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登月计划
搜索文档
最新版“星舰”测试时外壳突然破裂,专家解读
环球时报· 2025-11-24 06:55
星舰V3助推器测试事故 - 星舰超重型火箭V3版本的第一级助推器在测试时外壳突然破裂并喷出大量气体,被公司确认为“气体系统压力测试异常” [1] - 此次事故损坏的是用于验证新方案的首台且当前唯一的V3版本超重型助推器 [3] - 事故导致原计划的静态点火、轨道试飞等后续步骤全被打乱,团队需先进行数据分析和事故原因调查 [1][3] 星舰项目研制进度与延误影响 - 星舰V2版本的全部5次飞行测试中,前3次均以爆炸告终,严重影响了研制进度,直至2025年8月才首次成功 [3] - 公司原计划V3版本在2026年2月实现首飞,但此次事故可能使该目标受阻 [2] - 关键的轨道加油技术演示因此次事故大概率将推迟到2027年以后 [3] 对NASA载人登月计划的影响 - 星舰火箭的研制进度滞后使公司承受来自NASA的巨大压力 [2] - 基于星舰飞船研制的月球着陆器,即便一切顺利,也要比原定时间推迟一年,至2028年9月才能准备就绪 [2] - 此次事故可能会使公司向NASA证明该火箭登月能力的努力复杂化,美国载人登月的时间表可能需相应调整 [1][2][3]
登月计划死线越来越近,眼看星舰赶不上,NASA局长将了马斯克一军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16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进展 - 长征10号运载火箭完成多次关键试验 为登月目标铺平道路 [1] - 月面着陆器“揽月”成功试验 “梦舟”飞船完成各项测试 为月球基地建设打下基础 [5] - 计划稳步推进 形成通往月球的“高速公路” [1][5] 美国载人登月计划挑战 - “阿尔忒弥斯”计划进展受诟病 流程复杂且高度依赖SpaceX的“星舰”登月着陆器 缺乏备选方案 [1] - 资深专家呼吁制定“B计划” 建议引入更多企业竞标 以确保2029年前完成至少两次登月任务 [3] - 蓝色起源等技术储备不足 洛克希德·马丁可能因成本问题无法积极参与 新方案研发面临资金困难 [5] 太空竞赛的战略意义 - 载人登月是科技实力与国家形象的争夺战 率先登月方可巩固技术超级大国地位 为未来资源开发和国际关系制定规则 [1][3] - 竞赛结果关乎未来几十年地缘政治格局 是国家意志与战略思想的碰撞 [7] - 若美国无法在2028年前达成计划 可能失去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战略主动权 [5][7]
SpaceX进度太慢,NASA要换登月队友了
36氪· 2025-10-21 08:19
阿尔忒弥斯计划管理调整 - 美国交通部长兼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表示将重新开放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相关合同以引入其他公司参与[1] - 此举原因为SpaceX正落后于计划时间表 NASA不会只等待一家公司的进度 旨在推动项目前进以赢下第二次太空竞赛[1] - 计划目标为重返月球并建立营地和基地 为未来载人火星任务做准备[1] 阿尔忒弥斯计划任务时间线 - SpaceX于2021年赢得NASA月球登陆项目合同 将利用星舰执行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2] - 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最初计划在2024年进行 后推迟至2027年 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推迟至2026年4月[2] - 达菲表示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有望提前至明年2月初 并希望能在2028年以前实现重返月球 届时可能有两家公司参与[2] 主要参与公司动态 - 阿尔忒弥斯计划承包商包括SpaceX 蓝色起源 波音 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公司[1] - 蓝色起源被达菲特别提及为有望接手参与任务的竞争者[2] - 蓝色起源与SpaceX是竞争对手 但后者占据明显优势 赢得了近年来NASA大部分合同[5]
美国重返月球的着陆器为什么就搞不定?
