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精深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鼓励农产品精深加工 满足品质消费需求
消费日报网· 2025-08-11 10:46
农产品消费新趋势 - 消费者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新式茶饮、低脂奶酪、谷物能量棒等新型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1]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举措,从供给端、流通端、市场端培育增长点 [1] 优化供给端 - 重点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如即配、即烹、即热食品以满足年轻消费者 [2] -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十四五"新认证绿色有机等农产品3.6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70% [2] - 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7.9%,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超2亿吨 [2] - 工信部首批遴选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等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推动食品工业精深加工与三产融合 [3] 流通体系升级 - 完善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十四五"新增冷藏库容980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末翻倍 [5] - 农业农村部将制定"十五五"规划,重点建设产地预冷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及产后处理能力 [5] - 我国年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达10亿吨,冷链物流是保障消费品质的关键 [4] 市场激活与品牌建设 - 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创新最活跃领域 [6] - 通过农文旅融合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等活动,2024年丰收节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 [7] - 推动乡村民宿多元业态经营,拓展农产品销售与文化体验综合场景 [7]
谋变链条创新品牌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河南日报· 2025-07-16 07:48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现状 - 河南已形成多个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漯河肉制品加工集群、郑州速冻食品集群、商丘饮料酒集群和新乡休闲食品集群 [1] - 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链条较短、创新支撑较弱、价值链水平不高等问题,呈现大而不强特点 [1] 产业链延伸发展方向 - 向前端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 [1] -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包括医用、药用、保健、美妆、预制等方向 [1]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装备制造、包装印刷、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宠物食品等产业衔接配套 [1] - 促进农产品加工与赏花采摘、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科普研学、农事体验等业态协同发展 [1] 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 - 重点技术研究领域包括生物育种、加工制造、机械装备、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 [2] -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智慧农业 [2] - 整合农资、农机、农技、农艺、信息、人才等资源,完善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2] 品牌建设战略 -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智慧化监管及溯源体系建设 [2] - 建设豫农优品、美豫粮油品牌矩阵,建立省级公用品牌商标授权使用机制 [2] - 培育特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2] - 打造"豫字号"农业精品品牌,包括"珍稀牌""工艺牌""文化牌"等乡土品牌 [2]
大庆农产品精深加工年收入突破251亿
新浪财经· 2025-07-08 14:26
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大庆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2517亿元 [1]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形成"4+8+N"农业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乳品 肉类 玉米 水稻4大主导产业 发展8个特色产业和多个潜力产业 [4] 小杂粮深加工案例 - 林甸往事食品建成1万平方米煎饼车间 从原粮销售转型为加工销售 产品附加值翻倍 [1] - 拥有5条生产线 日产能达470-500斤 产品覆盖全国市场 [1] - 采用订单农业模式 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1] 主粮作物加工产业 - 水稻加工形成肇源 杜尔伯特 林甸三大产区 规模以上企业31家 年加工能力145万吨 [2] - 肇源大米成为中欧互认地理标志 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2] - 玉米加工以杜尔伯特为主 规模以上企业10家 伊品公司连续三年产值超40亿元 产品出口30多国 [2] 乳品与肉类产业链 - 乳品产业形成奶源基地 液态奶 奶粉 奶酪全产业链 林甸县加工量居全国县级前列 [3] - 杜尔伯特伊利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3] - 肉类产业构建种猪繁育到精深加工全体系 形成四大生猪养殖加工主产区 [3][4]
