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搜索文档
育儿补贴制度来啦,如何给孩子做一个“成长帐户”?|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02 21:43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4) 这个账户,每年定投的这些资金, 将会投入到标普500指数基金中。 (5) 年满18岁之后,这个账户的钱,可 以用于重大支出,例如高等教育、首次住 房、创业、生育子女等。如果没有重大支 出,将会转入到个人退休金账户,到退休 后才能取用。 这个孩子的专属账户,不允许随意取出资 金。相当于强制投资者,做一个长达18年 的定投计划。 这个账户有两个有特色的地方。 这样做,是源自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人性 是不耐的,普通投资者管不住自己的手。 如果让家长、孩子可以随时操作这个账户 里的基金,估计100个家庭,只有几个家 (1) 以指数基金为核心。 政府注入赠送了1000美元,有点像以前 咱们流行的"教育储蓄":从孩子出生, 到上学,往教育储蓄账户里定期存钱。 但是储蓄的收益率现在很低,从孩子18年 的长度来看,只要开始的时候指数基金不 是太贵,18年后,大概率还是指数基金的 收益要远超储蓄。 (つ) 韶长期的瑞制定投计划。 (←) にゃぶJト)]エリアルーリメトレスト 庭能坚持18年。 所以,在退休金养老金计划中,一般都是 用"定投+强制封闭期"的方式。只有这 样,才能起到效 ...
10年顶部被突破,融资盘反噬很危险!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53
上证指数创下年内新高,融资余额更是突破十年纪录。但就在这看似红火的行情里,我身边不少朋友却愁眉不展——"指数涨得欢,我的账户怎么不见动 静?"数据显示,虽然大盘站上3600点,但仍有近四成个股跑输指数。 应该说,融资余额创10年新高,说明大量资金参与A股投机,目前投机气氛是非常强。一方面你可以认为这是市场活跃了,人气起来了,交易踊跃了。但融 资从来都是双刃剑,做空的时候也一点都不含糊。所以要看得懂机构动作才行。 一、牛市幻觉下的认知陷阱 市场永远在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7月30日那天,钢铁、石油板块集体狂欢时,电力设备板块却在偷偷抹眼泪。这种分化行情就像黄浦江的潮水——表面 平静,底下暗流汹涌。 我见过太多人在牛市中赚过钱,但最终能落袋为安的寥寥无几。问题出在哪?就像老张,他盯着分时图上的红绿柱看得眼冒金星,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 ——资金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二、站错队的代价有多惨痛? 给大家看组有趣的对比。左边这支股票,每次调整都像坐过山车,但机构资金(图中橙色柱体)始终不离不弃。右边这支就惨了,"机构库存"数据说没就 没,后面的反弹就像回光返照。 这让我想起2015年那波行情。当时有个朋友重仓了某只"概念 ...
[7月28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继续上涨,成长股接力;育儿补贴制度来啦;月薪宝发薪日;黄金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7-28 21:56
市场表现 - 大盘指数微涨 维持在4.7星级水平 [2][3] - 成长风格表现强势 医药行业上涨 港股医药领涨 A股医药跟涨 [6][7] - 港股整体上涨 红利等价值风格表现突出 科技股微幅波动 [8][9] - 价值风格分化明显 红利指数和自由现金流指数下跌 [4][5] 特朗普账户政策 - 2025-2028年新生儿将自动获得政府注资1000美元的账户 允许每年追加不超过5000美元定投 [16][17][20] - 账户资金将投资于标普500指数基金 18岁后可提取用于教育/购房等重大支出 否则转入退休账户 [21][22][23] - 政策核心是通过指数基金实现长期复利增长 18年封闭期强制储蓄 [25][36] - 国内类似案例包括中央汇金过去两年买入超万亿沪深300等指数基金 [32] 国内育儿补贴政策 - 2025年起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补贴 [42] - 建议利用补贴资金为孩子建立长期投资账户 配置指数基金或投顾产品 [44][45] - 18年定投周期可平滑市场波动 充分享受复利效应 [45] 月薪宝组合调整 - 起投门槛降至200元 新增定投功能 采用40:60股债均衡策略 [50][51] - 适合4-5星级市场环境投资 提供养老/教育等定期现金流需求 [52]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价值指数盈利收益率10.87% 市盈率10.08倍 股息率4.71% [63] - 沪深300市盈率13.94倍 上证50市盈率13.49倍 创业板指市盈率33.53倍 [64] - 标普500市盈率24.97倍 纳斯达克100市盈率29.89倍 [64] - 绿色品种为低估定投标的 红色为高估品种 [66] 黄金投资工具 - 每周更新黄金牛熊信号板 辅助判断黄金估值水平 [56][57] - 提供债券指数估值表 满足多元化配置需求 [68]