观察者网· 2025-10-16 09:28
阿尔忒弥斯计划与载人着陆系统现状 - NASA的载人登月计划因载人着陆系统开发遇阻而延迟,基于SpaceX星船-超重系统的HLS可能要到2028或2029年才能就绪 [4] - 若2026年上半年的星船试飞结果不乐观,星船HLS将无法在2027年开始执行合同 [4] - 作为备选方案,蓝色起源的蓝月亮Mk1着陆器正被研究用于支持美国人重返月球,而非原计划的星船HLS或完全版蓝月亮Mk2 [6] 历史登月计划回顾与SLS发展 - 2005年小布什提出的星座计划因巨大的财政和经济压力,以及技术问题如10米箭体和6台RS-68B发动机过热问题未能解决,于2010年下马 [7][9] - 星座计划的概念最终转化为太空发射系统,该火箭部分继承航天飞机遗产,如使用SSME发动机和五段式固体火箭助推器,并于2021年成功首飞 [9] - SLS火箭存在产量拖沓、准备缓慢、成本高昂的问题 [9] 当前HLS技术方案与挑战 - NASA选择通过商业模式采购HLS,旨在减少资金和政治成本,允许商业公司在低关注度下使用更新颖技术 [11] - 在2019年HLS招标中,SpaceX基于星船-超重的方案以28.9亿美元低价中标,而Dynetics方案要价85-90亿美元,蓝色起源领衔的国家队方案要价60亿美元 [12][23] - SpaceX的星船HLS方案极其激进,需在轨加注,最初计划需要1次发射HLS和4次发射补加飞船,但因超重问题,现估计一次HLS任务需要20-40次星船-超重火箭发射支持 [20][25] - 星船-超重系统开发不顺利,v1版运力仅15吨,v2版为35吨,远低于号称的150吨,运力不足加剧了在轨加注的复杂性和对快速周转的需求 [24][25] 蓝色起源的HLS方案进展 - 蓝色起源于2023年5月获得NASA价值34亿美元的第二款HLS合同,开发蓝月亮Mk2用于阿尔忒弥斯V任务,首次无人着陆不早于2030年 [28] - 蓝月亮Mk2采用3台BE-7氢氧发动机,配备低温拖船,最初方案需3次发射,但可能因新格伦火箭运力问题需10次以上发射 [29][33] - 蓝色起源正研究基于计划于2026年首飞的蓝月亮Mk1无人着陆器进行初步载人改装,该方案需三个着陆器头尾相连,避免了在轨加注这一最大不确定性 [35][36] HLS困境的根本原因分析 - NASA将大部分探索资金用于开发猎户座飞船、SLS火箭及地面系统,大型承包商的成本加成合同消耗了大量资金,导致缺乏资金购买着陆系统等有效载荷 [36] - 由于资金缺乏,NASA只能选择最便宜的SpaceX方案,但HLS系统获得的资金远少于SLS,复杂程度却更高 [37] - NASA在CLPS商业月球货运服务中最初一批着陆器几乎全灭,表明深空探测环境恶劣,一味强调降成本的商业化并非万能灵药 [37]
美媒:力争2027年登月,NASA复活“毒蛇”月球车
环球时报· 2025-09-22 06:53
项目重启与任务调整 - NASA正式重启VIPER月球车项目,计划于2027年搭乘蓝色起源公司的“蓝月亮”着陆器前往月球南极 [1] - 新协议基于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计划,价值1.9亿美元,蓝色起源负责月球车与着陆器整合及运送,任务期限为100天 [4] - 此次重启前,项目于2024年7月被取消,原因包括原合作方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格里芬”着陆器多次延迟,且继续发射将导致成本持续增加 [3] 项目历史与成本 - VIPER项目被取消时已耗资约4.5亿美元,月球车已完成组装但未完成测试 [3] - NASA表示取消该项目将节省约8400万美元成本,以避免影响其他月球探测任务 [3] 任务目标与科学意义 - VIPER是NASA“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的关键部分,设计目的是探测月球南极地区水冰资源的丰富度和可开采性 [3] - 任务将测绘月球南极冰层,并通过钻孔取样获取准确数据,为潜在宇航员着陆区和长期停留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4] - 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并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以制造火箭燃料,支持人类在月球的长期存在 [3] 行业竞争与项目挑战 - NASA官员警告“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因SpaceX“星舰”超重型火箭研制进度滞后而被迫“推迟数年” [4] - 计划延迟可能导致“中国在新一轮载人登月竞赛中取得领先” [4] - 蓝色起源公司仅负责月球车与着陆器整合,不包含发射任务 [4] 月球南极探测背景 - 月球南极因可能存在水冰资源成为各国新一轮月球探测热点 [5] - 2023年印度“月船3号”成为首个在月球南极成功软着陆的探测器,但未提供水冰存在的直接证据 [5] - 2025年3月,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的“雅典娜”着陆器在月球南极着陆侧翻,任务提前结束 [5] - 中国计划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主要任务是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5]
马斯克的“星舰”又又又爆炸了,SpaceX称初步分析为COPV潜在故障
36氪· 2025-06-20 13:25
星舰爆炸事件 - 星舰在静态点火测试中出现故障并发生爆炸,导致发射台严重损毁,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或周边社区危害 [1] - 初步分析显示事故可能与复合材料包覆压力容器(COPV)的潜在故障有关,工程团队正在进行全面数据审查 [1] - 爆炸对格兰德河谷周边社区无任何危害,星舰内部材料的独立测试证实无化学、生物或毒理学风险 [1] 星舰技术参数与挑战 - 星舰采用全可重复使用设计,总长约120米,推力达7500吨,目标是将100吨以上载荷送入近地轨道,成本控制在200万美元以内 [2] - 技术难点包括超重型助推器的33台 "猛禽" 发动机协同工作、两级火箭的热分离机制,以及再入大气层时的热防护系统 [2] - 猛禽发动机燃烧室压力达到300个大气压,相当于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放置三辆SUV [2] 历史事故与影响 - 此次爆炸是星舰自2023年首次试射以来的第四次重大事故 [1] - 2025年1月的第七次试飞中,星舰第二级在再入大气层时因振动引发燃料泄漏而自毁 [1] - 3月的第八次试飞因中央发动机硬件故障导致连锁反应,最终空中解体 [1] - 5月的第九次试飞虽成功进入太空,但第一级助推器爆炸、第二级失控 [1] 后续计划与潜在影响 - 此次爆炸直接导致原定于6月30日的第十次试飞推迟 [2] - 星舰是NASA "阿尔忒弥斯" 载人登月计划的核心载具,原计划2026年执行首次载人任务 [2] - 若测试进度持续滞后,可能影响NASA的深空探索日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