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弗里奇曲线

搜索文档
美国经济忘了如何增长,消费疲软敲响警钟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08
美国经济疲软的核心表现 - 美国一季度GDP最终修订数据为-0.5%,低于最初估计的-0.3%和调整后的-0.2%,经济疲软程度超预期 [1] - 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增长率从最初估计的1.8%大幅下调至0.46%,为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差表现 [2] - 服务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从0.79个百分点降至0.3个百分点,商品支出贡献几乎为零(0.01个百分点) [2] 非必需品支出萎缩的行业表现 - 房车制造商Winnebago报告显示,第二季度消费者需求持续疲软,零售销售下滑,高借贷成本压力显著 [2] - 娱乐商品和车辆支出对GDP贡献从2024年Q4的0.3个百分点降至2025年Q1接近零 [3] - 航空公司休闲旅行需求减弱,2025年H1演唱会门票销售同比降8%,餐饮服务支出同步下滑 [3] 房地产市场与耐用消费品 - 2025年Q1成屋销售量同比降5.2%,年化成交量410万套为2020年以来最低 [3] - 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达6.9%(较2024年同期升50基点),汽车贷款平均利率7.5%抑制高价值消费 [6] - 房车等高利率敏感商品销售受明显压制,消费者倾向推迟大额购买 [6] 劳动力市场与收入恶化 - 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从2024年底180万增至2025年Q1的195万,招聘活动放缓 [5] - 职位空缺率从6.5%降至5.8%,失业率升至4.1%,显示劳动力市场供需恶化 [5] - 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仅0.3%,个人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从2.8%骤降至1.2% [6] 企业投资与就业连锁反应 - 2025年Q1非农就业月均新增人数从25万降至18万,零售和休闲娱乐行业就业增长疲软 [9] - 资本支出增长依赖信息设备提前采购("关税前置"),可持续性存疑 [9] - 贝弗里奇曲线进入平坦部分,预示结构性失业风险上升 [9] 货币政策与通胀环境 - 联邦基金利率维持4.25%~4.5%,信用卡债务增长率从8.2%降至5.6% [7] - 核心CPI同比涨3.4%低于预期,PPI未显示显著通胀压力 [10] - 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降息至4.0%~4.25%区间,但对消费刺激作用有限 [10]
特稿|蔡昉:从菲利普斯曲线到贝弗里奇曲线——应对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政策框架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3
结构性就业矛盾的表现 - 中国城镇自然失业率从疫情前的5.05%上升至疫情后高于该水平,表明结构性失业率升高 [2] - 2008-2016年与2016-2024年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从5.00%升至5.14%,岗位空缺率(求人倍率)从1.04升至1.37,显示失业率与岗位空缺率同步上升 [3] - 2023年私营和非单位就业人数达3.1亿,占城镇就业比重从2013年的53.0%大幅提升至65.2%,反映就业形态非正规化加剧 [4] - 灵活就业人员约2亿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2022年达8400万人,进一步体现非正规就业扩张 [4] - 劳动力流动内卷化表现为农民工跨省/市/县流动比重下降,户籍和养老制度障碍导致非农产业生产率提升受阻 [5] 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成因 - 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加速就业破坏,2012年后中国城镇每年净增就业数量持续小于毛增就业量,且差额扩大 [6] - 25-45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52.8%降至2020年的46.3%,老龄化推动自动化替代,加剧低生产率岗位竞争 [7][8] - 户籍制度导致37.6%城镇常住人口为非户籍人口,劳动年龄群体匹配效率低下,阻碍劳动力有效配置 [8] 应对策略与政策建议 - 人力资本培养需聚焦可持续技能,延长义务教育至学前和高中阶段,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以应对技能快速折旧 [9] - 社会保障体系需提高给付均等化,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弱化身份差异,增强普惠性以应对技术冲击 [10] - 宏观经济政策需转向个体与结构层面,强化跨部门协同,提升数据共享与资源投入互补性 [11]
