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级跃升

搜索文档
济南加快推动标志性产业链能级跃升
新华网· 2025-07-17 09:45
2025年是济南"项目提升年"。济南市持续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将重大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引擎和支撑,加快推动产业链能级跃升。 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在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引领 下,济南工业的"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立足这一坚实基础,济南市擂响战鼓,擘画工业发展新蓝图。 5月14日,济南"顶格"召开重磅会议——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谋划未来实现 工业"更强"之路。在这次会议上,济南市提出,"把准工业强市建设主攻方向,聚焦全市13条标志性产 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逐链开展产业研究谋划,分类培育重点产业链,动态优化产业链体系,以产业 链能级跃升引领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提档升级。" 记者从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锚定2025年13个标志性产业链群营收规模总量达到1.1万亿元的目 标,济南市将从项目建设、产业链"建强延补"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着手,推动产业链能级跃升,为工业强 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招引落地 重大项目做优做强"13+34"产业链 不仅如此,技术改造正成为济南产业链"升级"的关键一步。今年5月28日,济南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 ...
苏州内河港亮出半年成绩单
苏州日报· 2025-07-15 08:08
在深化服务优化的进程中,苏州立足实际、敢为人先,创新推出全省唯一的港口岸线审批"三评合 一"模式。将航道通航评价、通航安全评估融入项目可研报告,实现岸线审批与航道、海事审查并联办 理,大幅压缩审批时限,为码头功能优化提升项目加速落地提供保障,相关经验将向苏南运河沿线城市 推广,成为优化港航营商环境的"苏州样板"。 与此同时,监管服务同样彰显"执法温度"。市交通执法支队创新开展企业"邀约式"检查,针对经营 变化企业提供"靶向式"安全指导;对C、D类港口企业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解决问题。无人机巡查新模 式的应用,提升执法效能,实现"无事不扰,有案必查",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苏州内河码头以创新 服务,树立起港航发展的新标杆。 从生态治理的精耕细作,到港口能级的跨越提升,再到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苏州内河港口码头的 每一步探索,都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上半年,苏州内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274.21万吨,同 比增长10.53%;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25.55%。此外,多条集装箱航线通江达海,进一步织密水运网 络,畅通物流通道。 记者从苏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苏州内河港口锚定绿色转型、能级跃升、服务提质 三 ...
实施经济能级跃升 力争2030年GDP突破3万亿元
长江日报· 2025-05-22 16:42
经济能级跃升 - 武汉市力争到2030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 [1][2] -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实施经济能级跃升是首位行动 [2] - 发展动能向新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2] 投资提质增效 - 全年推进24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90个百亿元以上项目建设 [3] -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30个 [3] - 支持政府投资基金和民间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形成多元投资格局 [4] - 全年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不少于100场 [4] - 分区分行业建立重点跟踪项目清单,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5] 现代产业焕新 - 推动钢铁产业向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升级 [6] - 加快传统燃油车产线柔性化改造,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城市 [6] - 推动石化产业向深度炼化一体化、关键战略新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方向转型升级 [6] - 巩固提升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7] - 推进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养休闲、医药流通等领域 [7] - 推动北斗产业技术优势向场景应用转化,建设全球北斗全方位规模应用示范城市 [7] -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开放枢纽强基 - 加快建设沿江高铁合武段、汉宜段,力争高铁里程突破500公里 [8] - 高速公路突破1100公里 [8] - 高质量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7亿吨 [8][9] - 推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扩容升级,力争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 [9]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扩投资、促消费、强市场,百亿级项目在汉加速推进
长江日报· 2025-05-22 09:42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7566亿元 正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1] - 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吸引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390家顶尖企业参展[1] 重大产业项目投资 - 全市推进575个市级重大项目 年度计划投资近3000亿元 一季度已完成898.6亿元(超年度计划30%)[3]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施工进度超80% 预计11月投产 未来将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及全球总部[3] - 加速推进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期) 华星第6代半导体显示器件扩产 小鹏汽车智造基地等百亿级项目[3] - 2024年计划推进2400个亿元以上项目 10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 90个百亿元以上项目[3] 消费市场表现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0亿元 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6] - 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激增160% 京东MALL 山姆江岸店等新业态陆续落地[6] - 开展600余场"夏日荟聚"促消费活动 涵盖商文旅体多领域融合[6] 服务业发展 - 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19家 总数突破5300家[7] - 新增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10栋 总量超120栋[7] - 梯度培育百亿特色园区 百亿服务业聚集区及千亿产业大道[7] 市场主体培育 - 一季度新登记经营主体15.69万户 同比增长30.2%(月均超5万户)[10] - 建立1200家"小进规" 2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 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21家[10] - 推出110项涉企"集成办"服务 企业信用报告办理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分钟[9][10] - 构建九大供应链平台 带动超5万家企业融通发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