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体系建设
搜索文档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央行提出持续建设跨境支付体系建设
选股宝· 2025-10-29 07:45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动向 - 央行行长表示将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并持续推进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 [1]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1]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阿联酋阿布扎比第一银行担任阿联酋人民币清算行,这是第一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的区域性本土银行,旨在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便捷的人民币清算服务,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1] 数字人民币发展 - 央行行长表示将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并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 [1]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平台能实现点对点资金清算,在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中间费用、提高跨境支付效率方面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强人民币跨境结算话语权 [2] 跨境支付系统与行业参与 - 全球跨境支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元清算体系如SWIFT,该体系因涉及多层代理行和流程环节,在效率和成本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京北方公司参与了多家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包括协助部分客户接入SWIFT系统、CIPS系统,并且其香港子公司于近日正式成立 [3] - 四方精创公司在基于SWIFT、CIPS等构建的传统跨境支付系统,以及基于内地IBPS和香港FPS构建的跨境支付通方面均有业务 [3]
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支付体系 《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负责人
金融时报· 2025-10-22 12:29
支付体系总体发展成就 - 支付系统近5年处理业务年均增长12.52%,2024年业务金额突破12000万亿元,业务总量位居全球第二 [1] - 移动支付业务2024年业务笔数为2020年的1.71倍,位居全球领先地位 [1] - 支付服务平均费率不到0.6%,远低于欧美国家 [1] - "十四五"以来全国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2.3万亿笔、金额22599.86万亿元,分别是"十三五"同期的2.34倍和1.34倍 [4] 支付市场格局与生态 - 支付市场形成清算机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参与、高效协同的现代支付服务体系 [2] - 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上亿经营主体和数十亿消费者的支付需求 [2] - 支付行业加快搭建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出台多项监管制度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 [3] 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进展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截至2025年9月末接入1700余家境内外参与者,业务触达全球六大洲18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 [5] - 2024年CIPS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40.3% [5] - 中国银联境内外成员机构超2600家,受理网络延伸至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 [5] - 数字人民币新型跨境支付平台与多国央行推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 [6]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 2025年6月成功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直接连接(跨境支付通),支持在线实时跨境汇款 [6]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建成,清算机构已与马来西亚等9国实现互联互通 [6] - 支付机构支持我国居民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支付,并引入多个境外钱包入境使用 [6] 外籍人员支付服务优化 - 外籍来华人员可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境内移动支付App并绑定境外银行卡支付,或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扫码支付 [7] - 推动建立60多个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在外籍人员入境"第一站"提供咨询服务 [7] - 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员移动支付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人,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2%、149% [7] 支付工具与服务普惠性 - 形成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票据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支付工具体系 [4] - 支付服务深入各类交易场景,基本实现"人人有卡、家家有户、村村有服务" [4] - 老年人支付"数字鸿沟"加快弥合,助农取款服务点打通乡村支付"最后一公里" [4]
央行:有序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快讯· 2025-08-01 20:08
金融管理与服务提升 - 统筹推进重点立法修法项目,规范高效推进行政执法 [1] - 纵深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 [1] - 研究编制中国人民银行"十五五"改革发展规划 [1] 数字央行与支付体系建设 - 抓好数字央行建设重点任务落实 [1] - 建设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体系 [1] - 有序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1] 金融安全与治理 - 构建全方位的涉诈涉赌"资金链"治理防护网 [1] - 扎实做好第五轮反洗钱评估各项工作 [1] 现金与数字货币管理 - 做好现金服务与管理 [1] - 加强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 [1] 国库与金库建设 - 加快国家金库工程项目建设,保障国库业务平稳有序运行 [1]
