8]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77亿、5.01亿、4.84亿元 2024年同比下滑3.47% [9] - 核心产品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和DR设备2024年销量分别减少10件和53件 收入同比下降3.72%和6.42% [9] - 客户数量减少117家至1281家 其中公立医院减少111家 [9] 亏损与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净利润累计亏损1.04亿元 而2018-2020年A股IPO期间累计盈利1.3亿元 [9] - 销售开支占比居高不下 三年分别为36.9%、33.4%、36.2% 其中员工福利占销售开支80% 三年共支出3.88亿元 [10] - 2024年销售人员达914人 占总员工70% 公司计划优化销售团队减少招聘 [10] 现金流与债务风险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2024年持续为负 分别为-3891万元和-2137万元 [12]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3585万元 无法覆盖5253万元即期债务 短债缺口达3146万元 [12] - 2025年3月末现金进一步降至1107万元 即期债务4254万元 [12] 行业地位与前景 - 2023年公司为中国第二大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供应商 市场份额7.6% [13] - 骨科影像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但当前面临盈利难题与市场挑战 [13]
普爱医疗转战港交所:业绩“变脸”核心产品量价齐跌 治理隐忧频现前保荐机构“旱涝保收”
新浪证券· 2025-05-22 12: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18-2020年净利润从2078万元增至8301万元,三年累计盈利1.3亿元,营收从3.6亿元增至5.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4% [2]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累计1.04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47%至4.84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77%至4422.6万元 [2] -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从2018-2020年的25%-26%攀升至2022年后的33%-37%,超出同行5个百分点以上 [2]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2024年销量减少10台至874件,均价下降0.75万元至27.79万元,毛利率下滑1.6个百分点 [3] - 2024年合作医院数量减少117家,公立医院客户流失占九成 [3] - 按销售量计,公司为中国第二大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供应商,市场份额7.6%,移动式C形臂领域市占率20.6%位居第一 [3] 研发与竞争格局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从3360万元增至4500万元,占营收比重提升至9.3% [3] - 骨科手术机器人及移动式三维C形臂一体化解决方案仅签订18份订单,创收不足总营收10% [3] - 移动式C形臂全球市场规模2023年6亿美元,中国市场13亿元,预计2032年增至38亿元,年均增速不足10% [4] 海外市场与经营质量 - 2020年境外收入1.37亿元占总营收24.6%,2022年后下滑至7287万元占比缩水至15.1% [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137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87天延长至134天,存货周转率下降至1.2次 [4] - 三年新增银行贷款1.06亿元,2025年3月末流动比率降至0.8,速动比率仅0.3 [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股权代持历史长达17年,2020年IPO前夕完成清理,刘金虎之妻赵玉君通过境外公司Eaglemore"零元受让"股权 [6] - 2020年华龙金城签署对赌协议,要求公司2021年6月30日前提交IPO申请或2020年净利润达4000万元 [6] - 2024年刘金虎年薪逆势上涨86%,公司净利润亏损4422万元 [7]
普爱医疗报考上市隐忧不少:多名股东退出,仍受制于对赌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5-05 16:49
公司概况 - 南京普爱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30日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 注册资本9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刘金虎 主营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 产品包括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数字化摄影X射线机(DR)、DRF数字化透视摄影X射线机等 [3] - 2023年按销售量计为中国第二大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供货商 市场份额7.6% 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领域市场份额20.6% 排名第一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财年营收分别为3.77亿元、5.01亿元、4.84亿元 毛利1.51亿元、2.14亿元、2.06亿元 净亏损4370.4万元、1596.8万元、4422.6万元 [5] - 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收入占比持续超47% 2022-2024年分别为47.0%、50.4%、50.2% [6]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1.03亿元降至2024年末3585万元 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2023年3891万元 2024年2137万元) [7][8]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刘金虎直接持股22.8389% 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52.50%股权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宁波淳静(13.01%)、华龙金城(2.4366%)等 [4][15] - 历史融资包括2009年A轮(100万元)至2021年F轮 F轮投后估值达20亿元 D轮和E轮分别为6.5亿元和4.2亿元 [9] - 2025年1月华龙金城向刘金虎转让0.15%股份(107万元) 附带对赌协议保证年化15%回报率 [12][15] 业务运营 - 拥有南京和珠海两座生产基地 分别生产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骨科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和DRF数字化透视摄影X射线机 [5] - 销售覆盖中国全部省份 直销占比超70% 海外市场覆盖100多个国家 采用经销与直销结合模式 [6][7] - 经营亏损主要来自研发投入和销售网络扩张 2022-2024年经营亏损分别为4515.8万元、1579.1万元、4222.6万元 [6][8]