联博基金朱良: 看好长久期资产 关注预期差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04:17
全球权益市场与中国市场展望 - 全球权益市场在2025年下半年呈现向好态势,但扰动因素与政策变数仍存不确定性 [1] - 联博基金对中国市场持坚定信心,认为市场改革使风险资产重获生机,机会藏在"预期差"中 [1] - 长久期资产成为重点关注类别,包括红利、新质生产力、新消费等板块 [1] 市场韧性及政策影响 - A股上半年由"不确定性"主导波动,市场恐惧源于不可预测性 [2] - 美联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扰动因素发酵后冲至顶峰,随后回落 [2] - 实际利率高位时权益市场低估,下行周期伴随政策刺激推动估值提升 [2] -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降低实际利率或成为破局关键 [2] - 中国实际利率处于1%-2%区间时,中证800指数未来一年正收益胜率显著提升 [2] 资产配置与市场估值 - 中国家庭股票与基金配置占比约12%,显著低于美国家庭的40% [3] - 结构改革与利率走低可能成为资金流向股市的催化剂 [3] -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与红利派发频率提升,外资看重这一趋势 [3] - 中国市场整体估值具吸引力,投资者情绪健康温和 [3] 核心策略与板块选择 - 布局长久期资产,分为稳健现金流型(持续分红企业)和可持续增长型(高ROE公司) [3] - 重点圈定三大方向: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技术驱动民企)、新消费黑马(体验型消费) [4] - 民营企业资本开支与ROE触底回升,市场认知尚未充分反映 [4] - 中国民企对标美股企业,展现业绩与资金周转效率潜力 [4] 市场热点与投资哲学 - 港股与A股是互补关系,港股吸引全球流动性,A股承载本土资金 [6] - 股价高点本身不是风险,支撑逻辑持续性是关键,预期差创造阿尔法机会 [6] - 联博基金不赌赛道、不惧冷热,坚持自下而上,严控单一行业风险敞口 [7] - 分散持仓与基本面深研是长期投资之道,即便看好热门板块也需甄别个股 [7]
历史重演?即将崩盘的美元为A股送上大礼!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27
美联储独立性争议 -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美联储独立性是"神话",并引用1965年约翰逊总统干预美联储的历史案例与当前特朗普施压鲍威尔的情况类比 [1] - 白宫对鲍威尔职位的态度反复变化,类似"今天闹离婚明天又秀恩爱"的夫妻关系,导致市场预期混乱 [1] 专家观点可靠性问题 - 市场专家观点频繁切换,如同"变色龙",从"牛市起点"到"警惕回调"可能仅间隔数小时 [3] - 专家分析存在三种类型:真懂、装懂、自我欺骗,技术分析术语如"M头""W底"可能缺乏实质依据 [3] - 菜百股份案例显示:2024年金价上涨时市盈率8倍、业绩增长16%但股价下跌,2025年相似基本面下因「机构库存」活跃度上升而股价上涨 [3] 华为概念股博弈特征 - 天邑股份在华为海思发布会后出现"利好下跌"的反常走势,类似相亲市场中"条件越好越挑剔"的行为模式 [5] - 量化数据显示「机构库存」自7月31日起持续积累,8月下旬概念发酵后股价爆发,反映机构提前布局 [5] 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 - 市场被比喻为"狼人杀"游戏:散户处于信息劣势(闭眼玩家),专家可能不作为(划水预言家),机构掌握核心信息(狼人) [7] - 「机构交易特征」被视为更可靠的市场判断工具,菜百股份和天邑股份案例中「机构库存」数据有效穿透市场表象 [7]
上市公司投资者情绪(2007-2024)
搜狐财经· 2025-07-17 17:35
投资者情绪定义与作用 - 投资者情绪是反映市场心理预期和群体情感倾向的综合指标,通过交易行为(如交易量、股价波动)和舆论(如网络讨论热度)体现对特定企业或行业的集体乐观或悲观预期 [1] - 高涨情绪预示市场信心充足,可能吸引资本流入,而低迷情绪加剧避险倾向并抑制投资活力 [1] - 非理性情绪会引导资本流向热点领域,高涨情绪可能引发"跟风"行为,促使管理层调整资源配置(如增加绿色研发投入) [1] - 情绪低落时,企业即使获得政策支持也可能面临融资效率下降 [1] 数据来源与时间范围 - 数据由数据皮皮侠团队人工整理,覆盖2007-2024年,来源为贴吧和论坛的股票帖子 [2][3] - 数据格式为Excel,包含股票代码、年份及情绪指标(如sent_(i, t)) [3][4] 情绪指标示例 - 股票代码000001的情绪指标从2010年的4.9053持续上升至2022年的10.6306,2023年小幅回落至9.6277,2024年回升至10.3254 [4] - 股票代码000002的情绪指标在2020年为6.6359,2021年跃升至9.6798,2022年达峰值10.3964,2023年略降至9.8459 [4] 学术参考 - 研究方法参考任晓松等(2024)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融资约束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论文 [5]
