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AI系列深度报告:全球 AI竞速,重视海外映射+国内创新
银河证券· 2025-07-18 2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美股人工智能行业上涨趋势明显,对纳斯达克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国内有望构建完整产业链,加速自主创新追赶进程 [9] - 国内AI工具以低价策略占领市场,量价潜力空间大,看好其发展前景 [9] - 随着底层大模型能力迭代,AI应用落地将变革多数行业,B端商业化进展在传媒板块映射明显,海外AI应用对国内投资有提示作用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股人工智能复盘:创新频现,蓬勃发展 美股AI行情复盘:行业蓬勃发展、业绩端逐步兑现 - 2024年受AI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驱动,美股人工智能行业上涨明显,2025年虽有回落但持续修复,截至2025年7月16日,自2024年初上涨80.19%,纳斯达克指数同期上涨38.47% [13] - 美股人工智能板块上涨得益于宏观、技术、应用、业绩、资金层面的多重共振 [17] - 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相关公司业绩大多上升,营收端增长幅度扩大,未来整体营收有望保持较高速同比增长;利润端整体改善,但部分公司尚未盈利或盈利下滑 [21][22] 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对比:美国先发优势,中国加速追赶 - 美国在基础研究和芯片领域领先,中国依托政策、场景和工程师红利加速追赶,DeepSeek缩小了开源与闭源模型性能差距 [24] - 从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应用落地、生态协同和商业模式五个角度对比,中国在部分方面展现独特优势,如应用落地、生态协同和商业模式定价策略等,且有望通过算力效率革命和政策驱动与应用场景优势构建更完整产业链 [28][30][34][36][37] 海外AI应用分类:多点开花,全面发展 AI+广告:重塑行业生态,赋能降本增效 - AI在广告中应用体现在内容生成、高效投放和聚合投放三个方面,能提升创作效率、投放效果,降低成本,推动营销行业降本增效 [47][58] - Applovin以AI为核心构建广告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实现高效增长,为AI赋能营销变现提供范例 [53][56] AI+内容生成:技术力不断提升,商业化逐步验证 - AI画图和视频工具技术不断进步,海外在视频长度和物理推理能力上突破,国内部分工具聚焦细分用户需求 [60][67][71] - 国内外AI产品定价模式和价格存在差异,国内产品灵活多元、价格亲民,未来商业化发展前景好,有望通过“低价获客—功能优化—价值升级”实现盈利 [74][77][78] AI+电商:重塑电商模式,发展潜力可观 - AI技术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包括客户服务、商品推荐、预测分析、供应链管理等,能提升转化率、购物体验和运营效率 [79][80] - 全球化电商平台Shopify深度整合AI技术重构运营逻辑,国内电商平台注重本地化场景深耕与生态闭环构建 [81][87] - AI+电商将形成“技术驱动、效率革命、体验升级”格局,未来有望实现“货找人” [90] AI+教育:个性化、高效化、普惠化,构筑多元教育生态 - AI+教育有望实现个性化学习深化、成本效益与普及性提升、应用场景拓展,形成多元化教育生态 [91] - Duolingo深度融合AI技术,推动语言学习变革,构建全场景语言学习生态,付费功能以订阅制为主,用户数量增长,商业模式转型成功 [91][92][9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易点天下、美图公司、快手 - W、焦点科技、阿里巴巴 - W、世纪天鸿、中原传媒、值得买等公司 [99]
推进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六个新标杆 浙江加快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
每日商报· 2025-07-15 06:22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浙江省平台企业数量超过850家 数量和交易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1] - 2024年跨境电商全业态出口3500多亿元 同比增长10% 占全省出口总值9 2% [1] -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 4% 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最大增量 [1] - 全省孕育1200多万个线上经营主体 创造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1] 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 到2027年力争平台企业数量超1000家 其中百亿级规模平台企业超50家 [1] - 活跃网络经营主体目标1000万家 平台企业营收总额达2 2万亿元 [1] - 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5% 