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转债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转债迎来强赎潮,年内或有千亿规模完成转股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48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银行可转债市场迎来"赎回潮",预计整体存量规模将大幅减少,今年约1000亿元银行转债可能完成转股 [1] - 杭银转债和南银转债将在7月摘牌,未及时转股的投资者面临超30%潜在亏损 [2] - 银行股表现强劲推动可转债赎回,42只银行股中41只年内上涨,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涨幅超30% [3] 银行股表现与转债赎回关系 - 银行股估值修复是可转债触发强制赎回主因,高股息率和低估值吸引资金流入 [3] - 杭州银行股价涨幅达18.28%,突破强赎线14.76元;南京银行股价累计涨幅12.11%,触发10.69元强赎线 [2] - 头部城商行因资产质量优异、利润可观,为股价上涨提供支撑 [3] AMC参与银行转债转股 - 信达投资通过转股增持浦发银行股份,持股比例达3.1085%,跻身前十大股东 [4] - 信达系三天内完成1.1785亿张浦发转债转股,面额达117.85亿元,转股9.12亿股占总股本3.01% [5] - 类似2023年华融转股光大银行案例,AMC通过转股可分享银行股价红利并参与经营决策 [6] 银行转债市场未来趋势 - 监管政策收紧限制银行转债发行,近两年无新增案例 [8] - 剩余银行转债如兴业转债、重银转债等涨幅显著,可能触发强制赎回 [8] - 机构投资者因银行转债规模缩减转向寻找红利资产或其他替代品 [9] 转债转股对银行影响 - 可转债转股可降低财务成本并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传递经营稳定信号 [3] - 浦发银行案例显示,到期前转股可缓解现金偿付压力 [5] - AMC参与转股可帮助银行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6]
复刻“光大模式”!中国信达跻身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释放什么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7-02 19:36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有117.89亿元浦发转债转为普通股转股股数达9.12亿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3.1085% [1] - 中国信达通过3天操作将1.1785亿张可转债(面值117.85亿元)转为浦发银行3.01%股份成为前十大股东 [2] - 在中国信达介入前浦发转债转股率仅0.0029%(144万元)未转股比例高达99.9971% [3] 中国信达的操作路径 - 6月25日信达证券通过资管计划增持1.1785亿张可转债占发行总量23.57% [2] - 6月26日债券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涉及面额117.85亿元 [2] - 6月27日完成转股9.12亿股中国信达总资产超1.6万亿元以不良资产经营为核心业务 [2] 浦发转债发行背景 - 2019年10月发行规模500亿元期限6年当前距到期仅剩4个月 [3] - 可转债成功转股可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需兑付到期本息 [3] "光大模式"的行业影响 - 2023年华融通过转股1.4亿张光大转债(占比46.67%)成为光大银行7.08%股东并派驻董事 [5][6] - AMC转股可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同时分享股价上涨红利形成双赢 [6][7] - 银行股走强提升可转债转换价值转股可降低财务成本并增强信贷能力 [6][7] 当前市场动态 - 浦发银行股价13.88元较转股价12.91元尚有20%涨幅空间未达1.3倍触发条件 [7] - 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中收下降等压力转股可缓解银行内生资本补充压力 [6][7]
果然“白衣骑士”,信达投资转股增持跻身浦发前十大股东,双赢模式望成银行补资本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7-01 21:43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事件 - 信达投资通过增持1.18亿张浦发转债并转股,持有浦发银行3.01%股份,跃升至第10大股东 [1][2][3] - 转股后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497,406股,信达投资转股数量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23.57% [2][3] - 在信达增持前,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高达99.99%,距离到期仅剩4个月 [1][3] 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 - 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8.49%小幅下滑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8.38%,接近监管要求的8%下限 [1][3] - 信达的转股行为为浦发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供及时支持 [1][3] 银行可转债市场现状 - 