华创医药周观点:医药行业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综述2025/05/04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0.54%,跑赢沪深300指数0.98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位 [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艾迪药业、倍益康、伟思医疗等,跌幅前十名股票为普利退、江苏昊中、立方制药等 [5] - 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分化明显,涨幅最高达19.49%(艾迪药业),跌幅最大达-71.89%(普利调)[4] 板块观点和投资主线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也处于低位,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8]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看好国内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 [8] - 医疗器械领域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有补贴政策推进 [8]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有望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底部盘整有望触底回升 [8]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改善,估值处于近十年低位 [8] 行业财务表现 - 2024年医药行业收入同比-0.9%,归母净利润同比-8.5%,扣非净利润同比-8.3% [11] - 2025Q1医药行业收入同比-4.5%,归母净利润同比-11.4%,扣非净利润同比-17.1% [11] - 医疗器械板块为2024年收入增速最快细分板块(+1.0%),中药板块为收入下滑最多板块(-4.2%)[12] - 创新链为2025Q1收入增速最快细分板块(+8.5%),制药工业为下滑最多板块(-10.4%)[12] 制药工业细分表现 - 创新药企2024年收入565.3亿元(+34.1%),多家企业首次实现扭亏 [15] - 制剂板块2024年收入2865.6亿元(-0.7%),归母净利润208.2亿元(+5.2%)[17] - 血制品板块2024年收入241.8亿元(-1.4%),归母净利润62.3亿元(+14.5%)[23] - 原料药板块2024年收入1504.1亿元(+7.1%),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42.8%)[25] 中药板块表现 - 2024年中药板块收入3338.1亿元(-4.2%),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14.1%)[29] - 2025Q1中药板块收入879.9亿元(-8.5%),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9.3%)[29] - OTC中药受多重因素影响明显降速,处方中药表现分化 [30]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 - 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收入2295.9亿元(+1.0%),归母净利润292.0亿元(-14.7%)[33] - 2025Q1医疗器械板块收入533.3亿元(-5.7%),归母净利润84.8亿元(-11.8%)[33] - 收入和利润下滑主要受反腐持续、设备更新延迟、集采政策等因素影响 [33]
新股消息 | 普爱医疗递表港交所 公司于2023年为中国第二大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供货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20:05
公司概况 - 南京普爱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产品覆盖中国所有省份,贡献超70%总收入,并出口至全球逾100个国家 [1] - 按销售量计,公司为2023年中国第二大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供货商,市场份额达7 6%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X射线成像技术,产品组合从最初1款扩展至逾100款型号 [4] - 核心产品包括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数字化摄影X射线机(DR)、DRF数字化透视摄影X射线机 [4] - 2022年6月骨科手术机器人加移动式三维C形臂一体化解决方案获国家药监局第三类注册,成为中国首家获批制造商 [4] - 该解决方案集成术中三维成像、实时导航及机器人技术 [4] - 公司为中国首家建立骨科诊断及治疗综合产品的制造商及供货商 [4] 生产与销售 - 截至2024年底拥有两座生产基地(南京、珠海)及130名生产团队 [5] - 南京基地生产DR、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及骨科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 [5] - 珠海基地生产DR及DRF数字化透视摄影X射线机 [5] - 中国销售模式为直销,2024财年超12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采购 [5] - 海外采用经销+直销模式,2024财年拥有超200个海外经销商 [5] 财务数据 - 2022-2024财年收入分别为3 77亿元、5 01亿元、4 84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4370 4万元、1596 8万元、4422 6万元 [5] - 2022-2023财年毛利从1 51亿元增至2 14亿元 [7] - 经营亏损从2022财年4516万元收窄至2023财年1570万元 [7] 行业前景 - 灼识咨询预测2032年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市场规模将达207亿元人民币 [4]
最新!又1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3-24 11:42
产品获批与核心功能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3月21日批准北京唯迈医疗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创新产品注册(国械注准20253010587)[1] - 产品组成包括控制机柜、液晶显示器、触摸屏、控制盒及导丝与导管执行机构,适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 - 采用支架递送型机器人技术,整合隔室控制介入系统、仿生学导丝控制技术和柔性导丝阻力检测技术,具备低延时、高精度(亚毫米级误差<0.05mm)及高灵敏力反馈(0.01N感知精度)[1][7] 技术特点与创新 - 集成三大模块:"透视眼"高清影像系统、"精准手"操作控制系统、"智慧脑"AI分析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辅助[2][4]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叠加DSA/CT/MRI三维血管模型,AI智能标定精度达0.1mm(较传统提升5倍)[7] - 具备双通道协同递送技术、超手感协同功能及百万级病例数据库支持的秒级模型生成能力[7] - 支持远程手术操作,减少医生辐射暴露并拓展远程医疗场景[8] 临床应用与竞品 - 国内首个完成前瞻性RCT试验的介入手术机器人,验证力反馈等功能的临床有效性[7] - 代表产品包括中科院与华东医院联合研发的VasCure(双球囊/双支架协同递送)及法国Robocath的R-ONE®(国内首个获批商业化冠脉介入机器人)[9] 公司背景与研发 - 唯迈医疗成立于2014年,专注介入诊疗设备研发,产品线涵盖DSA、介入机器人及移动C形臂X射线机[10] - 研发投入显著,拥有数百项专利(80%为发明专利),承担十余项国家级及北京市科研项目[10] 行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全球骨科大会(4月24日)、全球心血管大会(5月15日)等专业会议,聚焦医疗科技前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