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制造

搜索文档
前5个月利润同比增长7.2% 装备制造业 “压舱石”作用凸显
上海证券报· 2025-06-28 03:53
工业企业利润总体表现 - 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比1至4月增加6034.1亿元,同比下降1.1% [1] - 5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 [1] - 工业企业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利润增长3个百分点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为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2]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表现 - 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3%,均高于平均水平 [2] 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2] - 电子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9%,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6%,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6%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其中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85% [2] 高技术产业表现 - 飞机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20.7%,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8.6% [3] - 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68.1% [3] 政策带动行业表现 -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6%,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7.1%,合计拉动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3]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1.5%,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1.2%,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0.7% [3] 未来展望 - 市场出清和工业品价格修复处于渐进过程,扩内需政策逐步加力,国内需求有望保持积极态势 [1][3] - 叠加去年下半年低基数影响,今年下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或呈现小幅修复态势 [1][3]
多维数据传递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显现
央视网· 2025-06-27 15:29
工业企业效益 - 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27204.3亿元 同比下降1.1% [1] -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4.76万亿元 同比增长2.7% [1]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 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3] 高端制造业表现 - "三航"产业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 [5] - 飞机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20.7%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增长28.6%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增长85% [5] - 智能、绿色、高品质产品市场需求释放带动相关企业利润提升 [7] 外贸数据 - 5月份贸促系统签发各类证书63.94万份 同比增长12.51% [8] - 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与份数双增长 反映外贸企业韧性 [10] 基础设施建设 - 三级及以上航道达1.6万公里 较2012年增长62% [10] - 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 是2012年的2.3倍 [12] - 内河货运量49.5亿吨 是2012年的2.2倍 [12] 文化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91423亿元 同比增长7.1% [13] - 文化产业利润总额17737亿元 同比增长7.9% [13]
我国首次完成液体火箭发动机“九机并联”试车 如何支撑未来大型星座组网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央广网· 2025-06-21 00:22
央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北京时间今天(20日),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 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射2号工位,成功完成我国迄今规模最⼤、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台发动机并联 地面热试车试验。 本次热试不仅是一次动力系统的合练,更是箭体结构、地面测控、推进系统、辅助系统等全链条协同的综合演练。试验流程完全贴近首飞状态,完成了 一次高度还原的实战推演,试验成果将为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落地应用奠定基础。本次试车具体如何实现?又将如何支撑未来⼤型星座组网、高频次低成本发 射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播放 播放 静⾳ 0:00 / 此次试车采用朱雀三号一子级箭体,集成9台天鹊-12A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总推力达7542kN。试验过程严格按照试验⼤纲开展,12时00分,下达点火 指令,9台发动机依次点火。按既定时序完成分批点火与推力爬升后,9台发动机稳定工作40秒并完成伺服摆动测试,随后有序关机,整个点火段持续45秒。 试验流程涵盖箭地测发流程,包括推进剂加注、贮箱增压、发动机分批分级起动、发动机稳态工作和摇摆、程序分批关机,全面 ...
9机并联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06-20 13:40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从蓝箭航天获悉,6月20日,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 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顺利完成,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悉,此次朱雀三号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为9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采用蓝箭航天自研的天 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9机并联总推力达7542千牛,是朱雀三号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最重要的大型地 面试验。此次试验成功为即将展开的朱雀三号运载火箭首飞奠定重要基础。 现场点火图片,来源:蓝箭航天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发,是一款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的大型液氧甲烷火箭,起飞重量 约570吨,全箭长度约66米。火箭一级配置9台天鹊-12A发动机并联工作,配备辅助动力系统与可展开 栅格舵,具备可控回收着陆能力。去年9月,朱雀三号运载火箭顺利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本次试验高度还原火箭实际飞行状态,采用与朱雀三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技术状态相同的一子级箭体, 全面覆盖箭地测发流程,包括推进剂加注、贮箱增压、发动机分批起动、稳态工作及程序关机,验证全 系统的匹配性与流程合理性,试车工况覆盖飞行工况,做到"天上怎么飞,地上就怎 ...
