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浦发转债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三季报:转债持仓占比进一步提升
长江证券· 2025-11-03 12:45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金融工程丨点评报告 [Table_Title] 基金三季报:转债持仓占比进一步提升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转债规模高达 3038 亿元,持仓市值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38.94%。相比于全市场转债,新能源、银行和基础化工的超配比例较高,而非银、电力和建筑 相对较为低配。全市场基金偏好 BS 定价溢价率低、转换价值高、余额大、转股溢价率低的转 债。今年以来,到期时间、隐含波动率、隐含波动率溢价率_1 年、纯债价值、波峰等因子表现 相对较为突出,信息比均在 1.7 以上。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刘胜利 SAC:S0490517070006 SFC:BWH883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 %% %% %% research.95579.com 1 [Table_Title2] 基金三季报:转债持仓占比进一步提升 [Table_Summary2] 事件描述 公募基金 2025 年三季报已全部披露,据此可获取转债持仓。 公募转债持仓的规模如何,行业和风格偏好怎样?本报告将从统计维度分析这些问题。 事件评论 风险提 ...
浦发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0.21%,数智化战略纵深推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1 17:23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同比增长1.88% [1] -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长10.21% [1] - 资产总额达9.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5% [2] - 净息差降幅明显收窄,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2] 资产负债与资产质量 - 本外币贷款总额为5672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0% [2] - 本外币存款总额为56187.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9% [2] - 母公司存款付息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8bps [2] - 不良贷款余额728.8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5亿元,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2] - 拨备覆盖率198.04%,较上年末上升11.08个百分点 [2] 战略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战略赛道贷款增量在新增贷款中占比超过70% [6]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5万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万亿元 [6] - 个人金融资产余额AUM达4.6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07% [7] - 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达181.63万户,当年净增客户78.53万户,增长超76% [7] - 养老金托管规模达54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11% [7] 区域发展与集团协同 - 长三角区域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1600亿元,占公司贷款增量约58% [3] - 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贷款占比超过60% [3] - 主要投资企业实现营收合计105.6亿元,净利润合计33.7亿元 [2] 跨境金融与资本补充 - 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量3.29万亿元,同比增长47% [6] - 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人民币32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 [6] - 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量突破1万亿元 [6] - 500亿元可转债转股比例高达99.7%,转股金额将全额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8] 战略方向与未来展望 - 公司紧紧围绕"数智化"战略核心,以"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为经营主线 [1] - 公司聚焦重点赛道、重点区域及重点行业,强化"数智化、场景化"发展能力建设 [5] - 公司将紧密围绕国家规划部署,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重要抓手 [9]
浦发银行前三季度净利388.19亿元增10.21%,不良贷款率1.29%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08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同比增长1.88% [2]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长10.21% [2] - 公司净息差降幅明显收窄,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2] 资产负债与业务结构 - 公司集团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较上年末增加2806.00亿元,增长5.20% [2] - 公司母公司日均生息资产中信贷(不含票据贴现)占比同比提升约2.58个百分点,低收益资产压降近千亿元 [2] - 公司集团存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4727.58亿元,增长9.19%,母公司存款付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38个基点 [2] - 公司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含个人经营贷)余额40414.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23.50亿元,增长6.38% [3] - 公司零售贷款(不含个人经营贷)余额15047.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5.94亿元,增长2.84% [3] - 公司个人住房贷款余额8840.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8%,其中长三角等五大区域新发放贷款占比达87.70% [3] 资产质量 - 9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728.8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3] - 9月末公司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拨备覆盖率达198.04%,较上年末上升11.08个百分点 [3] 资本情况 - 公司浦发转债累计已有人民币498.37亿元转为公司普通股,转股率达99.67% [3] - 累计转股股数为39.54亿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13.4701%,补充了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3]
一盘下了六年的棋,浦发赢得并不轻松
钛媒体APP· 2025-10-30 11:44