美国财长贝森特否认提名,市场瞩目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52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分析 核心观点 - 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特朗普近期将公布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市场关注候选人政策主张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影响 [1] - 主要候选人包括现任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及特朗普前任经济顾问朱迪·谢尔顿 [1][4][6] - 德意志银行认为无论谁当选,美联储独立性及2%通胀目标达成能力将受考验,政府内部候选人可能加剧这一挑战 [1] 候选人政策主张 克里斯托弗·沃勒 - 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理论,2022年与萨默斯辩论"贝弗里奇曲线",主张紧缩货币政策可降低职位空缺率而不推升失业率,目前数据支持其观点 [2] - 近期持"鸽派"立场,认为关税对通胀影响是暂时性的,2024年可能降息,建议观察劳动力市场及通胀数据再决定利率路径 [2][3] 凯文·沃什 - 2017年曾被特朗普考虑提名,2008年危机中协调贝尔斯登出售给摩根大通,现任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批评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4] - 传统"鹰派"但2025年立场显弹性,4月支持降息即使关税可能推高物价 [4][5] 朱迪·谢尔顿 - 2020年美联储理事提名被参议院否决,主张回归金本位,反对美联储独立性,认为货币政策应服从政府政策 [6] - 激进立场可能引发市场动荡,被视为非传统代表,与建制派沃勒形成鲜明对比 [6][7] 市场预期 - 特朗普倾向"鸽派"人选,沃勒2024年鸽派倾向明显且胜算较高 [3] - 沃什因政策弹性及危机处理经验被视为有力竞争者 [4][5] - 谢尔顿提名概率低但若当选将显著改变美联储政策框架 [6][7]
高利率环境下美国劳动力市场保持韧性的原因及后续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6-03 10:59
新冠疫情后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保持韧性 - 疫情后美国经济快速恢复并重回增长轨道,通胀飙升、劳动力市场过热是本轮经济上行期的最大特点 [2] - 美联储2022年初开始激进加息,两年间通胀显著消退但劳动力市场持续展现强大韧性 [2] - 2022年3月至2025年3月,美国月度新增非农就业均值23.04万人,显著高于疫情前两年17.80万人的均值 [3] - 2025年3月失业率为4.2%,虽高于2023年4月3.4%的极低值,但远低于5.68%的历史均值 [3] 菲利普斯曲线与贝弗里奇曲线的异常变化 - 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美国通胀率由7.0%降至2.1%,但失业率仅由3.6%升至4.1%,菲利普斯曲线明显"垂直化" [4] - 同期职位空缺率由7.4%降至4.4%,但失业率仅由3.6%升至4.1%,贝弗里奇曲线明显"陡峭化" [5] - 这两项指标异常表明通胀回落和职位空缺减少均未导致失业率显著上升,凸显劳动力市场韧性 [4][5] 劳动力市场韧性的需求端驱动因素 - 拜登政府"投资美国"三大法案总支出1.2万亿美元,截至2024年末私营部门已宣布投资额突破1万亿美元 [7] - 制造业就业保持增势并稳定在高于疫情前水平,建筑业就业线性增长中非住宅建筑岗位占比超60% [7] - 家庭部门"超额储蓄"达2.1万亿美元,2020-2024年以700-850亿美元/月速度释放,支撑消费韧性 [11] - 2024年美国家庭财富净值创历史新高,金融资产及房地产同比稳定增值,形成"消费→就业→薪资"正反馈循环 [12] - 2022-2024年休闲和酒店业、教育健康服务业、专业商业服务业新增就业占私营部门新增总量的71.39% [13] 劳动力市场韧性的供给端驱动因素 - 2020-2022年疫情导致美国超额死亡997万人,提前退休240万人,2024年劳动力参与率62.5%仍低于疫情前63.3% [14] - 拜登任期内移民净增800万人(其中500万为非法移民),非法移民年均收入38758美元显著低于本土53766美元 [15] - 廉价非法移民填补蓝领职位空缺,缓解薪资上行压力,促进菲利普斯曲线垂直化和贝弗里奇曲线陡峭化 [16] 中性利率与政策限制性评估 - 美联储2024年将中性利率估计值从0.5%逐步上调至1.0%,此前低估中性利率导致高估政策利率限制性 [18] - 企业技术创新、劳动力配置优化和创业热潮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中性利率水平上升 [18] 短期与中长期展望 - 短期内招聘率从2022年3月4.4%降至2025年1月3.4%,但裁员率维持1.0%低位,职位空缺/失业比从1.03:1回升至1.07:1 [20] - 2025年2月净移民折年数70万人较2024年12月170万人大幅减少,但劳动力市场仍将保持供需平衡 [20]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联邦裁员与减税、"去监管"等政策组合将带来中长期不确定性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