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风险
搜索文档
ESG风险观察|涉嫌操纵证券市场,金城医药董事长被罚
搜狐财经· 2025-10-15 18:46
监测项目与整体情况 - 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将定期跟踪监测A股上市公司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1] - 10月6日至10月12日期间有837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 其中敏感信息量下降的企业有1082家 信息量增加的企业有505家 [1] - 本期ESG敏感信息主要涉及公司治理与合规经营、股权与资产问题、风险管理等 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治理和社会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1] 金城医药事件 - 金城医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赵叶青收到证监会重新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拟被处以150万元罚款并采取4年市场禁入措施 [2][4] - 赵叶青等人被认定构成操纵证券市场违法行为 合计罚款300万元 其中赵叶青承担150万元 王震承担120万元 刘峰承担30万元 王震被采取3年市场禁入措施 [2] - 案件历时一年多 2025年3月首次披露的拟处罚方案为没收违法所得约1543.91万元并处以约4631.74万元罚款 经申辩后处罚力度降低 取消没收违法所得且罚款降至300万元 [3][4] - 金城医药公告称相关事项为赵叶青个人行为 与公司日常经营无关 但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减少22.65% 净利润4338.32万元同比减少66.78% [8] - 立案消息披露前几日 金城医药另一实控人赵鸿富于2024年8月减持299.95万股 均价14.39元 合计套现超4000万元 [2] 福牌阿胶事件 - 福牌阿胶于10月11日被济南市平阴县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金额25020元 [10] - 其全资子公司福牌药业于9月28日被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金额6.73万元 此为年内第二次 3月3日也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金额17374元 [11] - 福牌阿胶多次筹备上市均未成功 2017年启动辅导于2020年终止 2021年重启辅导后于2023年主动撤回备案 辅导期间陷入股权纠纷 价值5亿元的职工股曾被无偿划转 [12] - 上市遇阻后多位投资人陆续将股权转让给实际控制人杨福安 [12] - 子公司山东福牌制药有限公司2024年7月因产品抽检不合格 同年9月被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款140万元 [12] - 福牌阿胶在境内上市停滞的同时开始寻求境外布局 今年9月其澳门合资项目完成山东省发改委备案 [13]
在非洲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8:07
事故概述 - 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于2025年2月18日因防渗膜被盗割及持续强降雨(当地降雨量接近20年同期最大值)发生溃坝,导致部分尾矿泄漏,溃口于19日凌晨完成封堵 [1][3] - 当地11名民众(声称代表百余人)向法院提出请愿,要求设立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环境修复托管账户及2亿美元紧急救助基金,但公司认为索赔缺乏依据且法院未受理,已聘请律师团队应对 [3] - 赞比亚政府称局势恢复正常,水体pH值及重金属浓度已恢复,无直接相关的重大健康问题或死亡病例,副总统于9月10日对公司的环境治理成果表示肯定 [4] 生产影响 - 涉事谦比希湿法公司自2月事故后持续停产,复产需等待当地政府完成环评报告,但环评机构选聘存在争议 [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阴极铜产量7.22万吨(同比增长15.6%),粗铜和阳极铜产量11.13万吨(同比下降30.4%);谦比希湿法公司阴极铜产量755吨(同比下降73.3%),粗铜和阳极铜产量1540吨(同比下降42.4%) [4][5] - 因项目产量不大,事故对公司年产量影响有限 [1][6] 公司应对与风险管理 - 公司依据政府指令完成修复治理及个体农户赔偿,并与赞比亚政府协作推进环境评估 [3] - 公司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建立系统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尾矿库风险防控、极端洪涝应对措施(如截水沟、潜水泵排水)及应急预案演练 [7] - 专家指出出海企业需加强事前ESG风险管理,而非依赖事后补救,重点包括环境污染(水体、土壤、废弃物)和社会责任(劳工权益、社区互动)风险 [8][9] 市场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股价截至9月19日年内涨幅超150% [2]
