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mbodied Intelligence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使用费,单家企业最高给2000万
每日商报· 2025-08-02 06:15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支持 - 杭州高新区(滨江)推出"数据、算力、模型"三位一体人工智能政策体系,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算力券"补助,给予算力使用费用最高60%补助,单家企业最高2000万元 [1] - 支持企业和机构开源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模型等,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促进产业集聚 [1] - 成功落地并获评标杆示范项目最高可获得250万元区级奖励,入围省市标杆项目最高可获得500万元奖励 [1]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 高新区(滨江)发布人工智能典型场景需求,涵盖生产制造、金融贸易、医疗健康、民生服务、社会治理五大领域 [1] - 启动杭州数谷数据创新中心和浙江省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探索数据资源化与资产化路径 [1] - 推动打造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核心区、具身智能引领区、训练熟化加速区和场景方案示范区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高新区(滨江)初步形成覆盖计算芯片、AI框架、服务器、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等完整产业链 [2] - 2024年全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超2000亿元,占杭州市比重超40% [2] 行业活动 - "中控杯"工业AI创新挑战赛开赛,旨在发掘工业AI领域创新力量 [2]
银河通用WAIC 2025展示机器人多元落地场景,涵盖零售、工业、物流和城市服务等
IPO早知道· 2025-07-27 18:59
银河通用技术展示 - 公司在WAIC 2025集中展示机器人产业应用的核心优势与多元落地场景 涵盖零售、工业、物流和城市服务等多维领域 [3] - 搭建1:1还原的真实商超场景 由Galbot进行全天候值守 展示复杂环境下的稳定作业能力 [4] - 货架商品密集摆放 SKU种类繁多 商品摆放形式多样 包括悬挂袋装零食、紧密排列软包装饮料等复杂布局 [5] 端到端具身大模型GroceryVLA - 模型突破传统"视觉+轨迹规划"分离设计 在无空隙、货架紧密且SKU众多的场景中自主识别商品并稳定抓取 无需路径规划 [7] - 支持软包装、硬盒、塑料瓶、透明果冻杯等多种形态商品的精准抓取 实现跨品类统一抓取策略 [7] - 在复杂光照变化和货物随机摆放等挑战下保持稳定高效 全程无遥操、无需场景数据预采集 展现强大泛化能力 [7] 工业领域应用 - 在汽车零件SPS分拣中精准识别和抓取目标工件 分辨近似零件 避免误抓 实现深筐作业自主避障 [8] - 面对人为捣乱(如调换工件筐位置或故意弄乱工件) 快速定位正确工件 实现灵活应对和自我校正 [10] - 已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达成合作 进行应用落地测试 助力汽车制造工厂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分拣 [10] 物流与城市服务 - 在工业、物流料箱转运中 完全依靠视觉感知自主识别箱体位置与形态 智能规划搬运动作 搬箱效率与人类工人相当 [12] - 机器狗形态实现垃圾捡拾与巡检能力 自主精准识别随机投掷的水瓶等物品 展现复杂动态环境适应性和精准操作能力 [12]
2025智博会前瞻:汇聚创新力量,共展智能蓝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20:51
2025智博会概况 - 第七届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将于2025年7月28至30日在苏州举办,主题为"智无界,慧共生" [1] - 展会设置开幕式区、供需对接区、新品发布区、"黑科技"互动体验区四大版块 [1] - 聚焦"AI+制造""AI+交通""AI+医疗"等领域创新成果展示 [1] 具身智能领域 - 星海图人工智能科技推出通用仿人形机器人R1 Pro,采用EFM-1双系统架构融合视觉语言大模型与动作大模型,可在0.1秒内完成环境感知到机械臂控制的闭环决策 [2] - 优理奇机器人科技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消费级全尺寸通用移动人形机器人Wanda和Martian,能完成拿取嫩豆腐、制作汉堡等精细操作 [2] - 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推出家庭服务机器人"小麦",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掌握烹饪、清洁等技能 [2] -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餐宝送餐机器人已覆盖全国80%高端餐饮品牌,日均服务人次突破200万 [2] 低空经济领域 - 星逻智能科技推出中国首台无人机机库和全球首个覆盖"空中巡检+地面清洁"的全栈光伏巡检方案,产品已覆盖全球超700个新能源场站和40个区县 [3] - 苏州加乘科技的低空软硬件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低空交通诱导等多个场景 [3] AI+制造领域 - 宝时得科技推出智能割草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与路径规划算法实现自主运行 [4] - 乐图扫地机器人搭载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精准避障与高效清洁 [4] - 苏州镁伽科技自动化细胞培养工作站和药物筛选功能岛通过AI算法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40% [4] - LABILLION实验室数字化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全链条智能化支持 [4] AI+交通与医疗领域 - 九识智能科技拥有L4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产品已服务超200个城市,整车销售市场占有率超90% [5] - 麦迪斯顿医疗科技推出康养机器人,已在长三角地区养老机构部署超2000台 [5] - 远也科技开发出世界首款肌肉外甲系统,推动康复行业从被动训练向主动训练转变 [5] AI+语音交互与文旅领域 - 思必驰科技DFM语言大模型支持300种方言识别,将展示AI办公本等产品 [5] - 科大讯飞将展出讯飞星火大模型、智慧车载音频管理系统等产品 [5] -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将展示AI数字人对话、AIGC多模态内容生成等应用 [5][6]
京东美团杀入了同一片战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7-22 19:48
