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评高贷
icon
搜索文档
一则消息传来!购房可以“零首付”甚至“负首付”?多地提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1:10
记者丨 庞成 郭晓洁 编辑丨肖嘉 近日,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社交媒体流传的一张聊天截图显示, 某银行巡视组与纪委已进 驻其广州分行,重点调查银行与中介机构合作中的"高评高贷"违规业务。 与此同时,相关部 门对广州中介公司集中的区域展开突击排查,排查中介公司是否涉及相关业务。 上述截图引发市场对楼市"高评高贷"现象是否死灰复燃的关注。 7月14日,南方财经记者向多位房产中介、银行人士了解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前,无法证实截 图内容真伪。不过,有广州房产中介告诉南方财经记者,自房地产市场价格进入下行区间以及 首付比例放松以来, "高评高贷"现象确有抬头,特别是在二手房市场 ,总价较高的、刚需性 没那么强的楼盘出现这类操作比较多。 此外,也有消息称,银行确实已经关注到了"高评高贷",起因是在6月初对上半年例行风险排 查时,查出了相关情况。广州一家国有行内部人士则告诉南方财经记者,该行一直对"高评高 贷"情况保持常态化的排查, "不过高评高贷的操作空间依然存在" 。 对此,有法律人士提醒,"高评高贷"过程中涉及多重法律风险,买方、卖方以及中介方均可能 因相关操作,涉嫌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等,被追究刑 ...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源于安全疏漏;事关科创板!上交所发布“1+6”配套规则;加拿大一架波音737客机发动机起火丨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7-14 08:38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今日推荐】 加拿大一架波音737客机发动机起火 当地时间7月13日,加拿大西捷航空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12日23时左右,一架停泊在温哥华国际机场的波音客机发动机发生"小 型排气管起火",机组人员使用滑梯疏散了数十名乘客,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温哥华国际机场的一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 示,这架波音737 MAX 8飞机已停飞进行维修。此次事故并未影响机场运营或航班时刻表。 科创板"1+6"配套规则正式落地,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 审阅》,新增《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同时发布《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风险揭示 书必备条款》和《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证券特殊标识》等2项业务指南。此次落地的配套规则中,新增了《资深专业机构 投资者指引》,从投资经验、合规运作、投资入股时间、持股规模、独立性等多个维度,明确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条 件。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源于安全疏漏 美国国会参 ...
“买房零首付,还能从银行套取上百万贷款”,这种手段正开始泛滥→
第一财经· 2025-07-13 18:38
高评高贷现象概述 - 高评高贷指通过人为拉高房产评估价,使银行贷款额度超过实际购房成本,实现"零首付+多套取贷款"的操作 [1] - 该现象近期引起银行高度关注,某银行支行已有多人被调查 [1] - 银行在6月初例行风险排查时发现高评高贷现象 [1] 高评高贷操作模式 - 中介或金融公司专挑低于市场价的房子,联合评估公司做高评估价 [3] - 例如500万元房子评估为700万元,首付15%即105万元,贷款595万元覆盖全款并多套取95万元 [3] - 涉及签订阴阳合同,约定卖方返还银行多付资金给买方 [3] 高评高贷参与人群 - 小微企业老板:通过高评高贷套取低利率信贷资金(房贷利率约3%) [4] - 亟需资金人群:借助职业背债人完成高评高贷,最终房产断供成银行不良资产 [4] - 炒房客:通过高评高贷维系现金流,期待未来房价上涨获利 [4] 高评高贷操作背景 - 房价下跌通道中首付比例下降至15%,高评高贷空间增大 [2][3] - 2024年5月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9月统一为15% [3] - 疫情后高评高贷苗头显露,2023年后愈加疯狂 [3] 高评高贷案例 - 卖家遭遇中介拖延交易6个月,买家频繁更换,存在联合骗贷风险 [7] - 另一案例中中介将房产转卖第三人,超贷30多万元,买家为失信被执行人 [8] 法律风险 - 买家断供恶意套贷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10] - 卖家配合高评高贷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共犯 [11] - 相关合同可能因损害银行利益被认定无效,卖家需返还款项并赔偿 [11]
不光零首付还能套取银行贷款,这样的手段正开始泛滥
第一财经· 2025-07-13 18:05
这种看似美好的交易模式实际有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对于银行来说,一旦房产断供,将形成不良资产, 加重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对于买卖双方来说,或涉嫌构成贷款诈骗罪。 高评高贷的现象也再次引起了银行的高度关注。近日,一张聊天截图在多个中介群传播,截图信息显 示:某银行已经严查高评高贷业务,该行某支行已有多人被调查。不过,该图片第一财经尚无法证其真 伪。 在社交平台上,时有用户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高评高贷了。 "买房不仅没掏钱,反而能从银行多套出上百万元贷款。"这种在电影里都不敢上演的情节,却在现实中 日渐呈泛滥之势。 近段时间,高评高贷的现象被广泛关注,灰色操作大白于天下,甚至还牵涉炒房客、职业背债人等社会 群体。所谓高评高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为拉高房产评估价,使得银行批复下来的贷款额度超过实际 购房成本,最终实现"零首付+多套取贷款"的操作。 一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透露,确实银行已经关注到了高评高贷,起因是在6月初对上半年例行风险排 查时,查出了高评高贷现象。 "一方面,房价快速上涨,高评很难实现;另一方面,首付在三成、五成乃至七成时,能高贷的空间也 十分有限。"他说,"那个时候,高评高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