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搜索文档
如果赚钱的人认知高,为啥被骗的普遍还挺有钱?
虎嗅· 2025-06-25 10:46
社会分层与赚钱模式 - 社会分为三层结构:最底层仅出售时间(如快递分拣)[2] 中间层出售时间+手艺(如程序员、医生)[3] 最上层承担风险+手艺+时间(如企业家)[4][5] - 层级间存在套圈关系,越往上风险收益比越高,基层失误仅影响收入,高层失误可能导致破产[6] - 现实中多数人处于中间层,依赖手艺和时间变现[7] 认知与赚钱的关系 - 提升认知对赚钱的直接影响有限,核心在于手艺精进[8] 只有当认知能反哺手艺(如优化方法论)时才产生价值[9] - 财富本质是对"销售能力"的奖励而非认知水平,例如高中毕业房产销售年成交3亿、大专柜姐月入10万+[14][15] - 认知类知识易沦为"消费型知识"(如时政分析),实际作用类似娱乐,除非本身从事相关行业[9] 成功要素排序 - 运气是首要因素,多数成功案例存在偶然性(如2010年入行计算机的毕业生)[24][22] - 手艺是关键支撑,持续深耕单一领域比广泛涉猎更易成功(刺猬型专家优于狐狸型通才)[24][25] - 认知的作用在于建立常识感(识别周期、规避风险)和选择赛道,但无法替代技能[19][20][31] 行业机会与风险特征 - 高风险领域存在超额收益机会(如当前出海业务),但需承担冒险成本[15][16] - 行业上升期红利显著(如移动互联网早期),但需匹配相应技能,否则仍会被淘汰[22][23] - 重复实践可提升成功概率(3%概率事件重复100次成功率可达95%),适用于手艺打磨和机会捕捉[30] 典型人群特征分析 - 高净值人群易陷入路径依赖,因过往成功经验过度冒险(如金融诈骗受害者)[26][27] - 低认知高收入群体常见于垂直领域(如小城海鲜商贩),依赖单一技能变现[12] - 认知-收入错配群体增多,因过度消费知识产品却缺乏实践转化[12][17]
赚钱第一步:学会避旧
洞见· 2025-06-22 18:45
赚钱的本质 - 赚钱的前提是理解赚钱的本质,即不断解决当下问题,体现自身价值并变现能力和认知 [53][54] - 念旧的本质是逃避当下,通过怀念或悔恨回避现实问题,消耗个人运势 [55][58][59] - 专注当下才能倒逼自我适应环境,实现财富积累 [71][75] 避旧与创新 - 待在熟悉环境会重复贫困,需避开底层圈子的旧人旧事以发现新机会 [8][9][11][12] - 华尔街名言指出个人收入受最近5人财富水平平均影响,需远离习惯贫困的圈子 [29][30] - 强者处理旧事的方式是买单、离场、复盘且永不过问 [40][41] 人际关系管理 - 职场案例显示,与业务不熟且破坏团队效率的旧友合作会导致公司危机 [14][15][19][20] - 网络作家肘子通过切断旧友联系专注创作,最终跻身作家富豪榜 [24][25][28] - 美国运动员奥赫减少与贫民窟旧友往来后,收入提升并实现资产积累 [60][66][68][69] 旧事处理策略 - 港剧案例中主角销毁代表过去的电子宠物机,转向新领域创业成功 [35][36][39] - 投资人案例表明,员工因纠结旧项目失误而停滞,错失职业发展机会 [42][43][46][49] - 《上行》观点强调放下过去包袱才能做好当下事业 [50][51] 自我戒断机制 - 赚钱是自我戒断过程,需停止与过去交集以重塑生活 [70][71] - 快速遗忘往事者比念旧者拥有更多重新开始的机会 [72] - 清理旧气才能迎接新人新事,使赚钱水到渠成 [75]
学习不能赚钱,但赚钱需要学习
36氪· 2025-05-20 18:06
职场与创业的差异 - 职场人依赖固定薪资和社保体系,容易陷入"消极自洽"状态,即使面临岗位不匹配或低薪酬也能长期维持 [11] - 创业需要直面现金流压力,每天都要关注账户余额,这种"饥饿感"是职场无法提供的真实体验 [12][13] - 职场环境会削弱个体的赚钱能力,使人逐渐丧失对金钱的敏感度和商业嗅觉 [11][15] 财富认知的转变 - 传统教育体系培养的"优秀螺母"思维导致对金钱认知存在盲区,将财富创造与精神追求对立 [3][7] - 长期稳定的收入会使人回避对金钱的深度思考,形成"绕道而行"的财富获取路径依赖 [17][18] - 正确的财富积累路径应直接研究金钱运作规律,而非从个人兴趣出发寻找市场交集 [24][25] 商业思维的构建 - 超级个体创业需要建立"200%付出"的竞技状态,远超职场要求的努力程度 [14][15] - 流量获取的正确方法是先研究本质再匹配能力,而非从自身特长反向推导 [26] - 商业模式设计应遵循"1-0原则",先明确变现逻辑再补充执行细节 [25] 职业转型的启示 - 40岁后职业规划需要直面经济下行现实,重新评估终身使命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23] - 副业收入(如6元赞赏或99元咨询)的价值评估标准不同于职场薪资体系 [15] - 学习能力可以转化为财富创造能力,但需要突破"为学习而学习"的舒适区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