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科技

搜索文档
斯凯奇“卖身”3G资本 中国市场运营不受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3:31
收购交易 - 斯凯奇同意被3G资本以每股63美元现金收购所有流通股,较15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30% [1] - 交易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完成后公司将私有化但保留现有管理层 [1][2] - 3G资本允许斯凯奇现有团队将不超过20%股权转入新私有公司 [2] - 2024年公司销售额达89.7亿美元,2025年Q1销售额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创季度纪录 [1][3] 战略规划 - 收购后公司将继续推进现有战略:创新产品设计、国际市场拓展、DTC业务扩张、美国批发业务增长及全球分销网络投资 [3] - 中国市场将维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销售产品中"中国制造"占比超90% [5] - 公司正进行产品策略转型,从依赖熊猫鞋系列转向以舒适科技产品驱动业务 [5] 中国市场表现 - 2025年Q1中国销售额同比下跌16%,延续2024年Q4下滑趋势 [4] - 公司已调整产品开发资源、推广策略和团队结构,为下沉市场渠道布局做准备 [4][5] - 管理层认为策略调整带来的短期阵痛将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4][5] 交易背景 - 3G资本以长期投资著称,曾主导百威英博并购、汉堡王扭亏为盈等案例 [2] - 收购方高度认可斯凯奇的品牌价值与创新能力,称其"拥有辉煌发展历程" [3] - 此次交易不会影响斯凯奇在中国的运营和战略实施 [1][5]
一季度增收不增利,斯凯奇求解中国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4-28 20: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销售额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按固定汇率计算为24.6亿美元,同比增长9%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利润2.024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 [1] -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3] - 2024年全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0.9%,其中四季度同比下滑11.5% [3] 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 - 中国市场为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已开设近3500家门店 [3] - 中国市场销售产品中"中国制造"占比超过90% [3] - 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充满信心,计划2026年达成300亿元年销售额目标 [1][3] - 公司将持续在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增加投资 [4] - 2020年投资超6000万元设立亚太产品研发中心及中国数字影棚,2022年投资30亿元建造江苏太仓中国物流中心,2023年投资设立东莞亚太研发中心与沪穗总部 [4] 下沉市场策略 - 未来品牌策略将向西安、成都、长沙、武汉、杭州、沈阳等第二梯队城市倾斜 [5] - 全国有300多个地级市和2000多个县级市,下沉市场被视为巨大机会 [5] - "舒适科技"定位(如Air-Cooled Memory Foam、Goga Mat等)成为开拓下沉市场的关键抓手 [5] - 公司定价策略介于耐克、阿迪与国内中低端品牌之间,在中老年群体中有不错销量 [6] 产品与品牌策略 - 2023年签约英格兰球星哈里·凯恩涉足足球领域,同时进入NBA签约兰德尔及曼恩 [7] - 2024年推出自在瑜伽系列新品,主打超柔、抗菌、防晒3感流动科技 [7] - 公司计划继续丰富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全场景运动需求 [7] - 公司定位为"舒适科技公司",2025年将回归舒适初心,立足"舒适科技"核心战略 [5] 行业竞争分析 - 篮球、足球领域布局较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李宁等品牌晚,市场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7] - 凭借舒适定位和适中定价,在下沉市场有一定竞争力 [6]
Skechers(SK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14:3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销售额达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按固定汇率计算为24.6亿美元,增长9% [27] - 直接面向消费者(DTC)销售额同比增长6%至8.794亿美元,国内增长11%,国际增长2.9%,排除中国后国际增长12% [27] - 批发销售额同比增长7.8%至15.3亿美元,国际增长9.5%,国内增长4.2% [28] - 毛利率为52%,较上年下降50个基点 [31] - 运营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同比增加180个基点至41%,销售费用占比增加70个基点至7.7%,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比增加110个基点至33.3% [32] - 运营收益为2.651亿美元,同比下降11%,运营利润率为11%,上年为13.3% [33] - 其他收入为2450万美元,较上年增加2660万美元 [33] - 第一季度有效税率为22.3%,上年为19% [34] - 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34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加权平均摊薄股数为1.515亿股 [34] - 季度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投资为12.4亿美元,包括循环信贷额度后流动性为18.5亿美元 [35] - 库存为17.