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常规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不要低估特朗普的决心--美国会如何“降息”?
美股IPO· 2025-09-01 11:48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降息会压低短端利率,而长端收益率将因通胀担忧而面临上行压力。Peter Tchir认为,这种市场共识低估了特朗普政府压低 整个收益率曲线的决心,除了传统货币政策,美国政府还可能会采取一系列非常规措施,包括重启扭转操作、一次性降息100基点、改变通胀数据统计方 式等。 近日,来自Academy Securities宏观策略主管Peter Tchir发文称,这种担忧助长了一种普遍预期:即使美联储启动降息,也只会压低短端利率,而长端 收益率将因通胀担忧而面临上行压力。目前,这种观点已成为市场主流,并指导着许多投资者的头寸布局。 然而,Tchir认为,投资者可能未能进行足够的"跳出常规思维",从而低估了政府压低利率的计划。除了传统的货币政策, 美国政府可能会采取一系列 非常规措施,包括调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改变通胀数据统计方式,甚至重估黄金储备,以达成其压低长期利率的目标。 Tchir补充称,这些潜在的政策选项超越了单纯的降息操作,可能涉及美联储、财政部乃至会计准则的协同运作。 "政治化"降息还是数据驱动式降息? 市场对"政治化"降息的担忧,可能忽视了降息本身的经济合理性。 文章表示, 如果在 ...
不要低估特朗普的决心--美国会如何“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9-01 10:16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观点 - 市场主流观点聚焦于美联储降息可能具有"政治化"色彩,并预期降息只会压低短端利率,而长端收益率将因通胀担忧面临上行压力 [1] - 有分析认为投资者可能低估了政府压低长期利率的计划,该计划可能超越单纯降息,涉及美联储、财政部及会计准则的协同运作 [1] 降息的经济合理性 - 若经济数据提供足够支持,大幅降息可能被视为数据驱动而非政治驱动,从而避免长端债券遭抛售的市场"警报" [2] - 经济数据已现疲软迹象,例如在7月美联储会议上已有两位官员对不降息决定提出异议,而6月就业数据被大幅下修 [2] - 若后续就业数据未强劲改善,9月份降息50个基点被视为在"合理"范畴之内 [2]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 - 仅通过调整前端联邦基金利率来影响经济,其传导路径存在"漫长而多变的"时滞,效果难以评估 [3] - 自零利率政策时代以来,许多企业、个人和市政债券发行人已锁定长期低利率,对前端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大大降低,使得通过短端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减弱 [3] 潜在的非常规政策工具 - 一种策略是激进降息配合前瞻指引,例如一次性大幅降息100个基点,同时承诺在未来几个季度内保持利率不变,以迅速打消市场对未来降息路径的持续猜测 [5][6] - 另一种策略是从数据层面"攻击"通胀,例如通过强调克利夫兰联储的新租金通胀指标(已回落至正常水平)与CPI中滞后的住房成本数据的差异,来削弱市场通胀恐惧 [7] - 核心手段可能是重启"扭转操作",通过卖出短期美债和买入长期美债来压低长期利率;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严重偏向短债,持有约2万亿美元7年期以下债券,而15年期以上债券仅1万亿美元 [8] - 通过"扭转操作",设想出售约1.2万亿美元的3年期及以下债券,并购买20年期以上长债,这将使美联储在超长债市场的持仓规模增加近两倍,购买力足以影响甚至控制约占自由流通量50%的超长债市场 [8] - 其他潜在选项包括收益率曲线控制,以及重估美国黄金储备(若按市价重估可产生约5000亿美元的会计收益,并可能导致美元走弱) [9]
好书推荐·赠书|《货币之手》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4 18:16
书籍内容与主题 - 聚焦中央银行在当代经济中的角色与影响 探究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塑造作用 重点分析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 负利率政策等 [3] - 深入剖析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 具体措施 以及在稳定金融市场 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成效与不足 同时探讨其带来的负面后果如债务积累 贫富差距加剧 金融市场不稳定等 [3] - 对央行长期以2%通胀率为目标的政策框架进行反思 指出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过时性和局限性 并提出应将金融稳定纳入政策框架的建议 [3] 作者背景 - 约翰·范·奥弗特维德是比利时财政部前部长 欧洲议会预算委员会主席 拥有安特卫普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 长期担任哈瑟尔特大学兼职宏观经济学教授 并有10年以上银行 制造业 建筑业和服装业管理经验 [4] - 斯汀·罗切是比利时弗兰德财政部长政策顾问 安特卫普大学博士 [5] - 译者何平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清华大学全球贸易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6] 推荐序核心观点 - 央行决策者如同中世纪的炼金术士 运用"无中生有"的魔法 在危机时期扮演救世主角色 现代央行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演进过程中的必然 [8][9] - 央行的神秘性来源于其伟大力量 专业性和政策表述的模糊性 央行行长在关键时刻需显得信心满满 [10][12][13] - 货币的本质在于信用 央行核心工作围绕货币展开 信用是头等大事 需遵循"孔子的教诲"守护信任 [14] - 央行货币政策滥用可能引发诸多"综合征"如布奇·卡西迪综合征 迈克尔·杰克逊综合征 大卫·科波菲尔综合征等 警示债务攀升和财富侵蚀等问题 [15][16]
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利与弊,将成为全球各国央行面临的挑战。
快讯· 2025-06-07 15:41
货币政策挑战 - 日本央行副行长指出全球各国央行面临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利弊评估挑战 [1] - 该挑战源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持续实施的超宽松政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