内地-香港跨境支付通上线,"金融高铁"再提速|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5 18:30
跨境支付通系统推出 -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出跨境支付通系统,旨在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满足两地跨境汇款需求 [2] - 系统基于《关于开展内地-香港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谅解备忘录》构建,连接内地IBPS与香港FPS,实现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 [3] - 首批12家试点机构包括内地6家(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和香港6家(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 [11][12] 系统优势与功能 - 支持跨行汇款、非同名转账、多种经常账支付用途(个人汇款及民生相关支付),24小时即时到账,可通过手机号识别收款人 [5] - 北向汇款支持人民币/港币选项,南向支持人民币汇款及港币/人民币收款,交易成本显著低于SWIFT(传统SWIFT成本为1%-3%) [5][7] - 香港居民向内地汇款限额为全年20万港币(每日1万港币),内地居民向香港汇款受5万美元外汇额度限制(每日最高30万元人民币) [12] 对传统SWIFT的替代性升级 - 传统SWIFT存在效率低(1-2工作日到账)、高成本(多层费用)、依赖性强(以美元结算为主)三大痛点 [7][8] - 跨境支付通通过基础设施直连实现实时到账,削减中间环节费用,并增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影响力 [7][9] - 系统为全球提供点对点区域支付新范式,符合多国加速建设独立跨境支付体系的趋势 [8][10] 未来发展规划 - 当前聚焦P2P场景,未来拟扩展至P2B、B2P及G2B领域,并可能推广至内地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互联互通 [12] - 香港FPS(1700万用户)与内地IBPS(2.98亿用户)互联将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功能,推动存款规模增长 [13] -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将加强监管合作,完善制度安排以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13]
共建共享数字丝绸之路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1:01
行业现状 - 中国跨境电商凭借创新活力、模式多样性和规模优势树立了"做电商找中国"的国际共识 [1] - "丝路电商"合作已扩展至35个国家 在促进全球贸易数字化和便利化转型方面成果丰硕 [1] - 非洲国家通过中国电商平台成功将咖啡、茶叶、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显著提升当地品牌知名度和经济收益 [2] 核心价值 - "丝路电商"以数字贸易为纽带提升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效率 突破传统贸易瓶颈降低交易成本与市场准入门槛 [2] - 通过电子商务渠道促进产品流通、物流畅通和信息共享 大幅提高跨境贸易整体效能 [2] - 卢旺达、肯尼亚等国的成功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现存挑战 - 合作国家数量虽达35个 但多数仅停留在产品销售阶段 尚未实现供应链整合、数字技术共享等深度协作 [3] - 发展中国家物流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配送速度慢且成本高 削弱产品市场竞争力 [3] - 部分区域网络覆盖率低、支付手段单一 数字基础设施不均衡制约电商扩展 [3] 发展路径 - 需深化产业链全链条合作 通过跨境仓储物流中心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4] - 推动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 建立多元化支付通道以降低汇率波动影响 [4] -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数字基建 通过技术输出、人才培训提升各国电商生态 [4] 标杆案例 - 上海"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在贸易数字化、国际规则制定等领域经验可为全国提供范例 [5] - 未来需重点推动产业带建设、数据跨境治理、国际物流控制力等方向突破 [5]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就优化市场准入等具体诉求进行了充分沟通
快讯· 2025-05-14 19:09
会议基本信息 -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5月13日至1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 [1]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总司长约翰·贝里根共同主持会议 [1] 会议讨论议题 - 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中欧各自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稳定形势进行深入交流 [1] - 讨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 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等议题 [1] - 就可持续金融 跨境数据流动与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等新兴领域合作进行建设性讨论 [1]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 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快讯· 2025-05-14 19:03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欧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形势、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1] - 双方就可持续金融、跨境数据流动与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等新兴领域合作进行建设性讨论 [1] - 同期举行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 [1] 中欧金融合作具体议题 传统金融领域 - 银行业与保险业监管成为双方重点讨论方向 [1] - 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被列为专项议题 [1] 新兴金融领域 - 可持续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跨境数据流动与支付体系建设被纳入合作框架 [1]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中欧金融管理部门听取金融机构关于市场准入优化与业务创新的具体诉求 [1] - 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推动金融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