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导购
icon
搜索文档
从比价工具到兴趣社区,什么值得买能否成为“导购之王”?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38
文|品牌议题 今年5月,"什么值得买"进行了一轮产品升级,发布GEN2版本,主要依托AI技术,打造基于兴趣的内容 推荐与服务体系。结合其全新的品牌主张"我们的兴趣消费指南",可以看出"什么值得买"的平台定位, 也正从过去的"导购工具"逐步向"AI驱动的兴趣消费平台"转变。 这个低调的电商导购平台,因拼音首字母SMZDM被网友戏谑地称为"色魔张大妈"或"张大妈"。早期积 累的一批老用户粘性极高,他们用它来比价、测评,分享优惠信息,可以说承载着一种古典互联网的实 用主义情怀。 而随着平台商业化和规模扩大,广告增多,内容质量也更加良莠不齐,而AI内容的涌入,一方面确实 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但也会让人重新思考:大家看"什么值得买",究竟看的是什么? 01、发家模式:以"值"为核心的导购社区 "什么值得买"始于2010年隋国栋的同名博客。 当时,电商行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并从"能买"向"买得好"转型,消费者对可信赖的导购内容,以及线上 比价的需求也随之上升。 创始人隋国栋通过博客文章的形式,推荐各种电子产品,包括最新的产品信息、优惠渠道、测评等等, 吸引了一批同样热衷于讨论数码产品的种子用户。2011年10月,"什么值得买 ...
OpenAI进军电商业,狙击谷歌的基本盘
36氪· 2025-04-29 15:55
近日,OpenAI宣布将在ChatGPT中上线全新的购物体验,允许用户在对话中直接进行商品搜索与比价,并通过"购买"按钮跳转至商家网站完成 交易。 这一功能的上线,标志着OpenAI正式进入了电商行业,并与传统搜索引擎巨头如Google形成了直接竞争。 当然,OpenAI进军电商业,实际上是在正面挑战Google在搜索和信息分发领域的核心地位。这不是简单的"卖货",而是一次深层次的信息入口 之争。 AI驱动的电商推荐并非OpenAI独创。其主要竞品Google已在Shopping板块推出了"Researched with AI"功能,自动聚合全网测评并生成推荐摘 要。 01 据OpenAI介绍,用户在ChatGPT中发起购物相关的查询后,AI会基于用户的偏好、历史对话内容以及来自网络的产品测评,为用户推荐商品, 并在界面中显示多个零售商的购买链接。 用户点击后将被引导至相应商家网站完成下单。目前,这一功能对所有用户开放,无论是否登录ChatGPT账号。 如下: ChatGPT的购物推荐强调个性化体验。例如,在用户多次表达对某些品牌、颜色或价格区间的偏好后,AI会自动在后续推荐中进行调整。 此外,产品信息和评价 ...
除了不能当女婿,DeepSeek比董宇辉差到哪了?
36氪· 2025-03-11 21:48
核心观点 - DeepSeek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消费决策工具,通过个性化推荐解构传统主播导购模式 [3][5][9] - 电商平台在AI导购领域布局滞后,未给予一级流量入口且功能体验不及DeepSeek [7][22][29] - 技术限制和商业顾虑导致主流电商平台集体缺席DeepSeek接入 [40][41][42] AI导购模式兴起 - DeepSeek累计下载量超1.1亿次,周活近9700万,部分用户已将其作为购物助手 [9] - 案例显示DeepSeek能根据年龄、肤质、预算等维度提供化妆品精准推荐,参考49个网页数据 [12][13][29] - 安慕希等品牌将"DeepSeek推荐"作为营销点,显示商业认可度 [10] 电商平台AI布局现状 - 淘宝问问接入通义千问但限制500字提问,京东言犀直接附商品链接,功能较初级 [29][31] - 1688商家版接入DeepSeek,静默下单比例达70%,但消费者端未开放 [33][34] - 抖音测试豆包大模型,计划开放短视频界面入口,但导购能力未达DeepSeek水平 [27][32] 技术竞争格局 - 阿里发布QwQ-Max-Preview模型,拼多多组建推荐大模型团队,字节测试深度思考版本 [44] - DeepSeek展示深度推理能力,如详细策划包含预算分配和风险应对,远超电商平台现有AI [37] - 电商平台顾虑数据敏感性、模型适配成本及现有商业生态平衡 [41][42] 行业影响 - 从搜索推荐、内容推荐到AI推荐,电商流量分发机制正经历第四次迁移 [10][22] - AI推荐可能削弱主播推荐价值,但当前存在AI幻觉问题,如误采营销号内容 [17][19] - 电商平台需解决隐私计算、审核机器人等技术路径才能有效接入大模型 [46]
除了不能当女婿,DeepSeek比董宇辉差到哪了?
商业洞察· 2025-03-09 16:04
核心观点 - DeepSeek的"AI导购"功能("D选")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消费决策仪式,通过深度思考模式提供个性化推荐,解构传统主播推荐体系 [4][8][15] - 电商平台虽已布局AI导购(如淘宝问问、京东京言),但技术能力和入口优先级不足,未形成主流消费习惯 [6][18][25] - DeepSeek截至2月累计下载量超1.1亿次,周活近9700万,部分品牌已将其推荐作为营销点 [8][9] - 电商平台集体缺席DeepSeek接入,主要顾虑数据敏感性、技术适配成本和现有商业生态平衡 [32][33] 行业动态 AI导购竞争格局 - 淘宝问问接入通义千问,但限制500字提问且仅参考6篇文章,推荐深度不足 [25][27] - 京东京言直接附商品链接,缺乏深度分析 [27] - 抖音AI搜索基于豆包大模型,入口位于个人中心,功能类似竞品 [21] - 1688商家版接入DeepSeek-R1,但面向B端非消费者,静默下单率达70% [28][29] 技术能力对比 - DeepSeek单个问题可参考49个网页,提供成分分析、使用建议等深度推理 [11][25] - 电商平台AI普遍存在入口隐蔽(需主动搜索)、结果简化问题 [18][25] - DeepSeek展示出跨品类推荐能力(化妆品、3C、服饰等),用户认可其客观性 [13][14][15] 用户行为变迁 - 年轻用户通过DeepSeek获取定制化方案(如27岁敏感肌护理),替代主播推荐 [11][15] - 用户认为AI推荐能规避软广干扰,但需自行判断"AI幻觉"问题 [16] - 对比主播选品,AI推荐缺乏价格优势,需跳转平台完成交易 [16] 平台战略矛盾 - 电商平台需重构技术栈(如NLP引擎、视觉识别)以接入外部模型,ROI存疑 [32] - 大模型推荐可能冲击现有搜索广告和推荐流量变现体系 [33] - 阿里、字节侧重办公场景,淘天/抖音等核心业务暂未接入DeepSeek [31] 未来发展方向 - 阿里测试QwQ-Max-Preview模型,字节研发豆包深度思考版本 [34] - 拼多多组建推荐大模型团队,聚焦比价/广告等商业化场景 [34] - 隐私计算框架可能成为技术突破口,实现数据安全下的需求预测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