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建工:7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天风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7-28 19:36
答:公司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支持开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节能降 碳、大数据智能化等项目科研攻关,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及优化方案。目前,正积极推 进"5G+智慧建工"数字化工程,推广桥梁智慧建造体系,建设数字钢筋加工厂、数字梁场,推动项目施 工智能化管理,构建公司风险、内控、合规数字化管理体系。今后公司将积极跟踪行业动向,瞄准产业 发展方向,对自身产业链及业务结构不断进行战略调整,促进业务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问:可转债后续打算,是否考虑继续下修?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28日重庆建工(60093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天 风证券(601162)鲍荣富、华泰证券方晏荷、华安基金李振兴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未来订单规模如何展望? 答:公司年初制定的年度总体经营指标计划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结合战略发展规划,在分析判断宏观 经济、市场环境、行业形势和公司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推进的。 后续,公司将立足重庆,通过研判宏观环境和行业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业务布局和市场拓展计划,积 极参与政府及重点区域 ...
中建方程华东区域公司:科技赋能 筑就高品质人居新标杆
央广网· 2025-07-16 18:26
行业转型方向 - 房地产行业加速向"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转型,国家持续推进"好房子"建设[1] - 行业品质升级新标尺《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于2025年5月正式实施[5]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科技与民生双轮驱动成为关键[6]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建方程华东区域公司深耕长三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项目全周期,聚焦"好房子"技术体系落地[1] - 公司结合地域特点攻坚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创新矩阵推动住房供给升级[4] - 立足华东经济活跃特点,公司持续深化绿色低碳、智慧宜居技术落地实践[5] 绿色建筑实践 - 上海青浦中建·颐璟台项目获EDGE高级认证,较传统建筑节能65%、节水29%、节材40%[2] - 项目采用硅墨烯保温一体化等新技术,预计年节电35.83万kWh、节约天然气3.4万m³[2] - 项目获精瑞科学技术奖、绿色项目管理卓越实践奖,并亮相COP29展示中国绿色建筑成果[2] 智慧住宅创新 - 苏州中建·熙辰上院项目配备智能门锁、人脸识别等系统,构建智慧生态[3] - 项目门窗采用三玻两腔中置百叶设计,3.1米层高提升舒适度[3] - 项目获2024年精瑞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成为区域高品质住宅标杆[3] 技术应用案例 - 南京中建·东山樾府研发低碳科技住宅体系,售楼处获碳中和金级认证[4] - 上海浦江镇安置房探索"光储直柔"技术,提升建筑能源自给能力[4] - 上海奉贤新城项目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4]
各地防暑度夏有“凉”方 新科技新技术助力城市迎战高温“烤”验
央视网· 2025-07-13 18:17
高温应对措施 - 湖北7月上旬平均气温达30.9℃,较常年同期偏高3.7℃,为1961年以来最热[1] - 武汉汉口火车站出租车上客区安装遮阳棚和喷雾装置,地表温度从50℃降至不到40℃,降温效果达10℃以上[3][5] - 喷雾装置每日运行时间为早7时至晚7时,根据气温和客流情况可延长[5] - 志愿者岗亭免费提供防暑药品和冰镇饮料[7] - 武汉市使用雾炮车在城区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和喷雾降温[9] 动物防暑降温 - 武汉市动物园为动物开启"清凉模式",打造舒适环境[11] 生态城市规划 - 中新天津生态城通过水、绿地与建筑一体化设计降低区域温度[11] - 生态城热成像显示最高温度52℃,最低17.4℃,低于天津中心城区最高55.3℃和最低27.3℃[13] - 生态城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为天津首个零碳建筑,配备2200平米太阳能光伏板和节能系统[15] - 生态城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植被拦截太阳辐射热量最高达90%[17] - 生态城建成40座城市公园,居民步行5分钟可达[17] - 生态城水系总长43公里,蓝绿空间比达50%,水循环系统带走大量热量[17] - 生态城利用地下储热技术,冬季可提取热量用于采暖[18] - 生态城建成65.5公里通风廊道,结合水系和绿地形成降温系统[20]
济南起步区目前已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
