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共识
icon
搜索文档
成功VC都在押注“非共识”:敢于“错”的投资人才能赢
FOFWEEKLY· 2025-07-07 17:59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最近看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伊利亚教授和他的同事写的《钱商》-投资、决策与财富增长的9大思维,这是一本介绍VC投资思维的书,里面有个章 节专门介绍了VC的决策思维,这也是我平时关注的一个方向,这篇文章算是读书笔记,整理了下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决策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南非长尾黑颚猴群体实验 本期导读: 如果是为了求稳,可以去追求共识,如果是为了寻求突破,就必须具有非共识决策思维。 目前在杉域负责咨询业务,包括基金投前可行性研究,商业尽调,GP图谱,基金绩效评价,专题培训、基金/项目退出等方案设计。 长尾黑颚猴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其所聚居的猴群中经常有多达50多只猴子。埃里卡范德瓦尔教授是专门研究群体组织的负责人,在南非的一 个自然保护区,他的团队将野生长尾黑颚猴分成了几组。他们在每一组猴子面前都放置了玉米容器,第一个容器里装满了用染料染成粉色的玉米,第 二个容器里装着蓝色的玉米。两种玉米不仅在颜色上易于辨认,而且在味道上也有差异。科学家们将其中一个容器中的玉米浸泡在芦荟叶中,使其变 得又苦又难吃。不出所料,猴子们都很嫌弃苦味的玉米。很快,猴子们就知道了他们喜欢哪种食物,并习惯只吃某种特定颜色 ...
当王宁、王兴兴、张俊杰的投资人坐在一起
暗涌Waves· 2025-07-01 19:35
核心观点 - 新一代创业周期开启,AI和科技领域将涌现更多素未谋面的创始人,投资人需具备识别"非共识创始人"的能力 [3] - 优秀创始人的核心特质包括:艺术与商业融合能力、纯粹专注、蜕变式成长、善于决策和组织建设 [5][9][10][15] - 早期投资的关键在于捕捉"闪电时刻",但需面对信息损耗和规模化难题 [14] 创始人特质分析 泡泡玛特王宁 - 兼具艺术审美与商业理性,对潮玩展的商业化创新有独特见解 [5] - 注重细节成本控制,如门店材质选择兼顾美观与成本效益 [6] - 消费行业需要左脑(理性)与右脑(感性)的协同能力 [8] 宇树科技王兴兴 - 纯粹专注的特质首次见面即可感知,大学时期已是机器人领域KOL [9] - 商业决策务实直接,选择做人形机器人因"订单来了" [9] - 技术细节阐述能力强,但不善言辞 [9] 霸王茶姬张俊杰 - 展现蜕变式成长,从边缘创业者到IPO路演阶段能力显著进化 [10][11] - 首次见面即讲述传奇童年经历,后经背调验证真实性 [13] - 组织建设能力突出,半年内完成总部搬迁和人才体系升级 [11] 投资人方法论 - 判断标准聚焦创始人底层能力:战略思考、挑战精神、自我觉察,而非表面性格特征 [13] - 早期投资需直面"新知识"挑战,避免因认知局限错失机会 [13] - 决策框架强调创始人决策质量与组织效能两大维度 [15] - 非共识案例识别能力体现在连锁餐饮、出海硬件等新兴领域 [16][18] 行业观察 - 消费行业底层逻辑在于把握人性迭代缓慢的特性 [37][38] - VC行业本质是观察当代商业史,需建立历史维度认知框架 [40][41] - 创业者与投资人关系需保持平视视角,避免仰视或俯视 [29] - 行业存在显著信息损耗,决策信息量级差达数百万倍 [14]
98场专题论坛、260个议题!第27届科协年会将在京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3:26
中国科协年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7月1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示踪科技前沿助力创新发展" [1] - 年会由1场主论坛 98场专题论坛和4场平行论坛组成 设置发布 宣传与科普 展览展示与场景体验等版块 [1] - 主论坛将于7月6日上午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1] 年会创新亮点 - 本届年会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最大亮点 组织近70家全国学会会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 - 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重大科技领域 聚焦前沿和"非共识"科技问题 推荐近260个议题 [1] - 首启非共识议题征集活动 动员98场专题论坛提出可能颠覆现有知识体系或权威论断的议题 [1] - 经专家评议形成非共识议题清单 将于年会结束时线上发布 [1] 论坛内容设置 - 主论坛邀请5位中国科协副主席围绕量子技术 