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下线,欧美澳等国准备下单
新浪财经· 2025-09-17 17:37
来源:环球零碳 力全球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下线。 慕帆动力成立于2015年11月,由总经理林钢领衔的德国海归团队创立,总部位于上海。这支团队深耕绿色能源领域,专注于新一代 零碳泛氢燃气轮机的研发。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由上海慕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帆动力")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 组,于9月在内蒙古赤峰基地顺利完成总装下线。 这一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中国在零碳氢氨双燃料发电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机组将在基地内的"泛氢燃机试验中心"进行整机性能 试验,即将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 目前,已有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意向订单涌入,目前,这些订单主要来自能源转型需求旺盛的发达国 家。这预示着这一创新技术将迅速走向国际舞台。 图为慕帆动 慕帆动力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致力于打破国外巨头在燃气轮机领域的技术垄断,确保中国在未来能源体系核心装备上的自主 可控。该产品具备100%自主知识产权和100%国产化零部件,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单台机组年发电量最高可达7000万度, 利用氢氨作为燃料产生的零碳电力,成为传统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消纳的理想解决方案。 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 ...
房山这家零碳工厂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5 10:06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专注于研发制造环保型 智能化高低压开关及成套设备 [3]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5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3] - 公司产品应用于冶金 化工 钢铁 电力 机械 交通 银行等领域 参与过北京奥运会 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保障 [3] 投资项目 - 2024年公司投资1.2亿元在中关村房山园建设总部项目 打造集学术交流 产品研发 市场销售 品牌塑造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5] - 2024年10月公司投资200多万元成功构建分布式纯离网光 电 储智能供电系统 [6] 技术突破 - 新供电系统通过光伏清洁发电 电网 储能智能调度的三维协同 实现工厂零碳供能闭环 [6] - 纯离网光伏系统独立运行无需接入电网 彻底规避变压器容量限制 装机量不受≤80%约束 [6] - 系统无需孤岛保护装置 电网故障时可持续供电 [6] 应用场景 - 系统适用于工业园区内白天用电负荷稳定的企业 可根据屋顶面积和用电需求灵活配置装机容量 [6] - 系统适用于学校 机场 商场 火车站等集中供暖和供冷场所 可利用屋顶光伏发电给空调系统供电 [6]
“零碳瑰宝”生物质迎来CCER东风,年资源量百亿吨可堪重任
新京报· 2025-08-20 21:47
修剪下的树枝、废弃的秸秆、飘落的芦苇……这些看似无用的农林废弃物,却是和煤炭一样珍贵的"能源"。 "我国每年生物质总量达100亿吨之多,从能量角度来说2吨生物质能折合1吨标准煤,那么100亿吨生物质可折合超 50亿吨标准煤,完全可以担当能源重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周建斌告诉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8月15日,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热电联产》等4项方法学公开征 求意见,随着"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热电联产"即将纳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第三批方法 学,生物质能源行业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生物质,曾被误解的"高污染燃料",其实是国际公认的"零碳能源" 周建斌教授列出了一组数据: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面积约40亿亩,每亩林地每年通过修枝剪丫、间伐可获 得约2吨林业废弃物;同时,我国的城市绿化、道路绿化和小区绿化产生大量城市木废料,以北京市为例,仅每年 修剪(被动)的市政园林绿化废弃物达570万吨,如主动修剪,其数量会增加10倍甚至更多;秸秆、芦苇等农业废弃 物每年超10亿吨,我国每年生物质总量达100亿吨之多,从能量 ...