齐鲁晚报网· 2025-07-12 10:10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效 - 济南起步区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经过一年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 - 建材行业企业组团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年氮氧化物减排15.8% 温室气体减排18.6% [3] - 济南达利食品35蒸吨燃气锅炉实现绿色蒸汽全替代 济南光大能源开展垃圾焚烧炉减污降碳深度治理试点 济南比亚迪全链条深度减排达环保绩效A级标准 [3] 能源体系低碳转型 - 全区光伏装机容量37.1MW 年减排温室气体3.5万吨 [5] - 投入40辆氢能重卡和16辆氢能环卫车 年减排温室气体2600吨 [5] - 浅层地热能冷热联供项目年减排温室气体3800吨 建成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5] 绿色建筑发展 - 新建建筑要求达到绿建二星以上标准 已建在建绿色建筑1400万平方米 其中高星级占比78%(1090万平方米) [5] - 超低能耗建筑22万平方米 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零碳智慧运营中心获全球奖项 年发电量95万度 [5] 绿色低碳产业布局 - 爱旭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 山东能源建成全省首条百兆瓦钙钛矿光伏电池中试线 [7] - 济南绿动氢能公司"氢腾"燃料电池应用于南极秦岭站 推动氢能技术国际化 [7]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城市?城市更新绩效评价体系要注重“人民视角”
广州日报· 2025-07-12 07:14
城市更新理念转型 - 城市更新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成为涉及空间重构、社会治理革新、经济动能转换的系统性变革 [1]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导向,强调服务人民需求 [1][2] - 城市更新需兼顾空间优化、社会公平与经济活力,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2] 群体需求差异化策略 - 青年群体:需完善集体租赁住房配置,打造居住-就业-社交复合空间以降低生活成本并吸引人才 [2] - 老年群体:需加强养老设施、无障碍环境等老年友好型建设以提升生活品质 [3] - 低收入群体:需预留保障性住房指标并完善基础配套,避免社会排斥效应 [3] 片区统筹更新路径 - 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平衡历史保护与功能提升,解决碎片化问题 [3] - 片区更新作为中观尺度桥梁,协调微观建筑改造与宏观城市规划 [3] 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 评价体系遵循全面性、可度量性、可比性、动态性四大原则 [4] - 空间维度关注土地利用效率、公共空间占比、绿地率等指标 [5] - 经济维度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岗位、新兴产业占比及税收增长 [6] - 社会维度涵盖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可达性、社区参与度等软性指标 [6] 技术赋能与多元参与 - 运用GIS、卫星遥感等技术量化空间优化效果,AI模型预测经济效益与舆情风险 [7] - 企业提供运营数据,社会组织协助满意度调查,居民直接参与评价反馈 [8]
广州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350万千瓦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0:34
广州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广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达349 87万千瓦 是"十四五"初期的5倍多 [1] - 2024年新开工民用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72% 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1] - 累计建设超低 近零能耗建筑80万平方米 完成各类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1000万平方米 [1] 重点绿色建筑项目与技术应用 - 天河体育场改造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馆 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改造成零碳体育场馆 [2] - 花都区 从化区推动既有农房加装光伏3882栋 [2] - 地铁设计大厦综合节能率达61 56% 通过近零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 成为广州市首栋高层近零能耗建筑 [2] 政策支持与产业配套 - 建立政府投资民用建筑工程绿色建材强制使用制度 已登记企业获绿色建材认证证书428份 [2] - 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通过技术宣贯 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广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技术 [1] 技术创新示范案例 - 地铁设计大厦应用热压通风呼吸中庭 智能能源调控 水蓄冷技术 复合式单元幕墙等近零能耗技术 [2] - 项目同步入选广东省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采用数字孪生智慧运维系统 [2]
香港房屋局:期望香港和葡萄牙两地未来继续就创新建屋技术、绿色建筑设计等紧密交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15:15
香港房屋政策与智能建造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创新建筑科技应用,以提速、提量、提质、提效增加可负担房屋供应,并以"共筑·智能"为主题促进国际交流[1] - 香港房屋局计划未来十年兴建308000个公营房屋单位,为创新技术落地提供机会,推动公营房屋进入智能建造新纪元[1] - 香港业界积极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屋"工厂化"及建筑机械人等技术,结合国际标准与湾区"智造"优势[1] 绿色建筑与智能管理 - 香港房委会所有新项目以"绿建环评"金级或以上为目标,运用MiC和BIM技术实现精准生产、节能减废[2] - 房委会实施智慧照明控制系统、LED照明及太阳能光伏系统等绿色措施提升能源效益[2] - 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优化屋邨管理效率与质量[2] 国际合作与机遇 - 香港鼓励葡萄牙企业加强与中国内地及香港合作,特别是在智能建造、智慧屋邨管理及节能绿建领域[1] - 香港业界通过"简约公屋"和过渡性房屋项目展示"内联外通"优势,促进国际技术交流[1]
销量增加,好房子、节能新标激活建筑行业绿色赛道
齐鲁晚报· 2025-06-29 09:57