部分银行如苏行转债、成银转债等年内成功触发强赎,而紫银转债、上银转债等未转股比例仍超过99.99% [1] - 银行可转债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未转股比例高企的银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1] AMC入股银行模式分析 - AMC作为"白衣骑士"入股银行已有先例,如中国华融(现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曾增持光大转债40.56%并转股成为光大银行第四大股东 [4] - AMC与银行资本联动紧密,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参股中国银行,长城资产增持民生银行 [5] - 该模式对AMC和银行形成双赢:银行可降低财务成本并补充核心资本,AMC可获得投资收益 [6] 行业趋势展望 - AMC入股银行促进可转债转股的模式或进一步常态化,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提供新路径 [1][5] - 参股银行对AMC当期及未来利润有显著贡献,对银行板块形成重要增配力量 [6]
转债再现“白衣骑士”!信达投资超百亿元转股浦发银行
证券时报· 2025-07-01 20:33
浦发银行转债转股事件 - 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面值117.85亿元)全部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 [1] - 转股完成后,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2] - 此次转股使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从499.97亿元下降至382.11亿元,未转股比例从99.99%骤降至76.42% [3] 浦发转债基本情况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发行500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债券简称"浦发转债" [2] - 截至2025年6月26日,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达499.97亿元,未转股比例99.99% [3] - 若未能实现转股,浦发银行将面临500亿元本金及相应利息的刚性兑付压力 [3] 信达投资背景 - 信达投资是中国信达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 [4] - 中国信达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6389.60亿元,归属于股东权益1941.83亿元 [4] 银行转债市场情况 - 今年以来已有5只银行转债退出市场,包括苏行转债、成银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和中信转债 [5] - 银行发行转债主要目的是通过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 [5] - 此前中国华融曾通过转股方式帮助光大银行可转债退出,被市场称为"光大模式" [5][6] "光大模式"案例 - 中国华融在光大转债最后转股日将其持有的1.4亿余张光大转债转为光大银行A股普通股,占发行总量46.67% [5][6] - 转股后中国华融持有光大银行7.08%股份,成为主要股东之一 [6] - 该案例为银行转债退出提供了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转股的新渠道 [6]
转债再现“白衣骑士”!信达投资超百亿元转股浦发银行
证券时报· 2025-07-01 20:27
银行转债转股事件 - 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面值117.85亿元)全部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 [1] - 转股完成后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3] - 此举使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从499.97亿元降至382.11亿元,未转股比例从99.99%骤降至76.42% [4] 浦发转债背景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发行500亿元可转债(5亿张,每张面值100元),期限6年 [3] - 若未能实现转股,浦发银行将面临500亿元本金及相应利息的刚性兑付压力,对资本充足率构成显著挑战 [4] AMC机构角色 - 中国信达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旗下拥有9家平台子公司 [4]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16389.60亿元,归属于股东权益1941.83亿元 [4] - 此次操作标志着AMC在化解银行资本压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2023年3月中国华融曾将持有的1.4亿余张光大转债转为光大银行A股普通股,占发行总量46.67% [6] - 今年以来已有5只银行转债退出市场,包括苏行转债、成银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和中信转债 [5] 银行转债发行目的 - 银行发行转债主要目的包括低成本融资和通过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6] - 全额转股对银行转债退出具有重要意义,可缓解到期兑付压力 [6]