网络消费满意度显著提高 [1] 六大新标杆任务 - 引导头部平台向高科技企业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发展大模型服务平台 阿里巴巴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构建AI基础设施 [2] - 实施"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 打造诸暨珍珠 嵊州小笼等示范样板 绍兴培育30余个标杆直播间 10个直播间年销售破千万元 [2] - 启动"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 带动40个产业链拓展欧洲 东南亚 中东市场 [3] - 支持平台企业走出去 建立品牌联盟 提升绿色商品供给 实施"浙江精品"培育计划 [3] - 平台经济吸纳新就业群体超270万人 推出"浙里小哥码"实现骑手3秒快速通行 [3][4] - 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 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 开展公平竞争守护行动 [4] 产业赋能成效 - 2024年计划打造25个以上百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扩面100个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2] - "直播+龙头企业+源头工厂"模式推动嵊州小笼包等特色产业场景化展示 [2] - 平台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品牌联盟 加强线上商品质量管控 [3]
“假人罗永浩”炒作百度电商
搜狐财经· 2025-06-16 16:32
百度电商战略布局 - 公司借罗永浩数字人直播作为618营销噱头,首场4小时GMV突破5000万元并持续位居平台带货榜首位 [4] - 数字人直播技术取得突破,26分钟GMV超越真人1小时表现,已累计部署超10万数字人主播,商家成本下降80%且GMV平均提升62% [7] - 2023年成立电商一级事业部后,数字人直播GMV年同比上涨11倍,双11期间同比增长735%,百万级直播间增长1600% [8] 管理层与资源投入 - 电商业务由百度18年老将平晓黎负责,其曾主导搜索、信息流等核心业务,2023年晋升副总裁并兼任电商总经理 [4] - 公司2023年重启电商后快速组建超百人运营团队,数字人项目由董事长李彦宏亲自推动 [4][7] 行业竞争与平台短板 - 平台入口隐蔽且商品搜索功能缺失,品类数量不足,购物流畅度远逊于抖音、淘宝等成熟平台 [11] - 头部电商已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百度缺乏独特竞争优势,商业模式依赖搜索引流而非自主生态建设 [11] - 用户对平台认知度低,短期流量难以转化为长期信任,需系统性提升产品、服务及售后能力 [12] 技术营销的局限性 - 数字人直播热度依赖新鲜感,分析人士认为其GMV增长可能如"烟花"般难以持续 [10][11] - 公司未解决电商核心问题:缺乏明确平台定位、非理性消费场景理解及用户情绪共振能力 [13] 合作营销策略 - 与罗永浩合作从5月18日预热至6月15日数字人亮相,全程采用剧本化营销,首播观看量达1312万人次 [4][7][13] - 合作背景强调AI+电商概念,但实际效果被质疑为掩盖竞争力缺失的营销手段 [1][3]
AI 购物,为什么难以戳中你的痛点?
创业邦· 2025-06-12 11:09
电商AI应用现状 - AI技术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新质生产力,涵盖AI导购、数字人直播、AI换装等场景,旨在降本增效并探索用户体验可能性[4] - 主流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抖音均积极布局AI,但消费者体感与平台预期存在差距,尤其AI客服的自动回复功能常引发用户不满[5][6] - 45.5%消费者偶尔使用AI功能,33.7%仅在需要时使用,显示AI在复杂场景的问题解决能力仍需提升[26] C端用户体验痛点 - AI导购功能如淘宝问问存在入口隐蔽、推荐逻辑单一问题,案例显示用户搜索3000元礼物时出现300元推荐偏差[9][12] - AI试衣功能被用户认为效果违和且耗时,目前仍处于部分测试阶段,正向反馈有限[16] - 消费者遭遇AI客服"鸡同鸭讲"现象普遍,如抖音智能购物无法识别"奶奶"性别而反复追问[15] 平台与商家AI实践 - 淘宝AI Agent-Quick管家可降低70%人力成本,京东言犀数字人曾服务5000个品牌并创造超1亿观看人次[20] - 交个朋友直播间90%口播内容通过AI生成,大幅提升618大促期间工作效率[21] - 电商行业在AI数字人应用占比达16.49%,居各行业首位[23] 技术落地挑战 - AI讲价工具虽提升消费者效率,却增加商家大促期间压力,暴露技术理解力不足的软肋[24] - 当前AI主要完成数据到AI化的转变,尚未实现从AI到人的跨越,需解决情绪价值供给等深层需求[29] - 阿里2024年双11已实现AI在搜索、推荐、广告等环节大规模落地,未来将向全周期运营演进[30]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商AI化将从单点功能迭代进入生命周期运营,需建立用户长期信赖而非即时交互[30] - 未来AI需成为全天候购物管家,应对更复杂场景的同时保持对人性的敏锐洞察[31]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AI技术持续迭代,而非简单接入即告完成[31]
AI 购物,为什么难以戳中你的痛点?
