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助力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9-17 02:10
太平洋证券指出,该电池通过认证后可合规进入国内外储能及低速电动车市场,解决钠电池此前因无国 标导致的应用受限问题,加速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落地。 产业化加速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持续护航。 | | | 部分钢离子电池概念股 | | | | --- | --- | --- | --- | --- | | 代码 | 简称 | 总市值(亿元) | 评级机构家数 | 2025年上半年 归母净利润(亿元) | | 300750 | 宁德时代 | 16249.26 | 40 | 304.85 | | 000933 | 神火股份 | 437.95 | 20 | 19.04 | | 300207 | 欣旺达 | 530.85 | 15 | 8.56 | | 600348 | 幸阳股份 | 258.66 | 8 | 7.83 | | 002074 | 国轩高科 | 837.73 | 17 | 3.67 | | 002245 | 厨监锂芯 | 204.65 | 13 | 3.33 | | 688778 | 厦钨新能 | 408.50 | 16 | 3.07 | | 000066 | 中国长城 | 540.00 | 2 | 1.38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青松研究员将出席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2025 | 9.24-26 参会报名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THE 4TH SODIUM-ION BATTERY INDUSTRY CHAIN AND STANDARDS DEVELOPMENT FORUM 2025 | 9.24-26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THE 4TH SODIUM-ION BATTERY INDUSTRY CHAIN AND STANDARDS DEVELOPMENT FORUM 主办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承办单位 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 電青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 《储能用钠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比较研究》 式发出中国际网 将提个什么见思想进行动动动力分子在带了 圳项目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 士、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 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榜单。在Nature子 刊等发表SCl论文200余篇,他引2万余次;授权发明专利50余 件。以第1完成人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消防协会和公 共安全学会科技奖一等奖,获储能年度人物奖、侯德榜化工创新 奖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聚焦产业化突破与标准建设,权威测评结果即将发布!
论坛基本信息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26日在山东省威海市鲁源锦尚颐国际酒店举办 [1][3][4] - 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 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1][3] - 拟邀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等政府部门领导及专家院士出席 [1][7] 论坛议程与内容 - 论坛设置标准讨论宣贯 政策研讨 主旨报告 权威测评 产业链/应用端分论坛 产品展示等环节 [2] - 重点讨论国际标准IEC 63365和IEC 63366的CD稿 以及国家标准《电能存储系统用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和《小型动力系统用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的审查 [5][8] - 安排多场主旨报告 涵盖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安全性能 标准化进展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等关键技术领域 [10][11] - 应用分论坛聚焦钠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 储能电站 家储 户外电源 UPS EPS 便携式设备等场景的应用实践 [11] - 同期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 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 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10][12] 产业参与情况 - 目前已参加或通过测评的企业共有50余家 产品型号近70个 包括中科海钠 华钠芯能 星恒电源 传艺钠电 湖州超钠 比亚迪 鹏辉能源等行业主要企业 [13] -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布局 [23] - 论坛拟邀请钠离子电池相关科研机构 高校 汽车制造商 储能企业 自行车及低速车企业等产业单位参与 [4][7] 政策与产业背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在2022年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 加快研发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 [22] - 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研发高性能硬碳 筛分型碳等负极材料及高容量正极材料 推动大规模钠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攻关 [23] - 钠离子电池凭借储量丰富 成本低廉 温度适应性好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快速发展 