新疆喀什,英吉沙的杏子熟了(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英吉沙杏产业发展 - 英吉沙杏品质优良但曾面临保鲜期短(仅7天)和出疆销售难的困境,导致当地收购价低至2元/公斤,农户种植意愿下降[6][8] - 2018年起山东援疆实施"大仓东移"工程,累计帮助24万余吨喀什农副产品出疆,实现销售额82.5亿元[7] - 冷链物流体系成熟后,鲜杏收购价从2元/公斤上涨至15元/公斤,2024年通过冷链车、航空等方式销售2000吨鲜杏[8][9] 供应链优化措施 - 建立187座田间冷库,形成"农户+合作社+订单+收购+技术指导"模式覆盖3.6万户农户[10][11] - 山东在10个市及西安建设保鲜配送中心,总仓储面积5.6万㎡,仓储能力超18万吨,服务60余家新疆企业的400余种产品[12] - 投入800万元建设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喀什分中心,研发12个冷链技术服务项目[13] 产业升级转型 - 发展杏制品精深加工,杏干/杏汁/杏酱等产品75%销往疆外市场[11] - 喀什地区培育特色主产区,引进预制菜和精深加工企业,建设18个地区级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11]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孵化5支创业团队[13] 市场拓展成效 - 采用直播电商新模式,单场直播可实现2000单销量,实现"当天采摘-次日达"的航空配送时效[8] - 冷链运输使鲜杏损耗率显著降低,消费者复购率提升形成稳定订单[9]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山东商超大规模采购带动销售规模逐年扩大[13]
7月9日“芒”乡见!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大湾区采购商基地行暨产销对接会将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7-06 16:30
活动概况 - 百色市田阳区将于7月9日举办大湾区采购商基地行暨产销对接会,主题为"芒乡有礼 粤桂同行" [2][3] - 活动深化了6月"壮山农鲜"芒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成果,开启粤桂协作从"产品入湾"到"客商入乡"的双向合作新模式 [3][4] - 主办方旨在通过活动搭建平台,让大湾区采购商深入核心产区体验全产业链发展,并与种植户直接交流合作机遇 [30][31][32] 芒果产业优势 - 田阳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2℃,年降水量1100~1350毫米,无霜期307~352天,符合世界芒果优生区七大标准 [7][8][9] - 全区芒果种植面积近42万亩,年产量38.4万吨,拥有桂七、台农、金煌等30余个优质品种,规模居全国核心产区前列 [15][16][17] - 芒果甜度高、果型美、耐储运,绿色食品认证基地超10万亩,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保障品质 [18][19] 产业链建设 - 建成集分选、冷链、加工、电商于一体的芒果产业园,配备万吨级冷链仓储和数字化分拣线,实现24小时直达湾区的保鲜锁鲜能力 [20][21] - 与深圳市光明区协作共建深百众创产业园,引进4家加工企业开发芒果酒、醋、浓缩汁、干制品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 [23][24][25][26] - 形成"真的好芒""芒小西""芒香园"等品牌,延长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匹配湾区消费升级需求 [24][26][27]
山西闻喜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助力苹果产业延链强链
产业升级策略 - 闻喜县阳隅镇通过特优品种选育、精深加工技术升级和有机农资应用提升苹果产业效益,并计划构建以林果经济为主导、中药材种植为补充的生态农业体系 [1] - 当地采用冷凝技术将苹果加工成冻干产品"苹果脆",取代传统烘干工艺,保留98%以上营养成分 [1][3] - 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企业投资2000万元引进设备技术 [4] 新品种推广成效 - 鸡心果新品种具有早熟(8月上旬上市)、高糖度、耐储运等特性,售价较传统红富士高1倍以上,亩均收入从8000元提升至1.2万元 [2] - 新品种减少人工干预需求,免除套袋、反光膜等传统工序,实现"懒人农业"管理 [2] - 瓮村已通过嫁接技术改造1000多亩苹果园,新品种示范效应显著 [2] 深加工产业发展 - 冻干基地配备两条先进生产线,日加工鲜果1万公斤,产出冻干产品1000公斤,产品销往陕西、辽宁等多省 [3] - 加工流程包含清洗、切片、蒸煮、冻干等工序,全程采用先进工艺技术 [3] - 产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为当地提供100多个工作岗位 [3] 基础设施投资 - 政府投资360万元建设130万公斤容量水果保鲜库,解决本地苹果仓储需求 [4] - 冻干基地分两期建设,总占地8.7亩,采用"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审批机制 [4] - 项目整合8个村的乡村振兴资金,形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的投融资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