36氪· 2025-06-11 19:45
电商平台AI应用现状 - 电商平台积极布局AI技术,包括AI导购、数字人直播、AI试衣等功能,旨在降本增效并探索新用户体验[1][11] - 淘宝推出AI导购功能"淘宝问问",但用户反馈其推荐逻辑单一且缺乏场景适配性,与"猜你喜欢"差异不大[4][5] - AI试衣功能在淘宝等平台测试,但用户认为效果与真人试穿存在差距,使用意愿较低[9] 平台与商家AI实践成果 - 淘宝AI Agent-Quick管家可降低商家70%人力成本,京东言犀数字人在618期间服务5000个品牌并获1亿观看量[12] - 快手电商ASR模型实现直播实时评论生成,"交个朋友"直播间90%口播内容通过AI生成[12][13] - 艾媒数据显示2025年电商行业AI数字人应用占比将达16.49%,居各行业首位[15] 消费者体验痛点 - 45.5%消费者偶尔使用AI功能,33.7%仅在需要时使用,反映AI解决复杂场景能力不足[17] - AI客服存在对话机械、无法识别情绪等问题,导致用户频繁要求转人工服务[2][18] - 价格推荐系统如"天猫讲价小助手"引发商家压力,暴露AI理解用户真实需求的短板[16] 技术迭代方向 - 阿里计划在2024年双11实现AI全场景覆盖,重点优化搜索、推荐、广告投放等环节[20] - 未来AI需从单点功能转向全生命周期运营,建立用户长期信任而非即时交互[20] - Prosus&dealroom预测AI将发展为全天候购物管家,需持续迭代以适应多元场景[20]
今年618太好买!消费体验全面升级
长沙晚报· 2025-06-10 00:21
电商平台促销策略 - 淘宝天猫弱化跨店满减玩法 改为"官方立减"或"商品直降" 折扣力度15%起 [2] - 抖音电商主推"一件立减""官方补贴""特价秒杀"等简单促销形式 [3] - 京东提供"每人每天补贴超1000元" 发放满200减20元神券 PLUS补贴券等 [3] - 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品类从8类增至12类 单件最高补贴比例提升至20% 数码产品首次纳入补贴 按售价15%补贴 单件最高500元 [3] 平台合作与内容电商融合 - 电商平台加速互联互通 微信支付可在淘宝天猫下单 抖音可直接跳转天猫京东店铺 [5] - 小红书与淘宝天猫推出"红猫计划" 京东打通小红书直链功能 B站UP主视频下方嵌入京东商品链接 [6][7] - 平台间"拆墙"使"种草即拔草"购物链路更顺畅 消费者无需跨平台搜索 [6] 即时零售与AI技术应用 - 美团闪购首日成交额同比暴涨200% "30分钟送达"成为新消费标准 [7] - 淘宝提前上线"闪购"频道 标注"1小时达""附近门店发货"标签 京东上线"秒送"频道 整合"小时购"与"到家"资源 承诺30分钟内送达 [8] - 淘宝天猫为商家提供AIGC产品"图生视频" 可自动生成20秒动态短视频 京东升级智能客服系统 实现24小时响应 [8] - 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更精准 智能化前置仓网络和动态补货系统提升供应链效率 [8] 消费数据表现 - 淘宝天猫618开卖首4小时 国家补贴领取次数比去年"双十一"同期增长3倍 [4] - 国家补贴叠加平台让利形成三重刺激 京东"国家补贴×百亿补贴"频道购买手机数码家电等至高可省2000元 [4] - 淘宝天猫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叠加618优惠可低至五折 带动家电数码品牌爆发式增长 [4]
参战618,百度电商成为最大“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6-03 22:52
百度重返电商赛道 - 百度选择此时重返电商赛道,核心在于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信息流动与商品流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4] - 公司通过"百度优选"平台与罗永浩合作直播带货,首播4小时GMV超5000万元,观看人次超千万 [5] - 罗永浩团队"交个朋友"入驻百度平台,2023年已在百度实现3亿元GMV,形成战略背书 [6][10] AI技术赋能电商 - 百度将AI深度融入电商流程,应用智能脚本生成、实时数据监测等工具,未来计划推出数字人直播 [8]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电商交易MCP平台,开放AI搜索接入能力,构建"模型即服务"基础设施 [11][20] - 数字人主播规模超10万名,数字人直播GMV同比增长11倍,平台整体GMV实现翻倍增长 [9] 电商行业格局演变 - 电商逻辑从"人找货"转向"货找人",渠道价值超越商品生产,流量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15][16] - 品牌自播占比超50%,但面临运营能力短板,全平台策略导致成本上升和管理复杂度增加 [16] - 内容电商崛起,短视频和直播成为流量抓手,平台间壁垒松动进入"战国时代" [17][18] 百度电商战略定位 - 公司不计划独立电商App,而是依托百度App月活7.04亿用户,以搜索和信息流为核心场景 [18][22] - 双轮驱动模式:前端"百度优选"直播带货,后端"MCP"提供技术底座,形成交易闭环 [21][20] - 搜索流量具备高转化特性,用户搜索后产生购买行为的比例达86.9%,商业价值突出 [25][30] 历史机遇与挑战 - 2008年淘宝屏蔽百度爬虫事件导致双方协同中断,当前监管倡导互联互通带来新机遇 [31][33] - 百度联盟曾为电商广告主提供高效流量分发,现尝试修复历史遗憾构建新型生态 [31][33] - 阿里等竞争对手加速AI与电商融合,行业对"AI+电商"模式关注度持续提升 [10][20]
