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演出

搜索文档
巨星传奇再涨超5% 携手久事文传在周杰伦演唱会上海站推出系列合作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8-06 09:45
股价表现 - 巨星传奇(06683)股价再涨超5%,截至发稿涨3.1%,报13.99港元,成交额1.38亿港元 [1] 合作项目 - 公司全资附属上海星创智权文化创意与久事文传订立合作协议,将于9至10月在上海旅游节展开IP及文旅联乘合作 [1] - 合作内容包括在周杰伦演唱会上海站推出"寻找周同学上海站"项目,在上海六个地标性地点摆放周同学巨型肖像 [1] - 将设立多处周同学相关的快闪点和主题场景,公交系统、苏州河游船及黄浦江轮渡将全面融入周同学主题元素 [1] - 此活动由双方共同招商与营运,为公司至今最大型的一次周同学综合IP、文旅及演唱会的活动 [1] 战略意义 - 合作旨在深入探索围绕大型主题活动打造"票根"经济全场景应用,助力城市文旅发展 [1] - 期望联合打造"文旅商演"多元融合场景:以音乐演出为核心,联动城市文旅地标打卡、商业快闪消费 [1] - 目标构建沉浸式文娱消费新生态,深挖与各城市的合作有助于开拓周同学的商业价值 [1]
各地“暑期档”精彩不断 “旅游+”花样频出 “夏日经济”持续释放活力
央视网· 2025-08-02 16:04
央视网消息:暑假期间,各地精心筹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活动,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氛围中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作为中法文化之春交流项目之一,法国创意启蒙艺术大师埃尔维·杜莱的中国大陆首展《乱画游乐场》正在京举行。步入展览,"点、线、 花"等艺术元素被转化为沉浸式互动场景。在"点点点"区,孩子们一起用红黄蓝圆点共创;"线"的区域,画满线条的纸张可以任意撕开,再重 新拼贴出新的创意;可以涂鸦的艺术装置,大人和小孩一起即兴创作;光影展区,孩子通过和光影动画互动,一起感知色彩的变化。 近期,大型原创交响音乐史诗《鄂尔多斯》在北京音乐厅奏响,喜爱音乐的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长调、呼麦、马头琴等带来的民族音乐魅 力,"萨拉乌苏""青铜之声""马兰花开""十里春风等8个乐章徐徐展开。以诗诵引领,通过器乐、声乐、诗诵等艺术手段,表现鄂尔多斯的自然 风物、人文历史、绿色行动与光辉愿景。 亲近大自然,感受夏日清凉,也是不少家庭的假期选择,在山西昔阳,游客在平均23.9℃的清凉中,沉浸于森林音乐会的美妙旋律,数百 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变幻出璀璨星河、跃动音符等光影画卷,与森林舞台、音乐声浪完美交融,此外,游客还可以在观赏皮影戏、汉服旅拍、 ...
