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

搜索文档
如果赚钱的人认知高,为啥被骗的普遍还挺有钱?
虎嗅APP· 2025-06-27 08:11
社会分层与赚钱逻辑 - 社会分为三层结构:最底层出售纯时间(如快递分拣)、中间层出售手艺加时间(如程序员、医生)、最上层承担高风险获取高收益(如企业家)[2][3] - 三层呈套圈关系,下层仅卖时间,中层叠加手艺,上层整合风险、手艺和时间[4] - 基层工作失误仅影响收入,上层决策失误可能导致倾家荡产或生命危险[5] 赚钱的核心驱动因素 - 99%普通人通过出售手艺或时间赚钱,而非依赖认知提升[1] - 财富奖励的是"卖出去"的能力,如高中毕业房产销售年售3亿二手房、大专柜姐月提成十几万[10] - 冒险是财富重要来源,例如出海业务因风险未被充分竞争仍存机会[11] 认知与手艺的辩证关系 - 认知提升若不能反哺手艺则无效,时政类知识对非从业者实为情绪消费[6] - 高认知人群可能因缺乏手艺或运气而贫困,低认知但掌握"一招鲜"者反而更易致富[8] - 认知价值在于建立常识感(如识别股市泡沫)和选择赛道,但无法弥补技能短板[12] 成功要素优先级 - 运气是首要因素,多数成功者承认运气主导[13] - 手艺是关键支撑,专家即在极小领域试错殆尽的人[14] - 认知排第三,自媒体博主本质仍靠手艺和营销而非纯认知变现[15] 高净值人群受骗原因 - 财富积累多依赖特定领域运气或技能,易形成路径依赖和过度自信[16] - 习惯高风险操作导致低估诈骗威胁,直至遭遇重大损失[16] 普通人破局方法论 - 极度渴望加持续行动(如无偿投入)是达成目标的前提[18] - 重复可提升手艺与成功概率(3%概率事件重复百次成功率95%)[18] - 认知用于避坑、手艺穿越周期、胆识捕捉机遇构成三重破局路径[18]
如果赚钱的人认知高,为啥被骗的普遍还挺有钱?
虎嗅· 2025-06-25 10:46
社会分层与赚钱模式 - 社会分为三层结构:最底层仅出售时间(如快递分拣)[2] 中间层出售时间+手艺(如程序员、医生)[3] 最上层承担风险+手艺+时间(如企业家)[4][5] - 层级间存在套圈关系,越往上风险收益比越高,基层失误仅影响收入,高层失误可能导致破产[6] - 现实中多数人处于中间层,依赖手艺和时间变现[7] 认知与赚钱的关系 - 提升认知对赚钱的直接影响有限,核心在于手艺精进[8] 只有当认知能反哺手艺(如优化方法论)时才产生价值[9] - 财富本质是对"销售能力"的奖励而非认知水平,例如高中毕业房产销售年成交3亿、大专柜姐月入10万+[14][15] - 认知类知识易沦为"消费型知识"(如时政分析),实际作用类似娱乐,除非本身从事相关行业[9] 成功要素排序 - 运气是首要因素,多数成功案例存在偶然性(如2010年入行计算机的毕业生)[24][22] - 手艺是关键支撑,持续深耕单一领域比广泛涉猎更易成功(刺猬型专家优于狐狸型通才)[24][25] - 认知的作用在于建立常识感(识别周期、规避风险)和选择赛道,但无法替代技能[19][20][31] 行业机会与风险特征 - 高风险领域存在超额收益机会(如当前出海业务),但需承担冒险成本[15][16] - 行业上升期红利显著(如移动互联网早期),但需匹配相应技能,否则仍会被淘汰[22][23] - 重复实践可提升成功概率(3%概率事件重复100次成功率可达95%),适用于手艺打磨和机会捕捉[30] 典型人群特征分析 - 高净值人群易陷入路径依赖,因过往成功经验过度冒险(如金融诈骗受害者)[26][27] - 低认知高收入群体常见于垂直领域(如小城海鲜商贩),依赖单一技能变现[12] - 认知-收入错配群体增多,因过度消费知识产品却缺乏实践转化[12][17]
印度空难唯一幸存者:运气,真是一门玄学
商业洞察· 2025-06-15 17:23
空难事件 - 印度空难中机上242人仅有1人生还 生还者维什瓦斯库马尔·拉梅什受轻伤[3][5][6] - 幸存者位于11A座位 该位置处于机翼梁下沉形成的稳固落点区域[10][15][16] - 幸存者兄弟同机遇难 形成"一胞所生 命各不同"的对比[18][19][20] 历史幸存案例 - 日本山口疆先后经历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两次均幸存并活至94岁[26][27][29][32] - 维奥莱特·杰索普经历三次著名海难(奥林匹克号/泰坦尼克号/不列颠号)均生还 被称为"不沉小姐"[37][40][41][43][44][46] - 普通人在自然灾害/事故中毫发无损的极端幸存案例普遍存在[49] 运气哲学 - 运气具有超越三维认知的玄学属性 需保持敬畏与感恩[23][24][25] - 个体幸运无法抵消集体伤痛 但应珍视生存概率的偶然性[55][56][57] - 作者以自身多次化险为夷经历佐证运气对人生的关键影响[50][51]
