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城市

搜索文档
深圳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将加快实施 实施“AI+城市”“AI+千行百业”
快讯· 2025-06-13 13:41
深圳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 - 深圳将加快推进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的实施 [1] - 措施涉及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 [1]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 深圳将实施"AI+城市"和"AI+千行百业"战略 [1] - 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沙盒监管"机制 [1] 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改革 - 大力推动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临床试验等规则与国际衔接 [1] - 在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探索"沙盒监管"机制 [1]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 全面启动实施"超充之城2.0"计划 [1] - 加快重卡超充换和乘用车闪充等大功率充换电技术应用 [1]
主业毛利率堪比茅台的AI公司,想要IPO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22 10:18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 IPO 观察哨》 核心提示: 1.诺比侃创始人廖峪早早有着创业之心,在职时即在外成立公司,搁置两年,遇见贵人郑三忠后,公司快速发展。 公司 股东里,存在多个外部顾问 及独立第三方,尤其受关注的是,其成立的 "股权激励平台"主要激励的不是员工,而是"独立第三方"。 2 .诺比侃核心业务"AI+交通"毛利率曾高达92.5%,不过由于客户集中度极高且账期较长,导致应收账款堆积,在2024年高达4.75亿元,占当年收 入的118%,现金流承压。 但在增长背后,诺比侃面临的问题不少,包含年利润超 1 亿却现金流紧绷、 应收账款风险攀升、客户集中度过高等问题。并且 值得 关注的是,这不是诺比侃首次冲刺资本市场。 2023 年 2 月,该公司曾启动 IPO 辅导,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然而在 2024 年下半 年,公司却终止了辅导备案。 3 .诺比侃业务稳定性需打上问号。其近年加码的AI+城市治理业务,在2024年收入同比暴跌83%,暴露项目制业务盈利波动性较大。 当全球科技巨头争相布局 AI 赛道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成都企业 " 诺比侃 " ,凭借 "AI+ 交通 / 能源 / 城市治理 " 的业务, ...
华远集团完成重组:开启新赛道 谋划新布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5-19 11:41
国资国企改革整合重组 - 2024年以来国资国企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开展高质量并购,加速重组整合进程,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 [1] - 北京市西城区构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特色产业园"生态布局,打造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体系 [1] - 华远集团与华方投资改革重组于2025年4月29日完成工商变更,华方投资成为华远集团全资二级重要子公司 [1] 华远集团战略转型 - 华远集团以"智慧美好生活综合服务商"为愿景,聚焦城市更新与资产管理、健康生活与服务、智慧科技与服务三大核心板块 [1] - 华方投资的消费、商业领域经验将为华远转型提供支撑,其健康服务与文化业务将深度融入华远集团体系 [2] - 华远地产2024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置入物业及酒店,全面向轻资产转型 [5] 业务整合与协同发展 - 华方投资拥有健康服务、文化业务、商业地产三大板块,经营性房产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包括金丰和科技孵化器、康华伟业孵化器等核心资产 [2] - 华远集团将通过大运营体系对华方公司的商业地产、健康服务、非遗文化等板块赋能,实现业务提质增效、资源盘活优化 [3] - 重组后华远集团经营性资产超80万平方米,优先发展城市更新与资管板块,融合"建筑节能改造+能源管理升级"两大科技引擎 [4] 轻资产转型与科技创新 - 华远集团转型绿色节能资管体系,提供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等一站式服务,重点拓展公共建筑能源费用托管业务 [4] - 推进马连道中国数据街、护国寺非遗文化空间、门头沟华远中心等存量焕新工程,整合长沙君悦酒店等资源培育酒店公寓产品线 [4] - 布局AI智能领域,与北建大科技园合作落地华远·企业中心(北京),推出数据要素领域孵化器、加速器 [6] 数字经济与城市更新 - 华远参与马连道城市更新项目,打造"AI+城市更新"标杆模式,推动"产业+运营"赛道高质量发展 [6] - 数字化管理力与运营服务现金流将支撑华远在西城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战略中的协同作用 [6] - 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华远坊等项目稳健发展,公司探索产融对接与多元化服务,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6]
再度递表港交所,诺比侃的AI检测生意对手多
北京商报· 2025-05-15 19: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3亿元、3.64亿元、4.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16.1万元、8856.6万元、1.15亿元 [2] - 2023年营收市场份额在AI+供电系统检测监测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二(6.9%),在中国轨道交通行业AI+检测监测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七(1.3%) [2] - 2024年AI+交通板块贡献52%营收,AI+能源板块贡献43.3%营收,AI+城市治理板块贡献4.7%营收 [3][4] - 2024年毛利率:AI+交通70.9%、AI+能源49.6%、AI+城市治理12.3% [4]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中国AI+交通解决方案市场规模3000亿元,AI+能源5000亿元,AI+城市治理7000亿元 [3] - AI+供电系统检测监测解决方案市场第一名份额11%,轨道交通行业AI+检测监测解决方案市场第一名份额4% [2]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且激烈,参与者面临收款慢的难题 [4][5] 业务与技术 - 公司自研NBK-INTARI人工智能平台,提供智能化监测、检测和运维服务 [2] - 业务分为三大板块:AI+交通(含轨道交通/城市交通/机场)、AI+能源(含电力/化工)、AI+城市治理(含园区/智慧校园/应急管理等) [2][3] - AI+交通板块高毛利率原因: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硬件采购成本较低,产品成熟度高,软硬件结合更简单直接 [4] 公司发展 - 成立于2015年,2019年获国家铁路集团"A级供应商"认证 [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76亿元增至2024年4.74亿元,损失拨备从2180万元增至6520万元 [5] - 贸易应收款项平均周转天数从2022年192天增至2024年352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