关注军工与银行的配置价值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军工、能源、消费、银行、科技、航空航运、物流、化工、基建、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疗、金融、传媒、计算机、石油石化、煤炭、钢铁、公共事业、交运、工业、可选消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研究背景和目的**:公募新规使基金产品趋向类指数形式,投资者需以资产配置思路选基金,且地缘冲突与板块轮动研究较少,为填补空缺开展研究[1][2] 2. **分析范围和阶段划分**:将局部地缘冲突按时间顺序分为冲突发生前、爆发时、持续期间、结束前、结束后五个阶段,研究对A股各行业超额收益的影响[6] 3. **各阶段影响** - **冲突发生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防守红利板块如钢铁工事业受益,消费受损;除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外,局部冲突前5 - 10个交易日A股振幅正常;军工因预期订单释放、能源因预期供给受阻而受益,消费因风险偏好压制和经贸环境不确定受损[6][7][8][9] - **冲突爆发时**:防御品种如钢铁、石油石化、银行、公共事业、煤炭超额收益好于科技成长品种;中上游周期品种如石油石化、煤炭、钢铁表现较好[10] - **冲突持续期间**:前期通胀逻辑强化,中上游资源品有价格优势,但通胀传导会压缩中游制造业利润;不确定性担忧使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品种受影响;以23年巴以冲突为例,A股中汽车和电子受政策推动表现好,地产相关板块表现差[11][12] - **冲突结束前**:能源价格回落,压缩上游企业利润,有利于交运和化工行业;金属逻辑向战后复苏重建切换;TMT超额收益回暖,估值有修复需求[13][14] - **冲突结束后**:逻辑从避险转向经济修复,基建和新能源发展需看产业政策;银行板块受益于放贷规模扩大、资产质量改善和承接资金;消费板块受益于CPI - PPI剪刀差扩大、消费场景打开和需求反弹[15][16][17][18] 4. **全球范围内战事影响** - **二战**:战前德国股市因军备扩张上涨,美股波动,英股避险下跌;战中沿战胜国和战败国线索,战胜国估值涨、战败国回落;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德国战后上涨;军工板块表现强,能源和大宗商品受益于供应链扰动和重建需求;科技成果战时催化不显著,战后大规模商业化[19][20][21][22] - **冷战**:美股受地缘风险短期冲击,中长期受国内经济基本面和产业技术变革推动;军工因军购需求、技术创新和供给端推动中长期上涨;科技从军事技术应用向战后商业化落地;医疗可中长期稳步上涨;能源和汽车等板块周期性波动大[23][24][25] 5. **板块轮动策略**:冲突发生前和爆发时关注防御和确定性强的板块;冲突平息前关注科技和消费估值修复及中上游成本敏感品种;冲突结束后配置顺周期品种[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当下全球地缘环境不平静,后续印巴、巴以等地缘冲突变数时,分析框架仍适用[28]
“泡沫先生”朱宁:伟大技术变革伴随着泡沫,也孕育伟大的公司
创业邦· 2025-07-16 11:44
科技革命与泡沫 - 科技革命往往伴随着泡沫,泡沫从产生到破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伟大的公司[6] - 互联网、蒸汽机、AI、新能源等伟大技术进步都伴随着泡沫与崩盘,两者似乎难以分割[37] - 互联网2.0和AI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互联网1.0时期过度投资建立的基础设施[38] 中国房地产市场 - 中国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起进入调整期,但还未见底,企稳回升可能在2027年左右[6] - 中国一线城市房价调整前租售比达70-80倍,房价收入比达40-45倍,调整后仍高估[65][66] - 中国居民家庭70%资产配置在房地产上,远高于西方国家的30%-40%[25] - 支撑房价上涨的"丈母娘效应"和"刚需"叙事在房价下跌趋势中已证伪[70][71] AI和新能源行业 - AI领域目前成熟的商业模式集中在聊天、会议纪要等少数领域,需探索更多可持续盈利模式[55] - 中国新能源车、电池等领域存在严重产能过剩,部分领域产能超全球需求150%[57] - 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与政策引导、地方政府GDP竞赛密切相关[58] - 新能源车企需关注财务可持续性,避免恶性竞争,推动行业整合与全球化[61][62] 创业与投资 - 创业者需保持改变世界的雄心,同时脚踏实地评估风险[42] - 投资者应坚持不投看不懂的项目、多元化投资、警惕委托代理问题[49][50] - 中国PE/VC行业曾出现"全民PE"趋势,导致Pre-IPO项目估值虚高[52] - 美国硅谷成功经验包括高校参与、风险投资贡献、完善的个人破产保护制度[46][4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过程将持续,可能稳定在3%-4%的年增长率[75] - 政府财政政策应从传统基建投资转向福利性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80] - 中国"大政府"经济模式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易导致产能过剩和GDP锦标赛现象[81][83] - 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需改变官员考评体系等深层次问题[85]