果真“白衣骑士”!这家央企借道可转债,跻身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
券商中国· 2025-07-01 07:21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事件 - 信达投资在3天内完成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股,合计转股9.12亿股,持股比例达3.01%,进入前十大股东序列 [1][2][3] - 转股完成后浦发银行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2][7] - 浦发转债发行于2019年10月,规模500亿元,期限6年,目前剩余4个月到期 [5][6] - 转股前浦发转债转股率极低,仅144万元完成转股,未转股比例高达99.9971% [6] "光大模式"再现 - 该模式指银行通过引入战略股东购入可转债转股以缓解到期兑付压力,典型案例为光大银行300亿元可转债获中国华融转股 [10][11] - 光大转债转股后未转股比例降至24.23%,既减轻偿付压力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3] - 浦发银行当前股价13.88元,距离转股价1.3倍(16.78元)尚有20%涨幅差距 [13] 银行可转债市场现状 - 银行转债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需兑付到期本息 [14] - 大面积转股通常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转股价1.3倍),对长期"破净"银行难度较大 [14] - 2023年9月以来多家银行转债触发强赎转股,如成都银行、苏州银行转股率均超99.9% [15] - 中信银行400亿元转债到期时转股率达99.86%,控股股东提前转股263.88亿元 [16] - 目前市场存续8只银行转债,浦发转债4个月后到期,齐鲁转债接近触发强赎 [17]
“光大模式”再现,信达超百亿转股浦发银行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00:15
信达投资溢价转股浦发银行 - 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8亿元面值浦发转债溢价转为浦发银行股票 成为持有浦发银行总股本3 01%的股东 [2][8][9] - 本次转股导致浦发转债债券余额从499 97亿元大幅降至382 11亿元 [9] - 浦发转债转股溢价率为7 17% 转股完成后溢价率下降至4 95% [9][10] 浦发银行股价表现 - 6月30日浦发银行股价逆市大涨2 44% 领涨银行股 [3][10] - 转股后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 264 497 406股 [8] 历史类似案例 - 两年前中国华融曾在光大转债到期前斥资超百亿元溢价买入并转股 成为光大银行战略投资者 [9] - 浦发转债将于2024年10月28日到期 到期赎回价为110元 [9] 交易细节 - 信达投资转股前持有1 1785亿张浦发转债 占发行总量23 57% [7][8] - 合计转股股数为9 1217亿股 [8]
转债周度专题:“光大转债”模式再现?-20250629
天风证券· 2025-06-29 1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齐鲁银行公告“齐鲁转债”预计触发赎回,浦发转债到期有新进展,类似“光大转债”模式,其到期偿还压力降低,银行转债配置难度提升,中大盘绩优转债或受益于“固收 +”资金配置需求外溢 [1][11] - 本周市场整体上涨,成交热度走高,A股市场估值回升,国内经济基本面与资金面弱共振有望开启;转债发行压力预计不高,估值抬升至历史高位需警惕回调风险,关注下修博弈、强赎风险及临期转债短期博弈机会 [12] - 行业上关注热门主题、内需方向、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关板块及军工行业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周度专题与展望 “光大转债”模式再现 - 齐鲁银行公告“齐鲁转债”预计触发赎回,6月24 - 26日其股价连续3日收于触发赎回价格线以上,距触发赎回仅需2个交易日 [10] - 浦发银行公告信达证券增持及转让可转债,6月27日“浦发转债”规模下降与增持规模匹配,转股溢价率维持在7%附近,类似“光大转债”到期前操作,截至6月27日剩余规模382.11亿元,到期偿还压力降低 [11] 周度回顾与市场展望 - 本周一至周三市场单边上行,多数申万行业收涨,非银等涨幅高;周四市场窄幅回调,汽车等回调幅度略高;周五市场震荡,银行板块领跌 [12] - A股市场估值回升,出口订单反弹带动5月PMI窄幅回暖,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措施有望提振内需,出口增速或回落,国内经济基本面与资金面弱共振有望开启 [12] - 转债发行压力预计不高,股市回暖使转债增量资金回流驱动估值抬升至历史高位,需警惕估值回调风险;关注下修博弈空间、警惕强赎风险,适当关注临期转债短期博弈机会 [12] 转债市场周度跟踪 权益市场收涨,TMT军工非银领涨 - 本周权益市场主要指数收涨,万得全A涨3.56%,上证指数涨1.91%等,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价值 [17] - 28个申万行业指数上涨,3个行业下跌,计算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行业领涨,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和交通运输行业居跌幅前三 [19] 转债市场大涨,百元溢价率明显提升 - 本周转债市场收涨,中证转债涨2.08%,上证转债涨1.94%等,日均成交额有所回落,周内成交额合计2895.35亿元 [3][21] - 转债行业层面29个行业收涨,通信、国防军工和汽车行业涨幅前三;对应正股层面27个行业收涨,计算机、非银金融和通信行业涨幅前三 [27] - 多数个券上涨,周涨幅前五的转债有三羊转债等,周跌幅前五的转债有联得转债等,周成交额前五的转债有天阳转债等 [29] - 低价转债数量减少,转债价格中位数上涨,本周五全市场转债价格中位数收报123.45元,较上周末上涨2.79元 [33] - 全市场加权转股价值上升,溢价率下降,百元平价溢价率上升,隐含波动率中位数上升,偏债型转债的纯债溢价率上升 [4][35] 不同类型转债高频跟踪 分类估值变化 - 本周偏股型及平衡型转债估值明显上行,仅80 - 90元平价转债估值下行,AAA评级转债估值上行,A及以下转债转股溢价率明显下行,大盘转债估值上行 [44] - 2024年初至今,偏股型、平衡型转债转股溢价率均触底反弹,截至本周五,偏股型转债转股溢价率处于2017年以来35%分位数附近,平衡型转债处于50%分位数以下 [44] 市场指数表现 - 本周各评级转债均上涨,AAA转债涨1.06%,AA + 转债涨2.39%等;2023年以来,AAA转债录得17.14%收益,AA + 转债录得3.39%收益等 [53] 转债供给与条款跟踪 本周一级预案发行 - 本周无新上市转债,待上市转债合计71.54亿元,伯25转债公告于7月1日发行,已发行待上市转债6只 [5][58] - 本周一级审批数量10只,凯众股份获同意注册,精达股份等4只转债获交易所受理 [5][58] - 自2023年初至2025年6月27日,预案转债数量合计88只,规模合计1436.52亿元,各审批阶段有相应数量和规模 [59] 下修&赎回条款 - 预计触发下修:本周14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下修 [64] - 不下修:本周7只转债公告不下修,其中科沃转债等3只公告6个月内不下修 [64] - 提议下修/实际下修:本周山石转债提议下修,建工转债下修到底价 [65] - 预计触发赎回:本周5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赎回 [68] - 不提前赎回:本周2只转债公告不赎回 [68] - 提前赎回:本周4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68] - 截至本周末,仍在回售申报期的转债共3只,尚在公司减资清偿申报期的转债24只 [70]
复刻“光大模式”?这家央企巨额增持浦发银行可转债
券商中国· 2025-06-27 07:26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银行可转债获信达投资增持1.18亿张,占发行总量23.57% [1][2][7]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尚有4个月到期,当前转股率仅0.0029% [2][5] - 信达投资为中国信达全资子公司,后者总资产超1.6万亿元,核心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 [8][9] 光大银行可转债案例参考 - 光大转债到期前获中国华融增持1.22亿张(占40.56%),转股后持股7%成为第二大股东 [3][10] - 光大转债最终转股率75.77%,直接降低偿付压力并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1] - 华融通过溢价转股方式降低成本,每股实际成本低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 [11] 银行可转债转股机制 - 转股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转股价1.3倍),对"破净"银行难度较大 [15] - 2023年多家银行转债触发强赎转股,如成银转债(99.94%)、苏行转债(99.93%) [16][17] - 中信转债到期前控股股东转股263.88亿元,最终转股率达99.86% [18][19] 银行可转债市场现状 - 当前市场存续8只银行转债,浦发转债4个月到期,齐鲁转债接近强赎触发 [20] - 常熟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等股价已贴近转股价1.3倍 [21] - 2023年以来银行转债新发长期停滞,主因板块估值持续破净 [26] 银行可转债发展历程 - 2017年起被广泛使用,2018-2019年发行规模达130亿/1360亿元 [22] - 2020年发行量不足百亿,因永续债受宠及市场低迷 [24] - 2021-2022年发行回暖,分别达1100亿/270亿元,发行效率提升 [25]
银行转债快到期,券商突然狂买超百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22:26
信达证券买入浦发转债 - 信达证券管理的资管计划累计增持浦发转债1.1785亿张,占发行总量23.57%,面值117.85亿元,按最新收盘价112.451元计算市值达132.52亿元 [2][5] - 信达证券将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转让比例同样为发行总量的23.57% [2][5] - 浦发转债今年以来上涨3.17%,最新收盘价为112.451元 [5] 浦发转债基本情况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发行日期2019年10月28日,债券期限6年,将于2025年10月28日到期,目前剩余期限约4个月 [7] - 到期赎回价为110元(含最后一期利息),当前转股价值105.418元,转股溢价率6.67% [7] - 目前债券余额499.97亿元,显示基本未进行转股 [7] 交易背景与潜在影响 - 信达投资为中国信达子公司,后者为化解金融风险而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7] - 类似案例:两年前中国华融在光大转债到期前溢价买入并转股,帮助光大银行化解偿付问题并成为战略投资者 [7] - 市场关注此次增持是否旨在帮助浦发银行解决转债转股问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