蓝箭航天:研制并发射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
新京报· 2025-06-18 20:2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5年6月正式成立,是国内唯一形成"研发、制造、测试、发射"全链条能力建设和布局的民商火箭公司 [1] - 2023年7月12日,"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2] - 2022年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国内民商火箭公司首次在国家最高级别科技奖励中获奖 [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选择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因其具有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价格便宜、燃烧产物洁净、无积炭等优势 [2] - 2017年将液氧甲烷确定为自研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的推进剂,这一选择被认为是大胆而理性的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TQ-12)是国内首台民营企业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水平达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4] - TQ-12A发动机在TQ-12基础上改进,增强了卫星发射能力并为子级回收及可重复使用提供技术保障 [4] - 天鹊15A(TQ-15A)是国内推力最大的真空型液氧甲烷发动机,真空推力提高11.8%,真空比冲提高126m/s [5] 产品与未来规划 - "朱雀三号"火箭是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计划于2025年首飞 [6] - "朱雀三号"火箭一级发动机在回收后可不下箭检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飞行,实现"航班化运营",发射成本可降低80%-90% [6] - 公司湖州热试中心创造了TQ-15A单台发动机一天六试的点火试车纪录,为发动机重复使用和批量生产提供支撑 [5]
首飞冲刺!“力箭二号”火箭在广州试车成功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0:51
6月11日,广州从化,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受访者供图 南都讯 记者 李芷琪 6月11日,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 中心进行,试车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车是力箭二号工程研制阶段的重大标志性地面试验之一,对 力箭二号关键技术进行了充分验证,为首飞发射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确保 了火箭飞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国内规模领先、功能完备的大型液体动力系统试验基地,试验中心具备200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专 业测试及400吨级动力系统综合测试能力,以适应批量生产和动力研发试验验证需要,对商业火箭可回 收关键技术发展至关重要。 该试验中心地处广州市从化区,被列入2023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其高效落地与快速投用离不开政府部门 在政策及资源方面给予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地处广州从化,被列入2023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受访者供图 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液体发动机试车、火箭动力系统试车能力的试验机 构,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液体发动机试验中心,将本着前沿、共享的原则,向 全球科研机构、大 ...
新华视点|科技报国开新境 匠心筑梦攀高峰
新华社· 2025-06-11 13:34
0:00 当你将手掌轻放在运载火箭贮箱壁板上,触之是合金的冰冷,感之实为中国航天的炽烈宏愿。每每想到 它会直上九霄至浩瀚太空,姚亚超都会不由得失了神。 近日,记者来到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这里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胖五"的一个重要诞生 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今年36岁的航天匠人姚亚超。 车间中的金属壁板结构件个头不小,长5米,宽3米,4个围成一圈便能构成火箭的一段"铝壳"。 近年来,中国运载火箭一直在致力于"减重",以克为进、以轻致重,既精减发射成本,也为达成更大的 运载"托举"能力。 由于壁板面积大,以往单面加工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弯折时壁板两侧受力失衡。姚亚超独辟蹊径, 创新性提出双面铣切加工方案。 姚亚超和年轻的团队成员一起,又设计出了卧式加工的方案,解决了壁板加工效率低的难题。 在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肇建之初,姚亚超便加入火箭制造队伍。如今的他,已成为多工序数 控机床操作调整工中的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海河工匠"等荣誉。在这里工作的10 余年间,姚亚超加工零件合格率为100%。 2021年,"姚亚超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他和团队成员一起攻克多项技术 ...