中国有色矿业称天价索赔“缺乏依据” 有接近上市公司人士透露复工需等环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21:22
事故概述 - 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于2025年2月18日因防渗膜被盗割及持续强降雨(赞比亚当地1月至2月降雨量接近20年同期最大值)发生溃坝,导致部分尾矿泄漏,溃口于2月19日凌晨完成封堵[5] - 事故公司自2月停产至今,复产需等待当地政府选聘环评机构出具报告,但各方对机构选聘存在争议[3][8] - 赞比亚政府称事故未造成重大健康问题或疫情,无直接因污染导致的死亡病例,水体pH值及重金属浓度已恢复正常[7][8] 法律与索赔进展 - 当地100余名民众(实际授权仅11人)向法院提请愿,要求设立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环境修复托管账户及2亿美元紧急救助基金,但法院未受理[5] - 公司认为该索赔缺乏依据,已聘请当地律师团队应对,并称事件未对上市公司经营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6] - 谦比希湿法公司已完成对个体农户的损害赔偿,并与赞比亚政府协作推进环境评估及修复治理[5] 生产与运营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1.13万吨(同比下降30.4%),阴极铜7.22万吨(同比增长15.6%)[8] - 涉事谦比希湿法公司上半年生产阴极铜755吨(同比下降73.3%),粗铜和阳极铜1540吨(同比下降42.4%)[8] - 因事故公司产量占比有限,停产对年产量影响较小[3][8] 公司风险管理与ESG措施 - 公司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建立系统环境管理制度,要求附属公司制定尾矿库安全规范,并将风险防控列为核心任务[9] - 旗下企业采用防渗膜隔层技术、定期修补维护及安全演练等措施应对气候及安全事故风险[9][10] - 专家指出公司风险意识不足,ESG管理应侧重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需重点关注环境污染及社会责任风险[11][12] 市场表现与行业背景 - 截至2025年9月19日,中国有色矿业股价涨幅超150%[4] - 中资矿业公司在海外频发盗采、抢劫及事故,例如紫金矿业哥伦比亚金矿遭盗采及其他企业在津巴布韦遇抢劫事件[12]
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21:18
事故概述 - 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于2月18日因防渗膜被盗割及强降雨(2025年1月至2月当地降雨量接近20年同期最大值)发生溃坝,导致部分尾矿泄漏,溃口于19日凌晨3点半完成封堵 [1][3] - 事故公司自2月停产至今,复产需等待当地政府选聘环评机构出具报告,但各方对机构选聘存在争议 [1][6] 公司回应与索赔事件 - 公司称已依据政府指令全面履行修复治理义务,并完成对个体农户赔偿,认为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环境修复索赔及2亿美元紧急基金要求缺乏依据,已聘请当地律师团队应对 [3] - 赞比亚政府称水体pH值恢复正常,重金属浓度持续下降,无直接相关重大健康问题或死亡病例,副总统于9月10日对公司处置方式及治理成果表示肯定 [4] 生产影响 - 谦比希湿法公司2025年上半年生产阴极铜755吨(同比下降73.3%),粗铜和阳极铜1540吨(同比下降) [5] - 事故对公司年产量影响有限,因项目产量不大,集团2025年1-6月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1.13万吨(同比下降30.4%),阴极铜7.22万吨(同比增长15.6%) [4][6] 股价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50%,截至9月19日数据 [2] 风险管理与ESG措施 - 公司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建立系统环境管理制度,要求附属公司制定尾矿库安全环保规范,并将风险防控列为核心任务,具体措施包括防渗膜技术维护及安全评价整改 [7] - 公司针对赞比亚极端洪涝风险采取挖掘截水沟、潜水泵排水等措施,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机制 [7] - 专家指出出海企业需加强事前ESG风险管理,重点包括环境污染(水体、土壤、废弃物排放)及社会责任(劳工权益、社区互动)风险 [8][9]
