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导购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双11的AI电商:热闹在入口,但核心是基建
36氪· 2025-10-31 10:43
构想出体验并不难,难的是让新体验真正变得好用。这需要面向AI电商时代进行更复杂、深度地基建。 「豆包,请帮我推荐几个双11值得购买的户外双肩包。」看到豆包正式接入抖音商城,能够直接向用户提供推荐商品的购买链接时,我在网页端向豆包提 出了这个问题,也想感受一下在AI助理中购物的体验。但豆包给到我的答案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附带上商品链接。 然后我又问了一个别人已经尝试过,能够附带链接的问题:「双11购买录音笔,有哪些推荐?」豆包的答案依然没有附带链接。我不死心,又问豆包: 「能直接给我推荐商品的购买链接吗?」这次豆包给到了产品官网、拼多多、天猫和京东的链接,既没有抖音商城的链接,也不是所有链接都能正确跳转 到商品详情页。 网页端的豆包并没有给我想象中的AI导购服务,但在App端的豆包的回答中在产品名上增加了跳转抖音商城的链接,但也仅仅是链接。 相较而言,美团推出的「小美」提供了更符合对话交互习惯、更有行动力的点外卖、选餐厅体验。我可以让它给我直接点一杯自取的、最近的瑞幸咖啡, 并将燕麦拿铁换成美式;也可以让它帮我推荐几家火锅店。它甚至知道我在家最常点的奶茶品牌是蜜雪冰城,美中不足的是它没记住我点的是柠檬水。 豆包 ...
淘宝京东AI导购实测:谁才是最懂你的购物搭子?
36氪· 2025-10-29 18:50
双十一的购物战场上,不只价格在卷,AI也在"卷"。 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上线智能购物功能,从淘宝的"AI万能搜"到京东的"京言AI助手",AI正在接管我们的搜索、比价与决策过程。它们有的擅长"种 草",有的更注重理性分析,也都有各自的"幻觉时刻"。 《IT时报》记者体验了一轮这些AI功能——看看谁更懂你的购物习惯,谁更靠谱,也看看AI能不能替你做决定。 AI万能搜 淘宝版DeepSeek,能种草也有"幻觉" AI万能搜的使用体验像"淘宝版DeepSeek"。在淘宝首页,点击搜索栏进入后,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选项——AI万能搜。 比如先问它,"想去东南亚某地旅游,行程包括爬山和去海边,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几秒钟后,AI生成了一份详细的出行清单,分类清晰,包括户外装 备、防晒用品、实用配件等。更方便的是,在回答中点击蓝色关键词,就能直接跳转至搜索结果,便于你选购相关商品。 过去要完成一轮购物流程,通常先去小红书或抖音搜"达人推荐",再回到淘宝一个个比对。现在的AI万能搜感觉像把"小红书的种草力、AI的分析力和淘 宝的购买力"都塞进了同一个页面,搜索、筛选、决策一步到位。 AI万能搜还提供"深度思考"和"购物偏好"两个 ...
