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检测
搜索文档
中机认检审议通过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平台项目 构建西南检测认证桥头堡
新浪财经· 2025-10-27 20:41
董事会会议概况 - 中机认检于2025年10月26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1] - 会议由董事长付志坚主持,全体9名董事均出席,会议程序符合规定 [1] 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平台项目 - 董事会审议通过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立项,该项目是本次会议核心看点 [2] - 项目定位为面向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产品性能评价及技术升级的功能验证平台 [2] - 项目将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验证、整车能效试验检测、新冷媒热管理检测等关键技术服务能力 [2] - 项目建成后将为企业提供标准制定、认证评估、检测试验、技术服务及产业孵化一站式综合服务 [2] - 项目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旨在构建公司在西南地区的创新基地及业务桥头堡 [2] - 项目已通过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审议 [2] 财务报告与审计机构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认为报告编制符合法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3] - 公司拟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该议案需提交临时股东会审议 [3] 公司治理制度修订 - 会议逐项审议通过12项公司制度修订议案,涵盖累积投票、网络投票、控股股东行为规范、对外投资、募集资金管理等关键领域 [3] - 其中10项制度修订议案,包括《累积投票制度实施细则》、《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将提交临时股东会审议 [3][4] 临时股东会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11月13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及10项制度修订议案 [4] - 投资者可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互联网投票系统或现场会议参与表决 [4] 会议影响总结 - 本次董事会各项议案的通过将进一步夯实公司治理基础,推动业务向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领域深度拓展 [5]
中机认检:公司2023年1月获得船级社产品检测和试验机构认可证书
证券日报网· 2025-10-21 19:1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检验检测综合服务机构 [1]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军用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民航地面设备、零部件等产品的检验检测服务 [1] - 同时提供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等认证服务 [1] 业务能力拓展 - 公司于2023年1月获得船级社产品检测和试验机构认可证书 [1] - 新增船用锂电池安全试验及环境适应性试验能力 [1] - 新增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试验及环境试验能力 [1] - 新增船用发动机氮氧化物检测及排气污染物检测能力 [1] - 新增航行设备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等产品的电磁兼容试验能力 [1]
《世界认证“地图”2.0》启动 助企业“无痛”出海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17 17:36
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成果 - 活动启动了《世界认证"地图"2.0》,以数字化赋能认证信息共享 [1] - 发布了《中国出口产品国际认证服务指南报告》,精准回应企业对国际认证的信息需求 [1] - 广东认证机构与泰国商品出口中国商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并与马来西亚认证机构联合颁发高端品质认证 [1] 行业交流与合作 - 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RCEP成员国相关部门及组织、专业机构、商会协会、进出口企业参与活动 [1] - 各方就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领域的合格评定政策要求进行解读和交流 [1] - 活动旨在助力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准入制度 [1]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市场监管部门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合格评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互认 [1] - 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内外贸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行动,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 - 下一步将集聚检验检测优质资源,更广泛务实地参与RCEP区域市场合格评定领域交流合作 [2] - 未来计划为企业产品"走出去"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检测认证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及高水平对外开放 [2]
中机认检(301508.SZ):尚未开展稀土方面的检测业务
格隆汇APP· 2025-10-13 14:56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军用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民航地面设备、零部件等产品检验检测服务 [1] - 同时提供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等认证服务 [1] 业务范围澄清 - 公司尚未开展稀土方面的检测业务 [1]
中机认检:公司目前可针对工业机器人开展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兼容(EMC)测试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9:1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全国性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1] - 目前可针对工业机器人开展环境适应性试验 [1] - 具备工业机器人电磁兼容(EMC)测试能力 [1] 行业服务领域 - 业务覆盖车辆领域第三方认证及检测服务 [1] - 业务覆盖机械设备领域第三方认证及检测服务 [1] - 工业机器人检测成为公司新兴技术服务方向 [1]
中机认检(301508.SZ):目前可针对工业机器人开展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兼容(EMC)测试等
