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超级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不要再看英伟达的热闹了!中国的量子计算正被美国快速甩开
新浪财经· 2025-10-30 04:29
文章核心观点 - NVIDIA发布新型互联架构NVQLink,旨在通过开放系统架构将GPU与量子处理器耦合,构建加速的量子超级计算机,以解决量子纠错对经典计算资源的苛刻要求 [1][3] - NVQLink的战略定位是成为量子计算基础设施的赋能者,通过制定行业互联标准,确保无论何种量子处理器技术胜出,都需依赖NVIDIA的GPU和CUDA-Q生态系统,从而占据未来量子-AI融合市场的中心地位 [5][18] - 该架构标志着美国在量子计算基础设施工程化和标准化方面取得体系性胜利,通过“计算生态”思维整合下一代计算生态,与中国的“物理生态”发展路径形成显著分野,可能影响未来全球量子科技产业竞争格局 [18][19][20] NVQLink技术特性 - 核心目标是提供大规模量子计算和量子纠错所需的低延迟、高吞吐量连接,其关键价值在于保证量子纠错循环的“确定性”,支持确定性、低延迟通信,远超传统网络“尽力而为”的模式 [3][6] - 实现了关键性能指标:控制器与GPU之间的数据往返延迟小于4微秒,这一指标被视为实用化容错计算的“准入门槛”,能够满足量子比特相干时间保护的需求 [8] - 该架构是对传统NVLink技术的升级,并与CUDA-Q平台深度集成,提供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允许开发者无缝编排量子处理器、GPU和CPU资源 [12][13] 行业影响与生态系统 - NVQLink采用开放架构,已获得17家量子处理器制造商、5家控制系统制造商和9家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广泛支持,正成为异构量子硬件的通用互联语言 [5][13][17] - 通过将量子纠错任务转移到高并行度的GPU上,可有效降低定制硬件的成本和开发周期,加速容错通用量子计算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进程 [9] - 这种强大的生态绑定使NVIDIA在混合量子-经典架构中占据中心地位,即使不生产量子处理器,也成为容错通用量子计算的“中枢神经系统”,为其他竞争者设置了巨大的兼容性壁垒 [17][18] 战略比较与发展路径 - 美国量子计算的领头羊如NVIDIA、IBM和谷歌已超越单一硬件或软件供应商角色,成为产业思维的引领者与生态价值的构建者,通过“技术溢出、基建填补、标准定义”推动产业从“单点创新”走向“系统创新” [18][19] - 美国的发展路径是“计算生态”,即由计算机学科和AI人才广泛参与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而中国目前是“物理生态”,由物理学家主导,计算巨头集体缺位,生态建设滞后 [19][20] - 这种结构性差距被视为文明等级的差异,美国通过GPU核心优势反向整合下一代计算生态,正在抢占AI与量子深度融合的下一个十年制高点 [18][20]
CPO,大有可为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1 09:22
硅光子学与共封装光学技术发展 - 嵌入式或集成半导体光学模块(OBO、NPO、CPO)出货量预计到2033年将以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 - 集成解决方案在AI系统中显著提升传输容量和处理能力,提供更高带宽、更低功耗,并支持AI集群扩展所需的高带宽结构 [2] - CPO技术将引领AI计算领域的代际转变,NVIDIA、英特尔、Marvell和Broadcom是当前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4] 技术演进与性能提升 - 从OBO到NPO再到CPO的演进过程中,铜的使用大幅减少,性能有望实现80倍飞跃,3D CPO性能可能比现有解决方案高80倍 [7] - CPO通过光速吞吐量实现GPU与加速器间的超高速、低延迟通信,大幅扩展带宽并降低功耗 [5] - 光纤替代铜线可提供AI集群扩展所需的高速、高带宽数据传输,推动AI超级计算能力的规模化和民主化 [7] 市场前景与收入预测 - 到2027年,NPO和CPO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综合收入同比增长达三位数,总出货容量占比将达两位数 [4] - 到2033年,超过50%的收入和出货容量将来自集成半导体光学I/O解决方案 [4] - Applied Optoelectronics等公司的OBO产品将在2023年得到更广泛应用,但CPO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技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