618:商户扶持加码,竞争维度延展
华泰证券· 2025-05-30 1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互联网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18电商大促活动平台核心趋势为商户扶持大幅加码,竞争维度进一步延展,平台减少绝对低价恶性竞争,追求多维度竞争力强化,落实为商户减负赋能主线,推荐阿里巴巴、京东[1] 各部分总结 电商大促趋势 - 规则简化提质增效,活动时间多数变长,预售机制部分回归且预售期缩短,多数平台取消跨店满减,降低用户凑单行为和退货率,优化活动机制,是前期商户扶持方向延续[2] - C端竞争激烈,从大额C端补贴转向即时零售交叉销售、多渠道合作营销等多维度投入,降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转向关注产品质量[3] - 国补行动拉动效果持续,截至4月27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超7200亿元,超1.2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部分平台加码国补品类补贴,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和存量消费品升级换新,如京东3C数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4] - AI工具日渐成熟赋能商户经营,如阿里巴巴升级全站推广产品,推出AIGC产品“图生视频”提高物料准备效率[5] 活动规则与优惠 - 活动时长同比拉长,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2025年618活动时长分别为39天/37天/39天/37天/34天,多数平台活动时间同比增加,淘天预售制部分回归且预售期缩短[11] - 满减促销弱化,多数平台取消跨店满减,推出更直接立减活动,如天猫官方立减85折,拼多多百亿补贴叠加平台补贴,京东保留部分满减活动,直播平台策略也有变动[13] - 平台促销强化用户体验和简化购物流程,除立减和领券活动外,还推出多样化额外优惠活动,如淘天“一键领券、自动结算”,京东白条6期分期免息等[15] 即时零售 - 淘天京东发力即时零售,淘宝天猫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设置一级入口,联动饿了么运力推出高补贴活动;京东外卖上线75天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618期间百亿补贴持续加码,将每月18日定为“京东超级外卖日”,试图结合“远场电商+近场零售”,提高电商补贴转化率[17] 商家侧扶持 - 各大平台强化扶持中小商家和减负,如拼多多降低商家虚假发货赔付比例和标准,放宽价格限制;淘天降低商家报名门槛,为新商提供寄件补贴券包,两波段促销合并招商[20] - 平台为商家节约佣金与广告投放,提高运营与投放效率,如阿里妈妈异常秒退订单返款补贴政策开放,抖音、拼多多推出推广费用返还政策[21] - 淘宝天猫、京东与小红书合作撬动流量增长,小红书与淘宝天猫推“红猫计划”,与京东达成商业合作,有望提高品牌广告转化效率[22] AI赋能商家 - 更多AI+电商工具走向台前,淘宝天猫为商家提供“图生视频”等AIGC产品,提升素材制作效率,节省成本和时间;京东向POP商家开放五大免费AI爆款营销产品,助力商家降本增效[24][25] 国补与销售情况 - “国补”政策促进消费者购买热情,近九成消费者将“国补”商品锁定至618购买,消费者倾向选购高单价商品和多品类采购,消费升级特征明显[28] - 国补叠加大促补贴带动3C家电消费,淘宝618开卖首小时各行业成交超预期,京东3C数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抖音618首周手机、数码、大家电增速最快[31] 重点推荐公司 - 重点推荐阿里巴巴、京东,投资评级均为买入,目标价分别为189.60美元、51.24美元[10] - 阿里巴巴4QFY25总收入2365亿元,同增6.6%,经调整EBITA为326亿元,同增36.1%,淘天变现率提升带动利润超预期,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7%,预计淘天持续释放商业化能力,云业务加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36] - 京东1Q25营收同增15.8%至3011亿元,非GAAP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3.4%,预计零售业务延续稳健增长,关注外卖等新业务投入产出效果,“买入”评级[36]
美图公司(01357.HK):引入阿里生态资源 AI+电商协同可期
格隆汇· 2025-05-24 01:54