生物制造 深海科技 人工智能 农业育种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2] - 98场专题论坛覆盖数理化基础科学 生命健康等10个领域 由53家全国学会承办 [2] - 邀请权威专家把关 确保学术质量 [2] 成果发布机制 - 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 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2] - 从2152篇征集论文中遴选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 年会结束时线上公布 [2] 活动组织原则 - 秉持务实节俭原则 不设立开闭幕式 减少领导致辞等程序性安排 [2] - 严禁安排宴请等非学术交流活动 严格控制线下活动规模 [2] - 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设备 不搭建大屏 不制作背景板 不铺设地毯 [2] - 不再提供签字笔 笔记本 文件袋等物品 [2]
泡泡玛特割了谁韭菜,没故事的IP靠什么,Labubu全球杀疯,包搭子比包贵!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41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突破传统IP叙事模式 通过设计"情绪空白"角色形象如Molly和Labubu 让消费者投射个人情感 形成"千人千面"共鸣 [3][4] - 商业模式不依赖强大故事支撑 而是通过美学设计吸引消费者 在文化差异大的市场如日本欧美也能成功 [4] - 护城河在于平台化IP运营能力 与全球艺术家合作形成信任基础 如泰国设计师创作的Crybaby等多元化IP [4] 供应链与渠道优势 - 单模开模成本高达数百万港元 精细工艺设置高行业准入门槛 [4] - 线下门店占据全球核心商圈如纽约第五大道 巴黎卢浮宫旁 提升品牌势能并强化消费者触达 [4] 全球化战略与增长 - 采取"本地化IP与全球化载体"战略 在泰国合作本地艺术家IP迅速走红 在美国通过一线城市门店验证单店模型后向芝加哥等城市扩展 [8] - 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优化营收结构 推动净利率指数级提升 轻资产模式类似互联网行业成为股价主要驱动力 [10] 投资逻辑与市场表现 - 股价经历剧烈波动 从低谷9港元到高峰90港元 呈现10倍涨幅 [1]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7% 海外增速领先成为业绩拐点信号 [11] - 疫情期间门店销售额逆势增长 显示需求韧性 [11] 行业研究方法论 - 草根调研能捕捉一手信息 如记录客流量和消费行为 规避二手报告滞后性 [11] - "左侧观察 右侧验证"策略可避免过早介入风险 需跟踪财报和行业动态寻找突破性信号 [12] - 持有逻辑取决于海外扩展未被证伪且估值匹配增速 卖出信号包括逻辑证伪 估值泡沫或增速见顶 [12] 消费趋势洞察 - 公司案例揭示"反直觉"商业现象背后存在未被主流认知捕捉的需求真相 [13] - 中国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体现为新兴情绪价值消费的崛起 [13]
AI coding的雄心、困局与终局
36氪· 2025-05-23 08:02
AI编程行业动态 - 5月AI编程领域标志性事件密集:苹果与Anthropic合作开发Vibe Coding平台[1] 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1] ChatGPT集成Codex智能体[1] 美团推出"NoCode"工具[1] - 全球AI编程工具呈现爆发态势 产品形态从代码补全向智能化、一站式演进[1] 代表产品包括GitHub Copilot、Cursor、Devin及国内Trae、通义灵码等[1] - GitHub Copilot用户突破1500万 2024财年为GitHub贡献超40%收入增长[3] 技术演进路径 - 两条发展主线:Copilot助手路线(人主导AI辅助)与Agent智能体路线(AI主动执行)[3] Copilot类产品已进入实用阶段 Agent类尚未完全实现PMF[3] - 典型产品分层:L1-L5自动化程度递增 Devin目标定位L4级AI工程师[10] 当前产品多停留在task层面执行简单任务[10] - Vibe Coding新范式兴起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编程 但存在框架适配等实操问题[16] 未来5年或可支撑中小规模软件开发[17] 核心技术壁垒 - 上下文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需收集用户习惯/企业代码库等个性化数据[11] 行业呈现"得上下文者得天下"趋势[12] - 模型"脑容量"制约发展:处理Chrome等复杂系统需数百万行代码理解能力 当前Cursor仅支持20万token上下文[4][8] - 