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车新势力盈利
icon
搜索文档
造车新势力盈利潮来了,今年集体“上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6 17:38
核心观点 - 造车新势力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盈利分化 理想汽车持续盈利但面临增长挑战 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目标四季度盈利 小米汽车预计年内实现盈利 [1][2][4][6][8][10] 理想汽车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61.72亿元同比微降1.99% 为上市以来中期营收首次下滑 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微增2.82% [2] - 第二季度营收302亿元环比增长16.7% 净利润11亿元环比大增69.6% 经营利润从一季度2.72亿元跃至8.27亿元环比提升204.4% 连续11个季度盈利 [2] - 上半年交付量20.39万辆同比增长7.9% 但三季度预计交付量仅9万至9.5万辆同比降幅37.8%至41.1% 预计收入248亿元至262亿元同比锐减38.8%至42.1% 现金流由去年同期4.3亿元转为负38亿元 [2] 理想汽车面临挑战 - 增程车领域受问界压制 纯电市场遭蔚来乐道L90和ES8冲击 MEGA销量表现平平 i8未实现突破性增长 [3] - 产品端面临前后夹击 纯电赛道布局遭遇严重阻碍 [3] 零跑汽车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激增174% 毛利率跃升至14.1%创历史新高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303万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经调整后净利润3.3亿元 [4]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出口2.04万辆欧洲市场订单持续上扬 [4] - 基于超预期表现将2025年盈亏平衡目标调整至全年盈利 预计全年净利润5亿至10亿元 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58万至65万辆 [4] 零跑汽车盈利模式 - 单车盈利仅135元盈利规模较小 但通过性价比车型打开市场 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 建立"性价比-规模-降本-盈利"正向循环 [5] 小鹏汽车业绩表现 - 上半年累计交付量19.72万辆同比激增279% 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汽车销售收入312.5亿元同比增幅152.8% [6] - 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综合毛利率17.3% 整车毛利率14.3%连续8个季度上升 现金储备475亿元 [7] - 上半年净亏损11.4亿元 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427.4亿元 研发开支41.9亿元同比增长48.6% 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41.1亿元同比增长38.9% 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 [7] 小鹏汽车盈利计划 - 四季度开始进入"一车双能"大产品周期 目标实现规模领先和盈利自我造血 [7] - 需优化费用结构 确保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将费用率压缩到收入15%以内 [7] 蔚来汽车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收190.1亿元环比增长57.9%同比增长9% 上半年营收310.43亿元较上年同期273.55亿元增长13.5% [8] - 二季度整体毛利率10.0%较去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4个百分点 净亏损49.9亿元同比收窄1.0%环比收窄26.0% [8] - 上半年累计亏损117.5亿元 预计三季度交付87000辆至91000辆同比增长40.7%至47.1% [8] 蔚来汽车盈利路径 - 四季度必须实现单季盈利 若ES8保证月销10000辆以上 乐道L90保持15000辆 放缓充电换电站建设投入减少不必要开支 则盈利充满希望 [9] 小米汽车业绩表现 - 上半年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398.43亿元 经营亏损约8亿元 [10] - 二季度交付超过8万辆汽车 汽车业务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234% 占集团总营收超过18% 汽车业务毛利率26.4%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10] - 单车收入25.37万元 单车毛利6.7万元 单车分摊费用约7.3万元 单车净亏损约6000元 [10] 小米汽车盈利预期 - 今年实现盈利几无悬念 通过降低6000元单车分摊费用或增加6000元单车毛利即可实现单季盈利 交付量增加可促进单车分摊费用下降 [10] - 品牌自带流量与广泛用户基础使短期市场渗透力较强 [10] 小米汽车面临挑战 - 交付与生产能力成为发展瓶颈 加速扩张门店与交付中心但若速度未跟上需求增长可能导致用户流失 [11] - 研发投入与核心技术积累存在短板 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算法等领域深耕不足 技术壁垒要求高于消费电子 [12]
盈利成新势力“热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11
新势力车企盈利目标 - 蔚来计划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目标月销量5万辆 其中蔚来品牌贡献2 5万辆 较去年月均2万辆增长20% 毛利率预计提升20% [3] - 小米预计三或四季度实现盈利 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 环比增长10 7% 经营亏损从7亿元缩减至5亿元 [3] - 小鹏预计四季度盈利 全年自由现金流转正 一季度交付量94008辆 同比增长330 8% 总收入158 1亿元 同比增长141 5% 毛利率15 6% 现金储备452 8亿元 [4] 销量增长策略 - 蔚来通过乐道和萤火虫品牌提升销量 二季度交付量预计环比增长71%~78% [3] - 小鹏加速新车型上市 5月推出MONA M03升级版4款车型 价格11 98万~13 98万元 搭载纯视觉方案智能驾驶 计划二季度发布G7改款 三季度推新P7 四季度上市增程式车型 [8] - 小米SU7 5月交付2 8万辆 累计销量超25万辆 新车型YU7留资量达SU7三倍 预计月销3万~4万辆 全年销量目标35万~40万辆 [8] 经营管理优化 - 蔚来启动"闪电优化"组织调整 涉及多个部门 推动降本增效 自研芯片单车节省1万元 二季度单车毛利率预计15% [12] - 小鹏三大盈利战略为产品密集投放 国际化加速和AI技术落地 一季度海外销量增370% 计划2025年海外销量翻倍 2026年推出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13] - 蔚来目标综合毛利率17%~18% 研发费用占比降至6%~7% 销售费用占比降至10% [11] 行业竞争态势 - 新势力车企集体将盈利目标定在四季度 面临销量 资本 政策等多重压力 [5] - 已盈利新能源车企如零跑 问界 理想均依靠销量突破 零跑2024年四季度销量超12万辆后实现盈利 [7] - 纯电动车企若不能盈利 市场份额可能被增程式车企蚕食 [9]
雷军虽然会被网络鸡汤洗脑,但小米汽车可能真会被人“仰望”
搜狐财经· 2025-06-05 12:29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第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6] - 2024年5月交付量达28000+台 仅凭单一车型SU7实现 [6] - 2024年一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从12 6%跃升至23 2% 超越理想、比亚迪、特斯拉等竞争对手 [9] - 一季度单车亏损收窄至6500元 较2024年单车亏损4 5万元下降90% [10] 行业竞争格局 - 极氪5月交付46538辆 零跑45067辆 鸿蒙智行44454辆 理想40856辆 小鹏33525辆 蔚来23231辆 均为多车型矩阵 [7] - 特斯拉Model Y 3月销量48189辆 Model 3销量25938辆 比例约1 85倍 [13] - 小米SU7发布后无直接竞品 产品力优势保障利润率 [6] 新势力盈利周期对比 - 特斯拉从成立到首次全年盈利(2020年)耗时17年 [10] - 理想汽车首次单季度盈利(2022Q4)耗时7年5个月 [10] - 零跑汽车首次单季度盈利(2023Q4)耗时7年 [10] - 小米汽车若2024年实现季度盈利 将创造车新势力最快盈利纪录(约5年) [10] 新品YU7市场预期 - YU7留资用户数为SU7同期的3倍 其中60%为首次留资用户 40%为非小米产品用户 [12] - 预计YU7与SU7销量比例或接近Model Y/Model 3的1 85倍 [12][13] - 按SU7月销28000+辆推算 YU7大规模交付后月销或超5万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