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型地区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内蒙古鄂尔多斯推动能源生产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 采煤沉陷区结出甜果子(经济聚焦·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7-22 05:56
光伏+生态治理项目 - 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采用"光伏+储能+生态治理"模式,年发绿电约9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多万吨 [1] - 项目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实现土地多重利用,覆盖4.2万亩土地,安装112万块光伏板,同时种植紫花苜蓿、沙棘、苹果树等经济作物 [1] - 对采煤沉陷区采取生物工程防护措施,恢复浅层塌陷区耕种,采用挖渠筑塘、种植果林等方式绿化废弃土地 [1] 鄂尔多斯新能源规划 - 库布其沙漠北缘规划建设400公里长"光伏长城",面积2400平方公里,容纳1亿千瓦装机容量,目标实现光伏治沙400万亩、生态治沙800万亩 [2] - 毛乌素沙地南缘布局150公里风电光伏项目,容纳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可实现风电光伏治沙70万亩、生态治沙230万亩 [2] -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聚焦"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已研发105吨纯电矿卡、130吨混动矿卡等成果,设立3个零碳能源服务平台 [3] 绿色矿山转型 - 李家壕煤矿实现煤矸石100%综合利用、矿井水100%重复使用,万元产值能耗0.06吨标煤,为行业平均水平的44% [3] - 矿井水经四级工艺处理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年节约水资源12万立方米,用于井下防尘、洗煤补水等 [3] - 启动"无害化煤矸石生态重建沟壑地土层"项目,将煤矸石转化为生态壤,构建"矸石—土壤—肥料"闭合循环 [4] 生态修复成果 - 鄂尔多斯已完成露天矿山土地复垦202平方公里,治理采空塌陷区248平方公里 [4] - 建成生态农业养殖项目39个、矿山公园6个、光伏发电项目24个 [4] - 采用治沙无人车等科技装备提升防沙治沙效率,履带式底盘搭载机械臂可完成植树、浇水、固土等动作 [2]
资源型地区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38
经济总量与结构优化 - 资源枯竭城市经济总量从2021年的3.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万亿元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21年的40.5%提升至2024年的50% [1] 民生改善 - 资源枯竭城市累计实施居民避险搬迁超过20万户 [1] - 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稳步推进 [1] 生态治理成效 - 采煤沉陷区新增治理面积超过300万亩 [1] - 资源枯竭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7% [1] 政策支持体系 - 建立起"国家—省—市县"三级政策体系 [2] - 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等专项政策文件 [2] 资金支持力度 - 财政部安排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约1100亿元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80亿元支持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 [2] -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安排专项贷款支持转型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