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30%(4.13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下降7.6% [35] - 季度资本支出为1.471亿美元,其中6890万美元用于分销基础设施投资,4460万美元用于新店开业和提升直接技术,1480万美元用于公司办公室扩张 [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业务销售额增长7.8%,国内增长4.2%,国际增长9.5%,国内批发增长反映了各品类对舒适技术产品的广泛需求,国际批发在多个地区和市场实现稳健增长 [16] - 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销售额增长6%,国内增长11%(电商表现强劲),国际增长2.9%,排除中国后国际增长12%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EMEA市场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4%至7.182亿美元,批发和DTC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9] - 美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8.3%至11亿美元,国内批发渠道适度增长,各市场DTC渠道表现强劲 [29] - 亚太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2.6%至5.89亿美元,排除中国后增长12%,主要由日本、泰国和韩国的两位数增长带动,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16% [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国际市场作为主要增长引擎,战略投资零售门店网络,提高分销效率 [10] - 投资重点集中在三个关键领域:扩大美国、中国和欧洲的配送中心;用新技术和新类别提升产品供应;扩大DTC业务规模和能力 [21] - 公司通过签约精英运动员和开展多格式生活方式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12][13][14] - 行业面临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关税问题是挑战之一,公司通过与供应商成本分摊、采购优化和价格调整等方式应对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者信心减弱,但公司凭借品牌优势和产品创新,实现了良好的财务表现 [9] - 尽管当前环境不确定,但公司认为自身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有信心成功度过难关 [21][39][42] - 公司预计2025年仍将实现增长,但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暂不提供收入或盈利指引 [37][39]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季度末全球共有5318家斯凯奇门店,其中1821家为公司自有门店(美国618家),本季度新开51家公司自有门店,关闭17家;第三方门店新开50家,关闭62家,季度末第三方门店数量为3497家,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再新开150 - 170家公司自有门店 [18][2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中国生产情况及应对关税措施,以及行业集体应对关税的举措 - 公司未透露按目的地市场划分的采购百分比,正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供应商成本分摊和定价等方式应对关税问题,会尽量减少从高成本地区(包括有关税影响地区)向美国的生产供应,但目前无法提供更具体信息 [49][50] - 公司三分之二的业务在美国以外,受当前关税情况影响较小,且公司与制造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实现最佳业务结果 [51][52] - 公司参与了行业相关努力,但短期内通过行业集体行动解决关税问题可能性不大,公司将主要依靠自身应对 [53] 问题2: 哪些市场出现明显波动,以及如何看待应对关税的三个策略 - 美国和中国市场目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市场需密切关注消费者行为,中国市场仍在应对宏观挑战,但长期来看品牌在该市场有很大发展前景,公司正采取措施促进市场复苏 [60][61][63] - 应对关税的三个策略(成本分摊、采购优化、定价)并非按重要性排序,公司都在积极管理,具体实施会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目前因关税情况仍在变化,难以详细说明 [67][69] 问题3: 应对美国关税时提价的意愿和能力,以及费用支出的可调节性 - 