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金属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数据局: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将在今年推出,数据资产资本化起飞——《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8:17
(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股三大指数接近平收,标普500指数涨0.03%,纳指跌0.01%,道指跌0.02%,大型科技股多数上 涨,英特尔大涨超7%,亚马逊、奈飞涨超2%,微软、英伟达、谷歌、Meta小幅上涨;特斯拉跌超 1%,苹果小幅下跌。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13%,理想汽车、虎牙跌超4%,小 鹏汽车、网易、蔚来、阿里巴巴跌近4%,京东、百度跌近3%。 2、8月14日晚间,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报告显示,7月美国批发价格涨幅远超预期,这可能 表明通胀仍是美国经济面临的威胁。8月14日晚间,旧金山联储玛丽·戴利在接受美媒采访时明确表示, 反对在9月议息会议上实施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戴利表示,降息50个基点"听起来像是我们看到了紧急 情况",但她对劳动力市场并不感到担忧,也不认为有必要进行追赶式降息。她支持逐步向更中性的政 策立场调整,时间跨度为"未来一年左右"。她表示,虽然支持9月份开始降息,但认为政策调整应该是 渐进的。 (二)行业掘金 1、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局长 刘烈宏表示,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 ...
全球无人机电池市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6-19 17:27
无人机电池行业核心观点 - 预计2030年全球无人机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538百万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9% [1] - 锂聚合物电池是主导产品类型,占据约67%的市场份额 [9] - 消费级无人机是最大下游市场,占据约41%的份额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厂商(宁德新能源科技、欣旺达、深圳格瑞普、鹏辉能源和EaglePicher)合计占有约38%市场份额 [5] - 全球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中国 [5] 主要驱动因素 - 无人机在摄影、农业、送货服务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推动锂离子电池需求增长 [15] - 更长的飞行时间需求促使高能量密度电池发展 [15] - 技术进步(电机、材料、控制系统)推动高效能电池需求 [17] 行业发展机遇 - 民用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涵盖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9] - 高电压电池系统(4S/6S配置)趋势明显,可提升功率输出和飞行时间 [19] - 轻量化电池解决方案需求增长,有助于提升飞行性能和有效载荷能力 [20] 技术发展趋势 - 电池技术持续进步,重点关注能量密度、充电效率和安全性改进 [19] - 硅阳极、固态电池等新材料可能带来性能突破 [19] - 锂金属电池等创新技术正在深入研究 [21] 市场细分 - 产品类型:锂聚合物电池、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 [22] - 应用领域: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军用无人机 [22] - 重点地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 [22]
锂金属负极:材料圭臬,远眺终局
长江证券· 2025-05-29 17: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锂金属负极为代表的技术路径,在超高能量密度、大容量电芯开发和实际产业落地上,展现出高速度和潜力,伴随固态电池东风和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锂金属负极凭借体系革新触摸锂电池体系能量密度天花板,并有望突破特殊应用场景的性能桎梏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金属负极:第一性原理下的价值回归 - 负极材料技术路线迭代呈现“石墨负极➡️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的商业化共识,2025 年 4 月宁德时代在首届“超级科技日”提出自生成负极技术,实现电池材料革命性突破,可提升体积和重量能量密度 [13] - 锂金属负极是负极材料中的“圣杯”,拥有超高理论比容量,是石墨负极的 10 倍以上,且电化学电位低,与不同正极材料匹配时比能量提升显著,其应用对提升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意义重大 [3][15] 荆棘遍布:锂枝晶和规模化是永恒议题 - 锂金属负极应用存在挑战,其高反应活性导致利用率降低、产生气体并引发安全隐患,高活性和表面 SEI 锂离子扩散能垒高促进锂枝晶形成,不均匀锂沉积是锂枝晶生长温床 [4][19] - 锂金属电池生产加工对商业化重要,尤其是超薄、超宽锂负极的连续化、规模化制备,当前主要有物理法、电化学法和自生成负极等技术路线,主流物理法有局限,新兴技术方案有望打开商业化基础 [4][21] 步履不停:材料&结构创新搭建多元解法 - 锂的不均匀沉积源于电解液中阴阳离子分布不均,锂初始成核位点和 SEI 层性质决定锂金属负极沉积界面稳定性,改性方案主要有电解液体系优化、3D 结构化设计、电解质/负极界面改性 [5][24] - 电解液体系优化可减少 SEI 形成、提高锂沉积/剥离效率,固体电解质能抑制锂枝晶生长、降低风险、提升快充速率 [25] - 3D 结构化设计为金属锂构建三维导电骨架,引导锂离子均匀沉积,可缓解体积膨胀和应力变化,抑制树枝状锂生长 [31] - 电解质/负极界面改性通过人工涂层增强固 - 固接触、降低界面电阻、保持界面稳定,锂合金负极构建可改善充放电动力学 [33] 玉汝于成:产业加速推进,潜力逐步验证 - 电芯端,锂金属电池在高要求领域率先突破,部分产品突破 500Wh/kg,规模化应用成熟度提升,多家企业产品进入导入验证或产品交付阶段 [6][35] - 材料端,锂金属负极凝聚行业共识,结构化设计取得突破,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概念潜力被验证,多家公司推出相关产品或达成合作协议,有望打开市场空间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