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搜索文档
会议通知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24 16:25
钠离子电池论坛概况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山东威海举办,聚焦标准建设、技术研发及产业现状[1] - 主办方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拟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及专家院士出席[1][4]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及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测评依据T/CNESA 1006—2025团体标准[1] 参会企业与活动安排 - 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参与测评,覆盖70个产品型号,包括中科海钠、华钠芯能、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鹏辉能源等头部企业[2] - 活动包含标准宣贯、政策研讨、产业链/应用端分论坛等环节,设置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家庭储能等应用场景专题报告[2][8][9] - 首日闭门会议讨论三项国家标准,涉及电能存储系统和小型动力系统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及安全规范[6] 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 - 国家政策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2025年《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研发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及高容量正极材料,目标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14][15] - 威海文登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划打造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集群,已引入汉行钠离子等10余个项目,配套建设30万吨级港口物流设施[16][17][18] 往届论坛成果 - 首届论坛2022年线上举办,吸引数万人次观看[22] 第二届论坛2023年在无锡召开,线下参会近1000人,发布《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24] - 第三届论坛2024年在山西阳泉举行,参会超1000人次,涵盖标准研讨会、储能电站开发等议题[28]
新国标来临 保力新大圆柱电池狙击“5大痛点”
起点锂电· 2025-07-21 18:2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PACK出货量为942万组,其中国内出货649万组(同比增长6.4%),出口293万组(同比增长25.8%)[1] - 2025年电动两轮车销量预计回升至5200万台,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受益于新国标政策红利及以旧换新补贴[6] - 换电模式在C端普及加速,普通市民用户占比从2022年5%跃升至2025年27%,共享电单车80%存量车辆切换换电模式后运维成本降低30%[6] 政策与技术规范 - 新国标与锂电"国强标"推动行业重构,9月1日新国标实施将引发技术升级与电池变革[2] - GB43854-2024和GB40559-2024强制标准将针刺测试纳入要求,电池需在极端内短路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7] - 行业整顿非法改装、劣质电池等乱象,劣质电池或清退或替换,市场合规化加速[7] 企业技术战略(保力新能源) - 构建大圆柱产品矩阵,针对高安全、低成本、低故障率、高耐用性、长续航五大痛点开发[9][10] - **安全设计**:采用磷酸铁锂/聚阴钠离子材料,100%通过针刺/挤压等测试,40/46系列壳体不带电设计[11] - **降本措施**:自动化产线人工减少66%、电耗降25%,PACK端电芯数降低60%+,BOM降本10%+[11] - **低故障率**:动态配组技术对标汽车级标准,电芯一致性提升,故障概率大幅降低[12][13] - **续航与耐用**:南方市场采用耐高温磷酸铁锂(内阻降75%),北方市场用聚阴钠离子方案(-40℃放电80%+)[14][15] 市场需求与创新方向 - 锂电替代铅酸趋势显著,钠离子电池因成本低、安全性高加速产业化探索[6] - 高端化与智能化趋势下,消费者对快充、长寿命等需求增长,企业需从"安全达标"转向"性能均衡"[18] - 换电模式在物流车队等B端应用中降低资产管理成本20%以上,共享电单车用户找车成功率从75%提升至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