印度空难唯一幸存者:运气,真是一门玄学
商业洞察· 2025-06-15 15:49
空难事件 - 印度空难造成机上242人中241人遇难,仅1人生还 [3] - 幸存者维什瓦斯库马尔·拉梅什为英籍男子,仅受皮外伤,无需担架自行行走 [5][6] - 其座位11A位于机翼梁下沉位置,形成稳固落点使其免于重伤 [17][18] - 该男子与亲兄弟同乘航班,兄弟已确认遇难 [20][21] 历史幸存案例 - 日本山口疆先后经历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并幸存,最终活至94岁 [28][29][31][34] - 维奥莱特·杰索普三次经历海难(奥林匹克号、泰坦尼克号、不列颠号)均生还,被称为"不沉小姐" [39][42][45][48] 运气现象探讨 - 运气具有超越三维世界认知的玄学属性,常以奇迹形式体现无常与敬畏 [25][26][27] - 普通人在突发灾难(山洪、车祸等)中因精准时机获救的案例普遍存在 [51] - 个体幸运无法抵消集体伤痛,但需对生存保持感恩心态 [56][57][59] 个人经历佐证 - 作者列举幼年喉咙划伤、坠坑、夜行遇险等多次化险为夷经历 [52][53] - 友人通过"每日感恩幸运"的心态保持事业与健康双丰收 [55][56] (注:根据要求已过滤风险提示、免责声明及赠书等非核心内容)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什么?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4-24 11:27
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 案例A从酒吧酒保起步,通过二手车销售积累经验后加入日产英国总部,两年内晋升为销售经理,后转行金融并考取CFA,最终成为董事总经理,负责数千万至上亿美元投资决策 [2] - 案例B从新加坡大专学历起步,通过努力进入南洋理工大学物理系,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获得基金公司工作机会,两年后跳槽至德意志银行投行部 [3] - 案例C凭借复旦本科和新加坡国立硕士学历,通过全球人才计划(2000人申请仅录取7人)获得跨国工作机会,后创业成立新加坡五福资本 [4][5] 成功核心要素 - 长期坚持与持续努力是三个案例的共同点,A克服阅读障碍逐步转型,B通过实习和基层经验实现职业跃迁,C利用学历优势获得高起点 [6][7] - 学历在职业初期提供更多选择(如案例C获得全额奖学金和跨国机会),但10-20年后实际经验和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8][9] - 运气因素不可忽视:案例A加入公司时门槛较低(非金融背景可应聘),案例B恰逢投行招聘窗口期,案例C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就业市场宽松 [11] 教育与职业关系 - 高学历能显著提升初期职业选择空间(案例C同期新加坡国立硕士毕业生均实现中产以上生活水平) [8] - 低起点可通过分阶段积累突破限制:案例B通过大专→本科→实习→基金公司→投行的阶梯式路径进入顶级投行 [7] - 职业发展存在"复利效应",每年微小进步(如案例A每年考取CFA一级)在长期积累下可产生质变 [12] 行业门槛演变 - 金融行业门槛显著提高:案例A转行时无专业背景要求,现招聘需本科+CFA+相关经验 [11] - 跨国企业人才竞争激烈:全球人才计划录取率仅0.35%(7/2000),且需通过3轮面试 [5] - 投行部门招聘存在周期性:案例B进入德意志银行投行部需匹配岗位释放时机 [11]
霍华德·马克斯最新对话谈运气的重要,以及如何让自己更走运 | 大家谈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4-03 10:01
