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增价跌
搜索文档
中国国航前三季度净利增37% 拟定增募资不超2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1-03 17:17
中国国航2025年三季度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98.26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7.31% [2] - 业绩改善主要依赖第三季度,该季度营业收入490.7亿元,同比增长0.9%,归母净利润36.7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1.3%,毛利率为13.78%,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07.6亿元,同比增长1.6%,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8.06亿元,为国有三大航中亏损最多 [2] 中国国航运营指标 - 第三季度运力投入(ASK)为982亿可用座公里,同比增长1.9%,客座率达82.3%,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位ASK收入为0.499元,同比下降1% [2] - 2025年上半年国际线运力投入同比增加16.7%,国际及地区客座率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上半年单位客公里收益为0.51元,同比下降4.88%,其中国内和国际分别下降6.2%和0.8% [5] 航空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民航运输旅客3.71亿人次,同比增长6%,正班客座率达84.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3] - 行业面临量增价跌困境,2025年上半年民航经济舱含税平均票价为740元,同比下降6.9%,较2019年下降7.8% [3]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境内市场进出港航班架次同比增长1.9%,客运量增长4.2%,但国内单程含税均价为810元,同比下降3.5% [5] - 行业运力供过于求,国际市场宽体客机运力冗余,国内市场受高铁冲击,存在同质化过度竞争和供需失衡现象 [3][6] 高铁竞争影响 - 京沪高铁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117.92亿元,同比增长2.60%,净利润39.86亿元,同比增长8.96%,营收与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5] - 高铁网络加密和运营时速提高进一步冲击民航市场,中短途运输存在被高铁持续分流客源的风险 [3][6] - 行业建议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以应对高铁竞争加剧的挑战 [6] 中国国航资本运作与财务状况 - 公司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元,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价格为6.57元/股 [6]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7.88%,较2022年的92.69%呈下降趋势 [7] - 2024年5月公司曾定增募资不超过60亿元,其中42亿元用于引进17架飞机项目 [7]
飞猪国庆大促正式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6:17
国庆旅游市场趋势 - 中秋国庆小长假已迎来旅游订单潮,2025年国庆黄金周为8天超长假期 [1] - 飞猪平台启动国庆出游大促,商品价格最低可至3折 [1] - 众信旅游数据显示“十一”出游人数报名已超过2024年同期约130%,GMV增幅超120% [3] 公司促销活动与会员策略 - 飞猪推出“F4会员快速升级挑战”,用户预订出行日期为9月27日至10月8日的商品累计金额满5000元可成为F4正式会员 [1] - 飞猪F4挑战提供极速升级玩法,预订酒店商品积累“双倍里程”,出行金额满2500元即可挑战成功 [1] - 飞猪F4会员权益包括2次机场贵宾厅、不限次酒店延迟退房、8次免费升房及2次快速安检,并直通30余家旅行大牌金卡会籍 [1] - 飞猪国庆大促参与商家数和商品数双双突破同期历史记录 [1] 酒店行业促销动态 - 万豪、希尔顿、雅高、万达酒店及度假村、格兰云天、亚朵等大牌酒店参与飞猪国庆日历商品限时闪促 [2] - 酒店闪促活动最高赠送上万品牌积分或可使用飞猪里程抵10%房费,部分品牌门店支持立减券 [2] 出境游市场表现 - 出境游市场中,赴欧出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逾80%,北美出游人数增长逾207% [3] - 东南亚目的地出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80%,东北亚目的地增长216% [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业内人士预计国庆中秋旺季民航市场将延续“量增价跌”趋势 [3] - 此趋势源于旅客对价格更为敏感、出行习惯改变,以及国际市场运力尚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3]
黄山谷捷营利双降,陷量增价跌困境,研发投入不足问题未解
证券之星· 2025-05-28 14: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25亿元,同比减少4.53%,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28.84%,出现营收利润双降 [1][2]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2228.84万元,同比下滑14.69%,毛利率17.26%,同比下滑9.3个百分点 [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年5127.95万元,同比下滑45.62%,2025年Q1转为-4710.27万元 [5][10] 产品结构分析 - 铜针式散热基板2024年收入5.48亿元(占比75.63%),同比下滑7.11%,毛利率29.23%,同比下滑7.14个百分点 [2][7] - 铜平底散热基板收入288.62万元(占比0.4%),毛利率9.07%,同比下滑24.89个百分点 [2][7] - 边角余料收入1.56亿元(占比21.65%),毛利率仅0.69% [3] 成本与毛利率压力 - 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2024年销售量659.15万件(+1.05%),单价83.58元/件(-8%),呈现量增价跌 [6] - 直接材料占采购总额78.43%,铜排等原材料价格创十年新高,推高营业成本 [7]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2.5%,同比下滑6.2个百分点,铜针式/铜平底产品毛利率分别下滑7.14/24.89个百分点 [7] 研发与费用 - 2024年研发费用2114.78万元(+14.93%),研发费用率2.92%,低于行业均值5.97% [8][9] - 大专及以下学历研发人员45人(占比71.43%),同比增长45.16% [9] - 期间费用合计3995.38万元(+8.67%),其中销售费用293.58万元(+27.26%) [8]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2024年达2.18亿元(+32%),占总营收30%,周转率从4.91降至3.79 [5] - 应收账款连续三年增长,2021年6762.99万元增至2023年1.65亿元,占比均超20% [5] 市场拓展与战略 - 海外收入1.37亿元(-45.67%),已布局德国、匈牙利、马来西亚,与日本半导体厂商达成合作 [5]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产品应用场景以应对业务单一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