产业化进程提速 [23] 举办地产业环境 - 威海市文登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主攻动力电池电解液及正负极材料 光伏发电及制造 抽水蓄能等细分领域 打造多元储能产业基地 [26] - 南海新区依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引进汉行钠离子等10余个重点项目 计划打造风光储氢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体系 [26] - 南海新区落地建设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 引入配套物流项目 目标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26] 往届论坛情况 - 首届论坛于2022年11月以线上方式举行 在线观众数万人次 [29] - 第二届论坛2023年7月在无锡召开 线下参与人数接近1000人 线上开幕式直播观看人次接近30万 [33] - 第三届论坛2024年6月在山西阳泉举办 参会人次超1000人 [36]
日程更新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钠离子电池论坛概况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日—26日在山东威海举办,聚焦标准建设、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1] - 主办方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承办方为威海南海新区管委会,拟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及院士专家出席[1][3][4]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及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测评依据T/CNESA 1006—2025团体标准[1][2] 参会企业与活动安排 - 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参与测评,覆盖中科海钠、华钠芯能、比亚迪弗迪电池、鹏辉能源等产业链龙头,涉及70个产品型号[2] - 活动包括标准讨论、政策研讨、主旨报告、产业链分论坛等环节,拟设500人规模,特邀自行车/低速车/汽车/储能等应用端企业参与[2][4][6] - 9月24日将召开锂电标准工作组年会并讨论3项钠电国标,25日开幕式发布测评结果并探讨产业化进展,26日安排项目考察[5][6][8][12] 政策与产业背景 - 2023年工信部等六部门发文要求加强钠离子电池技术攻关及标准研究,2025年八部门行动方案提出研发高容量正负极材料并推动钠电储能系统集成[15][16] - 钠离子电池因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快速崛起,目前产业链布局企业超200家,产业化进程加速[17] - 威海文登区规划打造百亿级钠电产业集群,已引进汉行钠离子等10余个重点项目,配套30万吨级港口物流设施[19][20] 往届论坛成果 - 首届论坛2022年线上举办吸引数万观众,第二届2023年无锡会议线下千人参与并发布产业研究报告,第三届2024年阳泉会议聚焦标准与储能项目考察[23][26][29] - 往届出席嘉宾包括中科院院士、比亚迪储能总经理等产业领袖,覆盖从材料研发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代表[26][27]
日程更新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开始报名!
钠离子电池论坛概况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山东威海举办,聚焦标准建设、技术研发及产业现状 [1] - 主办方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拟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及专家院士出席 [1][4]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及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1] 参会企业与规模 - 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参与测评,覆盖70个产品型号,包括中科海钠、华钠芯能、传艺钠电、弗迪电池、鹏辉能源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2] - 会议规模拟达500人,特邀单位涵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低速车制造商、储能企业) [4][5] 产业政策支持 - 2023年工信部等六部门发文提出加强钠离子电池技术攻关及标准研究,2025年八部门行动方案明确推动钠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攻关 [19] - 政策目标包括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研发高性能硬碳负极、高容量正极材料,提升长寿命、高比能温域特性 [19] 威海市产业基础 - 文登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焦钠离子电池全链条,已落地汉行钠离子等10余个重点项目,规划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23] - 区内拥有250家规上工业企业,14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并建成省内最大抽水蓄能电站 [22][23] 往届论坛成果 - 第二届论坛(2023年)线下参会近1000人,线上观看达30万人次,发布《2023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及首批测评名单 [30] - 第三届论坛(2024年)设置产业链分论坛、标准研讨会等环节,吸引1000余人参会并考察产线及储能项目 [34] 技术应用方向 - 论坛日程涵盖钠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家庭储能、矿用应急供电等场景的应用探讨,以及安全技术、动力系统开发等议题 [14]
