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龄友好社区
icon
搜索文档
围着群众转 大家一起干(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7-21 06:12
基层治理创新 - 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建立"一户一档"民情台账体系,覆盖3700多户居民形成70余本档案,每两个月动态更新一次[1] - 通过台账发现老年人养老认证难题,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服务,累计解决群众诉求超5000件[1] - 定安社区运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动物业、居民等多方力量,将绿地土路改造为石砖甬道[2]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 新区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布局,推进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幸福型社区建设[3] - 培育80多个社团组织,注册志愿者达1.8万人,形成"青语后浪"宣讲团、"童伴妈妈团"等特色品牌[3] - "老帮老"志愿服务队提供送餐、保洁、陪医等专项服务,构建互助式养老支持网络[3] 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 推行"一呼联应"工作机制,整合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等资源形成治理合力[2] - 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双报到"制度,北京建工等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基建改造[3] - 居民自发参与社区改造项目,有工程经验者协助制定施工方案实现共建共治[2][3]
2025深蓝智库 | 购房者心中的好房子:有阳台比大客厅更重要,无障碍与智能化遭遇二选一
北京商报· 2025-06-09 12:10
购房者偏好分析 - 66%受访者将阳台列为关键购房指标,超越大客厅的54%,显示居住需求从空间尺度向功能复合转变 [3] - "75后"群体对阳台偏好度达84.62%,"90后"和52岁及以上占比分别为70%和68.75%,而"00后"需求度仅为60% [3][4] - "90后"和"85后"对大客厅需求分别为70%及64.28%,52岁及以上购房者占比为0% [4] 代际需求差异 - "00后"对全屋智能关注度达100%,但对无障碍设施需求为0%;52岁及以上群体87.5%关注无障碍设施,仅12.5%关注全屋智能 [6] - "00后"与52岁及以上群体对儿童娱乐设施及小区绿化关注度均位列全年龄段末位,分别为60%和43.75% [6][7] - "90后"群体90%关注小区绿化,60%关注儿童娱乐设施,呈现"承上启下"特征 [7] 户型选择趋势 - 120-150平方米户型以51%占比成为购房者首选,三居室以65%占比占据绝对优势 [11][12] - "00后"中60%倾向120平方米以下户型,52岁及以上人群中62.5%选择同面积段 [11] - "90后"群体70%将三居室视为刚需配置,"85后"中85.71%认为三居室是生活品质基准线 [12] 产品设计创新 - 房企推出"可变阳台"系统,通过电动窗实现封闭与开放模式切换,解决北方气候防护与场景需求矛盾 [4] - 适老化设施设计需融入智能监测、远程交互等科技元素,构建"传统关怀+现代科技"双轨并行生态 [8] - 全屋智能系统与无障碍设施实际关注度仅42%和37%,显示高成本增项与市场需求存在错配 [6][9] 行业发展趋势 - 购房决策呈现从"生存型"向"生活型"转变,120-150平方米三居室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11][12] - 代际差异要求开发商精准匹配需求,如"90后"对社区绿化与亲子配套的强诉求 [7][12] - 适老化与儿童友好型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需平衡成本投入与功能实用性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