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项目

搜索文档
刚需托底豪宅惊艳 上海楼市运行稳健
证券时报· 2025-06-30 02:03
上海楼市整体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上海一二手住房合计成交109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0% [1] - 新房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二手房市场承压企稳 [1] - 区域分化加剧成交价格止跌回稳 [1] 新房市场 - 1-5月上海一手住房成交26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 [1] - 5月上海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9% [1] - 豪宅项目频现"日光"现象如上海壹号院三批次64套房源套均6200万元当日售罄 [1] - 优质项目持续入市带动新房成交均价上涨认购率高的项目具备板块热度高区位优越产品力强等特征 [1] - 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优质房源成交活跃带动价格上涨 [1] 二手房市场 - 5月上海二手房成交16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2] - 春节后工作日成交量保持在500-800套周末大多突破1000套 [2] - 连续8个月成交量超过1.5万套荣枯线单月成交同比连续8个月正增长 [2] - 中心城区地铁房学区房维持热度对新房形成替代效应"金三银四"后5月成交量回落替代效应减弱 [2] - 二手房挂牌价指数较2025年第一周微涨1.4% [2] - 中低总价刚需型住宅为主力5月330万元以下成交占比67%70-120平方米户型占比45% [2] 市场参与者行为 - 浦东外环外二手房市场买方主导买卖双方进入价格拉锯战客户压价幅度达5%-10% [3] - 刚需型二手房流动性较好300万元左右低总价房型为托底主力 [3] - "90后"小夫妻刚需家庭为二手房主力客群端午假期日均带看量超20组 [3] 后市展望 - 二季度成交量季节性回落伴随量的小幅回调价格进入新一轮拉锯 [3] - 上海房地产市场量价维持较好短期不太可能推出新政策 [3] - 市场依靠自身节奏交易量稳定背景下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走势 [3]
上海壹号院,降低了上车门槛
搜狐财经· 2025-06-12 07:28
上海壹号院销售表现 - 上海壹号院四批次推盘备案均价18.9万/㎡,为同批次最高房价项目,较三批次18.5万/㎡略涨[2][3] - 四批次推出G1楼栋120套235-335㎡大宅及4套复式,最低总价3500万起,6月18日开启认购[2] - 三批次5月21日开盘当日热销40.25亿元,64套总价4347万至2.49亿房源全部售罄[2] - 2025年内两次开盘合计销售108.71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单盘破100亿项目[2] - 170组有效认购中上海籍买家仅占30%,江浙人士为主,含黄明昊、沙宝亮、潘玮柏等明星客户[2] 产品定位与价格优势 - 18.9万/㎡均价在黄浦区仍具优势,核心区豪宅如徐汇滨江/新天地已突破20万/㎡[3] - G1楼栋为全盘唯一提供235-240㎡小户型产品,降低客户上车门槛[3] - 前三批次房源套均310㎡,总价5000万以上[4] - G1楼栋采用4梯4户设计,含335㎡/235㎡/295㎡/240㎡四种户型[4] 项目设计与区位价值 - G1楼栋四面无遮挡,高层可瞰陆家嘴"三件套",南向300米为文庙风貌区[7] - 采用海派文化砖红陶板立面(造价高昂,工艺复杂),配备1.8万㎡海派花园[7] - 两梯两户双开门电梯设计提升私密性,装修标准较前三批次提高[7][8] - 295㎡样板间南向面宽14米,6.4米宽厅,中西双厨+双套房设计[11] 项目开发背景 - 地块原为亚龙投资2004年获取,2016年新湖中宝11.9亿元接手[13] - 2020年融创38亿元收购50%权益,引入中信信托[13] - 当前股东包括中信系(81%)、新湖、融创(<10%)、杭州西奥电梯等[13] - 2024年11月正式命名为上海壹号院,开发主体为上海亚龙古城房产(新湖持股94.12%)[13][14]
大华旧改基因与豪宅考场
36氪· 2025-06-03 10:26
大华集团战略转型与项目布局 - 大华集团近期重点开发上海静安大宁地王项目,规划建设1栋24层高层住宅和3栋5-6层叠拼住宅,总计175套房源,预计售价14万+/平米 [1][3] - 该项目被视为公司从旧改向豪宅领域转型的关键尝试,若成功将提升产品线完整度和品牌认知 [1][5] - 2025年3月公司以24.86亿元总价竞得该地块,溢价率32.31%,楼板价92659元/平方米刷新板块纪录 [3] 大宁板块市场现状 - 大宁板块新房稀缺,最近一次土拍为中建玖合2024年以楼板价68280元/平米获取地块,打造豪宅项目"玖上琅宸" [2] - 板块内二手房价格支撑强劲:大宁金茂府二手挂牌价12-18万/平米,大宁瑞仕花园10-12万/平米,静安天悦曾多次触发80分高积分 [4] - 分析师认为该区域具备中产豪宅+学区+交通配套优势,但项目周边存在"老破小"环境短板 [4] 公司经营与土储策略 - 公司2024年全口径销售额155亿元,较2020年峰值500亿元下滑69% [1] - 采用"整体开发+招拍挂"双轮驱动模式,旧改项目曾贡献56%-59%的高毛利率,但2023年毛利率已下滑至20% [7][9][10] - 2022-2023年新增土储包括上海嘉定/宝山地块、广州增城地块、北京朱辛庄地块及杭州萧山地块,总投入超82亿元 [6] 区域扩张与旧改困境 - 以上海为根据地,已拓展至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区域,海外布局悉尼/墨尔本 [5] - 大湾区旧改推进缓慢,2020年披露的15个城市更新项目现况不明 [11] - "宝山地主"优势丧失,近年上海市场份额被华润/保利等头部房企挤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