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电池
搜索文档
三大区域外贸领跑:韧性背后的增长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1-25 22:43
宁波舟山港滚装船载着新能源汽车驶向墨西哥,广州企业的光伏组件发往南非,保定中欧班列奔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今年前10个月,我国长三角、粤 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区域外贸捷报频传,彰显强劲发展韧性。海关数据显示,长三角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7.52 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京津冀进出口3.91万亿元,连续7个月增长,三大区域共同撑起我国外贸"半壁江山"。 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军。前10个月,该区域民营企业进出口7.8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占进出口总值的55.9%。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铺 里,外国采购商络绎不绝,不少企业凭借过硬产品打开海外市场,新客户数量同比增长两成。 粤港澳大湾区的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唱起主角。前10个月,大湾区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七成,电子元件、"新三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9.5%、 32.2%。深圳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的无人机电池、模型电池远销多国,海外市场对清洁能源产品的需求助推企业出口强劲增长。 京津冀地区的对外开放平台效能显著。该区域与240余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稳定贸易往来,前10个月出口1.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依托自贸试 ...
三大区域,外贸为啥跑得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5 08:42
宁波舟山港梅西滚装码头,装载了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的"梦之兰"号滚装船正缓缓离泊驶向墨西哥; 广州花都区一家新能源企业内,一批货值超70万元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正在装箱,准备发往南非; 河北保定,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的中欧班列驶出站台,开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外贸向新向 优,展现出强劲韧性。其中,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 7.52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京津冀区域进出口3.91万亿元,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这三大区域外贸为何跑出加速度?其高质量发展折射出我国外贸怎样的韧性与活力? 亮点多、韧性足 盘点今年以来外贸成绩单,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表现格外抢眼。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民营企业进出口7.83万亿元, 同比增长9.7%,占进出口总值的55.9%,外贸主力军的作用持续显现。 浙江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五金产品商铺内,来自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采购商们 正仔细验看着样品,不时与店主交换着名片、商讨价格。 " ...
三大区域,外贸为啥跑得快?
人民日报· 2025-11-25 06:57
宁波舟山港梅西滚装码头,装载了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的"梦之兰"号滚装船正缓缓离泊驶向墨西哥; 广州花都区一家新能源企业内,一批货值超70万元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正在装箱,准备发往南非; 这三大区域外贸为何跑出加速度?其高质量发展折射出我国外贸怎样的韧性与活力? 河北保定,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的中欧班列驶出站台,开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外贸向新向 优,展现出强劲韧性。其中,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 7.52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京津冀区域进出口3.91万亿元,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亮点多、韧性足 盘点今年以来外贸成绩单,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表现格外抢眼。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民营企业进出口7.83万亿 元,同比增长9.7%,占进出口总值的55.9%,外贸主力军的作用持续显现。 浙江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五金产品商铺内,来自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采购商们 正仔细验看着样品,不时与店主交换着名片、商讨价格。 " ...
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
新华社· 2025-11-20 13:15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周圆、彭韵佳)"十五五"规划建议在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 融合时,明确"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将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推动创新成果 从"书架"走向"货架"。 目前,全国已建设2400余个中试平台,遴选出首批24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重点培育 中试平台共承担中试服务项目2.5万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约90个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等。 近年来,我国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不断提速,逐步织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网络。 在浙江宁波,一种能像人类鼻子一样检测汽车内饰件"异味"的新型嗅辨装备,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曾一度困扰研发团队。去年,该技术进入宁波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的项目库后,得到权威专家认定并 获得多项支持,产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 在四川成都,天府绛溪实验室的中试车间内,工程师们正进行一款无人机电池的中试工作。据悉,企 业、科研机构等无需自建生产线,在这里就能完成产品定型、工艺优化和可靠性验证,有效降低创新产 业化成本。 "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 任晓刚认为,二者能 ...
新华鲜报·规划建议新看点丨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
新华社· 2025-11-20 12:54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周圆、彭韵佳)"十五五"规划建议在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 合时,明确"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将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推动创新成果 从"书架"走向"货架"。 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是什么?将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带来哪些影响? 概念验证是指从技术、市场、产业等维度,对科技成果进行验证,旨在验证技术可行性并判断商业价 值、评估市场潜力。简而言之,其好比一个"筛子",筛选出有市场化价值的研究成果。 中试验证则是新产品从试制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重点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工艺匹配性、批量稳定 性、成本经济性等问题,也被看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 任晓刚认为,二者能够降低成果转化的风险、促进产业化、推动产学研协同。 可以说,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将为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任督二脉"。 据统计,经过中试验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以上,未经过中试验证的产业化成功率仅为 30%左右。 近年来,我国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不断提速,逐步织密科技成果转化的 ...