今年双11,AI终于忙了,但打工人也慌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已从单点能力展示进入全面落地阶段 天猫总裁家洛将今年定义为“AI全面落地的第一个双11” [2] 京东也指出今年双11是其AI、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 [2] - AI已深入电商的消费者端和商家运营端 在提升购物便捷性和运营效率方面显现价值 但用户体验、技术可靠性和商业化进程仍面临挑战 [3][4][9][17][20][21] - 行业共识是AI电商的全面应用落地仍需较长时间 是一场持久战 需要解决数据、模型、信任等多方面复杂挑战 [17][18][20][21] AI电商战略与版图 - 电商巨头不再围绕单点AI能力讲故事 而是展示全面的AI版图 [2] - 天猫端出C端6个AI导购产品 B端AI工具基本覆盖电商人货场全链路 包括经营分析、商品运营、人群运营、内容素材制作到投放策略优化 [2] - 京东在双11前发布全新电商AI架构“Oxygen” 并首次大规模投入“超脑+狼族”智能设备集群 展露其“具身智能”野心 [2] - OpenAI加速其AI电商版图 与Shopify、沃尔玛等合作 上线即时结账功能 试图打通“购物-交易”闭环 [8] 消费者端AI应用(C端) - AI导购主要服务两类消费群体:有明确购物目标寻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以及希望AI包揽从产生需求到完成购买全过程的消费者 [7] - AI应用案例包括使用DeepSeek制定购物攻略、整理花费记录、计算商品折扣单价 [4][5] 以及使用Manus、ChatGPT Atlas等Agent制定详细购物攻略和对比跨品牌产品参数 [7] - 市场数据显示AI购物工具使用率上升 OpenAI研究发现ChatGPT每天收到的25亿条提示中约2%涉及质量判断 [7] Adobe公司九月调查显示逾三分之一消费者已在使用AI工具进行产品研究、获取推荐和寻找优惠 [8] - 用户体验存在优化空间 包括价格预测不准确、无法提供跨平台详细价格对比、优惠信息无法实时动态调整 [4][9] 以及用户对隐私问题的担忧 毕马威调查显示43%的美国消费者对AI分析个人数据提供推荐感到不舒服 [10] 商家端AI应用(B端) - AI工具应用于私域群发和前端获客咨询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例如可将需要十几人手动私戳十几万用户的工作 简化为仅需2-3人设置AI群发 [11] - AI介入降低了账号因操作过快或过量而被封禁的风险 [11] - 在营销投放领域 AI自动化解决方案已遍地开花 海外如Google的Performance Max、Meta的Advantage+、Tiktok的Smart+ 国内如阿里妈妈的万相台AI无界、抖音的巨量引擎等 [13] - AI投放智能化使投手从手动创建人群包、设预算、定出价、24小时盯账户转向关注素材把控和账户运营 后台设置可实现智能测图、批量生成素材 [13][17]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 技术层面 “AI导购”依赖“人货”两端的长期技术进化 需要大量用户行为数据积累 并在数据合规、存储及多维度数据融合上提升模型精度 [10] 推荐模型如UCSD的SASRec、Meta的HSTU等普遍面临数据不稳定性、推理延时高、存储与计算成本较高等挑战 [18] - 用户体验与信任层面 AI需要建立与消费者的“强信任”关系 但当前信任尚未完全“上车” [10] 平台需用户高频使用并与品牌打通数据体系以优化搜索精准度 这需要时间周期 [18] - 商业化层面 拥有电商业务的大厂能率先搭建“需求-推荐-交易”内循环 但AI公司借“电商变现”的程度存疑 [20] 研究显示传统电商渠道在转化率、客单价等赚钱能力以及用户活跃度方面表现仍优于ChatGPT等新渠道 [20] - 行业内部认为AI电商全面落地道阻且长 是一场持久战 淘天内部人士表示C端导购产品目前重点在打磨产品 商业化需等待成熟 [17]
三大外卖平台试点取消骑手超时罚款;小米入局短剧丨科技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3:16
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动态 - 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改为“服务分”管理机制,推动管理方式向正向激励转变 [2]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餐饮堂食客单价已跌至十年前水平,强调超级性价比时代线上线下一体化及复购率的重要性 [2]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生态 - 小米集团雷军呼吁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团结一致,共同抵制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集中资源于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 [3]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进展 -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大模型系列更新,豆包大模型使用量从2024年5月的1200亿tokens增长253倍至今年9月的超30万亿tokens [4] - 天猫双11推出6款AI导购应用,平台每个直播间平均流量上涨40% [5]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已获数亿元订单并开启首批商用交付 [6] - 兆丰股份与纽鼐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展开合作 [7] - 凯龙高科拟设立控股子公司拓展机器人生产与多元应用市场,公司认缴出资460万元占比46% [13] - 瑞龙诺赋完成6700万美元D轮融资,2025年1-9月融资总额突破1亿美元,资金将用于手术机器人市场推广与研发 [15] 半导体与芯片产业 - 三星电子宣布HBM4E目标引脚速度13Gbps,计划2027年量产,数据传输速度可达3.25TB/s,能效是HBM3E两倍以上 [8] - 三星电子首款LPDDR6产品功率效率较LPDDR5X提高20% [8] - 晶盛机电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实现全线设备100%国产化 [9] - 芯联集成拟向控股子公司增资18亿元,用于“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 [10] - 瀚天天成二次递表港交所,该公司在全球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大批量外供 [11] - 华天科技拟购买华羿微电100%股份,以拓展功率器件封装测试业务及自有品牌产品 [12] - 晶合集成控股子公司皖芯集成实施增资扩股,控股股东合肥建投拟现金出资30亿元 [14] - 台积电三季度净利润4523亿元新台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9.1%,毛利率59.5% [16] 消费电子与电商动态 - 小米入局短剧,旗下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下载量达2.0万人次,目前仅面向小米手机用户 [5] - 天猫双11预售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 [5] - 与辉同行直播间双十一专场3天销售额超3亿元,吸引近7000万人 [7] - OPPO发布首台国产eSIM手机Find X9系列,起售价4399元,搭载天玑9500旗舰芯片 [17]
