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
搜索文档
26亿底价成交!昌平歇甲庄地块凭什么成“天通苑东进第一站”?
搜狐财经· 2025-10-30 12:14
地块成交概况 - 昌平区北七家镇歇甲庄村地块于10月28日以26.012亿元底价成交,由中建智地与北京未来科学城置业联合体摘得,此为天通苑板块时隔八年再度出让住宅用地[2] - 地块总用地面积约6.35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4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9.13万平方米,楼面价为24855元/平方米,溢价率为0%[2] - 地块打包了6宗子地块,除住宅用地外,开发商需代建社区服务、幼儿园、文化及体育设施共1.34万平方米并无偿移交政府[2] 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 地块位于昌平区最南端,西隔小清河与朝阳区相望,东邻天通苑,是“昌平进京第一站”[3] - 距离地块约1公里的天通苑东站是已通车17号线与年底将通18号线的换乘点,亦是规划中R6线(17号线支线)的起点,未来将形成“三轨交汇”枢纽[3] - 从该站出发,3站可达望京SOHO,7站直达工体,9站抵达国贸CBD,向北直达未来科学城,对在望京、国贸等核心区域工作的通勤族极具吸引力[3] 项目规划与配套设施 - 项目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3382平方米(含养老驿站、卫生服务站、托育机构)、街道级文化设施800平方米、社区级体育设施5040平方米(含100个车位停车场)[5][6] - 配套设施全部位于住宅西侧,将形成步行5分钟生活圈,项目鼓励建设“全龄友好社区”与“超低能耗建筑”,托幼用地需全部实施超低能耗标准[6] 周边市场与价格分析 - 地块紧邻的天通苑东区二手房均价约2万元/平方米,而西南侧朝阳新北苑次新房价格高达8至9万元/平方米,北七家镇2025年10月新房均价为38287元/平方米,较9月微降0.95%[8] - 考虑到地块楼面价2.85万元/平方米,业内普遍预测未来售价将在5至6万元/平方米区间,与周边二手房形成显著价差[8][10] - 克而瑞数据显示,歇甲庄地块3公里范围内新房成交均价受望京高端项目拉动高达7.5至10万元/平方米,但本地实际成交活跃度低,2025年多数月份成交建筑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14] 区域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 歇甲庄地块的成交标志着昌平南部楼市形成朱辛庄、东小口、歇甲庄“三足鼎立”之势,朱辛庄价格在6万元/平方米以上,东小口约5.5万元/平方米,歇甲庄预计5至6万元/平方米[15] - 北七家板块面临高库存挑战,截至2025年9月,板块新房库存约34万平方米,占昌平区总库存27%,为区域库存量最大板块[11] - 高库存源于产业支撑弱、交通站点距离居住区远、配套落地慢,但转机正在出现,17号线支线已启动前期工作,山姆会员店预计2025年底开业,定泗路等主干道改造将于2025年6月完工[12]
倪江波:“双碳”背景下应加快推动农村建筑节能减排工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9:29
建筑领域能耗与碳排放现状 - 2022年建筑运行能耗为11.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2% [1] - 2022年建筑运行碳排放为23.1亿吨CO₂,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的21.7% [1] - 农村居住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占比为21% [1] 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定义与目标 - 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水平较基准标准降低50%以上,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形式 [4] - 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水平较基准标准降低60%至75%以上 [4] - 零能耗建筑是高级形式,其可再生能源年产能大于或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 [4] - 政策目标到2025年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 [3] - 2024年上海落实超低能耗项目203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122万平方米 [3] 农村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 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6] - 能充分释放农村建筑巨大的节能潜力 [6] - 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构建"本体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清洁供能用能模式 [7] - 促进建筑节能技术产业发展,引导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7] - 促进绿色低碳建材应用,助力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7] 农村节能建筑推广的挑战与对策 - 增量成本较高,示范项目建安+机电系统成本约3100元/平方米,比传统砖混农房略高 [8] - 需形成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加强财政资金支持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8] - 需加强需求侧宣传,让农户认识到其舒适度与长期经济回报 [9] - 需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农房技术与产业发展,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建设成本 [9] - 法律法规制度有待建立,亟须建立相关制度框架 [9] - 第三方认证体系有待健全,需推动评价标准统一 [9] - 专业人才存在很大缺口,需通过多元化方式加强职业人才培养 [10] 农村建筑能源转型发展建议 - 强化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将相关工作纳入政策规划并加大财政支持 [11] - 持续推动农村建筑节能改造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2] - 完善资金机制与服务体系,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并构建综合服务网络 [12]
华夏银行总行办公大楼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4 13:49
项目进展 - 华夏银行总行办公大楼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比原计划提前45天 [1] - 大楼投资27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9万平方米,是当前副中心投资最高、体量最大的市属国企总部大楼 [1] - 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 [1] 建筑设计 - 大楼地处副核心区域一带一轴交会处,造型灵感源自红山文化,宛如巨型现代雕塑 [2] - 建筑红线紧贴基坑外沿拓展一米多,钢结构构件全部工厂预制,通过BIM和物联网系统实现工厂与工地实时联动 [2] - 大楼南北两侧设有高约18米的玻璃采光大堂,由16榀最大跨度达42米的张弦梁支撑,解决超大跨度钢梁下坠难题 [2] 绿色建筑 - 大楼是全国最大的单体超低能耗办公建筑,北京市规模最大的超低能耗示范项目,严格按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打造 [2] - 屋顶和幕墙上的光伏板年发电量预计达100万千瓦时 [2]
徐汇滨江聚焦超低能耗规模化发展 一批零碳示范项目纷纷落子 “万象更新”兼顾绿色友好
解放日报· 2025-05-18 10:45
绿色建筑发展 - 徐汇滨江聚焦超低能耗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智能建造试点应用,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 [1] - 上海通过一系列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工程和城市更新项目展示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成就 [2] - 东航智慧大厦4号楼作为东航首个零碳示范建筑,总建筑面积1444平方米,采用全装配式主体结构和超低能耗玻璃幕墙,光伏系统年发电量11万度满足全年用能需求 [3] - 中国能建上海总部综合一体化项目建筑高度195米,总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将成为上海首座近零碳超高层建筑,通过五大技术体系降低碳排放47% [3][4] 低碳改造技术 -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改造采用绿色建筑开发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原有部件减少材料消耗和环境影响 [5] - 穹顶艺术中心改造使用装配式部品部件、可循环材料、绿色低碳建材和节水器具实现节能减排 [5] - 建筑屋顶采用可调光聚碳酸酯板满足采光需求,结构设计通过修缮加固提高抗震性和延长使用年限 [5] - 绿色照明系统、建筑设备一体化系统和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用于监控调整能耗和空气质量,提高低碳高效性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