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经济
搜索文档
陕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陕西日报· 2025-10-02 07:26
国庆假期首日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陕西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人流量达52.59万人次,营收4759.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2%和8.07% [1] -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营收1608.59万元,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营收1360.8万元,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营收701.86万元 [1] 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 全省各地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1466场次,同比增长7.87%,惠及群众约59.25万人次,同比增长8.88% [2] - 全省"三馆一站"服务34.79万人次,同比增长32.4%,其中公共图书馆到馆5.6万人次、线上服务16.4万人次,文化馆到馆2.86万人次、线上服务4.45万人次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 全省开展非遗活动347场次,包括非遗市集活动70场次、非遗展演活动72场次、非遗手工体验活动88场次、非遗进景区活动117场次 [2] - 线上非遗活动点击量近26.3万人次,总参与量突破65.9万人次 [2] - 西安市开展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暨非遗购物月活动,组织代表性非遗走进商圈街区 [2] 地方特色文旅活动 - 铜川市策划三大精品旅游线路,推出70余项160余场文旅活动 [2] - 渭南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演出、华山主题书画展和百团戏曲联赛等活动 [3] - 榆林市举办首届长城美食周暨食神大赛、"黄土情·迎华诞"文艺活动、"月映府州·情暖中秋"文化民俗体验等110余项活动 [3]
高品会上的非遗经济:当古老技艺成新潮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1:47
活动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于9月3日至7日以"一会展两地"形式在横琴和澳门举行 [1] - 特设"历久弥新"非遗文化展区 荟萃江西景德镇陶瓷 云南彝族刺绣 湖南湘绣技艺 冰碛岩雕刻技艺 岳州扇 山西彩灯技艺 乡宁紫砂制作技艺 苏州刺绣等非遗代表作 [1] 非遗开发现状 - 中国拥有10万余个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非遗相关企业已近14万家 [2] - 非遗开发正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各地探索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1] - 江西 云南 湖南 山西 苏州等地突出表现为非遗文化与体验经济深度融合 [1] 展会创新模式 - 采用"展览+体验"双轨并行模式 突破传统博览模式 提供沉浸式文化场景 [2] - 设置非遗手工艺体验环节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展示走向参与 从保护走向活化 [2] - 观众可近距离观赏工艺 并通过亲手尝试理解文化脉络与美学理念 [2] 产业化发展路径 - 非遗通过年轻化表达与科技赋能突破文化壁垒 成为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新货币" [2] - 高品会借助澳门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中西文化交汇地的区位优势 将非遗资源置于全球消费市场整合推广 [3] - 探索"以消费带动传承 以市场激发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助力非遗项目实现品牌化与产业升级 [2][3]
“浙BA”IP加持 浙江启动暑期文旅消费季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13:53
文旅消费活动 - 浙江省启动2025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通过打造"十大场景"、汇聚"百家优惠"、推出"千场活动"、带动"万家消费"、发放"千万优惠"推动文旅消费转型扩容升级 [1] - 现场发布暑期十大主题文旅消费场景,涵盖梦幻科技、海边度假、户外露营等主题,每个细分场景提供几十种游玩选择 [1] - 浙江省将累计发放价值3053.8万元的暑期文旅消费券,推出100项学生优惠、11项文旅演出观展优惠、123项住宿餐饮优惠及14项其他优惠活动 [1] 新业态与新场景 - 演艺经济、非遗经济、谷子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在浙江不断涌现,例如青春越剧《我的大观园》、西子廊桥盲盒音乐会、"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等 [1] - 创新推出"浙BA"联赛,融合篮球竞技、地域文化与旅游体验,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 [2] 亲子游与市场推广 - 推出100条亲子研学线路,涵盖"科技探索""人文传承""自然生态"等主题 [2] - 第二批"浙江文旅宣推官"授牌,以网络博主视角推广暑期文旅新玩法、新线路和新福利 [2] 政策与行业支持 -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表示将围绕创新融合、惠民利民、服务保障三方面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