行业格局与巨头布局 - 具身智能被视为AI终极形态的关键领域,电商、外卖、本地生活等数字经济最终需依赖仓储、物流、配送等实体环节,该领域成为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必争之地[2] - 京东在7月21日通过领投千寻智能(近6亿元Pre-A+轮)、逐际动力和众擎机器人(A1轮)三家公司高调入场,展示全栈布局野心[3][4][6] - 美团此前通过投资宇树科技等公司占据先发优势,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也已悉数入场,形成多强竞争格局[2] 京东战略解析 - 投资千寻智能获取VLA大模型Spirit v1技术,强化机器人"大脑"能力,其Moz1人形机器人具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4] - 投资逐际动力补充运动智能技术,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准备量产,可提升京东物流场景中的移动稳定性[4][5] - 投资众擎机器人看重其成本控制能力(SE01人形机器人成本<10万元),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6] - 内部成立"JoyInside"平台整合言犀大模型技术,已与元萝卜、众擎等超10家机器人品牌合作,形成"智能模块"生态[7][8] - 组织架构调整包括成立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刘强东亲自带队考察项目,显示战略级重视[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规模潜力巨大:2050年预计保有量超3亿台,产业链价值达1.7万亿美元[10] - 宇树科技已提交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行业进入IPO加速期[10] - 商业化落地面临三大瓶颈:高昂研发成本(整机厂商需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突破难度、规模化应用场景缺乏[10][11] - 工业制造领域(如汽车工厂)成为当前最可行的落地场景,优必选Walker S已进入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实训[11] 竞争态势与数据表现 - 京东618期间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同比增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增17倍,显示渠道优势[12] - 创业公司面临被巨头收购或专注垂直利基市场的二元选择[13]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最终胜出者需平衡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能力[13]
终结28年“无冠”纪录!中国战队包揽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亚军【附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22 11:48
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事突破 - 清华火神队夺得RoboCup人形组冠军 成为28年来首个在该领域夺冠的中国战队 [1] - 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获得亚军 两支中国队伍包揽冠亚军 [1] - 冠亚军均使用加速进化T1机器人 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 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2015-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量波动上升 2023年公开专利达2903项 [3] - 伺服电机国产化率突破70% 减速器与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替代率持续提升 [3] - 产业链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 中游本体制造 下游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 [3] 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 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最完备 产能规模大 产业链条完整 [3] - 珠三角地区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重要集聚区 控制伺服系统技术领先 [5] - 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超50家 数量全国第一 产业链最完善 [7]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工信部规划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新引擎 [9] -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佳载体 未来将在医疗养老服务和制造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10] - 行业展现出自主学习智能决策智能交互等能力提升趋势 [10]
超9000万元!“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中标最大金额采购订单
机器人圈· 2025-07-21 19:59
人形机器人中标纪录 - 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 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订单 [1][2] - 此前国内最大单笔招标订单由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共同获得 总预算1 2405亿元(含税) 其中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小尺寸人形机器人及相关配件 [2] 优必选科技发展动态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 2023年12月29日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自称全球唯一与多家车企合作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蔚来 东风柳汽 一汽大众 吉利 比亚迪等车企生产线实训 其中东风柳汽计划2025年上半年部署20台 实现全球首次批量应用 [2][3] - 2024年7月发布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全年目标产量1000台(不含情感陪护机型) [3] - 2023年财报显示:总营收13 05亿元(同比+23 7%) 研发投入4 78亿元(占营收36 6%) 毛利3 74亿元(同比+12 4%) 亏损同比收窄8 3% [3] - 2024年7月21日股价单日最高涨幅超9% 收盘涨4 61%至89 70港元/股 市值396亿港元 [4] 行业动态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量产爆发期 价格战趋势显现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6]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6] - 国际前沿动态包括:Uber Eats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新型仿生机器人技术突破(如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cm级四足机器人等) [7] - 学术研究聚焦具身智能发展 包括微纳感知赋能 机构智能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双驱动模型等方向 [6][7]
完善商业配套 上海临港进一步发力产城融合
