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D预期
icon
搜索文档
歌礼制药-B(01672.HK):ASC30完成IIA期患者入组 预计25年Q4读出顶线数据
格隆汇· 2025-08-08 00:55
ASC30口服剂型IIa期临床进展 - ASC30每日口服剂型减重适应症13周IIa期研究已完成125名患者入组 预计2025年Q4读出顶线数据[1] - 研究评估两种每日一次口服制剂(ASC30片和ASC30片A1) 主要终点为第13周体重变化百分比[1] - 制剂起始剂量1mg 目标维持剂量分别为20mg/40mg(制剂1)和20mg/40mg/60mg(制剂2)[1] - 化合物专利保护期至2044年 覆盖美国和全球市场[1] ASC30临床数据优势 - 口服剂型Ia期显示4周最高减重6_5% 优于礼来Orforglipron同期的3_4%减重效果[2] - 皮下注射月制剂已完成美国IIa期首例患者给药 采用储库型制剂技术[2] - Ib期数据显示皮下制剂半衰期达36天 优于安进AMG133的药代动力学表现[2] 其他在研管线BD潜力 - ASC47为THR-β靶点减脂增肌药物 每月皮下注射一次 与GLP-1药物联用可改善肌肉流失[3] - ASC50是全球临床阶段稀缺的IL-17口服小分子 针对需长期用药的银屑病领域[3] - 目前仅3款银屑病IL-17小分子进入临床 ASC50临床前数据已显示潜在疗效优势[3] 财务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0/0_4/1亿元人民币[3] - 基于FCFF模型上调目标价至14_02元人民币[3]
“预告式”商务拓展兴起,港股创新药将走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5:55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6月27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0.53%,换手率超10%,成交额突破2.7亿元[1] - 6月16日至6月25日医药主题ETF净流入超64亿元,龙头创新药ETF净流入超15亿元[1] - 荣昌生物6月26日A股跌超18%、H股跌超11%,相关ETF跌幅普遍超2%[1] - 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上涨65.50%,创新药指数上涨24.83%[1] - 近两周港股创新药ETF份额从91.48亿份增至114.82亿份,增幅26%[1] BD交易对市场的影响 - 石药集团5月30日公告潜在BD交易总金额或达50亿美元,当日股价最高涨12%[3] - 荣昌生物6月11日透露泰它西普国际合作洽谈,次日港股大涨20.1%[4] - 中国生物制药6月12日预告重磅授权交易,股价当日涨19.29%[4] - 三生制药12.5亿美元首付款刷新出海纪录,激发市场信心[6] BD交易条款分析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授权交易总金额最高41.05亿美元,但首付款仅4500万美元[4][5] - 销售提成为高个位数至双位数,被投资人认为低于预期[5] - BD交易首付款成为创新药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的重要手段[6] 市场资金动向 - 沪深港股通持有恒生创新药市值比例从年初18%升至22.6%[9] -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香港生物医药板块超400亿港元[9] - 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可能在二季度追高买入创新药[1] 板块调整与长期趋势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6月13日至20日区间跌幅超9%,后跌幅收窄至6.25%[10] - 年内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幅54.09%,位居行业指数涨幅前列[11] - 行业长期投资逻辑稳固,但需系统性支持如支付体系改革[11] BD交易的市场作用 - BD交易为港股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估值锚点,增强投资者信心[6] - "预告式"BD操作成为市值管理手段,多数实现股价提振效果[6] - 过度依赖BD消息可能助长投机情绪,导致股价管理失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