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搜索文档
证监会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10月起参与ETF期权套保
环球网· 2025-06-19 10:44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新举措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宣布自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参与境内场内ETF期权交易,交易目的限定为套期保值 [1][3] - 此举是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具体体现,旨在拓宽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提供更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鼓励长期投资并促进A股市场健康发展 [3] - 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同步扩大QFII/RQFII可交易品种范围,新增开放多个期货及期权合约 [3] 政策背景与目的 - 2025年以来证监会已陆续放宽QFII/RQFII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的限制,此次ETF期权开放是系列举措的延续 [3] - 核心目的是发挥QFII/RQFII制度优势,吸引境外配置型资金,提升外资投资行为稳定性 [3] - 证监会表示后续将出台更多优化QFII/RQFII制度的改革措施,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3] 商品期货交易所开放细节 - 郑商所自6月20日起新增开放玻璃、纯碱、硅铁的期货及期权合约 [3] - 上期所同日新增开放天然橡胶、铅、锡的期货及期权合约 [3] - 大商所同日新增开放乙二醇、液化石油气期货及期权合约 [3] 市场影响与意义 - 系列开放举措显示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拥抱全球的决心,旨在吸引境外长期资金 [3] - 通过提升市场深度和韧性,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风险管理手段 [3]
中国证监会公告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
证监会发布· 2025-06-18 15:57
政策开放 - 中国证监会公告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从2025年10月9日起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1] - 该政策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具体举措之一 [1] 政策背景 -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 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 [1] - 政策旨在拓展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 发挥制度优势和吸引力 [1] 政策影响 - 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配置型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1] - 提升外资机构投资行为稳定性 促进对A股的长期投资 [1] 后续计划 - 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出台更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改革举措 [1] - 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公告信息 - 全文可通过"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内容 [2]
证监会:将从从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快讯· 2025-06-18 15:54
政策调整 - 中国证监会宣布自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1] - 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1] - 该政策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具体举措 [1] 政策背景 - 今年以来证监会已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 [1] - 政策旨在拓展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 [1] - 发挥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优势和吸引力 [1] 政策影响 - 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配置型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1] - 提升外资机构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1] - 促进外资对A股的长期投资 [1] 未来展望 - 证监会后续将出台更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改革举措 [1] - 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中巴资本市场ETF互联互通落地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
证券日报· 2025-05-28 00:13
中国与巴西资本市场合作 - 上交所、深交所与巴西交易所ETF互通项目落地,标志着ETF互联互通机制首次在南美市场实施 [1] - 两只ETF产品由巴西Bradesco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分别跟踪沪深300ETF和创业板ETF华夏 [1] - 合作自3月签署协议后高效推进,涉及账户开立、技术对接和产品创设等关键环节 [1] 产品与市场影响 - 南美投资者可通过新渠道便捷投资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 [1] - 巴西投资机构增配中国资产,表明其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1] - 沪深交易所首次与美洲市场实现ETF互联互通,引入当地资金投资境内市场 [1] 未来规划 - 上交所计划在ETF互通项下纳入更多产品,丰富境内外投资工具 [2] - 深交所将加强境外交易所合作,深化互联互通,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2] - 深交所强调落实新"国九条"要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