让消费者真的动“新”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19
江苏消费市场"焕新"表现 - 新能源汽车订单持续增长 淮安融创广场汽车体验店销售旺盛[1] - 文化消费需求强劲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大梦·红楼》演出场场满座[1] - 零售业态升级见效 苏州太仓万达永辉超市改造后客流量显著提升[1] - 全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949亿元 同比增长5%[1] -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限上零售额增长9.4%[1] - 体育赛事带动效应明显 "苏超"比赛地5-6月住宿餐饮增速较4月加快[1] 消费市场驱动力分析 - 政策推动形成"稳定器" 江苏省优化"以旧换新"适用范围并与暑期奖励性消费结合产生乘数效应[1] - 产品创新成为"发动机" 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体验创新和情感贴近提升产品吸引力[1] - 场景重构构建"引力场" 消费场景从交易空间转变为激发多元需求的载体[1] - 消费模式延伸 从"买商品"向"享体验"转变 出现"看比赛+吃夜宵"、"逛超市+打卡"等复合场景[1] 企业创新案例与挑战 - 泡泡玛特案例显示 IP赋能可使产品溢价显著提升 印有拉布布的杯子价格可达普通杯子10倍[2] - 部分企业存在路径依赖 依赖补贴导致政策边际效应递减[2] - 行业存在内卷现象 部分企业选择压缩成本而非投入研发[2] - 新消费场景面临信任危机 消费者担忧售后保障和隐私泄露问题[2] 市场持续发展路径 - 政策需兼顾短期刺激与长期培育 如江苏省推出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同时支持"以旧换新"和首店首发经济[3] - 企业需突破传统模式 从销售产品转向创造价值并引领消费趋势[3] - 监管体系需动态完善 针对新现象出台标准 同时加强异地退换货机制和打击虚假宣传[3]
拱墅 青春武林起新声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文体活动带动商圈经济 - 杭州市商务社区街头篮球武林争霸赛("楼BA")决赛阶段吸引大量年轻人聚集武林广场,周边餐饮、咖啡馆、潮牌店营业额激增[9] - 赛事联动"运閤集""武林吨吨冰饮节"等主题消费场景,集结60多种特色冰饮及网红品牌,发放"首店体验券"形成一站式消费体验[10] - 文艺赋美工程在商圈设立常态化演出点位,通过民乐、越剧等表演延长观众停留时间,形成"赛事核心区+商业辐射区"联动模式[11] 文商旅体融合战略 - 拱墅区通过"文化+"战略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成果,下半年计划举办115场促消费活动并配套发放餐饮、商超消费券[11] - "运閤集"市集品牌差异化推出5大子主题,武林夜市26%摊位为原创品牌(含非遗、手作),西湖文化广场引入国潮、动漫等元素提升体验[12][13] - 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期间武林商圈客流增30%达1.1亿元销售额,电竞赛事单日微博话题量6.4亿拉动消费近千万元[14] 商圈升级与首店经济 - 武林商圈2024年引入108家首店居杭州首位,杭州大厦突破奢侈品定位引入Grid Coffee等网红餐饮,国大城市广场B2层聚集30余家特色餐饮[16] - 2025年上半年杭州中心将迎来红椛全国首店等餐饮品牌入驻,恒隆广场等高端项目开业将进一步拓宽消费层级[16][17] - 中山北路200余家特色店铺形成"City Walk一条街",与核心商圈互补推动"后街经济"繁荣[16] 商业空间与客流数据 - 武林广场周边聚集杭州大厦、武林银泰等高端商业体,2023年上半年商圈客流量达9772.89万人同比增长3.8%[15][16] - 拱墅区商务社区建设覆盖621幢楼宇,通过体育赛事串联商务楼宇与商业综合体,打造"文商旅体"融合示范区[13][15] - 恒隆广场、嘉里城二期等新商业地标将重塑区域格局,强化"年轻、潮流、运动"的商圈标识[17][18]
南京奥体中心:是赛事主场,更是“全民客厅”
南京日报· 2025-07-02 10:10
南京奥体中心发展历程 - 2002年为迎接"十运会"启动建设 占地89 7万平方米 五大场馆融合自然与体育元素 主体育场以"金陵红"斜拱为标志性设计[5] - 2006年率先推行市场化运营 开启从"赛事擂台"向"全民客厅"转型 定位城市之窗 文明高地 服务平台三大功能[13] - 2019年实现业务结构优化 体育培训收入反超体育健身收入 完成新旧动能转换[13] - 2024年举办36场大型演唱会 23场大型赛事 接待健身人群近400万人次 日均超1万人[14][20] 运营模式创新 - 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全民健身 文体活动 体育商业 无形资产 打造多功能复合型场所[13] - 构建"大型文体活动+校企运动会+自办活动"运营格局 成功孵化"亲子泡泡跑"等IP项目[14] - 2024年举办任贤齐 莫文蔚 周深等明星演唱会及网球 羽毛球等专业赛事[15] - 实现全天候运营:晨练老人 午间白领 傍晚青少年 周末长跑者等多时段用户覆盖[17]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苏超联赛"累计观赛50万人次 抖音话题播放80亿次 