港灯-SS(2638.HK):1H25业绩符合预期 派息同比持平
格隆汇· 2025-08-15 18:59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55.67亿港元 同比微降0.09% [1] - 1H25归母净利10.01亿港元 同比增长5.70% [1] - 中期股息分派14.08亿港元 同比持平 占可供分配收入100% [1] - 每股股息15.94港仙 同比持平 [1] 资本开支与利润机制 - 1H25资本开支14.82亿港元 同比增长8% [1][3] - 2025-2028年年均资本开支预计45.85亿港元 较2024年提升25% [1][3] - 管制计划协议约定电力业务准许利润占固定资产净额8% [1][3] - 资本开支转固后有望持续增厚归母净利 [1][3] 运营数据与基础设施 - 1H25售电量同比下滑3.2% 受天气和暖及闰年因素影响 [2] - 供电可靠度超99.9999% [2] - 智能电表项目已覆盖超90%用户 预计2025年底完成全部安装 [2] - 智能电表项目有助于提升用户能源效率与电网运营效率 [2] 发展计划进展 - 380MW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L13已开展打桩工作 预计2029年投产 [2] - 3台单循环燃油机组建造顺利 预计2027-2028年分批投运 [2] - 香港计划2035年零碳能源占比达60-70% [3] - 下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资本开支预算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维持33.4/34.2/34.6亿港元 [3] - 2025年预测BPS为5.64港元 [3] - 基于资本开支增长及零碳目标 目标PB从1.14x上调至1.30x [3] - 目标价从6.44港币上调至7.32港币 维持买入评级 [3]
港灯-SS(02638):1H25业绩符合预期,派息同比持平
华泰证券· 2025-08-14 15:0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维持对港灯-SS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7.32港币(当前收盘价6.23港币,潜在涨幅17.5%)[1][3] - 目标价基于1.30x 2025年预测市净率(PB),高于历史3年均值0.92x,反映资本开支增长预期[10]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55.67亿港元(同比-0.09%),归母净利10.01亿港元(同比+5.7%),符合预期[7] - 中期股息14.08亿港元(DPS 15.94港仙),派息率维持100%[7] - 2025-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33.4/34.2/34.6亿港元,EPS 0.38/0.39/0.39港元[6][10] 资本开支与增长驱动 - 1H25资本开支14.82亿港元(同比+8%),2025-28年计划总开支220亿港元(年均45.85亿港元,较2024年+25%)[7][9] - 电力业务准许利润率为固定资产净额的8%,资本开支转固将直接增厚利润[7][9] - 燃气机组L13(380MW)预计2029年投产,3台应急燃油机组2027-28年分批投运[8] 运营与战略进展 - 1H25售电量同比-3.2%(受暖冬及闰年因素影响),供电可靠度超99.9999%[8] - 智能电表覆盖率超90%,2025年底完成全部安装,提升电网效率[8] - 配合香港2035年零碳能源占比60-70%目标,未来五年资本开支或持续高企[9][10] 估值指标 - 当前估值:2025E PE 16.47x,PB 1.11x,股息率5.14%[6] - 历史PB均值0.92x,目标价1.30x PB反映资本开支溢价[10][19] -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2025E为6.99%,2027E升至7.73%[20]
内蒙古鄂尔多斯推动能源生产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 采煤沉陷区结出甜果子(经济聚焦·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7-22 05:56
光伏+生态治理项目 - 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采用"光伏+储能+生态治理"模式,年发绿电约9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多万吨 [1] - 项目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实现土地多重利用,覆盖4.2万亩土地,安装112万块光伏板,同时种植紫花苜蓿、沙棘、苹果树等经济作物 [1] - 对采煤沉陷区采取生物工程防护措施,恢复浅层塌陷区耕种,采用挖渠筑塘、种植果林等方式绿化废弃土地 [1] 鄂尔多斯新能源规划 - 库布其沙漠北缘规划建设400公里长"光伏长城",面积2400平方公里,容纳1亿千瓦装机容量,目标实现光伏治沙400万亩、生态治沙800万亩 [2] - 毛乌素沙地南缘布局150公里风电光伏项目,容纳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可实现风电光伏治沙70万亩、生态治沙230万亩 [2] -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聚焦"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已研发105吨纯电矿卡、130吨混动矿卡等成果,设立3个零碳能源服务平台 [3] 绿色矿山转型 - 李家壕煤矿实现煤矸石100%综合利用、矿井水100%重复使用,万元产值能耗0.06吨标煤,为行业平均水平的44% [3] - 矿井水经四级工艺处理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年节约水资源12万立方米,用于井下防尘、洗煤补水等 [3] - 启动"无害化煤矸石生态重建沟壑地土层"项目,将煤矸石转化为生态壤,构建"矸石—土壤—肥料"闭合循环 [4] 生态修复成果 - 鄂尔多斯已完成露天矿山土地复垦202平方公里,治理采空塌陷区248平方公里 [4] - 建成生态农业养殖项目39个、矿山公园6个、光伏发电项目24个 [4] - 采用治沙无人车等科技装备提升防沙治沙效率,履带式底盘搭载机械臂可完成植树、浇水、固土等动作 [2]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启幕 共绘“气象+”赋能千行百业新蓝图
央视网· 2025-07-18 15:42
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1] - 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多家行业协会及基金会协办和支持 [1] - 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携手共创好未来",汇聚20余个领域近百余家企业 [1] - 覆盖1万平方米展区,通过展示、研讨和对接活动推动气象服务从"基础支撑"迈向"经济引擎" [1] 开幕式与嘉宾观点 - 开幕式吸引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共1200余人参与 [2] -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谈哲敏强调推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5]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提出气象减灾应从"被动救援"转向"主动防控" [5] - 海南气候治疗和康养协会会长吴岩峻分享气象资源在热带农业和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应用经验 [5]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指出气象数据对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气象经济与行业融合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称气象为"基础性、战略性生产要素",推动"气象+"新业态 [6] -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8.89亿千瓦(同比增25%),2025年5月新能源装机16.5亿千瓦超煤电 [6] -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发布全球天气风险产品,为大宗商品产业链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6] 展会活动与产业联动 - 博览会聚焦"链接"理念,融合应用场景、科研成果、资本资源和产业生态 [7] - 设立高校科技交流专区,联合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7] - 引入投融资机构支持产业链前沿项目,促进人才、技术与资本融合 [7] - 举办20余场专题研讨,涵盖人工影响天气、低空经济气象保障等热门议题 [7] 未来展望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迎来成立十周年,未来将继续推动气象经济从"隐形引擎"发展为"显性支柱" [8]
40亿!特斯拉拿下国内首个储能项目
鑫椤锂电· 2025-06-24 16:24
特斯拉储能业务发展 - 特斯拉与中国康富等合作投资40亿元建设构网型零碳能源国际合作示范中心项目,包含吉瓦时级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及配套产业园区 [2][3] - 2024年特斯拉全球储能产品装机量达31.4GWh,2025年一季度新增装机容量10.4GWh,同比增长156.6% [2] -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美国本土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规划年产Megapack 2 XL 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 [2]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 - 项目于2023年4月签约,12月拿地,2024年5月开工,2月首台Megapack产品下线 [2] - 产品目标市场将辐射全球各地 [2] - 采用特斯拉Megapack储能产品建设占地超百亩的吉瓦时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3] 项目战略意义 - 是特斯拉能源业务在华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3] - 中国康富打通"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协同"全链条布局的关键节点 [3] - 预计今年年底前并网,未来将作为范例向海内外推广"临港零碳能源方案" [3] 产业影响 - 将带动临港新片区储能产业链产值大幅增长 [3] - 建立覆盖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系统集成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园区 [3] - 助力临港打造全球储能产业新高地 [3]
特斯拉大动作!
证券时报· 2025-06-20 18:40
项目签约与合作 - 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奉贤区人民政府、中国康富、特斯拉共同签约构网型零碳能源国际合作示范中心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设吉瓦时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及配套重大项目 [1] - 中国康富旗下康岙能源作为实施主体,采用特斯拉储能产品Megapack建设示范项目 [3] - 该项目是特斯拉储能产品在中国内地电网侧的首次尝试,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电网侧储能项目 [3] 项目意义与规划 - 项目投产后可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及电力市场现货交易,提供灵活性调节资源 [3] - 促进临港地区新能源消纳,解决上海市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调节需求,保障用电安全 [3] - 中国康富与特斯拉将深化合作,推广"临港零碳能源方案",带动本地储能产业规模大幅增长 [3] - 助力临港打造全球储能产业新高地 [3] 特斯拉储能产品与技术 - Megapack具有高能量密度、一体化系统集成、模块化设计、高效能源管理、多重安全保护等特点 [5] - 无需建造天然气调峰电厂,避免断电,提供即插即用解决方案 [5] - 储能系统发货时已完全组装好,可快速安装 [5] - 2024年特斯拉全球储能产品装机量达31.4GWh [5] - 2025年一季度新增装机容量10.4GWh,同比增长156.6% [5]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5年2月投产,是美国本土外首座储能工厂 [7] - 2025年3月21日首台Megapack从上海出口至澳大利亚 [7] - 目前已有数百台Megapack出口至欧洲、大洋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7]
“宁王”携手贝特瑞成立新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6-14 15:03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合作成立时代碳谷 - 宁德时代通过全资子公司时代绿能与贝特瑞等合资成立大连时代碳谷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80%、4.9%(贝特瑞直接持股)[2] - 时代碳谷业务覆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等,是宁德时代在风电及风光储业务扩张的重要布局[2] - 贝特瑞通过关联公司大连东方碳谷间接持股时代碳谷(持股4.76%),形成产业链协同[5] 宁德时代在辽宁的战略布局 - 锦州时代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是宁德时代长江以北首个项目,依托中石油锦州石化原材料优势,2022年4月已开工[3] - 2024年6月宁德时代与辽宁省政府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拓展零碳产业;2025年2月与方大集团战略合作,覆盖光伏储能、电动化运力等零碳生态链[3] - 通过时代电服成立沈阳子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换电设施运营,完善区域业务矩阵[4] 贝特瑞的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量34.5万吨,全球市占率超20%,连续7年份额第一[6] - 研发聚焦硅基负极与快充材料,计划2025年实现新型硅碳产品批量供应,与宁德时代形成"材料-电池"闭环创新体系[6] 沧州中孚新能源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Seraph),通过原位固化技术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9] - 核心技术包括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与原生阻燃特性,推动动力电池安全升级[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