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产销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前9个月,东西部协作助农帮销超980亿元
南方农村报· 2025-11-03 15:05
东西部协作总体成效 - 2025年1月至9月,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累计采购和帮助销售西部脱贫地区农产品金额达987.8亿元 [7][8] - 同期东西部协作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84.7万人 [8] - 17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线上产品下单成交额达1.6亿元 [8] 重点协作项目与模式 - 广东与广西协作采购、帮助销售广西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金额达231.77万元 [14] - 广东持续培育融安金桔、宁明星油藤、忻城糯玉米等49个广西特色产业品类 [14] - 8个省级产业集群吸纳5.66万名农村劳动力长期稳定就业,村集体年均分红最高达470万元 [15] - 广东新会与广西宁明携手举行的陈皮星油藤品鉴活动借助媒体+走进多地,累计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现场品鉴转化率超30% [16][17] - 广东与贵州开启"4+"协作模式,累计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余万人,吸纳5.8万余人次就业 [19][20] - 2021年至2025年,广东帮销贵州农特产品950.9亿元,认定531个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21] - 2025年粤黔协作相关活动签约超15亿元,152家企业达成协议,实现产销对接金额达15.01亿元 [22][24] 活动与对接机制 - 2025年10月30日至3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帮扶促消费促就业和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交流对接活动 [2] - 活动重点筛选东西部省份农产品购销主体和生产主体进行产销集中对接,并组织职业院校、劳务品牌合作以及乡村农文旅路线推介 [3][4][5][6] - 活动期间,协作省份相关主体分享了经验做法和成效,并组织开展重点推介、合作对接等活动 [26][27][28][29]
金秋桂月促对接 琼崖佳果助振兴 ——三亚农产品(江苏·南京)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在宁圆满落幕
扬子晚报网· 2025-10-24 17:54
活动概况 - 2025年10月24日三亚农产品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在江苏省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成功举办 [1] - 活动由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三亚市供销合作社等相关领导出席 [1][10] 三亚农业产业优势 - 三亚依托北纬十八度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3] - 产业正从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升级 [3] - 拥有三亚芒果、三亚莲雾、三亚甜瓜、三亚新奇特优品种榴莲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远销海内外 [3] - 黄晶果、手指柠檬、燕窝果、黄秋葵等新奇特优果蔬种植规模持续扩大 [3] - 三亚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打造消费助农集市品牌以“小集市”撬动“大市场”推动农产品与市场有效接轨 [3] 参展产品与公司 - 三亚市供销农产品运销有限公司、三亚德航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亚市万保供销有限公司、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企业参展 [6] - 展品包括芒果、莲雾、燕窝果等明星水果以及牛肉干、鹧鸪茶、椰子鸡及海产干货等特色农产品 [6]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三亚市供销农产品运销有限公司与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合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8] - 活动是拓展跨区域农产品流通网络构建高效稳定产销衔接机制的重要举措 [10] - 未来将通过直供配送网络、展销中心、“鲜丰汇”平台等渠道深化与海南三亚等优质农产品产区合作 [10] - 以市场化为导向品牌化为支撑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升级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10]
湖北好食材出圈绘就农业丰收图景 产销对接促千万订单激活市场潜能
长江商报· 2025-09-29 08:31
活动概况与成果 - 湖北省农民合作社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鄂州市成功举办,86家农民合作社与13家采购商达成超千万元合作意向[1][3] - 活动在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办公室指导下,由湖北省优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共同举办,以“寻荆楚美味 品鱼米之香”和“三提升”为主题[2] - 活动期间举行签约仪式,湖北省优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多家企业签署农产品订单框架协议,首批订单总金额达数千万元[3] 品牌培育与产品资源 - “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培育活动”于2025年6月在咸宁启动,标志着“农产品+品牌+市场”助农新机制全面落地[2] - 经前期培育活动,已成功网荐出203个“湖北好食材”,包括特色农产品54个、加工食品53个、粮油类37个、畜禽水产类33个以及果蔬类26个[2] - 品牌培育活动旨在深度挖掘荆楚大地优质农产品资源,推动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2][6] 市场渠道拓展与国际合作 - 签约协议明确由中国旅游集团负责线上渠道推广销售,武汉中商超市连锁有限公司负责线下商超销售,湖北青藏高原退役军人创业帮扶中心负责定向帮扶产销合作[3] - 农垦外经中心与10余家拟出口企业建立联系,推荐2家参加湖北—韩国农业经贸合作洽谈会,1家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5] - 后期活动将推进短视频宣传推介,并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与培训交流,让优质产品进社区、进景区、进商超、进展会[6] 战略目标与行业影响 - 活动核心目标是帮助农民合作社展示特色、塑造品牌、打通产销链路,让湖北优质农货卖出好价,荆楚品牌打响名号[6] - 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湖北好食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注入新活力,助推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1][6] - 此次活动为湖北农民合作社与市场搭建起务实桥梁,进一步拓宽湖北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3]