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索赔缺乏依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7:56
事故概述 - 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于2025年2月18日因防渗膜被盗割及持续强降雨(当地降雨量接近20年同期最大值)发生溃坝 导致部分尾矿泄漏 溃口于19日凌晨完成封堵[1][3] - 当地11名民众(请愿书声称百余人)向法院提出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环境修复索赔及2亿美元紧急救助基金要求 公司认为该申索缺乏依据并已聘请律师团队应对[3] - 赞比亚政府声明称事件未对环境及社区造成重大影响 水体pH值恢复正常 重金属浓度持续下降 无直接相关健康问题或死亡病例 副总统于9月10日对公司的环境治理成果表示肯定[3][4] 生产影响 - 涉事谦比希湿法公司自2月事故后持续停产 2025年上半年阴极铜产量755吨(同比下降73.3%) 粗铜和阳极铜产量1540吨(同比下降42.4%)[5][6] - 公司整体2025年1-6月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1.13万吨(同比下降30.4%) 阴极铜7.22万吨(同比增长15.6%)[4] - 事故对公司年产量影响有限 因涉事项目产量规模较小 复产需等待当地政府环评报告 但环评机构选聘存在争议[1][6] 公司回应与措施 - 公司依据政府指令完成修复治理及个体农户赔偿工作 强调事件未对经营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3] - 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建立系统环境管理制度 包括尾矿库风险防控(如防渗膜技术、定期维护、安全评价)及应对极端洪涝的措施(截水沟、潜水泵排水)[7] - 制定应急预案体系 如卢阿拉巴铜冶炼开展火灾救援演练 刚波夫矿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预案[7] 行业ESG风险分析 - 中企海外矿业频发盗采及安全事故案例 如紫金矿业哥伦比亚金矿遭黑帮盗采 其他中资矿企在津巴布韦遇抢劫[9] - 专家指出ESG风险需事前管理 重点包括环境污染风险(水体、土壤污染及有毒物质排放)和社会责任风险(劳工权益、社区互动及回馈)[8][9] - 出海企业存在风险意识不足问题 对细节落实不充分可能导致高额善后成本[8] 市场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股价截至9月19日年内涨幅超150%[2]
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回应:防渗膜被盗割等原因导致溃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06:41
事故概述 - 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公司尾矿坝于2025年2月18日因防渗膜被盗割及持续强降雨(当地降雨量接近20年同期最大值)发生溃坝,导致部分尾矿泄漏,溃口于19日凌晨完成封堵[1][3] - 事故公司自2月起停产,截至9月19日仍未复产,复产需等待当地政府环评报告,但各方对环评机构选聘存在争议[1][6] - 当地11名民众向法院提出请愿(未受理),要求设立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环境修复托管账户及2亿美元紧急救助基金,公司认为索赔缺乏依据并聘请律师团队应对[3] 事故影响与处置 - 赞比亚政府声明称局势已恢复正常,水体pH值及重金属浓度恢复正常,无直接相关的重大健康问题或死亡病例,供水公司于2月24日全面恢复运行[4] - 谦比希湿法公司2025年上半年阴极铜产量755吨(同比下降73.3%),粗铜和阳极铜产量1540吨(同比下降42.4%)[5] - 公司称事故对集团经营或财务状况未造成重大影响,且项目产量有限,对年产量影响较小[1][3][6] 公司ESG管理 - 公司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建立系统环境管理制度,要求附属公司制定尾矿库安全环保制度,并将风险防控列为核心任务,具体措施包括防渗膜技术及定期维护[7] - 公司针对赞比亚极端洪涝风险采取截水沟挖掘、潜水泵排水等应对措施,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开展演练[7] - 专家指出出海企业需加强事前ESG风险管理,而非依赖事后补救,重点包括环境污染风险(水体、土壤污染)及社会责任风险(劳工权益、社区互动)[8][9] 市场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HK01258)股价截至9月19日年内涨幅超150%,当前股价12.85港元,市值501.41亿港元[1][2] 业务概况 - 公司在赞比亚和刚果(金)主营铜、钴开采、选矿及冶炼业务,2025年1-6月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1.13万吨(同比下降30.4%),阴极铜7.22万吨(同比增长15.6%)[4]