7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柠季已在海外签约15家门店;小红书与京东达成“红京计划”合作|创投大视野
36氪· 2025-06-04 20:19
整理|兰杰 Busy Money ListenHub获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 邓氏阿嬷手作是一家源自中国台湾省的手作奶茶品牌,2022年创立。其产品融合台湾与广西两地特色打 造手作奶茶系列。近日,邓氏阿嬷手作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本轮由众璟投资控股(海南)有限公司 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深化供应链建设、加速区域市场扩张及产品研发创新。 茶叶生产供应商澧源三宝获得A轮融资 近日,澧源三宝获得A轮融资,由麓山科投投资,具体金额未披露。澧源三宝致力于茶叶制品生产,核 心产品为桑植白茶、莓茶。此次融资,澧源三宝将用于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并进一步拓展市 场。 24小时自助KTV连锁品牌主唱秀完成2000万元的A轮融资 近日主唱秀完成2000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国之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此次融资将助力主唱秀 进一步拓展市场,深化其在智慧娱乐领域的布局。近日主唱秀是一家24小时自助KTV连锁品牌,致力 于打造集酒吧、K歌包房、 私人影院、直播间一站式文化娱乐综合体。 家清洗护品牌涤尚科技近日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此次涤尚科技的投资方是国信中数铜陵科创基金,融资将主要用于进一步优化产品线,提升技术研发能 ...
7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柠季已在海外签约15家门店;小红书与京东达成“红京计划”合作|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31 19:52
融资动态 - AI播客生成平台ListenHub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由红杉中国独家投资 资金将用于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3] - 奶茶品牌邓氏阿嬷手作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由众璟投资控股独家投资 资金用于供应链建设、区域扩张及产品研发 [4] - 茶叶供应商澧源三宝获麓山科投A轮融资 资金用于优化生产工艺及拓展市场 [5][6] - 自助KTV品牌主唱秀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 投资方为深圳国之强投资集团 资金用于市场拓展及智慧娱乐布局 [7] - 家清洗护品牌涤尚科技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用于产品线优化及技术研发 [8] - 火箭制造商宇石空间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千乘资本领投 资金用于火箭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 [9] - 地平线机器人旗下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等 资金用于构建具身智能生态 [10] 公司战略 - 柠季宣布国际化战略 已在海外签约15家门店 覆盖马来西亚等国家 计划7月在吉隆坡新开3家店 [11] - 柠季出海初期因文化差异遇挫 后转向东南亚市场 5月开出美国首店后加速本土化布局 [12] - 小红书与京东达成"红京计划"合作 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投放广告并直接跳转京东App 实现种草转化闭环 [13] - 小红书此前已与淘宝天猫合作"红猫计划" 两次合作均旨在打通内容种草至交易的全链路 [13] 产品创新 - 甜啦啦推出桶装茶新品"蜜桃爽爽桶" 该品牌自2021年开创桶装茶品类以来累计销售超1.2亿桶 [14] - 奈雪的茶、茶百道等主流茶饮品牌均推出桶装茶产品 该品类正成为Z世代消费新宠 [15] 行业数据 - 2025年端午档新片总票房破亿元 《碟中谍8》《时间之子》等影片位列票房前三 [17]
马斯克称星舰明年将携带擎天柱机器人前往火星!真的能实现吗?
搜狐财经· 2025-05-30 23:34
星舰发射计划 - SpaceX计划2027年发射携带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星舰前往火星 但马斯克最新表态称该任务可能提前至2024年底发射 2027年抵达[2] - 星舰总长120米 直径9米 由70米助推器和飞船组成 设计目标为运送人员和货物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4] - 第九次试飞中助推器爆炸 飞船失控 关键目标未达成 但发动机停转和隔热瓦保护等细节有改进[4][6] - 燃料泄漏问题从首飞持续至今未解决 该问题直接影响星舰的正常使用[8] - 马斯克计划加快试飞节奏至每3-4周一次 但连续三次失败后该计划被认为过于激进[9] 星舰技术挑战 - 需至少三次完美试飞才能达到基本使用标准 载人任务需10次无事故试飞[11] - 第七、八次试飞中助推器成功回收 但飞船均在上升阶段解体[6] - 当前技术状态下 2024年底执行火星任务基本无法实现[13] Optimus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计划2023年试生产5000台Optimus 组件订单达1-1.2万台 目标2026年产能5万台[15] - 最新展示视频显示其具备倒垃圾、炒菜、清洁等自主任务能力[17] - 前项目负责人指出其结构不适合工业制造场景 对火星任务适应性存疑[17] 火星任务可行性 - 技术层面需解决燃料泄漏、飞船失控等关键问题[19] - 任务成本高昂 需大量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支持[21] - 2027年时间表过于紧迫 需重新评估技术成熟度与进度匹配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