三大外卖平台试点取消骑手超时罚款;小米入局短剧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1:53
本地生活与电商行业动态 - 京东、美团、饿了么在多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超时罚款,改为“服务分”管理机制 [2]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餐饮堂食客单价已跌至十年前水平,行业进入超级性价比时代 [2] - 2025天猫双11预售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平台直播间平均流量上涨40% [5] - 淘宝天猫推出6款AI导购应用,涵盖购物攻略、商品筛选和同类推荐等功能 [5] - 与辉同行直播间双十一专场3天累计吸引近7000万人,销售额超3亿元 [7] 人工智能与模型进展 -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大模型系列更新,豆包大模型使用量从2024年5月的1200亿tokens增长253倍至今年9月的超30万亿tokens [4] - 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已获数亿元订单并开启首批商用交付 [6] - 智元精灵G2具备工业、物流、导览等多场景通用能力,集成多模态语音交互系统 [6] 半导体与硬件技术突破 - 三星电子宣布HBM4E目标引脚速度为13Gbps,计划于2027年量产,数据传输速度可达3.25TB/s,能效是HBM3E的两倍以上 [8] - 三星电子首款LPDDR6产品功率效率较LPDDR5X提高20% [8] - 晶盛机电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实现全线设备100%国产化 [9][10] - OPPO发布首台国产eSIM手机Find X9系列,搭载天玑9500芯片,起售价4399元 [18] 企业投资与资本运作 - 芯联集成拟向控股子公司芯联先锋增资18亿元,用于“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 [11] - 瀚天天成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该公司在全球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大批量外供 [12] - 华天科技拟收购华羿微电100%股份,以拓展功率器件封装测试业务及自有品牌产品 [13] - 晶合集成控股子公司皖芯集成获控股股东合肥建投30亿元现金增资 [15] - 瑞龙诺赋完成6700万美元D轮融资,2025年1-9月融资总额突破1亿美元,创国产手术机器人领域年内融资新高 [16] 公司财报与业绩表现 - 台积电三季度合并营收9899.2亿元新台币(约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净利润4523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39.1%,创历史新高 [17] - 台积电三季度毛利率为59.5%,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毛利率在59%-61%之间 [17] - 台积电预计2025年销售额增长约30% [17]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呼吁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共同抵制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强调全行业共建共享新生态 [3] - 兆丰股份与德国Neura Robotics在华子公司纽鼐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人形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展开合作 [7] - 凯龙高科拟设立控股子公司凯奇具身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持股46% [14] - 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上线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下载量达2.0万人次,目前仅限小米手机用户 [5]
淘宝全新发布“AI万能搜”等6款AI导购应用
新浪科技· 2025-10-16 17:47
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表示,"'好用的AI'是淘宝AI应用的检验标准,我们 希望AI能解决消费痛点,也能让商家获得增长。"为此,平台通过AI对20亿商品进行更精准理解与组 织,实现流量匹配效率双位数增长:包括复杂语义下搜索相关性提升20个百分点,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 升10%,商家广告ROI提升12%。 此外,发布会上,淘宝天猫向消费者同步推出6款AI导购应用,以满足不同场景的购物需求:"AI万能 搜"能精准理解复杂语义表述,并提供购物攻略;"AI帮我挑"通过对话引导精准筛选商品;"拍立淘"则 升级为多模态AI搜索,并为消费者实现同款价优、同类商品推荐;淘宝主页搜索则基于全网口碑自动 生成"品类清单",还能实时解答购物问题;"AI试衣"支持用户一键上身试穿心仪穿搭;每位用户也将获 得定制化的"AI清单"。 新浪科技讯 10月16日晚间消息,2025天猫双11将于10月20日晚8点正式开卖。从天猫双11发布会上了解 到,今年将是首个AI全面落地的天猫双11,AI将从流量分发、消费者体验、电商经营等方面服务消费 者及商家。 此外,淘宝还为商家组建AI经营团队,助商家降本增效。数据显示:AI美工 ...