扬中聚力打造产创融合首选地转化地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11-05 07:37
公司动态与资本运作 -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中6000万元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重点攻关氢能装备、海工装备等新兴领域 [1] - 威腾集团配电及新能源产业基地的5栋现代化厂房投产,投资资金来自企业上市融资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 [5] - 扬中市有3家主板上市企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扬中市佳旺华电器有限公司预计今年产值达9000万元,产品在国内同类市场占据12%至13%份额,今年投入研发资金近300万元 [2] - 扬中市通发实业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每秒250升流量的车载消防泵产品,填补行业技术空白 [2] - 贝朗生物工程设备(江苏)有限公司累计获得专利近40项,江苏星倪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动多所高校实验室并与中国船舶、中国石油等央国企合作 [2] - 今年扬中市有7家企业技术产品成功获评省“新技术新产品” [2] 产学研合作与活动 - 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对接活动中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就无人机电池、光伏储能电芯等展开交流并建立联系 [3] - 今年扬中已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活动10余场,促成60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落地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江苏大全凯帆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5亿元进行升级改造,2024年产能较2022年提升104%、产值提升94%,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2025年度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4] - 扬中市完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今年全市有25家企业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4] - 海航电气绿色零碳园区正式投产,为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制造工厂,实现绿电替代率和清洁能源本地消纳率双超90% [4] - 扬中市今年创成10家镇江市级绿色工厂 [4] 金融支持与产业发展 - 扬中市为镇江纳特气门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转型提供金融支持,金润租赁联合光大银行落地700万元直租项目 [5] - 作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截至9月末扬中市各项贷款余额1359.18亿元,其中科技贷款余额251.45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98.96亿元 [6]
“五项工程”让“智造岛城”强起来
新华日报· 2025-11-05 06:29
公司动态与融资 -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中6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重点攻关氢能装备、海工装备等新兴领域 [1] - 威腾集团配电及新能源产业基地的5栋现代化厂房投产,投资资金来自企业上市融资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 [5] - 扬中市有3家主板上市企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企业研发与创新 - 扬中市佳旺华电器有限公司预计今年产值达9000万元,产品在国内同类市场占据12%至13%份额,今年投入研发资金近300万元 [2] - 扬中市通发实业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每秒250升流量的车载消防泵产品,填补行业技术空白 [2] - 贝朗生物工程设备(江苏)有限公司累计获得专利近40项 [2] - 今年有7家企业技术产品成功获评省“新技术新产品” [2] - 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学研活动中就无人机电池、光伏储能电芯等与高校教授展开交流 [3] - 今年扬中已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活动10余场,促成60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落地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江苏大全凯帆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5亿元进行升级改造,2024年产能较2022年提升104%、产值提升94% [4] - 大全集团“全链贯通的电力成套装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2025年度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4] - 扬中完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今年全市25家企业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4] - 海航电气绿色零碳园区正式投产,为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制造工厂,实现绿电替代率和清洁能源本地消纳率双超90% [4] - 扬中今年创成10家镇江市级绿色工厂 [4] 金融支持与产业投资 - 扬中市属国企金控集团旗下金润租赁联合光大银行为镇江维纳特气门科技有限公司落地700万元直租项目,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 [5] - 作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截至9月末,扬中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359.18亿元,其中科技贷款余额251.45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98.96亿元 [6]
珠海冠宇(688772):钢壳电池渗透贡献利润增量 动储减亏修复盈利能力