技术栈分化:云端侧重大模型能力 终端聚焦上下文收集 双向协同构建壁垒[11] 市场格局与竞争 - 中美生态差异:美国初创公司主导创新(Devin/Cursor) 中国大厂反应更快(Trae/通义灵码)[19][24] - 创业公司优势在于非共识突破:Cursor重构代码编辑器 Devin定位全自主工程师[22] 大厂倾向选择已验证赛道[19] - 商业化路径:ToP(专业用户)市场最先成熟 全球数千万程序员构成基础客群[13] "小白编程"需求尚未被验证[14]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突破方向:Agent路线虽难但潜力大 垂类场景(如生物领域)存在机会[30][31] - 渐进式发展策略:"沿途下蛋"模式通过阶段性产品迭代逼近终局[34] - 终局未定:编程载体可能从代码转向神经网络 交互方式和实现路径仍存变数[32]
过冬的医药行业,不冬眠的医药基金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4-02 15:43
核心观点 - 和谐汇一医药团队凭借对医药行业的深入研究和敏锐洞察,在非共识领域前瞻布局,成功捕捉NASH赛道等突破性机会[2][3] - 医药行业虽经历四年低迷(医药生物指数最大回撤64%),但老龄化加速(2035年1/3人口为老人)和技术革命(CRISPR、AI)将驱动长期需求[2][3] - 投资框架强调"非共识的正确",通过集中持仓减少决策失误,在基本面、流动性、情绪共振时获取最大弹性[7][22][40]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医药生物指数年线四连阴,最大回撤64%超过2008年,但医药ETF份额持续增长反映配置需求刚性[2] - 中国老龄化速度全球罕见(7%-14%仅用21年),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达1/3,催生持续产业需求[2] - 技术层面CRISPR突破生命科学边界,AI可缩短药物研发时间(从13年至8年)并降低成本(24亿至6亿美元)[12] 跨市场投资策略 - 2023年下半年起增加美股医药配置,因海外公司PE普遍低于国内(PS仅1倍vs国内3-5倍),且美股有效性更强[19][20] - 通过收益互换投资美股,重点挖掘临床阶段"源头创新"机会,如NASH赛道首款药物Rezdiffra获批创造历史[2][8] - 美股医药公司经营更稳定,国内机构关注度低形成估值洼地,尤其看好生物制药(Biopharma)和生物技术(Biotech)[16][20] 细分领域机会 - 创新药为最看好方向,2025-2026年头部公司将迎盈亏平衡点,重点关注FIC/BIC大单品及平台型公司[16] - AI医疗存在爆发潜力,基因测序、辅助诊断等场景商业化落地后将释放巨大价值,国内设备商受益进口替代[12][41] - 高值快消品类(如肿瘤药)优于高值耐用(器械),因使用频次高且患者生命周期延长抬升市场天花板[25] 投资方法论 - "BCMA-VEGFR模型"从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9维度筛选个股,不同市场阶段侧重成长性或安全性[29][31] - 流动性是中期估值核心变量,参考北向资金、ETF申赎等指标,结合"主人与狗"理论判断市场状态[32][33] - 极端估值(如CXO达200倍PE)主动规避,基本面证伪或竞争格局恶化(如手术机器人案例)坚决卖出[38][39] 行业周期判断 - 医药板块2025年结束四连阴概率大,但下半年需警惕政策与经济的不确定性,维持谨慎乐观[57][58] - 医保控费实质是腾笼换鸟,集采节省资金的80%投入创新药,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受益[48] - CXO领域需等待产能出清(2-5年),关注二三线公司倒闭和服务价格连续上涨的拐点信号[15]
Z Intern|心资本招聘投资实习生(天津/上海/北京)
Z Potentials· 2025-03-21 11:22
心资本的团队主要由光速中国的创始合伙人韩彦、核心投资人、首席财务官以及来自产业的资深投资 人组成。团队过往投资案例包括A轮投资的小鹏汽车(NYSE:XPEV, 09868.HK)、满帮集团 (NYSE:YMM),以及信也科技(NYSE:FINV)、速腾聚创(02498.HK)、百川智能、运满满冷运、樊登 读书、环世物流、微纳星空、蓝箭航天、蓝湖、星期零等。 心资本希望做"非共识价值的最早陪伴者"。 官网http://www.soulcapital.com 关于心资本 心资本是一家专注于科技和数字化领域的中国早期风险投资基金。 - 一周保证4-5天 onsite 实习时间,能实习4个月以上,主要工作是辅助投资团队做行业研究、 deal sourcing ,参与项目从sourcing ﹣判断研究﹣尽职调查﹣ close 的完整流程。 - 投资或金融机构的实习经历,不是必须。财务和法务知识,各种证,不需要。理工科背景有加分。 你能收获什么: - 合伙人来带,跟的 mentor有多年产业经验,10年以上投资经验,很重视实习生个人成长。 - 投资的实战经验。有独立考察项目的机会,像投资经理一样工作,从找项目、聊项目、投 ...