浦发转债兑付结果与资本补充 - 截至10月27日,累计有498.37亿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39.54亿股 [1] - 未转股金额为1.63亿元,占发行总额500亿元的0.3258%,到期兑付总金额为1.79亿元 [1] - 若全额转股,静态测算下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提升48个基点至9.39% [5] 转股进程与关键机构参与 - 转股期自2020年5月开始,进程缓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未转股比例仍高达99.9971% [2] - 2025年6月,信达资产管理的计划将约1.18亿张转债转股,占发行总量23.57%,转股后持股3.01% [3] - 2025年9月,东方资产及一致行动人转股后持股比例达3.44%,成为第五大股东 [3] - 2025年10月,中国移动分两次将其持有的总计约7505.52万张可转债转股,持股比例由17%最高增至18.18% [3][4] 盈利摊薄与业绩表现 - 转债转股使公司总股本扩大约13.4%,将导致2024年每股收益摊薄约11.8% [5] - 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83.25亿元、530.03亿元、511.71亿元、367.02亿元和452.57亿元 [5]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31%,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5] 合规管理与内部控制 - 2025年以来公司多家分支机构因信贷违规、内控不健全等问题收到监管罚单 [7][8][9][10] - 罚单涉及问题包括贷款管理不到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反洗钱违规等,单笔罚款最高达245万元 [8][10] - 部分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及罚款,甚至有客户经理被禁止五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10] 战略转型与经营挑战 - 自2023年9月新管理层上任后,公司提出以"数智化"为核心的转型战略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31%,不良贷款率降至1.36%,为近十年最低 [12]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为1.41%,零售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0.82%至4.15% [12][1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02%,非利息收入结构有待优化 [13] - 区域经营分化明显,长三角区域营业利润占比31.80%,而西部地区营业亏损22.60亿元 [14] -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3.57%,仍显著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14]
债市延续向好态势,可转债ETF(511380)午后冲高,盘中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10-29 14:19
可转债市场表现 - 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上涨0.58% [2] - 可转债ETF价格上涨0.55%至13.51元,近一周累计上涨0.83% [2] - 可转债ETF盘中换手率达13.16%,成交额为78.25亿元,近一月日均成交额为114.28亿元 [2] - 可转债ETF最新规模达到593.63亿元 [3]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发布,强调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更积极的宏观政策以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2] - 规划建议提出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并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能力 [2] - 全球降息周期下,权益资产受到关注,科技成长板块受益于AI浪潮与政策支持 [3] 具体事件与机构观点 - 浦发转债于10月27日迎来最后一个转股日,并于10月28日摘牌 [2] - 银行发行可转债被视为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转股可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 [3] - 多家机构认为,四季度投资应做好股、债、商品相结合的均衡布局,可转债机会丰富 [3] 资金流向 - 可转债ETF出现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出6.38亿元 [3] - 近10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8.63亿元,日均净流入达8632.11万元 [3]
500亿元浦发转债,转股收官
经济网· 2025-10-29 10:15
浦发转债转股与兑付概况 - 500亿元浦发转债于2024年10月28日到期摘牌,累计有498.37亿元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39.54亿股 [1][2] - 未转股金额为1.63亿元,占发行总额的0.3258%,公司按每张110元(含税)的价格进行到期兑付,总兑付金额为1.79亿元 [1][3] - 浦发转债转股率为99.67%,转股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至约333.06亿股,占转股前已发行普通股总额的13.4701% [2] 转股对资本结构与财务指标的影响 - 转股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约351亿元,静态测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6月末提升0.5个百分点至9.4% [2] - 转股短期内对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摊薄,基于半年度报告测算,下半年转股对EPS和DPS的摊薄比例约为9%,全部转股的累计摊薄比例约为13.5% [2] - 转股完成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为后续稳健经营提供资本支撑 [3] 转股进程与关键推动方 - 公司管理层通过业绩改善、释放转股信号及优化股价条件推动转股落地 [4] - 转股进程在2024年大幅提速,三季度有136.4亿元转债转股(转股10.9亿股),10月1日至27日有244.09亿元转债转股 [6] - 关键机构推动转股:信达投资于6月底单日增持近1.18亿张转债并转股(约9.12亿股),进入前十大股东 [5];东方资产于9月通过二级市场及转股增持,持有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转债 [5];中国移动在10月多次转股,完成后持股比例升至18.18% [5] 浦发转债发行与退市时间线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总额500亿元,于2020年5月6日进入转股期 [2] - 浦发转债于2024年10月23日停止交易,10月27日为最后转股日,10月28日起在上交所摘牌 [2]
500亿元浦发转债,转股收官!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07:47
浦发转债兑付与转股结果 - 截至10月27日,累计498.37亿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39.54亿股 [1][2] - 未转股浦发转债金额为1.63亿元,占发行总额500亿元的0.3258%,公司按每张110元(含税)价格进行到期兑付,总金额1.79亿元 [1][3] - 浦发转债转股率为99.67%,转股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至约333.06亿股 [2] 转股对资本与盈利的影响 - 转股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约351亿元,静态测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6月末提升0.5个百分点至9.4% [2] - 转股对下半年每股收益和每股股息的摊薄比例约为9%,全部转股累计摊薄比例约为13.5% [2] - 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但总股本增加短期内对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摊薄 [2] 转股进程与关键参与方 - 转股进程在2023年下半年大幅提速,三季度有136.4亿元转债转股(10.9亿股),10月1日至27日有244.09亿元转债转股 [6] - 关键机构推动转股:信达投资于6月底单日增持近1.18亿张转债并转股(约9.12亿股),进入前十大股东 [5] - 中国移动在10月分四次将所持转债转股,完成后持股比例升至18.18%;东方资产于9月通过二级市场和转股增持,进入前十大股东 [5] 事件背景与管理层作用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总额500亿元,于2023年10月28日摘牌 [2] - 管理层通过业绩改善、释放转股信号及优化股价条件推动转股落地 [4] - 转股完成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体现管理层在资本管理、股东协调与市场安排上的统筹能力 [3]
500亿元浦发转债,转股收官!