在非洲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企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00:22
事故概述与公司回应 - 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于2月18日因防渗膜被盗割及持续强降雨(1月至2月降雨量达20年同期最大值)发生溃坝,导致部分尾矿泄漏,溃口于19日凌晨3点半完成封堵 [2] - 公司称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环境修复索赔要求缺乏依据,实际授权仅11人(请愿书登记未受理),已聘请当地律师团队应对 [2] - 公司依据政府指令完成修复治理及个体农户赔偿,强调事件未对经营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2] 生产运营影响 - 涉事谦比希湿法公司自2月事故后持续停产,2025年上半年阴极铜产量755吨(同比下降73.3%),粗铜和阳极铜产量1540吨(同比下降42.4%)[4] - 公司整体2025年1月至6月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1.13万吨(同比下降30.4%),阴极铜7.22万吨(同比增长15.6%)[3] - 停产项目年产量占比较小,对中国有色矿业年产量影响有限,复产需等待当地政府环评报告,但环评机构选聘存在争议 [1][4] 政府态度与环境监测 - 赞比亚政府8月7日声明称局势恢复正常,水体pH值及重金属浓度已恢复,供水公司2月24日全面运行,未发现直接相关重大健康问题或死亡病例 [3] - 9月10日赞比亚副总统肯定公司事件处置及环境治理成果 [3] - 当地政府多次回应称事件未对周边环境及社区造成重大影响 [3] 公司ESG管理措施 - 公司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建立系统环境管理制度,要求附属公司制定《尾矿库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将风险防控列为核心任务 [6] - 具体措施包括防渗膜隔层技术定期维护、尾矿库安全评价及隐患整改(如中色华鑫湿法2024年9月实施),并针对赞比亚极端洪涝风险挖掘截水沟、使用潜水泵排水 [6] - 应急管理包括火灾事故演练、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制定及定期演练 [6] 行业ESG风险与挑战 - 中资矿业公司在海外频发盗采(如紫金矿业哥伦比亚金矿遭黑帮盗采)、抢劫(如津巴布韦中资矿企遭抢劫)及事故类事件 [7] - 海外矿业ESG风险重点包括环境污染(水体、土壤污染及有毒物质排放)和社会责任(劳工权益保障、社区互动及回馈) [8] - 专家指出企业需加强事前ESG风险评估与管理,而非依赖事后补救 [7] 市场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股价截至9月19日年内涨幅超150% [1]
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回应:防渗膜被盗割等原因导致溃坝,已履行修复义务和赔偿,新索赔无依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00:21
事故概述与公司回应 - 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于2025年2月18日因防渗膜被盗割及持续强降雨(赞比亚当地降雨量接近20年同期最大值)发生溃坝,导致部分尾矿泄漏,溃口于19日凌晨完成封堵[1][3] - 公司公告称已依据政府指令全面履行修复和治理义务,完成对个体农户赔偿,并与赞比亚政府协作推进环境评估及修复工作[3] - 当地11名民众向法院提出请愿(实际授权仅11人,报道称百余人),要求设立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环境修复托管账户及2亿美元紧急救助基金,公司认为该索赔缺乏依据并聘请律师团队应对[3] 事故影响与生产状况 - 涉事谦比希湿法公司自2月事故后持续停产,2025年上半年阴极铜产量755吨(同比下降73.3%),粗铜和阳极铜产量1540吨(同比下降42.4%)[5] - 公司整体2025年1-6月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1.13万吨(同比下降30.4%),阴极铜7.22万吨(同比增长15.6%),事故对年产量影响有限因项目产量不大[5] - 赞比亚政府称水体pH值及重金属浓度已恢复正常,无直接相关重大健康问题或死亡病例,供水公司于2月24日恢复运行[4] 