公司会考虑在客户和消费者层面提价,但会权衡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影响,目前主要针对美国市场,因贸易环境问题不太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价格调整,最终决策还需评估影响并保持灵活性 [78][79][80] - 公司在费用支出上有一定的可调节性,但会权衡短期和长期利益,不会因短期情况牺牲品牌的长期发展机会,会谨慎决策并关注市场动态 [84][85][86] 问题4: 是否可能将中国采购全部转移到非美国地区,以及如何看待库存和市场订单情况 - 公司在生产安排上会综合考虑全球关税成本,优化整体落地成本,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生产布局,但不会给出绝对的决策 [92][93] - 库存受苏伊士运河关闭影响,目前仍在处理相关物流问题,公司会继续密切管理库存,大部分库存有订单保障或用于DTC业务,目前订单情况需观察,客户虽因环境有所担忧,但对公司产品反应积极 [96][97][99] 问题5: 历史上未从中国转移生产的原因,以及当前库存中未征税部分的情况和影响时间 - 生产地点选择与目的地市场和合作伙伴能力有关,中国一直是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因其具备高质量、低成本和深厚的合作关系等优势,公司目前正在灵活调整生产布局,但需考虑全球业务情况 [107][108][109] - 公司预计在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会明显感受到当前关税制度的影响,具体情况还取决于采取的措施和实施速度 [111] 问题6: 如何考虑将关税成本纳入COGS模型,以及DTC业务的增长计划和全渠道销售情况 - 关税主要影响货物的FOB价格,但生产转移还会涉及效率、劳动力成本、物流等因素,目前情况不稳定,难以给出确切答案,公司正在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 [127][128][129] - 公司仍有开店意愿,会根据盈利能力和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开店,国际市场机会更大,DTC业务本季度表现良好,但有一定波动性,公司将利用全渠道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 [133][134][138] 问题7: 中国生产的特定产品情况,以及保持开店计划的考虑和调整速度 - 儿童鞋类大部分在中国生产,因其质量高、符合美国安全法规且价格合适,但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挑战,其他产品大多有多个生产地点备份 [145][146][147] - 开店决策基于宏观经济和店铺的预期表现,会定期评估,第一季度DTC业务增长(排除中国后双位数增长)显示市场仍有机会,最终决策将取决于消费者需求 [149][150][151] 问题8: 是否可以通过增加空运来延迟关税决策,以及批发客户对库存的信心和DTC渠道的作用 - 空运不是大规模的解决方案,成本高且只能争取几周时间,当前政策和税率的快速变化是规划的最大挑战 [160][161][162] - 批发客户目前更谨慎,但公司产品受认可,若批发业务有挑战,公司可依靠DTC渠道,会确保DTC业务有足够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164][166][167] 问题9: 关税缓解策略中提前提价的考虑,以及高库存成本的潜在边际抵消因素 - 公司不希望因关税增加而提价,若必须提价会谨慎决策,会考虑长期品牌利益,可能会承担短期损失以减少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影响 [176][177] - 公司会努力保护中期毛利,认为基于产品吸引力和技术,有能力重建可持续的利润率,关于非落地成本,运输谈判已完成,目前价格稳定,公司会持续监测 [178][179][181] 问题10: 中国业务是否会改善,以及是否在获取市场份额和渠道库存情况 - 公司对中国市场下半年的预期较为保守,但市场有稳定迹象,公司正努力通过产品和营销等方式促进市场复苏,目前在该市场未明显获取或失去份额,仍将长期投资该市场 [187][188][190] 问题11: 提价决策的速度,以及美国市场4月销售情况和资本支出调整计划 - 提价决策正在进行中,若关税结构稳定,Q2和Q3影响最明显,Q4可能会有所缓解 [193][194] - 4月销售趋势与Q1后半段基本一致,需综合考虑日历因素,公司关注消费者信心指标,对DTC业务保持警惕 [198][199] - 公司尚未决定削减资本支出,正在评估所有方案,若项目有商业意义且不易推迟,可能会继续推进,会关注市场动态并评估机会 [201][202][203] 问题12: 消费者对提价的承受能力,以及下半年库存规划是否采取保守策略 - 公司不希望提价,若非关税变化不会主动提价,但认为自身产品以合理价格提供多种优势,在市场中有竞争力,会向消费者传达这一信息 [212][213][214] - 公司不会进行投机性库存采购,会根据全球消费者和客户需求进行库存规划,并每周评估和调整,不会为不确定需求而囤积库存 [218][219][220]
Skechers(SK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09:3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销售额达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按固定汇率计算为24.6亿美元,增长9% [27] -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至8.794亿美元,国内增长11%,国际增长2.9%,排除中国后国际增长12% [27][28] - 批发销售额同比增长7.8%至15.3亿美元,国际销售额增长9.5%,国内增长4.2% [28] - 毛利率为52%,较上年下降50个基点,主要因特定市场促销和客户组合导致平均售价降低 [31] - 