平顶山市举行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搜狐财经· 2025-09-28 04:52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暨平顶山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于9月25日在平顶山全民健身中心开幕 [1] - 活动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旨在通过精准化产销对接打通流通堵点并拓宽销售渠道 [3] - 展销活动将持续至9月26日 [7] 参与规模 - 全市各县区20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携名特优新农产品亮相 [5] - 248家大型商超及批发市场等采购商现场与参展商洽谈合作 [5] - 15家电商主播现场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5] 活动成效 -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且签约踊跃 [6] - 通过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优质农产品销售 切实推动农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 [3]
数亿人次关注参与丰收节活动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12
丰收节活动概况 - 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各地累计开展3000多场次庆祝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吸引数亿人次关注参与 [1] - 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1] 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 全国主会场山东烟台招远市现场推广了种业振兴、现代农机、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1] - 活动现场举办了乡村大集、美食汇、文化嘉年华等特色活动,推介全国精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农产品 [1] 地方特色产业与品牌 - 甘肃陇南武都区油橄榄鲜果年产量突破6万吨,油橄榄产业惠及44个乡镇、40多万农户 [1] - 青海西宁湟中区活动汇聚16个乡镇街道、62个行政村的近万名群众,发布“湟中冷凉蔬菜”区域品牌,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分享故事 [1]
粤桂协作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促成6个合作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11:28
活动概况 - 2025年粤桂协作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州举行,主题为“山水联动·粤见桂林” [1] - 活动共有6个产销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多家粤桂企业、商协会现场签约,涉及果品、粮油等多个领域 [1] - 活动吸引了上百家采购商代表和众多市民参与 [1] 产品展示与体验 - 活动现场集中亮相广西桂林百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包括桂林高山贡香米、高山干香菇、桂林米粉、龙胜高山百香果、资源高山罗汉果和全州甜糯玉米等 [1] - 互动环节推出舂糍粑、打油茶、米粉制作等活动,让市民体验桂林民俗风情 [1] 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桂林市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240个 [1] - 公司打造了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等优特品牌,以及罗汉果等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南方高山特色种植等六个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 [1] 合作意义与市场拓展 - 活动旨在让更多“桂林好物”走进大湾区千家万户,为桂林农产品销售开辟新通道 [1][2] - 粤桂协作被描述为经济合作、文化交融与情感纽带,为两地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 - 粤港澳大湾区采购商代表为桂林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提出了建议 [2]
“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 深圳发布19条举措
新浪财经· 2025-09-13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发布19条具体措施 通过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 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旨在实现促消费等五大目标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 [1] 政策框架与目标 - 政策由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合印发 [1] - 工作措施围绕五大方面展开 包括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和扩大深圳农业科技品牌影响力等 [1] - 提出19条具体措施 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 [1] - 推动实现促消费 促外贸 促文旅 促农民增收 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 [1] 措施重点领域 - 措施重点包括抓好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夯实农业生产经营基础 [1] - 旨在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 [1] - 致力于扩大深圳农业科技品牌影响力 [1]
月月有项目!深圳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19条措施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23:06
