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走出通缩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后续市场交易主线或更为清晰
新浪财经· 2025-09-21 20:56
美联储降息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 重启降息周期 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延续既往降息框架 后续降息路径或更为清晰 对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 - 全球资产价格波动 黄金和美股调整后回升 AH股冲高回落 前期影响资产定价不确定因素陆续落地 [1] 中美经贸与市场主线 - 中美经贸谈判有新进展 为中美关系带来积极信号 后续市场交易主线或更为清晰 [1] - 海外方面关注AI产业叙事演绎 [1] 中国经济与资产定价 - 中国出口稳健环境下 内外需有望共振筑底 叠加反内卷持续推进 中国资产围绕走出通缩进行定价 [1] - 十五五规划预期可能带来的增量值得关注 [1]
日本“走出通缩”已进入第三年?
搜狐财经· 2025-07-29 18:48
日本经济供需缺口分歧 - 日本内阁府估算显示经济需求不足,而民间机构估算显示供给不足,两者分歧达到万亿日元级别[1][2] - 2025年第一季度法巴证券估算供需缺口为年化13万亿日元(880亿美元)正值,内阁府估算为1万亿日元负值,差额14万亿日元[2] - 供需缺口是判断经济景气度和物价走势的核心指标,正值代表经济过热或供给不足,负值代表需求不足[1] 民间机构与官方估算差异原因 - 民间经济学家认为供给不足主因是劳动力短缺,劳动时间因工作方式改革和疫情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3] - 日本央行承认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超过宏观数据反映,但对供需缺口影响程度的量化小于民间估算[3] - 资本投入不足拖累潜在增长率,日本资本贡献度仅为美国八分之一,需引导企业资金投向AI等增长领域[4] 政策影响与争议 - 民间估算显示日本可能已连续三年满足摆脱通缩的所有指标,但政府因官方数据未达标未宣布[2] - 在供给不足背景下,持续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被批评可能加剧通胀,政策逻辑受到挑战[1][3] - 劳动力短缺和投资不足构成供给端双重制约,需结构性改革而非单纯需求刺激[3][4]
周周芝道 - 1.2万亿雅下投资,怎么看?
2025-07-28 09:4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基建投资、电力能源及宏观经济政策[1] - 核心公司涉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开发主体(未明确名称)[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雅江投资项目规模与影响** - 总投资1.2万亿元,年投资额约1,200亿元(占2024年基建规模14万亿元的0.8%)[3][12] - 总装机容量6,000-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度(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9] - 对GDP拉动短期有限(乘数效应可能<1),长期或贡献0.1个百分点[13][14] **2 中国通缩应对路径** - 三步走:利率宽松(2024年已实施)、结构性政策(效果一般)、资产负债表出清(反内卷)[5] - 反内卷政策为关键但效果待验证,或难复制2015-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上游涨价[5][8] **3 资本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顺周期板块近期强势,但持续性存疑[2][4] - 风险偏好提升源于反内卷政策预期及美元流动性反抽[7] - 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但牛市开启信号不足[3] **4 基建投资数据问题** - 2018年后基建规模需外推估算,当前约14万亿元(含40%水分挤出)[11] - 乘数效应长期可达1.7倍,但短期受进口设备等资金外流影响[14][16] --- 其他重要细节 **雅江项目不确定性** - 建设周期预计10-15年,参考藏木水电站8年工期[12] - 是否纯增量投资存疑(若挤占其他基建则效果打折)[15][16] **政策对比与历史参照** - 反内卷政策与日本资产负债表出清、中国1998/2014年改革可比性待观察[8] **行业溢出效应** - 长期或改善西藏基础设施(交通、电力等),但官方支出结构未披露[9][10] --- 数据引用说明 - 单位换算:1.2万亿元=120 billion,1,200亿元=12 billion[3][12] - 百分比变化:0.8%基建占比、21%水电存量占比[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