运营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同比增加180个基点至41%,销售费用占比增加70个基点至7.7%,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比增加110个基点至33.3% [32] - 运营收益为2.651亿美元,较上年减少11%,运营利润率为11%,上年为13.3% [33] - 其他收入达2450万美元,较上年增加2660万美元,主要因本季度外汇汇率波动 [33] - 第一季度有效税率为22.3%,上年为19%,反映全球最低税法规影响 [34] - 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34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加权平均摊薄股数为1.515亿股 [34] - 季度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投资为12.4亿美元,包括循环信贷额度后流动性为18.5亿美元 [35] - 库存为17.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30%(4.132亿美元),主要因苏伊士运河关闭导致运输时间延长,但较上一季度减少7.6%,中国库存略有下降 [35] - 本季度资本支出为1.471亿美元,其中6890万美元用于分销基础设施投资,4460万美元用于新店开业和提升直接技术,1480万美元用于公司办公室扩建 [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业务销售额增长7.8%,国内增长4.2%,反映各品类对舒适技术产品的广泛需求;国际增长9.5%,得益于品牌优势和创新产品 [16] - 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销售额增长6%,国内增长11%,电商表现强劲;国际增长2.9%,排除中国后增长12% [17] - 本季度末全球有5318家斯凯奇门店,其中1821家为公司自有门店(美国618家),本季度新开51家公司自有门店,关闭17家;第三方门店新开50家,关闭62家,季度末第三方门店数量为3497家 [18][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EMEA地区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4%至7.182亿美元,批发和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9] - 美洲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8.3%至11亿美元,国内批发渠道适度增长,各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表现强劲 [29] - 亚太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2.6%至5.89亿美元,排除中国后增长12%,主要由日本、泰国和韩国的两位数增长带动,中国市场因宏观经济压力销售额下降16% [10][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国际市场作为主要增长引擎,战略投资零售门店网络,提高分销效率 [10] - 投资重点集中在三个关键领域:扩大美国、中国和欧洲的配送中心;用新技术和新类别提升产品供应,扩大需求;扩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规模和能力 [21] - 公司通过签约精英运动员和开展多形式生活方式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2][13][14] - 行业面临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关税问题是主要挑战,公司通过与供应商成本分摊、优化采购和价格调整等方式应对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与新冠疫情初期相似,但公司有信心凭借品牌优势、独特市场地位和健康资产负债表应对挑战 [25][26] - 尽管近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但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出色,全球对斯凯奇产品需求强劲,相信许多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37][38] - 公司不提供收入或盈利指引,因当前环境动态变化大,难以合理规划业绩,但相信能成功应对危机,如同五年前一样 [3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在全球新开150 - 170家公司自有门店,其中第二季度已开业13家 [20] - 公司近期国内外客户会议对产品举措反应积极,坚定了公司不断创新和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决心 [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中国生产情况、运往美国的比例及应对措施,以及行业集体应对关税问题的举措 - 公司未透露按目的地市场划分的采购百分比,但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供应商成本分摊和定价等方式应对高关税问题,目前正积极推进这些措施,以减少从高成本地区(包括有关税影响地区)运往美国的生产 [49][50] - 公司三分之二的业务在美国以外,受当前关税情况影响较小,且公司与制造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实现最佳业务成果 [51][52] - 公司参与了行业相关努力,但短期内通过行业行动解决关税问题可能性不大,公司将主要依靠自身应对 [53] 问题2: 哪些市场出现明显波动,以及如何看待应对关税的三个策略 - 