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披露

搜索文档
揭榜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最新成员名单,细究背后选拔逻辑
梧桐树下V· 2025-07-12 15:49
文/海桐 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4 日公布了最新的上市委员会成员名单,该委员会共 28 人,成员履历已上载于香港交易所网 站。 | 其他成員(按英文姓氏排序) | | | --- | --- | | 陳志銓 | 2023 | | 陳智聰 | 2024 | | 陳立德 | 2023 | | 陳祠 | 2025 | | 鄭建龍 | 2021 | | 葫文强 | 2021 | | 周紀恩 | 2024 | | 部落 | 2025 | | 蔡瑞怡 | 2021 | | 郭言信 | 2020 | | 方猿 | 2025 | | 方曉明 | 2024 | | 李俊豪 | 2023 | | LEE Daniel H | 2024 | | 禮密融 | 2022 | | LIM Ronnie | 2023 | | 馬琳 | 2022 | | MIRONENKO Aleksey | 2025 | | 量緯邦 | 2024 | | 葉敬華 | 2024 | | 阮家輝 | 2024 | | 觀 | 2024 | | 朱雯雯 | 2025 | 委员会成员来自金融、法律、会计等领域的专家 ...
侃股: 如何看待安井食品H股破发背后的争议
北京商报· 2025-07-06 19:04
上市表现与投资者分歧 - 安井食品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首个A+H双资本平台企业,但上市首日破发[1] - 六成中小股东反对赴港上市,主要担忧港股价格表现不及预期会限制A股涨幅及隐性除权效应[1] - 大型机构投资者更看重赴港上市后的发展预期,支持公司港股IPO成功[2] 财务状况与融资争议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21亿元,期末货币资金约27.8亿元[1] - 自2017年A股上市以来,公司通过定增、可转债等累计融资金额远超分红金额,控股股东及高管减持套现引发"圈钱"质疑[1] - 港股发行价60港元较A股折价超20%,机构测算若A股跟随调整,中小股东持股价值可能缩水8%-12%[1] 战略布局与增长潜力 - 公司计划将35%港股募集资金用于东南亚市场开拓,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建设[2] - 东南亚火锅餐饮市场年增速达14.4%,当地速冻食品渗透率不足5%,海外收入占比目标从1%提升至5%[2] - 港股上市倒逼ESG披露和治理结构优化,长期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2] 投资者操作建议 - 中小投资者可通过卖出A股同时买入港股降低持股成本,避免隐性除权影响[3] - 等资金量买入港股可获得更大持股比例[3]
CFO 洞察:重塑财务部门职能,充分释放业务价值
经济观察网· 2025-06-16 15:57
财务部门职能转型 - 财务部门在数字化浪潮下进行职能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1] - 财务高管通过实时数据洞察和先进分析工具精准捕捉市场风向 [5] - 领先企业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财务与业务的紧密联动,优化资源调配 [5] 市场波动管理与技术战略 - 财务高管深度融入市场波动管理与技术战略规划 [5] - 企业需具备敏锐的嗅觉与灵活的身姿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5] - 实时数据与先进分析工具助力企业及时更新战略并有效执行 [5] 稳健扩张与财务风险平衡 - 成长型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面临平衡财务风险的难题 [6] - 领先企业通过精益化运营和自动化流程减少低效重复工作 [6] -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关键财务指标以保障稳健扩张 [6] 合规与可持续发展 - ESG披露等合规要求给财务部门带来挑战与机遇 [8] - 财务高管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追踪ESG目标进展 [8] - 构建长效合规机制可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满足监管要求 [8] 财务部门战略定位 - 财务部门需明确数字化时代的战略定位与行动方向 [8] - 全球财务高管的实战经验与数据调研为转型提供全景图 [8] - 财务部门转型助力企业在复杂市场中实现持续增长与长期价值创造 [8]
我国首个聚焦企业气候信披的具体准则征求意见,对企业范围三数据披露提出细化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3:30
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 财政部4月30日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作为我国首个针对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 [1] - 文件构建覆盖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的全链条披露框架,与《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形成"底座+支柱"体系 [1][2] - 准则分为六章共47条细则,包括总则、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附则 [2] 准则制定原则与国际对标 - 遵循四大原则:以基本准则为基础、与国际准则趋同、准则制定和实施分开、兼顾行业应用需要 [2] - 框架与TCFD四支柱(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一致,核心理念与IFRS S2高度接近 [3] - 采用"趋同但以我为主"模式,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同时确保落地可行性 [3] 行业应用与披露要求 - 财政部已着手制定电力、钢铁、煤炭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将在气候准则出台后发布 [3] - 金融行业被要求披露融资排放的分解数据 [4] - 第五章"指标和目标"规定气候相关行业通用指标、行业特定指标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依据 [3] 与现有ESG披露标准的对比 - 与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核心框架一致,均采用TCFD四支柱并要求披露范围一、范围二排放 [5] - 差异点包括:气候准则强制要求范围三排放披露(含15类活动分类),而指引仅鼓励披露 [6] - 气候准则明确要求基于《巴黎协定》开展情景分析,指引仅鼓励有条件企业实施 [6] 实施策略与过渡安排 - 不强制要求企业立即披露高难度信息,给予自主空间和过渡期 [6] - 灵活策略避免企业短期压力,确保准则平稳落地同时预留能力提升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