券商中国· 2025-10-29 07:33
浦发转债兑付与转股结果 - 总额500亿元的浦发转债于2023年10月28日到期摘牌,累计转股金额达498.37亿元,转股率为99.67% [1][2][5] - 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1.63亿元,占发行总额的0.3258%,公司以每张110元(含税)的价格进行兑付,总兑付金额为1.79亿元 [2][6] - 此次转股累计产生39.54亿股普通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额的13.4701%,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至约333.06亿股 [2][5] 转股对资本结构与财务指标的影响 - 转股显著补充了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自二季报后至今补充约351亿元,静态测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6月末提升0.5个百分点至9.4% [5] - 转股对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摊薄,基于半年度报告测算,下半年转股对EPS和DPS的摊薄比例约为9%,全部转股的累计摊薄比例约为13.5% [5] - 转股的完成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体现出管理层在资本管理、股东协调与市场安排上的统筹能力 [5] 转股进程与关键推动方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2020年5月6日进入转股期,但转股进程初期不理想,至2023年3月末未转股金额占比仍高达99.9971% [4][5][9] - 公司自2023年初起明显加快转股进程,通过业绩改善、释放转股信号及优化股价条件推动转股落地 [8] - 关键机构投资者大力推动转股:信达投资于6月底单日增持近1.18亿张可转债并迅速转股;东方资产于9月通过二级市场及转股大规模增持;中国移动在10月分四次将所持可转债转股,最终持股比例升至18.18% [10] - 2023年第三季度有136.4亿元可转债转股,而10月1日至27日转股进度大幅提速,合计244.09亿元可转债完成转股 [10]
史上发行规模最大可转债 到期摘牌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0:10
浦发转债兑付摘牌与转股结果 -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于10月28日到期兑付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2] - 该可转债发行于2019年11月15日,期限6年,发行规模500亿元,为史上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 [5][6] - 累计转股金额达498.37亿元,占发行总量的99.67%,未转股金额为1.63亿元,占比0.3258% [5][6] 转股对资本实力的影响 - 高比例转股显著补充了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 [7] - 资本补充到位将为公司在"五大赛道"及重点区域的信贷布局与战略深化提供支撑 [9] - 转股导致公司总股本增加,短期内对每股收益有所摊薄,但预计对股息率的摊薄影响有限 [9] 推动转股的关键因素 - 转股过程借鉴了"光大模式",股东与多路"白衣骑士"的驰援起到了关键作用 [10][11] - 信达投资于6月份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 [12]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于9月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截至9月29日持股比例为3.44% [12] - 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在10月通过多次转股,使其持股比例增加至18.18% [12] - 新入战略投资者和原大股东是转债转股的中坚力量,其持股稳定性较高 [12]
10月29日投资提示:浦发转债硬是转股成功了
集思录· 2025-10-28 21:49
浦发转债转股分析 - 浦发转债到期兑付金额仅为1.8亿元,意味着高达99.64%的转债已成功转股 [1] - 在最后转股日前的4个月内(6月26日至10月27日),尽管浦发银行正股价格微跌0.7%,但转股规模从500亿元急剧下降至几乎完全转股 [1] - 到期前最后几个交易日,转债价格维持在110.8元,高于110元的到期兑付价,理性的投资者选择卖出转债而非持有到期,而接盘资金在存在约6%溢价的情况下仍全部选择转股 [3] 近期可转债市场动态 - 东时转债公告提议下修转股价,绿动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冠中转债公告不强赎 [4][6] - 嘉泽新能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的公司股份 [4] 临近强赎可转债数据 - 多只可转债临近强赎,例如蒙泰转债现价141.799元,转股价值143.59元,剩余规模仅0.019亿元;新23转债现价144.636元,转股价值145.01元,剩余规模0.013亿元 [8] - 部分可转债规模较大,如恒邦转债剩余规模15.665亿元,占正股流通市值比达11.59%;升24转债剩余规模10.562亿元,占正股流通市值比6.74% [8] - 通光转债最后交易日为2025-10-29,赎回价(税前)为127.341元,现价113元,转股价值122.84元,剩余规模0.746亿元 [10] - 烽火转债最后交易日为2025-12-01,赎回价(税前)为120.705元,现价106元,转股价值120.87元,剩余规模达26.516亿元,占正股流通市值比8.5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