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双资本平台

搜索文档
净利预增20倍!极米科技拟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08 21:55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满足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求,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1] -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发行细节,尚未确定具体方案[2] - 若成功上市将形成"A+H"双资本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并借助港股国际化优势支撑全球化业务[2][8]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16.26亿元(同比+1.63%),归母净利润8866.22万元(同比+2062.33%)[2] - 2024年海外收入达12.05亿元,占总营收超35%,海外业务展现强劲韧性[4] - 研发投入占比11%(2024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 市场地位与全球化布局 - 2018-2024年连续七年中国投影设备市场出货量第一,2020-2024年实现出货量与销售额"双冠"五连霸[4] - 全球化路径:2016年通过众筹试水,2021年加速布局跨境电商及线下零售,目前覆盖45个国家、4500+线下网点[4][5][8] - 海外渠道策略:线上DTC模式(亚马逊、乐天等)+线下连锁卖场(BestBuy、Darty等)[5] 产品与技术差异化 - 针对区域市场定制产品:日本吸顶款、欧美高端机型(预装Netflix)、东南亚简化遥控器等[5] - 本地化系统适配:通过Google认证,搭载AndroidTV/GoogleTV[5] - 拓展新应用场景:智能座舱(赛力斯、江淮等车型搭载)、智能大灯,2025年车载投影进入量产交付阶段[7] 行业趋势与品牌升级 - 港股IPO市场回暖,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2] - 海外中产家庭选购智能设备时考虑中国品牌的比例同比提升17%(2024年),品牌高端化趋势显著[8]
侃股: 如何看待安井食品H股破发背后的争议
北京商报· 2025-07-06 19:04
上市表现与投资者分歧 - 安井食品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首个A+H双资本平台企业,但上市首日破发[1] - 六成中小股东反对赴港上市,主要担忧港股价格表现不及预期会限制A股涨幅及隐性除权效应[1] - 大型机构投资者更看重赴港上市后的发展预期,支持公司港股IPO成功[2] 财务状况与融资争议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21亿元,期末货币资金约27.8亿元[1] - 自2017年A股上市以来,公司通过定增、可转债等累计融资金额远超分红金额,控股股东及高管减持套现引发"圈钱"质疑[1] - 港股发行价60港元较A股折价超20%,机构测算若A股跟随调整,中小股东持股价值可能缩水8%-12%[1] 战略布局与增长潜力 - 公司计划将35%港股募集资金用于东南亚市场开拓,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建设[2] - 东南亚火锅餐饮市场年增速达14.4%,当地速冻食品渗透率不足5%,海外收入占比目标从1%提升至5%[2] - 港股上市倒逼ESG披露和治理结构优化,长期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2] 投资者操作建议 - 中小投资者可通过卖出A股同时买入港股降低持股成本,避免隐性除权影响[3] - 等资金量买入港股可获得更大持股比例[3]
安井食品港股上市 A+H双擎驱动开启全球化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58
港股上市与资本布局 - 安井食品于2025年7月4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A+H"双资本平台布局的消费巨头 [1] - 全球发行3999.47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比30%,国际发售占比70%,发售价每股60港元,募集资金净额23.02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44.2倍,国际发售超额认购5.85倍,显示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安井食品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领军企业,2024年以6.6%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3] - 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速冻调制食品13.8%(约为第二名的5倍),速冻菜肴制品5.0%(超过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3] - 公司在全国设立12大生产基地,覆盖60个营销机构,合作一级经销商超2000家 [3] 渠道与客户网络 - 渠道覆盖大润发、永辉、沃尔玛等主流商超,并与张亮麻辣烫、半天妖烤鱼、呷哺呷哺、海底捞等餐饮连锁品牌长期合作 [3] - 与湖北旭乐、浙江瑞松等休闲食品供应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行业增长潜力 - 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CR5集中度仅为15%,远低于美国(40%)、英国(43%)、日本(70%) [4] - 中国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10.0千克,显著低于美国(62.2千克)、英国(45.9千克)、日本(25.3千克) [4] - 预计2024-2029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复合增长率达9.4%,头部企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5]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4年公司营收151.27亿元,同比增长7.70%,其中速冻调制食品与速冻菜肴制品分别增长11.41%和10.76% [5] - 