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原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记录草原牧民的夏季转场路 感受人、畜与草原的和谐共生
央视网· 2025-06-15 16:52
转场过程与挑战 - 1300多户牧民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进行夏季转场,牧户阿古达玛一家携带70头牛、80只羊,全程超过40公里 [1][3] - 转场前准备包括智能数据记录项圈监控牛群位置,并携带手把肉、雨披、药物等物资 [1] - 途中遭遇小牛犊左前肢红肿和牛妈妈意外受伤等突发情况,牧民利用皮卡车和小牛犊声音引导牛群归队 [5] - 牧民选择早晚赶路、中午休息的迁徙方式,并沿苏吉河中线线路快速前行 [3] 天气影响与应对措施 - 转场期间遭遇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牧民冒雨赶路以确保准时到达夏营地 [9] - 蒙古包采用三层防水结构(布衬、防水雨布、防水毡布)并加固外围塑料布防雨 [11] - 党群服务中心提供雨伞、雨衣、应急照明系统等装备,并新增快递收发功能提升便利性 [13] 生态保护与草原管理 - 阿鲁科尔沁旗880多万亩天然草原执行春季休牧,采用"科技+人力"网格化管护,配备1000多个专职管护员 [18] - 2024年草原植被盖度从68.6%提升至73.65%,草产量从76.4千克/亩增至84.25千克/亩,可支持12.9万羊单位全年舍饲 [18] - 草场载畜量规定为5亩/羊单位或25亩/牛单位,超量牲畜通过托牛所集中托管 [19][21] 畜牧业创新与经济效益 - 白音温都供销合作社托牛所提供饲料喂养、集中育肥等服务,当前托管规模近1000头牛 [21] - 推广高端肉牛品种和"精养"模式,开展牧区与农区跨区域合作租赁草场 [21] - 实施0.74万亩饲料基地改造,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提升产量,全旗种植优质牧草56万亩、青贮玉米65万亩,储备饲草114.71万吨 [21] - 生态牧业带动3万多户农牧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 [21]
稳妥施策发展草原生态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6
加强草原生态长效监测及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草原大数据综合监测平台,健全草原监测的数据管理和信 息共享工作,明确草原的分布、面积、质量及动态变化,实现全国草原资源"一张图",为草原管理精准 化提供数据支撑。开展"绿盾""护绿"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毁林毁草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行为,通过 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交机制,构建起监测预警、行政执法、生态修复的治理体系, 加大草原执法监管力度。创新草原管理机制,依托草原自然公园和国有草场建设,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区作为草原管理重点区域,严格落实草原休牧措施,保护草原生态修复成果。 加快提升草原修复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大草原科技投入,成立专项资金改善草原科研院所基础科研 条件,支持开展退化草原修复治理、智慧草原建设等相关科研活动,解决草原保护修复的技术问题。推 动高校及科研机构同地方政府、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强草原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平台、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创新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推用协调机制,提高草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学 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通过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和提升草原科技领军人才水平,利用重大项目资源吸引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投入我 ...
精心呵护草原生态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0
也要看到,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生态治理中人工干预占比偏高,对自然 规律与生态系统内在机理的系统性把握不足;生态价值转化渠道单一,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动态平衡 机制需要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存在壁垒,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合效能尚未充分释放;等等。 如何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呵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题中应 有之义。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久前举办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修复 主题发布会提出,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是长期重视草原生态保护的生动 体现,彰显了我国治理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我国拥有近40亿亩草原,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稳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多年来,我 国将草原生态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从"天人合一"的科技突破到"取之有度"的价值转换,再 到"和合共生"的协同合作,我国的草原生态保护正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治理之路。数据显 示,"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 ...
内蒙古超亿亩草原进入休牧期 牧民获补贴
中国新闻网· 2025-04-11 11:42
文章核心观点 内蒙古多地草原实施春季休牧政策,通过补贴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且休牧对草原生态改善效果显著 [1][2] 分组1:呼伦贝尔草原情况 - 呼伦贝尔市9330万亩草畜平衡区草原4月10日起进入45天休牧期,实行季节性休牧,牧民享受补贴 [1] - 2024年呼伦贝尔天然草原草产量达1876.25万吨,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6.38%,草群高度达36.78厘米 [1] - 陈巴尔虎旗家庭牧场接羔保育期与禁牧休牧期重合,可通过科学饲养管理保证羊羔出生率和成活率 [1] - 陈巴尔虎旗草原休牧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增加植被盖度等,政府给予每亩0.74元补贴,全旗奖补面积2133.36万亩 [1] 分组2:锡林郭勒草原情况 - 锡林郭勒2.2亿多亩草场4月1日起陆续进入45天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通过“科学休牧+生态补贴”模式,以每亩1.125元标准发放2.5亿元补贴 [1] - 近5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盖度较上5年提高7%以上,达48.48%;亩产草量提高18%,达每亩61.09公斤 [2] 分组3:鄂尔多斯草原情况 - 鄂尔多斯市5338.2万亩草原近期开始3个月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 [2] - 2011年起鄂尔多斯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不足42%提高到4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