公司近况 - 5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将通过发行3年期票面利率1%的可转换债券向美图注资2 5亿美元且可按每股6 0港元的价格转换为美图股票相当于年初以来平均收盘价溢价24% [1] - 双方计划在AI技术电商平台和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1] 美图业务表现 - 美图布局国内电商生产力工具较早已成为赛道龙头22年推出美图设计室23年上线开拍截至目前均已达成细分赛道用户规模第一名 [1] - 24年美图设计室付费订阅用户数达113万占付费用户10%对应约6%付费率收入同比翻倍至2亿元收入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1] - 公司积极探索海外电商市场目前VmakeX-design两款工具已在用户获取阶段 [1] 合作细节 - 技术绑定:阿里向美图开放云原生AI算力底座双方将合作训练视频生成图像生成多模态和语音大模型美图有望以可控成本获取顶尖算力资源 [1] - 美图承诺未来三年向阿里云采购不低于5 6亿元的云计算服务年均约1 87亿元为阿里云锁定中期收入 [1] - 生态赋能:阿里将在其电商平台上优先推广美图AI电商工具美图可借助阿里商家资源深化用户理解加速B端SaaS工具商业化渗透 [2] 战略影响 - 美图生产力工具战略已成为市场最关注的收入条线此次合作有望加强公司生产力收入的确定性强化在生产力工具市场的稀缺性 [2] - 验证公司估值逻辑从工具订阅向生态赋能切换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26年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预测给予26年Non-IFRS P/E 27倍上调目标价14 3%至7 2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 6%上行空间 [2] - 当前股价交易于35/26倍25和26年Non-IFRS P/E [2]
阿里巴巴-W:淘天主业稳健,云业务未来可期——阿里巴巴 FY25Q4 业绩点评报告-20250522
浙商证券· 2025-05-22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继续看好报告公司淘天集团业务利润增长的确定性和云业务长期产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淘天集团业务 - FY25Q4收入利润均超市场预期,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超出彭博一致预期3.89%;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8%,超出彭博一致预期6.2% [1] - 电商业务战略锚定份额,GMV增长匹配社零增速,CMR增速靠货币化率增长驱动,预计GMV增长可能超预期,催化剂为跟即时零售协同见效、小红书向淘天开放外链、AI+电商促进广告点击和订单转化 [1] 云业务 - FY25Q4收入同比增长18%,经调整EBITA利润率环比下滑1.9pct到8%,低于彭博一致预期14.25%,本季度资本开支环比下降引发短期供给担忧 [2] - 公司对云+AI战略定位为最优先级别,供应问题解决是时间问题,短期利润率受规模效应等向上驱动和大量研发投入等向下驱动影响,预计短期EBITA利润率维持在高个位数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FY2026 - 2028的收入为10879.28、11653.83、12498.15亿元,同比增速为9.2%、7.1%和7.2%;归属于普通股东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917.88、2004.34、2175.33亿元,同比增速为21.4%、4.5%和8.5% [3] - 采用分布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对FY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给予11倍PE,对FY2026年云业务收入给予5倍PS,对应目标价为160.1港币/股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5A|2026E|2027E|2028E| |----|----|----|----|----| |营业收入(百万)|996347|1087928|1165383|1249815| |(+/-) (%)|6%|9%|7%|7%| |归母净利润(百万)|130109|154129|164078|172229| |(+/-) (%)|63%|18%|6%|5%| |每股收益(元)|6.89|8.08|8.60|9.03| |P/E|17.18|13.94|13.09|12.47| [5]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报告公司2025A - 2028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项目及对应变化情况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各年份的表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