新华财经· 2025-07-21 13:30
商业配套升级 -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商业配套进一步完善,"上海首个未来示范街区"总建筑面积约55 8万平方米,业态丰富度与活力能级实现跨越式提升 [1] - 港城广场特色街区新增16家涵盖国别好物、品质餐饮、日咖夜酒及文化娱乐多元业态的新店,包括大光明影院、滴水湖英迪格酒店等 [1] - 街区已汇聚50余家品牌商户,整体开业率达76%,形成融合产业、住宅、商业、酒店、文化等功能的创新型产业生态系统 [1] 产业生态构建 - 港城广场作为滴水湖AI创新港核心载体,构建以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为核心,辅以赋能体系和服务体系的生态闭环 [1] - 汇聚宁德时代、中科创达、商汤"绝影"等领军企业,以及概伦电子、临科智华等200余家创新型企业,吸引超3000名科创人才深耕智能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 [1] 产业链招商成果 - 港城集团强化产业链招商,AI数字产业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聚集效应显著:万生华态筹建"数字游民社区","旅程天谷"开展无人驾驶网约车试点 [2] - 昆仑联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项目、微创软件项目等高能级项目加速落地,彰显产业吸附力 [2]
中美机械工程师人才储备相差7.78倍 中国机器人已赢在起跑线上!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1 09:57
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的挑战 - 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机器人工程师人才储备不足和机器人落地应用滞后的致命问题,这威胁到美国在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1] - 美国每年毕业的机械工程师不足4.5万名,而中国机械工程师总数超35万,数量差距达7.78倍 [2] - 美国教育成本攀升和STEM学位门槛提高削弱了学生选择工程专业的意愿,社会对制造业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刻板印象 [2] 中国在工程人才培养和自动化领域的优势 - 中国采取系统性策略培养工程人才,教育投资覆盖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政府主导的学徒制项目,形成多层次人才输送体系 [4] - 中国将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拥有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优势 [4] - 2023年中国机器人密度达每万名员工470台,超过德国和日本,体现技术与人才结合的实际成效 [14] 工业自动化落地难题 - 美国中小企业面临成本高、门槛高、过于复杂三大难题,难以通过低成本获取机器人自动化服务 [5] - 开源技术项目如ROS-Industrial因缺乏配套教育、培训及支持体系,实际效果受限 [7] - 自动化技术的价值在于通过工具赋能提升生产效率,人机协同可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工程技术含量 [9]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系统性结构问题 - 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劳动力成本高昂、基础设施陈旧(如电网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三分之一桥梁需翻新)等阻碍 [15] - 美国制造业长期空心化导致熟练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机器人领域工程师尤为欠缺 [15] - 仅靠调整贸易政策未带来实质性复苏,劳动力与技术的双重制约导致产能波动和供应链脆弱性 [10] 行业企业动态 - 文章列举了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企业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名单 [19][20][21][22][23]
京东和美团的战火,烧到具身智能
快讯· 2025-07-21 07:59
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动态 - 京东近期连续投资具身智能领域公司 包括领投千寻智能近6亿元PreA+轮融资 并参与众擎机器人A1轮融资 [1] - 千寻智能本轮融资由京东领投 跟投方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 华泰紫金 复星锐正等机构 [1] - 众擎机器人A1轮融资除京东领投外 还吸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 银泰集团 达晨创投 华控基金 黄浦江资本等参投 [1] 行业资本活跃度 - 具身智能赛道近期获美团 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密集布局 美团5月 7月分别投资自变量 星海图两家公司 [1] - 京东在智元机器人B轮投资后 快速跟进千寻智能 众擎机器人项目 显示行业资本加速涌入态势 [1] 融资规模与结构 - 千寻智能单轮融资规模达近6亿元 反映头部机构对具身智能细分领域的高估值认可 [1] - 众擎机器人采取多轮连续融资策略 A1轮即引入产业资本与财务投资者组合 [1]
秋招上岸小厂,心满意足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0 20:47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成为AI技术发展的主线 支撑了近一半的技术路线和融资金额 [2] - 行业从L2到L4功能逐步量产 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械狗等具身智能产品实现复杂动作 [2] - 自动驾驶行业趋于饱和 2023年校招竞争激烈 部分求职者直至10月仍未获offer [2] 求职社区服务 - AutoRobo知识星球成立半年 专注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求职 成员近1000人 [2] - 社区覆盖地平线、理想汽车、华为、小米汽车等企业员工及2024-2025届校招求职者 [2] - 提供面试题库、面经、行业研报、谈薪技巧、内推资源及简历优化等全链条求职服务 [3][4][9][17][21][24] 技术领域细分资源 自动驾驶方向 - 毫米波视觉融合、4D雷达量产、BEV感知等10大专题 每专题含100个实战问题 [10] - 覆盖传感器标定、多模态目标检测、CUDA部署等关键技术节点 [10] 具身智能方向 - 包含VLA(视觉语言导航)、Diffusion Policy等前沿技术面试题库 [11][14] - 提供人形机器人量产硬件、技术路线及创投趋势等深度研报 [15][19] 实战案例库 - 整理滴滴、英伟达、美团等20+企业面经 涵盖算法、SLAM、产品等岗位 [20] - 收录决策规划控制、行为预测等岗位从一面到三面的完整面试流程 [20] - 汇总转行经验、面试官建议、谈薪策略等非技术类求职技巧 [24] 行业认知工具 - 发布《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蓝皮书》等权威行业分析 [15][19] - 研报内容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发展状态及市场前景研判 [15][19] 会员服务价值 - 每日成本0.3元 提供岗位匹配、企业直推等高效求职解决方案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