建筑节能政策与标准 - 山东省即将实施公共建筑节能78%新标准,已实施居住建筑83%节能标准 [3] - 2023年5月1日山东率先在全国执行居住建筑节能率83%的设计要求 [4] - 2023年8月1日将施行新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明确公共建筑节能78%设计要求 [4] -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超高层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3] - 2025年山东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济南、青岛、烟台市达到50% [4] 绿色建筑与建材发展 - 绿色建筑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建筑使用绿色建材的比例分别要达到10%、20%和30% [3] - 高品质住宅建设要求使用5种及以上绿色建材认证的材料和部品 [3] -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实施推动高效保温材料的系统设计 [5]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实施给聚氨酯屋面喷涂带来新机遇 [5] 节能技术与产品创新 - 岩棉复合聚氨酯防火保温板在居住建筑节能率提高至83%后业务量大幅增加 [7] - 聚异氰脲酸酯材料制作的保温一体板可减薄保温厚度5~15厘米,减少占用1%~2%的房屋使用面积 [7] - 外墙一体化施工的建造方式在装配式建造测算时可加5分 [7] - 玻璃内百叶窗新产品可解决公建遮阳需求 [9] - 市场出现耐火保温性能更优的复合材料窗框和光伏与建筑一体化产品 [9] 行业发展趋势 - 建筑行业节能降碳新产品、新技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 - 节能新标催生了门窗新型材的快速发展 [5] - 城市更新将为建筑行业补充市场 [5] - 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造方式推广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4]
瑞幸咖啡(厦门)创新产业园动工,总投资30亿、年烘焙产能5.5万吨
新浪科技· 2025-06-26 23:26
瑞幸咖啡厦门创新产业园项目 - 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 占地面积超6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成为最大单体咖啡烘焙工厂 年烘焙产能5.5万吨 年处理生豆能力超10万吨 [1] - 产业园配备尖端自动化设备 单台设备咖啡豆烘焙量达每小时4吨 未来将与昆山 屏南 青岛基地形成四地协同网络 年总产能跃升至15.5万吨 [1] - 同步启动绿色双认证计划 申报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及LEED铂金级认证 园区绿化覆盖率超20% 采用低反射率墙面和隔音幕墙 厂界噪声控制在50分贝以下 [2] 供应链与产业协同 - 厦门项目是供应链建设重要里程碑 将与江苏昆山 福建屏南 山东青岛基地形成产能供应网络 强化区域协同效应 [1] - 公司董事长强调高品质供应链为长期核心竞争力 该项目推动中国咖啡产业升级 并促进全球经贸往来 [2] 国际合作与文化战略 - 开工仪式同期举办中巴咖啡文化沙龙 获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授牌"中巴咖啡文化战略合作伙伴" 表彰其在经贸合作及文化交流领域贡献 [1] - 项目定位为中巴交流纽带 结合厦门区位优势 助力金砖创新基地建设 [2]
研判2025!中国铝板带箔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产品往高精度、高性能、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6 09:38
行业概述 - 铝板带箔是通过轧制、铸造等工艺制成的板状、带状和箔状金属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导电导热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包装等领域 [2] - 铝板厚度>0.2mm,用于建筑幕墙、汽车车身等;铝带厚度0.1-0.2mm,用于电子元件;铝箔≤0.1mm,用于食品医药包装 [3] - 2024年我国铝板带需求量1160.42万吨,铝箔需求量389.65万吨;产量分别为1475万吨(铝箔坯料占42%)和540万吨(包装箔占45%) [1][10] 应用领域 - 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持续攀升,铝板带箔可降低车身重量并提升续航里程 [1] - 高端铝箔在食品医药包装领域应用拓展,因其阻隔性、防潮性和保鲜性优势 [1] - 建筑领域需求增长,铝板带箔用于外墙、屋顶等,提升建筑耐久性和美观度 [1] 政策支持 - 2024年国务院及多部门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鼓励行业向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 [5] - 政策要求到2025年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 [5] - 支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高效装备更新,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 [5] 产业链 - 上游铝土矿2024年产量9300万吨(+2.2%),再生铝成为重要资源补充 [8] - 中游通过轧制工艺加工铝锭,下游覆盖建筑、汽车、电子等多元领域 [6] - 电解铝与再生铝融合发展是趋势,保级循环利用水平将提升 [19] 竞争格局 - 中国铝业、明泰铝业等大型企业凭借完整产业链和规模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12] - 中国铝业2024年营收2371亿元,铝业务占比96.3%;明泰铝业铝板带业务收入258.7亿元(+29.54%) [14][17] - SMM发布的二十强榜单显示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包括格朗吉斯、鼎胜新材等 [12][13] 发展趋势 - 产品向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升级,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铝材、汽车用铝板等高端品类 [19] - 绿色发展为行业核心方向,企业将提高绿电使用比例并加强再生铝应用 [19] - 城市化及消费升级持续驱动建筑、包装领域需求增长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