ChatGPT做电商,攻入亚马逊的腹地
美股研究社· 2025-10-09 19:28
以下文章来源于蓝海亿观 ,作者蓝海亿观 蓝海亿观 . 跨境电商连接者。 来源 | 蓝海亿观 近日, ChatGPT搞了一个大动作,接入多个电商平台,允许用户在ChatGPT站内完成购物,无需像之前那样跳转到第三方购物网站。 Open AI(ChatGPT的母公司)演示了整个购物过程。用户向ChatGPT提出购物需求:"朋友乔迁,帮忙选一份礼物。手工制作的、陶瓷材 质的餐具就不错,最好是白棕配色,预算在100 美元以内。 "ChatGPT经过一番搜索、筛选、匹配之后, 给用户推荐了一件陶瓷餐具套 装,该产品来自于手工艺品电商平台 Etsy。 图 /ChatGPT"即时支付"示例 每月访量 3.869亿的Esty,是全球知名的手工艺电商平台,为ChatGPT提供了大量商品选择,而 基于 Shopify生态的100万个以上的独立 站,更是丰富了ChatGPT的"购物篮"。 据悉, Glossier、SKIMS和Spanx等品牌独立站,都已经加入这一AI导购项目。 在整个购物过程中, ChatGPT将其定义为"私人购物的数字助理", 在用户与卖家之间安全地传递信息。因此, ChatGPT对商品排名、价 格、履约等,没 ...
淘宝、美团、支付宝都在做AI导购,能不能用你的消费数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2:58
行业趋势:消费平台加速部署AI智能体 - 多家消费平台正在将AI智能体嵌入核心产品 淘宝内测AI助手实现多轮对话导购 美团推出独立App"小美"提供本地生活服务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实现自动支付[1] 技术实现:AI导购的数据驱动机制 - AI导购系统高度依赖用户历史数据提升推荐准确性 美团"小美"通过对比用户历史订单推荐相似商品 淘宝"AI万能搜"根据浏览和购买记录生成个性化推荐[2] - 平台收集的数据类型包括浏览记录、搜索查询、加购数据、交易记录等敏感信息 美团收集浏览、搜索、点击、收藏、分享、评价数据 淘宝收集浏览记录、点击查看记录、搜索查询记录、收藏添加记录 瑞幸使用历史订单数据实现产品推荐[3] 合规要求:数据使用的双重监管框架 - 平台使用数据需通过合规文本和功能设计双重关卡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明确告知并取得单独同意 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要求提供便捷关闭方式[5][6] - 当前平台已实施差异化合规方案 美团设置单独授权同意步骤 淘宝提供【购物偏好】实时开关功能 瑞幸需通过设置菜单统一关闭个性化推荐[6] 发展挑战:数据应用的风险与限制 - AI导购可能引发大数据杀熟和信息茧房问题 平台可能利用数据实施差异化定价 过度依赖AI推荐可能限制用户商品发现范围[9] - 多业务线接入增加数据安全管理复杂度 需防范越权访问和数据外泄风险 需确保跨生态参与方的数据分享获得用户充分授权[9]
从比价工具到兴趣社区,什么值得买能否成为“导购之王”?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38