美国和中国市场目前不确定性最大,美国市场需密切关注消费者行为,中国市场仍在应对宏观挑战,但长期来看品牌在该市场有很大发展前景 [60][61][63] - 应对关税的三个策略(成本分摊、采购优化、定价)并非按重要性排序,公司正在积极管理和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具体实施情况将根据关税动态变化而定 [67][69] 问题3: 公司应对美国关税逆风时提价的意愿和能力,以及费用支出的可自由裁量程度 - 公司会考虑在客户和消费者层面提价,但会权衡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影响,目前尚未做出决定,且提价主要针对美国市场,因贸易环境问题,不太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抵消措施 [78][79] - 公司在费用支出上有一定自由裁量权,但会权衡短期和长期利益,不会因短期情况牺牲品牌长期发展机会,会谨慎决策并监控市场动态 [84][85][86] 问题4: 是否可能将中国采购全部转移到非美国地区,以及转移速度,还有库存管理和市场订单情况 - 公司在生产方面会综合考虑全球关税成本,优化生产布局,以实现最低总体到岸成本,但不会给出绝对答案,会根据情况灵活决策 [92][93] - 库存受苏伊士运河关闭影响较大,公司会继续密切管理库存,确保低风险库存水平,目前大部分库存已预订或用于自有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订单方面,虽然客户因环境因素有所担忧,但对公司产品反应积极 [96][97][99] 问题5: 历史上未从中国转移生产的原因,目前灵活性如何,以及非关税库存情况和影响时间 - 生产选址部分取决于目的地市场和合作伙伴能力,中国一直是公司重要生产地,因其具备高质量、低成本和深厚合作关系等优势,公司目前正在灵活调整生产布局,但需考虑全球业务情况 [107][108][109] - 公司将在第二季度末开始感受到当前关税制度的影响,第三季度影响会更明显,具体情况还取决于公司采取的措施和实施速度 [111] 问题6: 如何考虑到岸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以及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的增长计划和全渠道销售情况 - 到岸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税和生产转移会影响其他因素,如效率、劳动力成本、货运和物流等,由于情况不稳定,难以给出确切答案 [127][128][129] - 公司仍对开设新店持积极态度,会根据盈利能力和市场机会进行决策,更倾向于国际市场,同时会利用全渠道能力应对消费者行为变化,本季度电商增长强劲 [133][134][138] 问题7: 中国生产的特定产品及占比,以及保持开店计划的思路和调整速度 - 儿童鞋类大部分在中国生产,因其质量高、符合美国监管要求且能满足低毛利率业务的价格点,是公司需关注的挑战,其他产品一般可在多个地点生产 [145][146][147] - 开店决策基于宏观经济和店铺盈利情况,会定期评估,第一季度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增长,排除中国后增长两位数,公司会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开店 [149][150][151] 问题8: 是否可通过增加空运延迟决策,以及批发客户对库存的信心和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的作用 - 空运不是大规模解决方案,其成本高且只能争取几周时间,政策和税率的快速变化是当前规划的最大挑战 [160][161][162] - 批发客户目前比三个月前更紧张,但公司产品得到积极反馈,若批发业务有挑战,公司可依靠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会确保该渠道有足够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164][166][167] 问题9: 关税缓解策略中提前提价的考虑,以及高库存成本的潜在利润率抵消因素 - 公司不希望因关税提高价格,若情况需要会谨慎决策,会考虑长期品牌利益,可能会承担短期损失以减少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影响 [176][177] - 公司会在中期内尽力保护毛利润,相信凭借产品吸引力和技术,有能力重建可持续利润率,运输成本方面,近期运输谈判价格稳定,公司会持续监控 [178][179][181] 问题10: 中国业务是否会改善,是否获取市场份额,以及库存健康情况 - 公司对中国市场后三个季度的预期较为保守,本季度销售额下降受去年同期高增长影响,市场尚未稳定,公司正努力重振消费者需求,目前未明显获取或失去市场份额,仍长期看好该市场并持续投资 [187][188][190] 问题11: 提价决策的速度,以及美国市场4月销售情况和资本支出调整项目 - 提价决策正在进行中,并非一次性决定,若关税结构稳定,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影响最明显,第四季度可能有所缓解 [193][194] - 4月销售趋势与第一季度后半段基本一致,需综合考虑日历因素,公司关注消费者信心指标,对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保持警惕 [198][199] - 公司尚未决定削减资本支出项目,正在评估所有替代方案,若项目有商业意义且不能轻易推迟,可能会继续推进,会关注市场动态并评估机会 [201][202][203] 问题12: 消费者对提价的承受能力,以及库存规划是否采取保守策略 - 公司不希望提价,若非关税结构变化不会主动提价,但公司产品以合理价格提供舒适、时尚和创新,在市场中有优势,会向消费者传达这一信息 [212][213][214] - 公司不会进行投机性库存采购,会根据全球消费者和客户需求进行规划,并每周评估和调整生产,以适应需求变化 [218][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