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转型

搜索文档
2025Q2基金持仓:A股环保板块持仓比例环比略增0.01pct,多因素促估值修复提速
长江证券· 2025-07-29 21: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 A股环保板块持仓比例环比略增0.01pct,多因素促行业向ToB转型,利于行业估值修复提速 [1][6] - 2025年下半年垃圾焚烧、水务资产值得继续配置,成长及主题侧可适度乐观 [8][37][38] 各部分总结 基金持仓情况 - 2025Q2重仓环保公司的有320只基金产品,占全部披露基金产品数量的4.15%;前十大持仓市值合计约76.4亿元,占全部披露基金产品股票持仓的0.25%;剔除港股标的,A股环保板块持仓比例为0.24%,环比提升0.01pct,2025Q2末环保行业标配比例为1.06%,行业处于低配状态 [6][18] - 截至2025Q2末,瀚蓝环境、光大环境、广电计量等重仓基金产品数量领先;环比2025Q1,绿色动力、光大环境等新增重仓基金产品较多 [7][23] - 2025Q2基金重点布局固废、检测服务、大气、水务运营等行业,前10大标的分别为瀚蓝环境、伟明环保等 [27] 个股分析 - 持仓金额方面,2025Q2末公募基金重仓市值靠前的为瀚蓝环境、伟明环保等 [7][29] - 持股市值占总市值比例方面,比例靠前的公司有大地海洋、瀚蓝环境等 [7][31] - 重仓持股市值/总市值比例季度变化方面,2025Q2末环比增加较多的有上海洗霸、惠城环保等;环比减少较多的有聚光科技、华测检测等 [8][34] - 重仓持股市值季度变化方面,2025Q2末环比增加较多为惠城环保、上海洗霸等;环比减少较多的有华测检测、聚光科技等 [8][34] - 总结来看,垃圾焚烧优质个股获公募基金青睐,2025Q2市场风险偏好增强,固态电池相关标的、废塑料资源化标的配置增加 [8][34] 投资策略 - 垃圾焚烧:业绩确定性高且稳步增长,利于向ToB、ToC转型获估值修复,关注瀚蓝环境、伟明环保等 [8][39] - 水务:业绩确定性高,地方政府化债和市场化改革利于估值修复,重视兴蓉环境、洪城环境等 [39] - 检测服务:推荐广电计量、苏试试验等,关注华测检测、信测标准等 [9][39] - 环卫:板块向下有底,向上有多重主题催化,关注宇通重工、盈峰环境等 [9][39] - 降碳:关注生物柴油卓越新能等,氢能关注政策发展 [9][40][44] - 燃气:关注分红率较高的优质城燃公司中国燃气等 [9][44]
不裁员了,美的要拿什么自救?
36氪· 2025-07-22 15:56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进行大规模组织优化,涉及多业务线裁员但未达传闻中的3万人规模,空调事业部裁员10%,微清事业部裁员比例超50%[1][16][18] - 同步推进战略转型,计划三年投入500亿元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及具身智能领域,新成立智能电商子公司[2][3] -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突破千亿达1044.96亿元,占总营收25.67%,较2020年提升7个百分点[3] - 2024年营收4071亿元同比增长9.44%,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增长14.29%,但利润率9.42%低于行业水平[5][20] - 实施"数一战略"推动空调市场份额超越格力,9个品类线上线下市占率第一[12] 业务架构调整 - 合并区域运营中心缩减管理成本,如佛山并入广东深圳、临沂并入济南青岛等[7] - 冰箱/洗衣机/厨房品类业务整合,重点转向高端高毛利产品及类自营门店建设[21] - 关停非盈利部门,精简产品线至核心品类,学习小米精品策略[19][20] 组织管理变革 - 推行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审批层级与会议频次,强制18:20下班政策引发争议[5][9] - 绩效体系采用S-A-B-C-D五级强制分布,优先淘汰C/D级员工,校招生占中高层2/3名额[12][13] - 招聘门槛提高,取消二本校招项目,社招通道收缩,侧重985/211及重点院校生源[14] 历史转型路径 - 2012年曾裁员3.2万人并砍掉7000种产品型号,推动营收突破3000亿[16] - 2022年起加速ToB转型,形成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自动化/数字化创新四大板块[2] - 机器人业务通过库卡布局汽车/3C/光伏领域,新能源车部件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4] 行业竞争态势 - 房地产下行冲击家电需求,2024年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2.9%[19] - 小米/华为智能家居生态构成压力,飞科/戴森等新兴品牌抢占小家电市场[19][20] - 空调业务2024H1营收1014.61亿元占比46.7%,但面临格力等传统对手竞争[16]
美的集团5年抛370亿回购计划 第一季盈利首破百亿推动ToB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6-05 07:16
回购计划 - 公司推进"双轨"回购计划,包括15-30亿元和50-100亿元两套方案,若顶格完成将合计出资130亿元 [1][4][5] - 截至5月31日已完成15-30亿元方案中的9亿元回购,回购1218.88万股(占总股本0.16%),成交价区间69.50-80.44元/股 [3] - 2021年以来累计抛出不超过370亿元的回购计划,其中2021年单次最高达140亿元并实际完成86.64亿元回购 [6][7] 分红情况 - 2024年拟派发红利267.12亿元,分红率达69.31%,创历史新高 [8] - 2013年整体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341.94亿元,2019-2023年分红额从111.31亿元逐年增至207.80亿元 [8][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4090.84亿元,较2013年增长2倍多,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较2013年增长624.79% [10]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38.02%),首次单季度盈利超百亿 [10] 战略转型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公司推进ToB转型,重点发展医疗、机器人等业务板块 [2][14] - 清仓小米集团股票引发市场猜测,或为应对小米在家电领域扩张带来的竞争压力 [12][14] - 内部实施组织瘦身和效率优化改革以应对行业"内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