南京主场门票秒罄[3]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显著:外地游客量增长48% 异地消费额增15% 盐水鸭订单增58%[24][25] - 衍生文创销售额破千万元 球队围巾 吉祥物玩偶成为城市伴手礼[25] - 通过"赛事流量+文化认同"模式 实现消费能级提升与城市品牌增值[23][26] 城市发展启示 - 验证"人文经济学"实践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2][23] - 创新"全域主场"概念 以门票为支点构建住宿 餐饮 文旅消费闭环[31] - 突破传统场馆赛后利用难题 形成可持续运营的"南京模式"[9][10] - 成为城市活力新地标 承载市民情感与梦想 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8][34]
海州“夜经济”澎湃城市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6-22 07:17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海州区创新打造"街区经济+夜间经济"模式成效显著 老新浦历史风情商业街区入选江苏省50个夜间消费集聚区 [1] - 全区已形成7个特色夜市 8个品牌夜市 涵盖美食 购物 文化等多种业态 [1] - 夜间经济累计带动就业创业超1万人 年创收达20亿元 [1] 文化创新与业态融合 - 常态化开展西游主题演出 非遗市集等活动 街区日均客流量大幅增长 [1] - 吾悦广场"山海印巷"金街引进10余家新兴业态 包括国潮手作 数字艺术体验等 周末单日客流量突破1.2万人次 [1] - 民主路老街成功孵化10余家文创摊位 80后非遗传承人展示西游主题剪纸作品 [2] 科技赋能与文化体验 - 双龙井景区沉浸式光影实景剧《镜花绮梦》运用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 上座率保持90%以上 年轻观众占比达65% [2] - 民主路老街推出《民主路1945·无价之宝》剧本游 园博园打造女儿国主题街区互动演出 盐河巷设置西游书场 [2] - 海州区探索街区数字夜游 沉浸式剧本游 "主题演出+美食市集"等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3] 新业态与消费场景创新 - 吾悦广场创建网红特色街区 引入网红小吃 沉浸式艺演 国潮文创市集等新兴业态 [3] - 万达广场后备厢市集吸引年轻人驻足 汽车后备厢变身创意店铺 [2] - 海州区推动夜间经济向品质化 数字化转型 计划打造更多特色消费场景 [3]
当世界看见“天工开物城”的“钢铁柔情”
央视网· 2025-06-20 16:22
文化传播与城市品牌建设 - 舞剧《天工开物》在联合国总部演出,展示中华科技文明与工艺智慧,提升新余国际知名度 [1] - 新余通过《天工开物》文化符号渗透城市肌理,如命名"开物大道"及打造工业遗址旅游项目"螺蛳小镇" [7][8] - 夏布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12300多件藏品,全年免费开放博物馆强化文化影响力 [4] 工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新余作为"钢城",拥有千万吨级钢铁产能,生产0.08毫米超薄无取向电工钢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3] - 城市定位为新型工业强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及全球锂电高地,延续《天工开物》的实用主义工业传统 [3] - 分宜县历史上采矿冶铁业鼎盛,现代工业与古代冶铁文化形成历史共振 [3] 文旅融合与生态资源 - 仙女湖景区占据50平方公里水域,结合七夕文化旅游节复刻古礼,打造"仙女下凡地"文化地标 [5] - 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介桥古村等生态资源构建"一湖清水、半城山色"的城市生态画卷 [5] - "螺蛳小镇"以工业遗址为基础,融合美食、休闲、文化体验,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7][8] 传统工艺与现代传承 - 夏布绣源自苎麻材质,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体现新余"刚柔并济"的文化特质 [4] - 《天工开物》记载的铁矿冶炼与夏布织造技术,成为连接古代科技与现代产业的文化纽带 [3][4]
5月份消费超预期增长背后:钱从哪来又流向了哪些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6-18 00:11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为202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1][4] -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其超预期增长反映经济活力与结构变化 [1]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政府政策刺激:通过"以旧换新""消费券"等措施直接降低购买成本,释放消费潜力 [2] - 收入改善:宏观经济企稳带动社融稳健增长,居民收入提升推动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及服务消费需求 [2] - 信贷支持:前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8万亿元,个人贷款回暖直接撬动居民消费能力,企业贷款夯实供给端基础 [2] 细分赛道表现 耐用品消费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合计拉动社零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3] - 上海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扩大至外牌旧车后汽车门店客流激增,宁夏"五一"期间举办24场以旧换新主题活动覆盖大宗消费品 [3] 场景消费 - "五一""端午"假期及"618"促销带动餐饮收入增长5.9%,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苏州狮山文化广场活动聚集50余家文博机构,湖南茶陵县花湖谷景区活动带动5月1-2日客流超7.6万人次并提升综合消费 [4] 升级消费 - 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8%和28.3%,智能家居、无人飞行器、车载设备等领域爆发式增长 [5] - 服务消费扩容,文化演出市场通过优惠活动与跨界联动激发活力 [5] 国际消费 - 入境免签政策使"五一"期间免签入境人次同比激增72.7%,入境旅游订单量成倍增长,银联/网联境外来华支付交易笔数增长2.4倍 [5] - 上海浦江边检站累计查验出入境邮轮580余艘次,旅客226万余人次 [5]
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 文旅“玩法”不断上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07:03
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 - 北京艺术中心举办首届"城市绿心森林音乐周",结合非遗文创和美食市集吸引音乐爱好者 [1] - 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融合少儿表演与古镇街区,提升假期文化演出活力 [1] - 江苏青年文艺爱好者创作环境舞蹈和古风朗诵,结合端午民俗体验为乡村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1] - 湖南大型剧目《竹海幻境》融合屈原文化元素与全息投影技术,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1]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 - 江西德安博物馆运用3D数字技术展示文物细节,端午假期日均游客超6000人次,同比增长30% [2] - 南宋粽子文物通过数字三维技术实现360度观察,突破物理保护限制 [2] - 江西南昌举办旱地龙舟赛和端午蹴鞠活动,深圳福田龙舟赛采用无人机和机器人点睛,吸引约4万名观众 [2] - 四川南充无人机编队表演以卡通粽子形象助阵龙舟竞渡 [2] - 四川龙泉村机器人舞蹈与游客互动,科技向乡村延伸 [3] 旅拍市场消费热潮 - 四川北川羌城旅游区推出亲子旅拍套餐,定制羌族服装吸引家庭消费 [4] - 洛阳博物馆彩绘陶牵手女俑成为热门打卡点,布达拉宫"旱地拔葱"创意拍摄排队达3小时 [4] - 去哪儿平台"美拍""旅拍"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230%,热门线路集中在新疆、云南、四川 [5] - 小红书旅拍相关笔记数近五年增长9倍,23—27岁女性为主要内容创作者,北京和成都为儿童旅拍集中地 [5]
多场“好戏”轮番登场 这个端午假期精彩不停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3 20:30
夜间文旅经济 - 端午假期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达3496 25万人次 同比增长6 2% [1] 公共文化空间活动 - 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推出"典籍里的非遗"系列活动 包括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体验及31种古籍原书展示 [3] - 辽宁省锦州市少儿图书馆国学体验馆开展"宋代点茶技艺欣赏与体验"活动 参与者身着汉服体验传统文化 [9] 文艺演出市场 - 国家大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话剧《天下第一楼》和改编自茅盾文学奖的《北上》 后者融合古今三个时空的舞台表现手法 [10][11] -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推出曲剧儿童剧《运河幻游记》 结合运河历史与《山海经》元素 并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公益票 [13][15] 国际艺术交流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汇集海内外10余家顶尖艺术团体 呈现二十四节气·诗书画乐作品展 融合诗词朗诵 书画创作与民乐演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