格隆汇· 2025-09-05 15:26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全国性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及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1] - 当前具备对工业机器人开展环境适应性试验及电磁兼容(EMC)测试的技术能力 [1] 客户合作现状 - 目前尚未与特定公司(未具名)建立合作关系 [1] - 未来将通过提升认证、检测及设计能力积极拓展新客户群体 [1]
中机认检(301508) - 301508中机认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6
2025-08-26 18:0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46%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315.21万元,同比增长7.24% [6][11] - 毛利率较高的检测业务收入占比增加推动利润增长 [9] - 资产负债率23.21%,财务状况稳健 [11] 业务布局 - 构建"3+1+3"业务战略布局 [3] - 持续建设北京/德州/天津/常州检测基地 [3] - 推进大湾区/成渝经济区/豫东南地区业务布局 [3] - 投资5.8亿元建设北京延庆智能应急装备检测产业园 [10] - 在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信息安全/低空经济等领域进行战略投资 [3][12] 技术创新 - 拥有7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3] - 累计主持参与243项国家/行业/团体技术标准制修订 [3] - 拥有专利174项,软件著作权237项 [3] - 具备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全链条测试能力 [5] - 2022年已取得无人机检测资质 [10] 新兴领域发展 - 开展碳核查/碳中和评价/零碳工厂评价/产品碳足迹评价业务 [7] - 入选北京市绿色诊断服务供应商和河南省零碳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12] - 获评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首批授权评价服务机构 [12] - 具备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施工装备集群检测技术并实现应用 [5] - 创建低空经济高端检测验证平台 [10] 风险管控 - 受进口车数量减少影响部分业务收入下降 [6] - 对存在风险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8] - 持续强化应收账款全流程管理 [8] - 汽车产业链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8]
中机认检(301508.SZ):已具备部分船用发动机、竖向掘进机等产品的检测能力
格隆汇APP· 2025-08-14 17:0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一家全国性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与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主营业务覆盖汽车整车 军用装备 工程机械 特种设备 民航地面设备及零部件检验检测服务 同时提供产品认证 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 [1] 战略布局与技术方向 - 公司围绕战略构建"3+1+3"业务战略布局 重点在装备制造业电动化 网联化 智能化等战略性新兴方向加快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 [1] - 已具备部分船用发动机 竖向掘进机等产品的检测能力 此类检测属于传统机械设备检测范畴的自然延伸 [1]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持续提高研发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支撑检测业务持续高质量增长 [1] - 目标为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1]
中机认检(301508) - 301508中机认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30
2025-06-30 18:58
市场开拓举措 - 打造“认检研服”一体化服务能力,依托业务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2] - 布局“1+M+N”近地化服务平台,以多个城市为支点,构建服务平台,服务多种产品类型并提供相关评价和认证服务 [2] - 构建两级市场开发体系,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对知名企业组建专业团队营销,对其他客户凭借品牌吸引和服务留住 [3] 无人机装备检测技术 - 2022年取得无人机检测资质,可开展基础飞行性能等多项试验 [3] - 新投资建设智能应急装备检测产业园项目,拟建成极限环境综合模拟等多个实验室 [3] “认检研服一体化”服务 - 通过整合资源和技术优势,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体系 [3] - 依托业务协同效应,提供全流程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延伸增值服务,实现业务深度融合 [3]
中机认检(301508) - 301508中机认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3
2025-06-13 17:16
低空经济业务 - 公司在北京市延庆区实施智能应急装备检测产业园项目,投资不超5.8119亿元,面向多领域需求,突破检验检测核心技术,目前建设资金基本到位且已开工,满产后总投资收益率9.61%,税后投资回收期11.21年 [3] - 2025年1月,公司与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低空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技术服务创新示范高地,目前正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3] 市值考核规划 - 锚定核心价值,筑牢内生增长基石,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行业,依托服务体系拓展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提升盈利与资产质量支撑市值增长 [3] - 构建多维沟通体系,深化市场价值认知,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加强与投资者、分析师、媒体沟通,通过多样化渠道建立交流机制 [3] - 合理运用市值管理相关方式,在合规前提下研究匹配方式,优化股权结构与股东回报机制 [3][4] 人员构成与布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在职员工690人,技术岗位人员455人,占比65.94%,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597人,占比86.52% [4] - 公司制定有竞争力薪酬政策留住人才,构建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设定考核指标,实施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 [4] - 未来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优化人才结构,向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能力倾斜,引进多领域高端技术人才 [4] 并购策略规划 - 投资并购是公司产业发展战略重要补充,2024年成立投资管理部,计划在多业务领域及区域进行战略投资,构建综合服务能力 [4] - 未来持续对接洽谈优质投资项目,与契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企业探讨合作方案 [4]