富国徐智翔:抓住科技投资的“奇点时刻”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3-03 16:0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A股科技板块行情指数震荡但结构主线清晰,是主动基金经理大展身手的舞台,徐智翔管理的基金表现出色,他揭示科技股投资底层逻辑是捕捉产业趋势“裂缝”中的阿尔法 [1][2][3] 捕捉“奇点” - 科技板块有很多大牛股,但科技股投资考验知识积累和认知跃迁,投资者需具备专业知识并把握市场供需和竞争格局 [5][6] - 徐智翔有新能源行业投研经验,经历三轮行情后相信“非共识”力量,形成寻找创新“奇点式”机会的投资框架,按产业生命周期分阶段投资 [7][8] - 2015年徐智翔推荐新能源上游锂矿,2021年新能源行业转化阶段他来到富国基金 [9][10] 机器人“奇点”或已至 - 2021年电动车产业进入价格竞争阶段,投资难度加大,徐智翔拓展能力圈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 [12][13] - 徐智翔早于市场关注AI,春节后布局AI产业链上游算力,更关注机器人行业,认为其市场空间大、确定性强 [13][14] -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能超电动车,美国机器人产业或率先进入“1 - 10”阶段,A股机器人产业也有投资机会 [17] - A股机器人产业有技术壁垒高的好公司,随着美国产业爆发进入质变窗口期 [18] 尾声 - 新兴产业投资会经历产业阵痛和超额衰减,能在共识形成前洞察先机的人可把握创新价值跃迁 [20] - 科技浪潮捕手的共同点是对产业好奇、对变化痴迷,徐智翔重视识别技术本质价值和对抗市场共识 [21][22]
固态电池热潮中,一级市场为何“犹豫”了?
高工锂电· 2025-02-28 19:09
摘要 潮水退去,方显礁石。 固态电池,被视作"电池技术终极形态"的厚望,以其颠覆性潜力一度在一级市场竞相追逐的焦点。 三年前,一篇Nature论文即轻斩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的故事,至今仍为业内津津乐道。 然而,当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轮廓日渐清晰,产业化路径亦在一条条新建产线中逐步构建之时,当 前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似乎已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冷却"迹象,市场的关注度与之前相比,似乎有所 放缓。 若论全然遇冷,或有失偏颇。 毕竟,硫化物电解质、硅基负极等关键材料领域,依旧不乏资本的青 睐。依然吸引着资本的切实投入。 例如,2024年,中科固能、融固新材两家硫化物电解质初创企业,便在天使轮阶段各自募得亿元级 别的资金。硅基负极领域,尤以CVD法硅碳技术为代表,新近公开的项目数量,显著超越电解质及 其他材料领域。 聚焦电池制造端,恩力动力、辉能科技等明星项目背后,亦不乏红杉中国、软银中国等顶级资本的 持续加持。更值得关注的是,国资与产业资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布局固态电池产业,从上游材料到 下游产线,深度融入这片新兴产业生态的构建浪潮之中。 但若言火热或蓬勃,当下景象又与早年盛况存在落差。 估值已跨越百亿门槛的固态电池独角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