政策框架 - 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2][3] - 部署五大方面19项重点任务 推动实现促消费 促外贸 促文旅 促农民增收 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5][6][7] 产销对接机制 - 每年组织2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田间地头与生产主体对接[8] - 组织企业参加"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系列活动及国内外重点农业展会 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展位支持[9] - 聚焦"深圳购物季"及中秋国庆等节庆消费热点 助力农产品产区对接深圳农业外贸企业 大型商超 电商平台等渠道[10][11] - 鼓励媒体持续开展短视频 直播带货 案例宣发等营销活动[11][12] 农业科技与品牌建设 - 开展"为深圳企业找市场"系列活动 推动媒体开展"携手共赢"产业对接 "百站万桩"专项行动 农业科技金融"百县行"主题跟踪报道[14][15] - 持续刊发"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 梳理涉农典型企业[15][16] - 擦亮大鹏"旅游+" 南山荔枝 沙井蚝 远洋渔业等产业品牌[16] - 扩大农业无人机 农业AI 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品牌影响[17] 新媒体营销体系 - 组建专业助农直播团队 协调企业负责人 种养殖户 村干部共同出镜开展助农带货[19] - 推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与对口地区合作打造直播带货平台[20] - 推出"土特产"系列品牌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20][21] - 做大"深汕友农"等赋能平台[21] 科技与人才支撑 - 拓展AI赋能农业场景 推动深圳智能装备 网络设备 农业大模型 AI数字人等产品技术和服务输出[22] - 开设中小商家新媒体运营实战班 加大乡村经营人才培育力度[23] - 深化媒体系统改革 建立深圳农业媒体矩阵 加强与中央 省 市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沟通合作[24] 农文旅融合 - 激活乡村文创资源 支持媒体联合专业设计人员挖掘深圳古镇 古村落及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特色文化资源[26] - 建设产业强村 组织与报业 广电电商平台及小红书 抖音 拼多多等渠道平台对接 合作打造"渠道+终端"数字营销示范村[27][28][29][30] - 扩大海洋文化影响力 开发多元城乡旅游主题线路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32][33][34][35] 实施保障 - 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 强化要素保障 平台赋能[38] - 力争实现月月有项目 季季有活动 年年有成果 助力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 高水平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39]
桂粤湘四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穗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31 00:57
活动概况 - 2025年粤桂协作消费帮扶暨桂粤湘三省区贺州肇庆清远永州四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于8月30日至31日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举行 旨在深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机制 拓展区域农业产业合作及交流 [1] 协作模式 - 创新构建桂粤湘三省区四市协同推进的消费帮扶模式 形成政府主导 市场参与 多方联动的高效协作格局 [3] - 贺州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优势输出优质果蔬 肇庆彰显岭南特色农产品地域风味 清远打造生态农业标杆产品品质名片 永州以湘南特色农产品填补市场空白 [3] - 共同搭建覆盖桂北粤北湘南的农产品产销协作网络 为四市优质农产品搭建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绿色通道 [3] 展品规模 - 活动聚焦消费帮扶促增收和产业协作提质效两大核心目标 规划30个展位 集中展示超100款优质特色农产品 [5] - 贺州展区设置12个展位 重点推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包括贺州香芋 富川脐橙 昭平茶 英家大头菜 八步淮山 芳林马蹄以及瑶乡腊肉 高山蜂蜜等特色深加工产品 [5] - 肇庆 清远 永州分别设置6个展位 展示肇庆裹蒸粽 德庆贡柑 清远乌鬃鹅 英德红茶 永州血鸭 东安鸡等享誉全国的特色产品 [5] 对接成效 - 活动融合展示展销 企业推介 采购商分享 购销撮合 产品品鉴 直播带货 游戏互动等多元环节 [6] - 通过政府筛选加企业自荐方式严格遴选农业企业参展 并2次组织贺州农业企业到广州与购销主体开展洽谈对接 [6] - 邀请120多家采购商参加 涵盖农产品批发市场 大型商超 电商平台 餐饮企业 食品加工企业及行业协会 工会组织等 [6] - 开幕式达成现场签约企业8家 累计签约金额4600万元 [6] 推广方式 - 开展市民开放日活动 邀请消费者现场品鉴 体验 采购 [7] - 设置投壶游戏互动环节 市民通过参与获得抽奖机会 赢取各地特色农产品礼品 消费代金券等 [10] - 通过图片直播 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手段扩大影响力 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产地 走进市场 走进寻常百姓家 [12] 长期影响 - 搭建跨省产销对接平台 直接带动四市农产品销售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利润 [14] - 推动四市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品牌化建设 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为区域农业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14] - 建立健全常态化产销对接机制 共同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14]
零距离共建果蔬产供销链条 “蓉品出川”叩开华东消费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2:17
核心观点 - 成都都市圈农产品通过直供华东专业市场推动产销高效对接 聚焦供应链稳定性 品牌价值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1][2] 产销对接活动 - 成都优品农产品专场代表团先后赴嘉兴水果市场和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开展直供对接 [1] - 嘉兴市场作为华东水果品类与价格风向标 对供应商规模与时效性要求极高 [1] - 上海市场是保障全市供应的核心菜篮子 成都企业期望在此拓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 [2] 供应链需求痛点 - 采购商关注供应链稳定性 标准化程度与品牌价值而非单纯价格 [2] - 嘉兴商户指出蒲江柑橘 龙泉驿水蜜桃 都江堰猕猴桃存在散户散销导致的品质与供应不稳定问题 [1] - 猕猴桃销售量近年持续下滑 采购商要求明确原产地总产量 供应时令周期及物流品控保障 [1] 成都企业解决方案 - 集农农业科技推广两个替代种植模式(有机肥替代化肥 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与全流程品控体系 [2] - 崇品农业推出蛋白质含量28.3%的六妹羊肚菌 通过智能烘干技术实现风味形态高度统一 [2] - 鑫瑞现代农业拥有8200亩核心种植基地 辐射20万亩合作区 年产蔬菜超10万吨 配套3000吨冷库与专业冷链车队 [2] 市场合作方向 - 上海市场期待成都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供应 并支持企业在市场设点 [2] - 行业协会需实现基地端到市场端的生产供销一体化深度对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