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15元,共计派发2.97亿元,自2016年上市以来每年分红 [6] - 2024年累计分红金额10.40亿元,股息率4.36%,在A股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4,预测2025年股息率将提升至4.73 [6] 全球化战略与未来规划 - 港股上市标志着公司从"全国龙头"向"全球玩家"战略跃迁,计划加强东南亚、澳洲、北美及欧洲市场布局 [8] - 计划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或收购标的公司,提升全球供应链能力 [8] - 加强产品创新与研发,投资智能生产设备及数字化工具,升级产品配方 [9] 核心竞争力与长期展望 - 公司凭借敏锐市场洞察力和强大执行力,连续十年实现净利润与营收双增长 [5] - 依托"A+H"双资本平台,有望通过产能全球化、品牌国际化、产品高端化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9]
【动态】吉宏股份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跨境社交电商+包装龙头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12
上市概况 - 吉宏股份于5月2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厦门市首家"A+H"上市企业,股票代码2603 HK [1] - 开盘价11港元/股,较发行价7 68港元/股上涨43 23%,截至发稿涨幅达52 34%至11 70港元/股 [1] - 本次港股IPO募资规模约5 1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 78亿元),基础发行6791万股(香港公开发售679 1万股,国际发售6111 9万股)[4]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形成"包装+电商"双主业模式,跨境电商业务2022-2024年营收占比57 8%-63 6%,纸质包装业务占比31 3%-38% [10] - 在中国B2C出口电商公司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 3%),纸制快消品包装领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 2%)[10] - 通过AI算法分析海外市场,在Meta、TikTok等平台精准推送独立站广告,过去3年服务1700万消费者,签收超4100万订单(签收率84 9%-88 4%)[7][8] 财务表现与募资用途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4 77亿元(同比+11 55%),归母净利润0 59亿元(同比+38 21%)[10] - 募资将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含印尼、越南及欧洲)、技术开发、品牌组合扩充等 [4][11]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53 76亿元、66 95亿元、55 29亿元,跨境电商业务贡献超60%营收 [10] 战略规划 - 计划拓展亚洲(印尼、越南)、欧洲及拉丁美洲等高潜力市场 [11] - 依托"A+H"双资本平台加速全球化布局,目标成为厦门企业海外拓展标杆 [10] - 已建立10个大型包装生产基地,与伊利、瑞幸咖啡等头部客户合作 [5] 上市进程 - 2024年2月6日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11] - 2025年1月24日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12] - 2025年4月3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5月8日披露PHIP版招股书 [13][14]
现场直击 | 创始人敲锣,27岁董事致辞,厦门“A+H”第一股 吉宏股份港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9:20
港股上市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B(HK02565)上市首日收盘跌近26% [2] - 吉宏股份(HK02603)上市首日盘中涨幅超50%,收盘涨39% [3] - 吉宏股份成为厦门首家"A+H"上市企业,今年第五家在港上市的A股公司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吉宏股份成立于2003年,最初主营快消品纸制包装业务,2017年拓展跨境社交电商业务 [4] - 执行董事陆它山(1998年生)与创始人庄浩等高管为一致行动人,构成单一最大股东团体,陆它山持股0.2% [4][4] - 公司2016年登陆A股,2025年实现港股上市,形成"A+H"双资本平台 [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3.76亿元、66.95亿元、55.29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1.72亿元、3.32亿元、1.84亿元 [6] - 2025年Q1收入14.77亿元(同比+11.55%),归母净利润5915.99万元(同比+38.21%) [6] - 跨境电商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57.8%提升至2024年60.9%,纸质包装业务占比从36.9%降至38% [7] 行业地位与战略 - 按2024年亚洲社交媒体电商收入计,公司在中国B2C出口电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3% [7] - 纸质包装业务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1.2%,排名第一 [7] - 募资用途:40%拓展海外市场(亚洲、欧洲、拉丁美洲),35%投入研发与吉喵云技术开发,15%发展自主品牌 [8] 技术布局 - 计划购置40-60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和GPU加速卡,强化AI模型训练能力 [8] - 通过AI算法分析海外市场用户画像,在Meta、TikTok等平台精准推送独立站广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