新浪财经· 2025-11-02 20:3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3.2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44% [1] - 2025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2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92% [1]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5亿元、170亿元、1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14.3亿元、20.4亿元 [2] 核心业务与技术 - 钢壳电池采用密封钢壳和激光焊接封装,具备结构强度高、抗冲击挤压、安全性高及延长电池寿命的优势 [1] - 钢壳电池具备更好的热传导性,可成为手机散热系统的一部分 [1] - 公司消费类钢壳电池已实现量产出货,相关产线有望进一步扩充以贡献显著业绩增量 [1] 市场与客户动态 - 苹果于2024年在iPhone 16 Pro首次应用钢壳电池,2025年在iPhone 17系列增加至两款机型采用,后续有望在更多机型采用 [1] - 公司与大疆等无人机客户深度合作,销量稳步提升,并积极与头部物流企业推进物流无人机产品开发 [2] - 公司正与大型eVTOL厂商进行对接合作,紧抓低空经济机遇 [2] 战略与项目聚焦 - 公司适时调整动力和储能电池项目建设进度,严格控制产能释放节奏 [2] - 公司聚焦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电池产品应用领域覆盖消费电子终端、汽车、无人机等 [2]
助力低空经济商业闭环,重磅展会即将在广州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9:01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国际低空经济贸易博览会/第八届全球无人系统大会定于2025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广交会展馆举办 [1] - 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预计吸引超600家产业链企业参展 [1] - 目前招展进度已完成80%,多家产业链龙头企业确认参展 [3] 展会模式与亮点 - 首次推出“1+5+N”创新贸易服务模式,以全体系场景产业生态服务出口贸易为核心 [1] - 构建五大贸易生态:国际资本链接、国际产业需求挖掘、多维创新产贸生态、全球商链聚合、数字赋能产业服务 [1] - 通过多场精准贸易对接会,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1] 展会内容与活动 - 设立核心展区、供应链展区与服务贸易展区,集中展示eVTOL、无人机、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产品与技术 [2] - 拟举办20余场专题论坛,涵盖空域管理、标准制定、投融资等关键议题 [2] - 继续举办行业权威奖项“金翼奖”,表彰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企业与个人 [2] 行业背景与定位 - 低空经济主要指1000米以下的空域发生的经济活动,包括无人机配送、农业植保、地理测绘等 [2] - 展会主题为“创新低空、服贸全球”,聚焦政策研判、技术突破、标准制定、场景落地 [2] - 旨在推动低空经济从技术研发向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2] 区域产业生态与合作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发制造与场景应用基础,链接广交会资源,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 [2] - 中国无人机企业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 [2] - 发布会汇聚亿航、大疆、极飞等头部企业代表,以及国际机构、行业组织,形成政企学协同推进的产业生态 [1]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澳门低空经济协会等机构与组委会签订系列合作协议 [1] 企业案例与市场地位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的客户覆盖大湾区,其无人机电池市场份额约占全球30% [2]
珠海冠宇
数说新能源· 2025-10-21 10:25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亮点 - 营业收入达41-43亿元,创公司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3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突破100亿元,实现阶段性目标 [1] - 归母净利润为2.53亿元,首次在第三季度实现此利润规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 - 收入增长主要由消费电子电池出货量提升驱动,而非产品售价上涨 [1][4] - 高毛利产品如钢壳电池和高硅负极电池出货占比提升,叠加规模效应,推动利润改善 [1] 消费电子业务进展 - 北美头部客户(如苹果)钢壳电池7月开始交付,8-9月贡献显著增量,当前年产2000万颗产线满产 [1][5] - 2026年6月规划将钢壳电池产能扩至年产8000万颗,长期目标为年产1亿颗 [1][5] - 2026年预计向该客户出货手机电池8000万至1亿颗,其中70%为钢壳电池,配套iPhone 17/18系列 [1][5] - 韩系客户将于2026年导入,预计贡献2-3亿元收入增量,长期潜力巨大 [2][6] - 笔记本电池业务份额稳定,提供稳定利润与现金流 [2] - 新兴消费电子领域,为北美AI穿戴设备推出高能量密度小钢壳电池,3Wh产品售价为传统产品数倍,已与谷歌、微软合作 [2] - 日系游戏机电池业务布局6年,将于2026年进入收获期 [2] 动力与储能业务进展 - 无人机电池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200%,市场渗透率达40% [2] - 无人机电池循环寿命达1000次,产品毛利率超过20% [2][10] - 2026年无人机电池收入预计从几亿元增长至十几亿元 [2][10] - 汽车启停电池已获得国内前20大车企中60%-70%的定点,产品毛利率介于10%-20% [2][8] - 动力与储能业务当前亏损主要源于产能利用率不足及研发投入,预计2026年产能利用率提升后有望实现盈利 [2][8] 2026年未来规划与展望 - 股权激励目标为2026年实现170亿元营收,基于当前增长势头实现概率较高 [3] - 增长主要来源于存量客户份额提升(占比超80%)及新兴领域如AI穿戴、无人机带来的增量 [3] - 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已提前储备钴等原材料,可规避涨价风险并支撑生产至2026年初 [1][3][4] - 研发费用将聚焦高毛利产品,随收入增长,研发费用率有望下降,净利率有望向行业头部水平靠拢 [3][9] - 消费电子业务整体毛利率有望较2025年提升,动力由高毛利产品放量及规模效应驱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