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宽松(QE)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紧跟特朗普批美联储,美财长:揽事过多,独立性危险,货币政策等运作都必须审查
华尔街见闻· 2025-09-06 04:32
特朗普政府批评美联储独立性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批评美联储因职能扩张损害自身信誉与政治合法性 威胁央行独立性[1] - 贝森特指责美联储超越法定职责范围 非标准政策过度使用和机构臃肿导致独立性岌岌可危[1] - 特朗普政府高官对美联储的批评升级 从单纯要求降息转向质疑整体运作模式和独立性基石[1] 要求全面审查美联储 - 贝森特首次明确要求对美联储机构进行诚实独立无党派的全面审查 包括货币政策监管沟通人员配备和研究[2] - 审查范围比他此前仅针对非货币政策职能的内部审查建议更加广泛[2] - 财政部尚未直接向美联储发出内部审查呼吁 美联储也未就此置评[2] 呼吁监管框架重组 - 贝森特认为美联储职责扩展模糊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界限 特别批评《多德-弗兰克法案》大幅扩大监管范围[3] - 以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为例说明监管和货币政策结合的危险性[3] - 建议建立更连贯框架 授权FDIC和OCC领导银行监管 美联储负责宏观监控最后贷款人流动性和货币政策[3] 批评货币政策实验 - 贝森特将美联储政策比作实验室制造实验 称一旦释放就无法轻易收回[4] - 指出2008年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改变政策体系 带来难以预测后果[4] - 引用数据证明美联储预测能力不足 2009年预测2011年实际GDP加速至4% 实际却放缓至1.6% 两年期预测累计高估超过1万亿美元[4] 批评QE政策加剧不平等 - 量化宽松政策相当于为资产所有者提供支持 大型企业通过锁定低成本债务获益 房主享受房产升值[5] - 年轻不太富裕家庭被排除在购房之外 受通胀打击最严重 错失资产增值机会[5] - 美联储刺激财富效应策略适得其反 财富效应对富人过于有效 却是其他人经济困难的催化剂[5] 政府官员齐批美联储政策 - 8月美国非农就业仅增加2.2万人 远低于华尔街预期7.5万人 失业率升至4.3%为2021年来高位[6] - 特朗普称鲍威尔早就该降息 行动总是太迟[6] - 美国劳工部长表示鲍威尔应为报告感到羞耻 认为美联储需要降息刺激企业招聘[6]
固收专题:从2%到1%,日债经历了什么?
中邮证券· 2025-08-05 1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盘1999 - 2010年日债从2%到1%的震荡历程,分析各阶段行情驱动因素及机构行为变化;总结日本低利率环境下债市波动和机构应对经验,为国内债市提供借鉴,低利率震荡区间需警惕供给冲击、机构行为变化和高回撤风险,把握配置机会[12][75][7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复盘:2%到1%,日债经历了什么? - 阶段一(1999 - 2001):财政扩张与零利率政策推动国债供需格局再平衡,银行被动加配国债,债基规模回升,央行使用非传统工具干预市场;盘整行情初期利率波动大,中期收窄,后期反映加息预期变化[12][20][30] - 阶段二(2001 - 2002):QE启动形成新平衡,银行买入国债力度减弱,央行加大购债力度,险资加配国债,公募债基规模收缩,资金出海投资;QE影响债市环境,银行重组影响债市参与者格局[34][36][45] - 阶段三(2003 - 2010):财政与货币政策形成“财政不扩张–货币超宽松”组合,债市宽幅震荡;金融危机前利率缺乏超调动能,危机时政策反复约束利率波动;配置型机构购债顺势而为,债基规模受考验,高回撤冲击资管产品[50][51][58] 经验:日本低利率环境下的债市波动和机构应对 - 经验一(1999 - 2001):日本银行体系消化国债增量,平衡供需稳定利率;我国商业银行国债承接能力更强,货币政策应储备应对财政冲击的机制[60][62][63] - 经验二(2001 - 2002):股市下跌和利率回升促使险资加配国债,险资侧重锁定长期利差,政策放松加大其国债配置能力[67][68] - 经验三(2003 - 2010):固收基金业通过被动化管理、信用筛选和久期策略、产品创新应对高回撤压力[71][72][73]
美国财长贝森特否认提名,市场瞩目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52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分析 核心观点 - 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特朗普近期将公布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市场关注候选人政策主张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影响 [1] - 主要候选人包括现任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及特朗普前任经济顾问朱迪·谢尔顿 [1][4][6] - 德意志银行认为无论谁当选,美联储独立性及2%通胀目标达成能力将受考验,政府内部候选人可能加剧这一挑战 [1] 候选人政策主张 克里斯托弗·沃勒 - 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理论,2022年与萨默斯辩论"贝弗里奇曲线",主张紧缩货币政策可降低职位空缺率而不推升失业率,目前数据支持其观点 [2] - 近期持"鸽派"立场,认为关税对通胀影响是暂时性的,2024年可能降息,建议观察劳动力市场及通胀数据再决定利率路径 [2][3] 凯文·沃什 - 2017年曾被特朗普考虑提名,2008年危机中协调贝尔斯登出售给摩根大通,现任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批评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4] - 传统"鹰派"但2025年立场显弹性,4月支持降息即使关税可能推高物价 [4][5] 朱迪·谢尔顿 - 2020年美联储理事提名被参议院否决,主张回归金本位,反对美联储独立性,认为货币政策应服从政府政策 [6] - 激进立场可能引发市场动荡,被视为非传统代表,与建制派沃勒形成鲜明对比 [6][7] 市场预期 - 特朗普倾向"鸽派"人选,沃勒2024年鸽派倾向明显且胜算较高 [3] - 沃什因政策弹性及危机处理经验被视为有力竞争者 [4][5] - 谢尔顿提名概率低但若当选将显著改变美联储政策框架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