对话朱宁:你没法赚你认知之外的钱,关键性思考很重要︱重阳Talk Vol.13
重阳投资· 2025-07-14 14:43
投资认知与行为金融学 - 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指宏观经济研判和企业基本面分析,艺术指投资者的认知和行为框架,多数个体投资者对后者重视不足[1] - 行为金融学核心观点为"投资是反人性的活动",与巴菲特"别人贪婪我恐惧"理念高度契合,需克服人性弱点才能获得更好收益[6] - 席勒教授通过《叙事经济学》揭示市场普遍观点形成的群体心理机制,投资者需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以应对从众效应[12] 市场周期中的投资行为误区 - 投资者亏损三阶段:牛市追涨→调整初期躺平→持续下跌后杀跌,每个阶段都存在典型行为偏差[8] - 追涨源于线性思维、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实证显示散户在牛市跑输大盘概率高达90%[21][22] - 躺平行为反映损失规避心理,芬兰研究显示熊市时投资者查看账户频率下降80%以上[19] 价值投资方法论 - 巴菲特2008年危机中以80美元抄底高盛优先股,持有至翻倍,体现"绝对收益"思维和逆向投资能力[8][10] - 投资需构建"能力圈原则",不熟悉领域不参与,现金储备是重要资产选择,伯克希尔常年保持千亿美元现金应对机会[14][13] - 长期思维是关键,如滚雪球需要足够长雪道(时间)和足够多雪(优质企业),中美市场均适用该原理[9] 资产配置实践 - 多元化配置本质是风险控制而非收益提升,需关注资产间低相关性,持有10只同行业股票不构成有效分散[26] - 散户集中持股反映过度自信,专业投资者24小时研究仍难持续跑赢大盘,业余投资者更应重视多元化[25][28] - 配置时点也需多元化,避免一次性all in,保留弹药捕捉市场错杀机会[30] 投资者素养提升 - 止损能力可最大程度提升收益,熊市中需克服"鸵鸟效应"主动调整持仓[13][19] - 避免追热点陷阱,信息滞后性导致跟风买入时股价已超调,需建立独立分析框架[30] - 投资目标应具体化,如5年购车计划,据此计算所需收益率并匹配风险承受能力[31]
书评丨投资是一场修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06:20
正念投资概念 - 正念投资是一种以心理学为基础、行为金融学为框架的新范式,旨在通过分析投资行为中的情绪管理来提升决策理性 [1] - 核心逻辑在于"投资主体是人",需先理解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才能让理性占据上风 [1] - 汉字"念"的构成(今+心)体现其东方智慧内核,强调安住当下的实践方式 [1] 行业实践案例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坚持每日冥想40分钟(早晚各20分钟),称其为"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 [1] - 苹果智能手表新增正念功能,通过呼吸节奏调节辅助情绪管理,并支持每日状态记录 [1] - 正念训练无需复杂设备,家庭场景即可完成,长期练习可提升注意力与自律性 [1] 方法论框架 - 关键公式"投资业绩=专业认知×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失效会导致专业能力边际效用递减甚至负值 [4] - "心流"状态指高度专注下的理性决策状态,与教育领域情绪管理原理相通(学霸家长教育子女的类比) [4] - 行为金融学解释常见非理性现象:踏空痛苦大于亏损、盈利后过度自信、亏损后激进加仓等 [6] 核心原则 - 专注当下:保持"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乱"的状态 [6] - 三重结合:必须同时满足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基本面为核心)、长期投资才构成完整正念投资 [6] - 政策印证: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要求强化长期投资理念,与正念投资主张高度契合 [6] 实践载体 - 《定力:正念投资,正念人生》以通俗语言阐释理论,作者杨峻具备跨金融/互联网/资管的多领域经验 [2] - 书中通过生活化案例揭示行为经济学原理,如投资者"盈利即抛、亏损死扛"的普遍行为模式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