平台定位与战略转型 - 公司从"导购工具"向"AI驱动的兴趣消费平台"转型,5月发布GEN2版本,依托AI技术构建兴趣推荐与服务体系[1] - 新品牌主张"我们的兴趣消费指南"强化兴趣消费定位,内容标签和互动机制围绕兴趣重构[18][19] - 转型核心挑战在于平衡商业效率与用户信任,AI内容占比已达44.1%,但老用户对内容质量下降存在质疑[18][21] 发展历程与商业模式 - 创始于2010年博客,2011年上线网站,早期以3C数码优惠信息和UGC测评解决电商信息不对称问题[1][2][4] - 2015年获华创资本1亿元融资,2019年A股上市成为电商导购第一股[4] - 收入依赖信息推广服务(导购佣金+广告),2016-2018年该业务占比从98.91%降至80.22%,其中广告收入比重从50.85%增至75.32%[7] 用户与内容生态 - 注册用户达2964.45万(同比+7.02%),App激活量7498.05万(同比+11.56%),用户画像偏理性消费群体[8] - UGC内容占比曾超70%,2018年用户贡献优惠信息带来1.3亿元收入,成本仅370万元,毛利率达73.68%-84.01%[8][9] - 内容优势在于信任度高与社群粘性强,但面临电商平台内容内生化、返利渠道分流等挑战[1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2年中国电商导购市场规模433.1亿元,用户5.33亿人,但传统导购模式受社交电商冲击显著[11] - 返利网以返现激励为主,小红书通过"种草"实现情绪消费,公司差异化在于理性消费场景和垂直品类优势[14][16] - 外部竞争来自电商站内导购功能完善、抖音/快手"即看即买"闭环,以及社交媒体注意力争夺[13][16] 市场机会与护城河 - 理性消费趋势下"买得值"需求深化,数码/家电等垂直品类仍具优势[17] - 十余年积累的UGC内容资产和社区信任度构成核心壁垒[17] - 行业焦虑在于需重构可持续平台叙事,应对电商环境变化[21]
除了不能当女婿,DeepSeek比董宇辉差到哪了?
36氪· 2025-03-11 21:48
核心观点 - DeepSeek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消费决策工具,通过个性化推荐解构传统主播导购模式 [3][5][9] - 电商平台在AI导购领域布局滞后,未给予一级流量入口且功能体验不及DeepSeek [7][22][29] - 技术限制和商业顾虑导致主流电商平台集体缺席DeepSeek接入 [40][41][42] AI导购模式兴起 - DeepSeek累计下载量超1.1亿次,周活近9700万,部分用户已将其作为购物助手 [9] - 案例显示DeepSeek能根据年龄、肤质、预算等维度提供化妆品精准推荐,参考49个网页数据 [12][13][29] - 安慕希等品牌将"DeepSeek推荐"作为营销点,显示商业认可度 [10] 电商平台AI布局现状 - 淘宝问问接入通义千问但限制500字提问,京东言犀直接附商品链接,功能较初级 [29][31] - 1688商家版接入DeepSeek,静默下单比例达70%,但消费者端未开放 [33][34] - 抖音测试豆包大模型,计划开放短视频界面入口,但导购能力未达DeepSeek水平 [27][32] 技术竞争格局 - 阿里发布QwQ-Max-Preview模型,拼多多组建推荐大模型团队,字节测试深度思考版本 [44] - DeepSeek展示深度推理能力,如详细策划包含预算分配和风险应对,远超电商平台现有AI [37] - 电商平台顾虑数据敏感性、模型适配成本及现有商业生态平衡 [41][42] 行业影响 - 从搜索推荐、内容推荐到AI推荐,电商流量分发机制正经历第四次迁移 [10][22] - AI推荐可能削弱主播推荐价值,但当前存在AI幻觉问题,如误采营销号内容 [17][19] - 电商平台需解决隐私计算、审核机器人等技术路径才能有效接入大模型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