会议通知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钠离子电池论坛概况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山东威海举办,聚焦标准建设、技术研发及产业现状[1] - 主办方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拟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及专家院士出席[1][4]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及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测评依据T/CNESA 1006—2025团体标准[1] 参会企业与活动安排 - 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参与测评,覆盖70个产品型号,包括中科海钠、华钠芯能、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鹏辉能源等头部企业[2] - 活动包含标准宣贯、政策研讨、产业链/应用端分论坛等环节,设置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家庭储能等应用场景专题报告[2][8][9] - 首日闭门会议讨论三项国家标准,涉及电能存储系统和小型动力系统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及安全规范[6] 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 - 国家政策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2025年《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研发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及高容量正极材料,目标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14][15] - 威海文登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划打造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集群,已引入汉行钠离子等10余个项目,配套建设30万吨级港口物流设施[16][17][18] 往届论坛成果 - 首届论坛2022年线上举办,吸引数万人次观看[22] 第二届论坛2023年在无锡召开,线下参会近1000人,发布《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24] - 第三届论坛2024年在山西阳泉举行,参会超1000人次,涵盖标准研讨会、储能电站开发等议题[28]
新国标来临 保力新大圆柱电池狙击“5大痛点”
起点锂电· 2025-07-21 18:2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PACK出货量为942万组,其中国内出货649万组(同比增长6.4%),出口293万组(同比增长25.8%)[1] - 2025年电动两轮车销量预计回升至5200万台,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受益于新国标政策红利及以旧换新补贴[6] - 换电模式在C端普及加速,普通市民用户占比从2022年5%跃升至2025年27%,共享电单车80%存量车辆切换换电模式后运维成本降低30%[6] 政策与技术规范 - 新国标与锂电"国强标"推动行业重构,9月1日新国标实施将引发技术升级与电池变革[2] - GB43854-2024和GB40559-2024强制标准将针刺测试纳入要求,电池需在极端内短路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7] - 行业整顿非法改装、劣质电池等乱象,劣质电池或清退或替换,市场合规化加速[7] 企业技术战略(保力新能源) - 构建大圆柱产品矩阵,针对高安全、低成本、低故障率、高耐用性、长续航五大痛点开发[9][10] - **安全设计**:采用磷酸铁锂/聚阴钠离子材料,100%通过针刺/挤压等测试,40/46系列壳体不带电设计[11] - **降本措施**:自动化产线人工减少66%、电耗降25%,PACK端电芯数降低60%+,BOM降本10%+[11] - **低故障率**:动态配组技术对标汽车级标准,电芯一致性提升,故障概率大幅降低[12][13] - **续航与耐用**:南方市场采用耐高温磷酸铁锂(内阻降75%),北方市场用聚阴钠离子方案(-40℃放电80%+)[14][15] 市场需求与创新方向 - 锂电替代铅酸趋势显著,钠离子电池因成本低、安全性高加速产业化探索[6] - 高端化与智能化趋势下,消费者对快充、长寿命等需求增长,企业需从"安全达标"转向"性能均衡"[18] - 换电模式在物流车队等B端应用中降低资产管理成本20%以上,共享电单车用户找车成功率从75%提升至98%[6]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宁德时代与中石化联手共建1万座场站 赣锋锂业推出长续航机器人电池
新浪财经· 2025-04-04 19:37
文章核心观点 本周锂电产业链有中科海钠预测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分水岭将至、赣锋锂业推出长续航机器人电池、三星SDI实现46系列大圆柱电池量产等大事 [1][2][4] 钠离子电池行业 - 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称目前钠离子电池行业处于培育和突破阶段,该公司已走到市场突破最后阶段,产业化分水岭即将到来 [1] -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最早从事钠离子电池开发与制造的公司之一,脱胎于中科院体系,由陈立泉和胡勇胜共同创立 [1] - 钠离子电池被视为电池研发重要技术路线,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具备寿命长、充电快、工作温域宽等优势,但能量密度低 [1] 赣锋锂业 - 3月31日,赣锋锂业官微宣布旗下新余赣锋电子研发的智能全地形机器人电池解决方案正式推出 [2] - 赣锋机器人电池采用高能量密度电芯,具备7C高倍率放电能力,可持续放电3小时以上,续航里程达15 km [2] - 该电池方案针对全地形机器人特别定制,研发和生产团队已与国内多家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电池包,定制时间缩短至2个月,半年内可量产 [2] - 目前,新余赣锋电子一天可生产600套机器人电池 [2] 三星SDI - 3月31日,三星SDI宣布越南工厂已有4695大圆柱电池模块出厂,开始批量生产直径为46毫米的46系列电池 [4] - 这批电池的电芯在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工厂生产,在越南子公司组装成模块,首批产品供给美国客户,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 [4] - 三星SDI成为韩国第一家为海外客户提供46系列电池的制造商,此次量产计划比原定日程提前一年以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