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压力

搜索文档
王振滔欲脱手康华生物控制权,“温州鞋王” 跨界折戟商业帝国何去何从
第一财经· 2025-07-15 18:19
接连折戟的跨界布局让王振滔深陷资本困局,奥康国际3年巨亏6.79亿,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 奥康国际和康华生物大部份股权已质押,筹划转让康华生物控股权,或是王振滔为缓解资金链压力 的"断臂求生"之举。 实际控制人计划转让控制权,昔日500亿市值的知名药企康华生物(300841.SZ),正在迎来命运的重要 转折。 一旦康华生物易主,王振滔的商业帝国将何去何从? 转让"得意之作"康华生物控制权 康华生物7月13日晚公告称,王振滔正筹划该公司控制权变更,因此事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变更,该公司股票自7月14日起停牌。 康华生物是王振滔跨界的商业成果。根据公开信息,2004年4月,王振滔通过奥康集团,与蔡勇、吕明 等为核心的疫苗研发团队,共同成立了康华生物并控股,科研团队则以技术入股。2020年,康华生物在 创业板上市。 康华生物上市不久就登上巅峰。在"疫情+狂犬疫苗"双重概念下,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0.4亿元, 净利润4.1亿元,股价最高冲至414元,市值超过500亿元。 7月13日,这家由"温州鞋王"奥康国际(603001.SH)创始人王振滔跨界打造的疫苗企业披露,控股股 东、实际控制人王振滔 ...
*ST沐邦回复2024年年报问询函,揭开背后会计魔术、光伏豪赌与资金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8:0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7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达4.48亿元,同比不降反增 [4] - 货币资金余额2.61亿元,其中7029.34万元处于冻结状态,总负债25.99亿元,资产负债率73.58% [4] 会计处理与内控问题 - 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差错更正,核心问题集中在收入确认与关联交易定价 [2] - 玩具原料销售业务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确认收入,导致营收减少4698.98万元 [2] - 子公司豪安能源向共青城奇峰销售硅棒时,交易价格显著高于非关联方价格,销售金额相差1184.14万元,被认定为价格不公允 [3] 关联交易与业务模式 - 共青城奇峰实际控制人与豪安能源原实际控制人为近亲属关系,前期未列为关联方 [3] - 光伏业务与客户约定的结算周期与实际账期存在较大差异,合同约定"款到发货"但实际给予1至12个月不等的信用期 [3] - 2024年通过加强催款,应收账款从期初3.47亿元降至期末0.32亿元 [3] 资金链与偿债压力 - 流动负债20.65亿元,远超流动资产7.40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4] - 2024年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达25.05亿元,支付的同类现金26.12亿元,主要来自非金融机构借款 [5] - 光伏业务硅料采购从贸易商转向颗粒硅供应商,后者多要求"款到发货",现金支付压力加大 [4] 项目减值与行业影响 - 对"二期年产3GW高效单晶硅棒建设项目"计提减值3993.89万元,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 [5] - 对"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计提减值9565.74万元,因试生产未达标,需升级改造 [5]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下游客户资金承压 [3]
1.8亿药企欠款悬案:贝达拖欠益方生物两年,创新药企现金流困局浮出水面
新浪证券· 2025-07-10 10:37
欠款纠纷事件 - 贝达药业拖欠益方生物里程碑款项1.8亿元,涉及肺癌新药贝福替尼二线治疗适应证获批的8000万元和一线适应证获批的1亿元 [1][2] - 益方生物在2023-2024年定期报告中未主动披露该应收账款逾期,直至2025年6月被上交所问询才披露 [2] - 益方生物2023年末应收账款1.77亿,2024年末1.82亿(计提坏账1800万),均指向贝达药业 [2] 药品市场表现 - 贝福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抑制剂,面临奥希替尼(年销40亿级)和阿美替尼等巨头的激烈竞争 [3] - 根据益方生物2023-2024年合计2190万元销售提成(费率10%-15%)倒推,贝福替尼年销售额仅约1-2亿元,远低于竞品 [3] - 尽管进入2023-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贝福替尼作为市场第4款同类药物,放量速度明显慢于先行者 [3] 公司财务状况 - 贝达药业2024年末现金余额仅4.72亿,同比减少2.8亿 [4] - 2022-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流动比率低于1,2024年流动资产12.24亿难覆盖18.48亿流动负债 [4] - 益方生物2024年营收1.69亿却亏损2.4亿,应收账款占营收103% [5] - 贝达药业手握5款上市新药,但3款为授权引进,自有品种凯美纳面临专利悬崖 [5] 行业现状 - 创新药企面临研发与商业化双重烧钱的困境 [5] - 资本寒冬与内卷红海背景下,license in/out模式正演变为对合作信用的严峻考验 [5] - 行业整体面临从研发到商业落地的艰难跨越,信用契约与现金流困局亟待解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