复产进展与争议 - 复产需等待当地政府聘请环评机构出具报告,但各方对环评机构选聘存在争议[1][5] - 赞比亚副总统于9月10日赴事故现场调研,对公司处置方式及环境治理成果表示肯定[5] 公司ESG管理措施 - 公司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建立系统环境管理制度,要求附属公司制定尾矿库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并将风险防控列为核心任务[6] -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防渗膜隔层技术、定期修补维护、组织安全评价及整改隐患,并针对赞比亚极端洪涝风险挖掘截水沟及使用潜水泵排水[6][7] - 公司开展应急演练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但关键环保设施的日常物理安全管理未列入详细风险评估清单[7][8] 行业ESG风险与专家观点 - 专家指出中企海外矿业需重点关注环境污染风险(如有毒物质导致水体土壤污染)及社会责任风险(劳工权益保障与社区互动)[10] - 风险管理应注重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企业易存侥幸心理导致善后成本极高,类似盗采、抢劫事故在紫金矿业等中资矿企亦有发生[9][10] 股价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HK01258)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50%,截至9月19日股价报12.85港元,市值501.41亿港元[1][2]
ESG风险观察|嘉士伯与重庆嘉威“互撕”,山城啤酒困局待解
搜狐财经· 2025-03-26 23:05
嘉士伯与重庆嘉威合同纠纷 - 重庆啤酒与重庆嘉威的合同纠纷一审判决结果为重庆啤酒需向重庆嘉威支付3.53亿元,同时其反诉请求被驳回 [3] - 纠纷核心为一份2009年签订、为期20年的《产品包销框架协议》,嘉士伯中国认为该协议严重牺牲重庆啤酒利益且极不合理,而重庆嘉威称协议是经嘉士伯与其他股东投票通过的 [8] - 双方在利益分配上存在争议,嘉士伯中国指出重庆嘉威凭借协议锁定20年超额利润,净利润率高达35%,远超行业合理区间;重庆嘉威反驳称利润未超出合同约定且重庆啤酒也分得三分之一利润 [10] - 重庆嘉威指控嘉士伯对重庆啤酒进行财务操纵,致使重庆啤酒2015年出现巨额亏损,称若扣除嘉士伯计提的大量资产减值准备影响,重庆啤酒本应大幅盈利 [10] - 关于“山城”啤酒品牌,嘉士伯中国强调重视本土品牌且该品牌在重庆销量可观,而重庆嘉威坚称自嘉士伯收购后品牌销量断崖式下滑,被严重低端化和边缘化 [10] - 双方舆论战升级,重庆啤酒及嘉士伯中国发表声明指责重庆嘉威,随后重庆嘉威发布回应指责对方声明“黑白颠倒”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6] 丹化科技治理与内控问题 - 丹化科技因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方面存在多项问题,被内蒙古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 具体问题包括公司治理不规范,存档的“三会”会议材料中无2023年以来的董事会、监事会会议记录;内控制度不健全,未单独制定《关联交易内控 制度》,且多项重要制度多年未根据最新法律法规更新 [2] - 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正在积极整改,称不会对经营产生影响;公司公告称高度重视并将严格按要求自查梳理,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2] 鹭燕医药产品质量问题 - 鹭燕医药旗下海南鹭燕医药有限公司因销售劣药双黄连片被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罚,没收不合格批次药品1108盒,并没收销售劣药的违法所得10190元 [12] - 该批次药品经抽样检验被认定为不符合规定,公司在2023年2月13日至2024年8月30日期间分4次购进共计9600盒并销售给42家医疗机构 [12] - 公司已启动召回程序,召回960盒,但仍有部分药品被没收 [12] A股上市公司ESG风险监测概况 - 3月17日至3月23日期间,有517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其中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402家,信息量增加的有396家 [1] - 本期ESG风险敏感信息主要涉及内部管理、风险管理、合作争议、品牌管理、产品质量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社会(S)和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