投资哲学与策略 - 运气是当机会来临时已经做好准备 成功投资建立在持续准备的基础上而非偶然 [5][6] - 市场不可预测 但可通过纪律性研究和思维框架构建稳健策略应对不确定性 [6] - 投资需在情绪驱动的市场中保持冷静 避免在"完美无瑕"和"毫无希望"极端间摇摆 [6] - 掌握真正重要的事比知晓一切更重要 需区分数据、信息、智慧与洞察的差异 [6][40] 逆向投资与持仓管理 - 非凡成功来自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随大流难以获得独特回报 [15][16] - 持仓挑战在于坚持到策略生效而非过早退出 需强大心理素质应对市场噪音 [18] - 卖出决策应基于投资逻辑重估而非价格波动 避免因情绪化理由操作 [18][19] 市场周期与行为金融 - 市场波动由情绪驱动 价格波动远超基本面变化 创造逆向投资机会 [21] - 周期源于人类行为重复 贪婪与恐惧导致过度反应及后续修正 [21] - 绝对化词汇如"绝不""必须"反映错误确定性 投资需保持智识谦逊 [23][24] 私募股权与利率环境 - 2004-2021年私募股权受益利率下行红利 杠杆策略获得双重收益 [29][30] - 2022年后利率环境转变 私募股权"银弹"效应消失 需回归价值创造本质 [30][31] 投资能力差异化 - 优秀投资者三大特质:超群信息解读能力、定性分析优势、未来洞察力 [34][35] - 计算机可处理80%-90%常规分析 顶尖投资者需在剩余领域建立优势 [36] 职业发展建议 - 金融从业者应选择符合内在满足感的领域 而非盲目追随社会潮流或金钱 [43] - 成功是按自身方式生活 职业选择需平衡长期成就感与短期压力 [43] 信息处理与决策 - 摒弃琐碎数据 聚焦决定企业未来的关键变量 [40] - 巴菲特的独特性在于识别核心因素并深度研究 非全面信息覆盖 [40] 历史经验与经典案例 - 会计是商业基础语言 但需结合金融专业学习形成完整能力 [11][12] - 可转换债券研究经历开启固定收益与不良资产投资路径 [12]
霍华德·马克斯最新对话谈运气的重要,以及如何让自己更走运
聪明投资者· 2025-03-19 14:31
投资哲学与市场认知 - 运气是机会与准备的结合 成功的投资需要持续准备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1] - 市场不可预测 但可通过纪律性研究和思维框架构建稳健策略应对不确定性[2] - 投资成功不在于掌握所有信息 而在于识别并深入研究最关键的因素[3][96] - 市场情绪在贪婪与恐惧间摇摆 价格波动常远超基本面变化[31][32] - 极端市场情绪创造投资机会 冷静投资者可从中获利[33] 职业发展与投资策略 - 会计是商业基础语言 但需结合MBA/CFA等深造才能掌握金融精髓[8][9] - 非凡成功往往来自逆向投资 做他人不愿做的事[13][14] - 持有非共识投资需强大心理素质 过早领先时代与错误难以区分[16][18] - 卖出决策应基于价值重估 而非价格涨跌[22][26] - 私募股权黄金期受益于利率持续下降 该环境已不可持续[52][62] 投资者能力与竞争优势 - 优秀投资者需具备三种能力:信息深度解读 定性分析优势 未来洞察力[66][70][71] - 当前公开信息无法形成优势 需通过非常规分析创造价值[65][67] - 计算机难以替代人类对定性因素的判断 如管理层质量与研发能力[68][69] - 投资行业存在"赢家通吃"现象 非顶尖从业者难以持续成功[75] 宏观经济与市场观察 - 美国优势来自制度组合 但财政赤字是最大隐患[77][105] - 政府债务货币化风险上升 财政纪律缺失成长期问题[99][104] - 利率环境转变将改变资产配置逻辑 杠杆策略效果减弱[60][62] - 市场周期由人性驱动 历史虽不重复但人性重蹈覆辙[30][112] 职业建议与行业认知 - 金融从业者应选择符合个人价值观的领域 而非盲目追随潮流[115] - 成功投资依赖非量化因素的优越判断 而非机械执行[63][72] - 保持"智识谦逊" 避免绝对化表述导致的决策失误[34][42] - 为多种可能性构建投资组合 比单一预测更可靠[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